四川省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常住人口達8262萬,人口總數僅次於廣東省10999萬,山東省9946.64萬,河南省9532.42萬,位列全國第四位。四川人幾乎遍布全國,在外地說起四川人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1、四川多美女。
四川地處盆地,氣候適宜,空氣溼潤。大家都知道重慶是著名的霧都,其實位於盆地的成都和四川人口主要聚集區四川盆地都是多霧氣候。雖然大家經常以霧霾稱呼空氣汙染物,但霧不同於霾,霧是天然形成的,主要成分是水汽,而霾是固體顆粒物,是空氣的主要汙染物。霧氣(水汽)本身對皮膚就有保溼的作用,所以四川女孩給人的感覺比較水靈和白皙。
2、四川人特能吃辣。
四川位於四川盆地,潮溼且雨多,空氣溼度大,夏季悶熱,冬季溼冷,人體內的「溼毒」無法排除,四川人喜愛吃辣椒也是為了驅寒去溼,保健身體。
3、四川人愛搓麻將。
搓麻將這個「遊戲」全國各地都有人玩,但是四川人搓麻將搓到新的高度和境界,夏天帶著氧氣瓶在水下搓麻將,在山洞搓麻將。四川人的生活就是白天工作和搓麻將,晚上整宿搓麻將。
4、四川人勤勞能吃苦。
雖然說四川人愛搓麻將,愛玩,但是四川人工作起來絕不含糊,國人對四川人的評價就是無論男女,幹起活來絕對是又好又快。所以四川人個性分明,耍就耍個痛快,幹事情也乾脆利落。
5、四川人都是美食家。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風土民俗,在吃上也是「十裡不同天」,中國的菜系可能有上百種,最出名的四大菜系(川菜、粵菜、湘菜、魯菜)中川菜絕對是NO.1,所以川菜也是中國上百種菜系的NO.1,說川菜是中國的國菜也一點不為過。
四川人口眾多,勤勞多才,所以全國甚至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四川人的身影,他們不怕苦,肯付出,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打拼著自己的幸福生活。就我認識的幾個四川朋友,他們有的在山西開飯館,有的在西藏開飯館,他們不但把正宗的川菜傳到了全國各地,把川菜文化發揚光大,而且也使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當然四川人遍布全國不一定都是開飯館的,各行各業都有勤勞的四川人,今天我們根據大數據分析出四川人在全國哪些省份分布人數最多?
以下為18歲—50歲四川工作(含務工)人員在全國人數分布最多的15個省份:
(註:數據採樣10000多人,佔四川總人口的1/8000,由於基數小,數據分析結果和實際情況會有誤差)
江蘇9.5%,廣東7.6%,山東7.3%,四川5.4%,河北5.2%,遼寧5.2%,浙江5.0%,河南4.9%,上海4.2%,山西3.8%,安徽3.6%,北京3.3%,黑龍江3.1%,湖北2.8%,福建2.8%。而分布最少的省區前十名分別是臺灣、香港、西藏、海南、寧夏、青海、新疆、貴州、甘肅、內蒙古。
數據顯示,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含港、澳、臺地區)除澳門在統計數據中無四川人外,其餘33個省級行政區均有四川人分布,人口最少的前三個省級行政區為臺灣、香港和西藏,臺灣和香港的原因國人皆知,但是與四川相鄰的西藏四川工作或務工人員特別少看似很不合理,其實可能與西藏經濟規模有關,西藏經濟總量全國最少,人口規模全國第二少,僅有300萬左右人口,四川很多地級市人口都比西藏總人口多。(註: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區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50萬左右)
這些數據只是對18歲—50歲工作(含務工)人員的分析結果,不含未成年人和50歲以上的老人,以及在家待業的無業人員。四川外出工作或務工人員最多的省份是江蘇、廣東、山東,同時這三省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其分省經濟總量全國前三名(廣東省是中國GDP最高的省份,江蘇次之,山東第三),四川外出工作(含務工)人員的流向這三個省份佔了總數的1/4還多。四川省內用工需求只消耗了四川主要勞動人口的5.4%,說明四川雖然靠人口多和面積大的優勢使經濟總量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前十,但是發展還是比較滯後的,未來發展潛力還很巨大。
除以上四個省份外,浙江、上海、北京、福建也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所以用工需求也很大,而河北、遼寧、山西、黑龍江是中國的重工業基地或能源基地,對外地人才,特別是務工人員需求大也很正常。但是河南、安徽和湖北,經濟模式和四川很相似,特別是河南和湖北,經濟總量在全國前列,但人口也在全國前列,經濟發展程度不是很發達,能吸引外省(四川)人來工作(含務工)可能有點意外。
總之全國各省人員的相互流動才造就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四川人不但在流向其它省份工作和務工,其它省份的人員也有很多流向四川工作和務工,我們大中國是一個整體,每個地區,每個省份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對於大數據分析的結果你是否認同,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