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企業觀察|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之下牌照收購無果 盒子科技合規...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但對於行業從業者而言,則有人歡喜有人愁——中小支付機構歡欣雀躍,聚合支付服務商的生存空間卻進一步受到限制。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旨在打通不同支付機構之間的壁壘,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支付體驗。同時,解決不同二維碼之間不能互認互掃的問題,而聚合支付機構本就為解決這一問題而誕生,互聯互通後,聚合支付不再具有聚合碼的優勢。」

對於以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盒子科技」)為代表的聚合支付服務商而言,一方面,在行業監管高壓之下,獲得支付牌照已成當務之急;另一方面,行業變局將至,業務轉型也顯得勢在必行。

條碼互聯互通破冰 支付行業變天

去年9月,央行公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在業界人士看來,條碼支付的互聯互通有利於中小支付機構,將極大提高中小支付機構的積極性,對監管而言,客觀上會減少很多聚合支付條碼帶來的「二清」風險。

「條碼互聯互通之後,支付市場格局將會有顯著變化。排在第二梯隊但仍具實力的支付機構將迅速建立帳戶體系,在成熟的掃碼支付市場快速鋪向商戶,以服務取勝。」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同支付機構之間的壁壘被打破,聚合支付服務商勢必面臨著轉型的抉擇。「雖然聚合支付不再有聚合碼的優勢,但仍然有商戶的資源。聚合支付連結了眾多商戶和支付機構,商戶資源便是其優勢。」在談到關於聚合支付服務商轉型方向的問題時,黃大智則告訴記者,「除了布局跨境支付業務外,還可以依靠商戶資源,成為支付生態的支持。」

對於盒子科技未來具體的業務布局,去年11月,公司CEO韓森曾公開闡述了公司在3.0時代的規劃:「盒子科技服務的商戶,也沉澱了相當多的C端客戶。這些資源不應該被浪費掉,可以將服務商、商家以及個人消費者做成一個平臺。我們將圍繞盒夥人,以技術為核心,構建線下商業服務新生態。」

"盒子不是一家支付公司,我們不碰資金,盒子是一個跟商家建立廣泛聯繫的線下商業服務機構,通過連接支付寶、微信、銀聯等合作夥伴,整合零售、SAAS等資源,為線下小微商家提供綜合的商業服務。」韓森表示。

而記者看到,在盒子科技的官網介紹中,公司目前主要為中小微商戶提供聚合支付、聚合金融、聚合SaaS、聚合電商等服務,產品有五大系列:分別為好噠立牌、好噠掃碼通、好噠魔力盒、支付寶蜻蜓以及好噠慧POS。

由此可見,雖然公司歷經了從「盒子支付」到「盒子科技」的更名,但與持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相比,兩者的業務依舊具有較高的重合度。自身缺少支付牌照,也給盒子科技未來的展業埋下了合規隱患。

牌照收購無果 盒子科技合規隱患難除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5年至今,央行便暫停發放新的支付牌照,在此情況下,通過股權收購或重組併購的方式曲線獲牌,成為不少外部玩家進軍支付收單行業的唯一可行途徑。

盒子科技也不例外,早在2018年6月26日,上市公司石基信息(002153)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北海石基與盒子科技於同年6月22日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北海石基持有的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環訊支付」)22.5%的股權以2.475億元轉讓給盒子科技,這張牌照總估值為11億元。

央行官網顯示,環迅支付於2011年5月獲得支付牌照,牌照類型為網際網路支付(全國)、行動電話支付(全國)、固定電話支付(全國)、銀行卡收單(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福建省、天津市),屬於國內較早的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雖然雙方早有交易的意願,但時至今日,這樁股權收購仍未能最終達成。天眼查平臺信息顯示,環迅支付22.5%的股權至今仍由北海石基所持有。

有支付業內人士表示,涉及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股權轉讓交易需經央行或其分支機構審批通過,若最終央行不予批准或者不能審批此次股權轉讓的行政審批,則這份轉讓協議自動解除。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PayPal之外,央行對於涉及持牌支付機構的股權併購案少有審批通過的先例。由此可見,盒子科技通過收購環迅支付間接獲牌的前景並不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環迅支付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遭到央行上海分行罰沒近6000萬元,同時公司被責令停止新增線下商戶,另外在3個月內有序停止網絡支付業務。

有支付行業人士指出,頻繁受罰的經歷會影響支付牌照的續展,間接使得支付牌照的價值出現貶值。

環迅支付受罰是否會影響盒子科技收購這張支付牌照的決心?為此,《華夏時報》記者向盒子科技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得回復。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此前盒子科技在官網有關業務合規性的聲明中曾明確指出,公司通過收購環迅支付實現持牌經營,但記者3月2日注意到,盒子科技已悄然將這條信息從官網刪除。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

相關焦點

  • 央行網聯成功試點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 碼聯前夜暗流湧動
    在銀聯和微信支付實現條碼間的互掃互認之時,南都記者獨家獲悉,央行、網聯及部分試點支付機構已於2019年12月30日(本周一)在寧波試點了基於帳戶協議號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並成功完成了該標準下的第一筆業務。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推進中,誰能最終贏得標準的話語權?
  • 盒子科技通過「聚合支付技術服務」備案,獲取支付牌照似乎仍遙遙無期
    盒子科技一直未取得支付牌照,申請牌照未果後,盒子科技一直試圖收購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環迅支付)的支付牌照,不過在近年來環迅支付頻收罰單的情況下,其能否順利通過續展也還是個未知數,對於盒子科技來說渴求的這張支付牌照似乎仍然遙遙無期。
  • 條碼支付或將一碼通用,錢方好近、哆啦寶、付錢拉、收錢吧最受傷
    為此,近些年來央行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工作的展開。2019年5月,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清華金融評論》中指出,手機APP和商戶條碼標識無法互認互掃,用戶需要進行手機APP切換,影響了消費者支付體驗。缺乏標準規範也容易滋生偽冒、詐騙的條碼交易,增加了大眾信息洩露、資金損失等方面的風險。
  • 二維碼支付互通提速 銀行APP、微信、銀聯將來可以...
    這一舉措旨在貫徹落實央行關於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指導意見,實際上,去年以來,監管和業界一直在推動加快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以期實現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與銀聯的二維碼支付互認互掃。業內分析認為,監管主導推動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有利於規範二維碼支付市場,便利商戶和消費者的同時,也會減少聚合支付市場一些不合規行為所積聚的風險。
  • 【fintech每周播報】銀行布局金融科技;國有大行實現與微信二維碼...
    已有國有大行實現與微信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1月13日,交通銀行公告稱,交通銀行已經率先實現與微信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且該合作為旨在落實人民銀行關於推進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指導意見,並促進條碼支付市場向更加高效、規範、安全的方向發展。
  • 早茶:天下支付再次發布清算工作通知|國內真正的首筆掃碼互通業務...
    這次的工作會議圈出了央行2020年七大工作重點,其中首次就宏觀審慎管理框架的制定列出詳細計劃,將加強金融科技研發和應用列入工作重點,並提出繼續穩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進一步擴大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I)在我國的應用領域。
  • 持牌支付機構再減員 今年有4張支付牌照註銷
    支付牌照自發放以來,「持牌上崗」已成第三方支付領域的行業共識,巨頭們更是將之當成了「香餑餑」,尤其是包含網際網路支付業務在內的牌照一直是炙手可熱般存在。目前BATJ四大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小米、美團、滴滴等企業均擁有自己的支付牌照。涵蓋網際網路支付業務的支付牌照到底有多值錢?
  • 聚合支付它還「香不香」?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10月9日,樂惠的運營主體樂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其中之前的投資人全部退出,變更為京東匯正(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京東匯正」)100%持股,而京東匯則是京東數科的全資子公司。對此,京東數科方面稱,本次收購是為了進一步加強行業協同效應,未來將繼續秉持開放共贏的原則,更好服務線下零售生態,增強對零售行業小微企業的觸達能力。
  • 深度| 沒那麼簡單 銀聯、網聯誰才是真正的「互聯互通」 | 十字財經
    文|李意安網聯大概是怎麼也沒想到,銀聯與微信支付會以這樣一種方式搶跑「互聯互通」賽道。1月3日,銀聯和微信支付被爆出已經實現雙方二維碼網絡全面貫通的消息。有意思的是,不到兩小時,就有消息稱,早在12月30日,網聯已於寧波完成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第一筆業務,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未參與在內,帳戶方是平安付,收單方是樂刷。
  • 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APP互認 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去年8月,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 是誰拿下了新加坡金管局MAS首肯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
    東南亞地區熱點新聞【本期要聞】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FOMO Pay率先獲得新加坡央行金融管理局頒發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Shopee為疫情出臺賣家復甦計劃,新入駐享「五免政策」利好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FOMO Pay率先獲得新加坡央行金融管理局頒發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 7點5度訊,依據新加坡《支付服務法案》(Payment Service Act)執行細則審批,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FOMO Pay成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大型支付機構」牌照(Major Payment
  • 銀聯國際董事長蔡劍波:推進與新加坡支付設施和網絡互聯互通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魏倩)6月18日,銀聯國際董事長蔡劍波在第十二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推進支付設施和網絡互聯互通,更好地服務新加坡與上海之間、東南區域內的跨境支付。近年來,銀聯國際積極推動新加坡行動支付業務布局,與NETS合作推出電子錢包NETSPay,用戶數已超過10萬。今年4月推出當地首款「卡碼合一」產品Huawei Pay,同時支持銀聯手機Pay和二維碼支付。除了上述互連互通外,蔡劍波表示,銀聯國際將與新加坡分享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抗疫經驗和措施,助力新加坡復工復產復市。
  • 多元金融聚焦合規經營,支付行業加速出清金融科技觀點,維持「強於...
    根據央行統計 2020 年上半年全國行動支付交易筆數超過 300 億筆。 從行業的角度,近年來支付的網絡化、移動化、平臺化發展態勢凸顯,產生了網絡效應和規模效應,支付作為流量入口的特徵已經逐漸成熟,後續將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同時,企業上雲、區塊鏈、物聯網的發展推動產業互聯經濟增長。
  •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小米總裁回應華為出售榮耀
  • 第三方跨境支付企業PingPong獲盧森堡頒發的電子貨幣機構牌照
    在2017年9月,該機構已經獲得盧森堡頒發的PI(PaymentInstitution支付機構)牌照,成為當時國內第一家拿下歐洲支付牌照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據了解,PingPong此次獲得的EMI牌照,可以看成是PI牌照的升級,EMI牌照的全稱是ElectronicMoney Instituion,即電子貨幣機構,企業一旦進駐盧森堡獲得EMI牌照,意味著可以進入27個國家和4.46億消費者的開放市場。全球範圍內擁有盧森堡EMI牌照的企業不到10家,包括亞馬遜等。
  • PayPal 100%拿下了這張支付牌照
    來源:行動支付網作者: 小P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付寶」)發生股權變更,原持股30%的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美銀寶」),是一家由國際支付巨頭PayPal全資控制,早就
  • 2020年第27批CDN牌照下發:11家企業獲全國牌照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27批共28家CDN牌照企業名單,其中11家獲得全國牌照。截至目前,共有1060家企業獲得CDN經營許可,獲得全國牌照的企業達到323家。
  • PayPal 100%拿下了國付寶這張支付牌照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國付寶」)發生股權變更,原持股30%的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美銀寶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美銀寶」),是一家由國際支付巨頭PayPal全資控制,早就2004年便註冊成立的國內企業。
  • 「短視頻三巨頭」重啟行動支付大戰
    抖音支付、老鐵支付、嗶哩嗶哩支付已聚齊在這短視頻三大平臺中,背靠字節跳動的抖音是支付賽道的領先者。2020年8月,字節跳動收購了武漢合眾易寶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獲得支付牌照。字節跳動方面當時表示,獲得支付牌照將有利於提升用戶體驗,與其他支付方式一起更好地服務字節跳動旗下產品的用戶。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支付寶開大會 各顯神通致力「新...
    建行龍支付將支持微信互掃3月10日,建設銀行龍支付App在App Store以及部分安卓應用市場發布更新版本,其中最主要功能變化就是龍支付微信的互掃。早在今年1月,就有消息表明銀聯與財付通已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欲建成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