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網聯成功試點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 碼聯前夜暗流湧動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在銀聯和微信支付實現條碼間的互掃互認之時,南都記者獨家獲悉,央行、網聯及部分試點支付機構已於2019年12月30日(本周一)在寧波試點了基於帳戶協議號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並成功完成了該標準下的第一筆業務。

在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推進中,誰能最終贏得標準的話語權?

「碼聯」破冰

1月3日,有報導稱,中國銀聯與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近日已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建立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並稱,即日起雲閃付APP與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等銀行APP掃描微信「面對面二維碼」的支付功能將從試點地區陸續擴大到更多地區,最終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轉帳、消費等場景的全面互掃互認。

對此,財付通方面向南都記者回應稱,經內部核實,該消息基本屬實,財付通公司與銀聯正在開展相關合作試點,但其他相關信息業務方面的細節問題暫時不便回復。而截至南都記者發稿前,銀聯方面尚無回應。

但毫無疑問,銀聯與財付通攜手已成定局。不過,這是否就表明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成功在即,不少支付人士也向南都記者表達了疑慮:「將」是多久以後?試點是多大範圍?合作具體內容是什麼?

「微信和銀聯掃碼互聯互通推進的速度顯然超過了行業預期」,易觀分析師王蓬博向南都記者表示,條碼互聯互通後,客戶可以實現一個支付軟體走天下,商戶也只要一個二維碼,就可以讓客戶使用任何一家支付機構或銀行的APP完成掃碼支付,減少資源浪費、降低社會交易成本。

有受訪的國有大行人士告訴南都記者,該行目前被掃採用的是聚合碼,能實現多家手機銀行、銀聯雲閃付、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掃碼即可付款,但主掃的時候無法識別微信支付二維碼等,因此在其看來,此次銀聯與財付通的試點合作將打開壁壘。

銀聯尋求合作之際,網聯已積極布局。南都記者從接近網聯人士確認,本周一,網聯與某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寧波完成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第一筆業務,並展開商業試點。據悉,網聯對條碼互聯互通已醞釀3年之久。

標準之爭

銀聯與網聯竟各有標準?雙方標準有何區別?

事實上,中國銀聯在2016年12月12日正式發布了自己的二維碼支付標準,主要包括《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安全規範》和《中國銀聯二維碼支付應用規範》兩個規範。銀聯採用的是採用支付標記化(Token)技術,在二維碼支付中嵌入「令牌技術」,通過一個電子令牌把銀行卡帳號轉化為一個虛擬帳號(Bin號),不會洩露主卡信息。但Bin號只有銀聯有權發行,同時支付機構需要通過租或者買的方式為Token欄位和卡Bin付費,例如交易鏈路需要租專線等。

而網聯推進的是基於現有帳戶協議號的二維碼技術標準,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主要採用的就是這種通用標記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2019年7月曾在《清華金融評論》中發表《強監管促發展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一文,明確提及了「基於支付標記化技術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這與銀聯推進的技術底層邏輯比較吻合。

而在上述華南支付公司人士看來,銀聯推進二維碼標準或過於封閉,銀聯的標準並不是開放、統一的技術接口標準且專注於清算本身,而是將二維碼的生成把控在自己手裡,目前銀聯繫二維碼無論是主掃、被掃都必須通過銀聯才可以識別,「早期的銀聯標準還要求採用sdk,植入機構客戶端,這更是讓機構無法接受。」

該華南支付公司人士進一步表示,就目前的公布信息來看,合作還僅僅雙方面對面的合作互掃,看起來像是雲閃付和財付通兩個機構之間的互掃,且缺乏商戶交易背景,也並未公布標準接口,官方清算角色較為模糊;「還不能說是標準的四方模式下的互聯互通,而真正四方標準的互聯互通,需要有明確的四方,有獨立的清算機構,收單方、帳戶方、商戶。交易方式是雙向互掃,但並不直連,不交換任何信息,雙方機構都只與清算機構打交道。」

市場博弈

標準之爭背後,技術障礙並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於利益與市場的博弈。

在「斷直連」完成後,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已經成為央行推進的重點之一。去年8月,央行發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121)》(以下簡稱「《規劃》」)中表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研究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標準,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既然是技術標準統一,就存在以誰為主的問題,選擇什麼樣的路線和模式,進而深刻影響到行業格局。碼制標準的選擇事關兩大清算機構的利益競奪,有待監管定奪。此外,業內普遍還認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最大的阻力,就是兩大支付巨頭是否願意配合,因為這將打破巨頭的壟斷。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去年8月曾發文指出,由於網絡效應的存在,「贏者通吃」會導致競爭的方式發生巨大變化,監管部門要防範和應對『贏者通吃』的負面影響。如果用傾銷和補貼的辦法來搶佔市場份額,先實現自己成為「贏者」,然後再把其他的競爭者打掉或兼併掉,這種做法會導致不公平競爭,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市場扭曲。這個損失一般在實業界可能比較有限,但如果發生在金融界,這個損失恐怕會到難以承受的地步,甚至可能引發金融危機。

當然,周小川只是在金融領域闡述一個關於「贏者通吃」的基本看法,並沒有明確指出是何種業態。

但可以看到,當前支付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支付巨頭也在嘗試建立更多競爭優勢的辦法。2019年7月23日,財付通發布公告稱為了嚴格落實「85號文」和相關監管要求,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完善支付風險防控體系,微信將升級「APP支付」和「Native支付」的風險防控措施,要求微信支付合作夥伴在2019年9月15日前按照指引限期完成升級改造,部分「 APP支付」和「NATIVE支付」需要走微信官方直聯通道。逾期未能完成升級改造的,新增和存量商戶將無法繼續使用「APP支付」和「Native支付」。

除了加強風控,這更是被業內視作微信支付意欲繞過服務商、直連商戶,加強對商戶資源的掌控。有意思的是,有受訪的第三方支付人士向南都記者指出,考慮到微信支付是持牌支付機構,直連商戶後存在實現體系內清算的可行性,即「自己收單、自己結算」。

既然如此,財付通為何攜手銀聯?王蓬博指出,憑藉著微信巨大的社交優勢,用戶的增速和粘性早就不因為二維碼鋪設範圍而有變化,但從商業的角度考慮,前期打造的生態閉環被打破會引發各種問題,商業的想像空間也在變小,「但想想微信推進商戶併入自家網絡的急切,或許外部壓力很大。」

相關焦點

  • 深度| 沒那麼簡單 銀聯、網聯誰才是真正的「互聯互通」 | 十字財經
    文|李意安網聯大概是怎麼也沒想到,銀聯與微信支付會以這樣一種方式搶跑「互聯互通」賽道。1月3日,銀聯和微信支付被爆出已經實現雙方二維碼網絡全面貫通的消息。有意思的是,不到兩小時,就有消息稱,早在12月30日,網聯已於寧波完成了條碼支付互聯互通的第一筆業務,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未參與在內,帳戶方是平安付,收單方是樂刷。
  • 二維碼支付互通提速 銀行APP、微信、銀聯將來可以...
    這一舉措旨在貫徹落實央行關於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指導意見,實際上,去年以來,監管和業界一直在推動加快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以期實現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與銀聯的二維碼支付互認互掃。業內分析認為,監管主導推動的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有利於規範二維碼支付市場,便利商戶和消費者的同時,也會減少聚合支付市場一些不合規行為所積聚的風險。
  • 繼網聯之後,銀聯再次出手,支付寶們的苦日子要來了!
    據媒體報導,1月3日銀聯和財付通雙方已經實現銀聯二維碼網絡與微信支付網絡的全面貫通。即日起,雲閃付APP與工行、農行、中行和建行等銀行APP掃描微信「面對面二維碼」的支付功能全面打通。此外,網聯也正在推進跨機構掃碼支付。此舉意味著在線支付競爭格局和老百姓支付方式都將迎來巨變!什麼是掃碼互通?
  • 疫期企業觀察|條碼支付互聯互通之下牌照收購無果 盒子科技合規...
    來源:華夏時報但對於行業從業者而言,則有人歡喜有人愁——中小支付機構歡欣雀躍,聚合支付服務商的生存空間卻進一步受到限制。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黃大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旨在打通不同支付機構之間的壁壘,為消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支付體驗。
  • 條碼支付或將一碼通用,錢方好近、哆啦寶、付錢拉、收錢吧最受傷
    為此,近些年來央行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工作的展開。2019年5月,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清華金融評論》中指出,手機APP和商戶條碼標識無法互認互掃,用戶需要進行手機APP切換,影響了消費者支付體驗。缺乏標準規範也容易滋生偽冒、詐騙的條碼交易,增加了大眾信息洩露、資金損失等方面的風險。
  • 早茶:天下支付再次發布清算工作通知|國內真正的首筆掃碼互通業務...
    來源:支付之家網編輯/小漾每天三分鐘 縱覽支付業小漾早茶2020年1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1997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PAY·每日關注1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開。
  • 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APP互認 行動支付期待「一碼通用」
    然而,在掃碼支付時,由於各支付機構間沒有實現互認互掃,用哪家機構的服務就要掃哪家的碼,讓消費者和商戶常常感到不便。近期,一些積極變化不斷發生。網聯陸續在試點城市完成了多機構間「收款掃碼」和「付款掃碼」的技術驗證,銀聯也在加速推動與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互聯互通」,多家銀行與支付機構實現互認互掃……今後,商戶和消費者收付款有何變化?對支付行業將產生什麼影響?未來發展趨勢怎麼看?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市場競爭將更加充分因數字人民幣線下掃碼支付作為一種和行動支付類似的支付方式,且可控匿名、安全性強,並具有法償性和價值特徵等優勢,因此業內一直有疑惑提出,數字人民幣有沒有可能替換掉第三方支付服務,是否會對微信支付、支付寶等支付巨頭造成衝擊?
  • 微信、銀聯、各銀行App將打通 可互相掃碼支付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國內媒體消息,近日,中國銀聯和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建立條碼支付網絡,連通各App的條碼支付服務。這意味著用戶以後可以通過一個平臺解決大多數支付場景。
  •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快手最新資訊 > 正文 快手併購易聯獲得支付牌照;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唯一憑證;小米總裁回應華為出售榮耀
  • 網聯服務成員機構需求,拓展支持銀行間支付業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7月20日,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工作情況,網聯表示,2020年上半年,網聯公司持續在工在產,支付清算保障與抗擊疫情工作齊抓並重,有序推進,全力保障網絡支付業務平穩運行。在行業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網聯聚焦市場需求,各項業務統籌推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央行等多部門積極打擊「支付黑...
    央行指出,支付受理終端及相關業務風險隱患正在逐步暴露,特別是移動受理終端、收款條碼正在被跨境賭博等黑灰產業犯罪分子用以轉移資金。央行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 對公帳戶50萬起央行日前發布關於開展大額現金管理試點的通知。試點為期2年,先在河北省開展,再推廣至浙江省、深圳市。
  • 未來百萬億支付市場的八條「軍規」及四個發展趨勢
    時至今日,支付工具標準也逐步實現統一,網聯平臺的設立改變了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各家銀行多頭直連的狀況,使得第三方支付機構的交易信息更加透明、經營更加規範,在技術標準和業務規則上實現了標準統一。當前,支付市場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行動支付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六大個性設計吸睛 後續試點有望繼續擴圍
    從頂層設計總體部署,到各地試點多點開花,過去一年來,我國數字貨幣最新進展如何?用戶認知度有多少?如何影響市場機構?又存何難點與挑戰?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十大角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
  • 央行出手!跳碼、洗錢、信用卡套現 統統說再見?支付受理終端迎最全...
    繁榮:入局者激增根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2019年公布的支付受理終端企業排行榜,可將支付受理終端大致分為條碼支付受理終端、銷售點終端(POS)和自動櫃員機(ATM)這三大重點領域。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銀行卡受理終端數量有所下降。
  • 央行支持銀行支付機構遠程開戶,銀聯網聯為「抗疫」資金開啟24小時...
    記者 | 苗藝偉2月1日,央行等五部委發布《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肺炎疫情通知》,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央行要求確保全國範圍內支付清算通暢運行,加大電子支付服務保障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要強化電子渠道服務保障,靈活調整相關業務限額,引導客戶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個人網上銀行、企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支付服務APP等電子化渠道在線辦理支付結算業務。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網聯和銀聯兩大支付機構均採取相應舉措,開通疫區綠色服務通道等,加大電子支付服務保障力度。
  • 騰訊與銀聯啟動雙向跨境支付合作,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本文來源:行動支付網網聯銀聯正面交鋒 支付機構面臨抉擇4月1日,《條碼支付業務規範》(銀髮〔2017〕296號文,以下簡稱《規範》)實施首日,中國銀聯宣布與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正式開展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合作。網聯也高調宣布,截至3月末,累計完成資金交易轉接清算破百億筆。
  • 試點消費場景更多元 數字人民幣離我們更近了
    來源:海外網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已完成數字人民幣系統改造的3389家商戶,獲得紅包者可在商戶無門檻消費。作為央行推行數字人民幣的4個試點城市之一,最近深圳市政府和央行聯手,通過「抽籤」方式在191萬餘名申請者中選出5萬人,將面值200元的紅包發放到個人數字人民幣錢包,有效期之內可在指定商戶消費。
  • 央行正式宣布,新的支付方式
    現在我們到哪都是手機掃碼支付,很少再使用現金,掃碼支付儼然已經成為了主流。其中馬雲的阿里推出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騰訊推出的微信支付是大家最常使用的平臺,現在支付寶的全球用戶人數多達12億,微信支付的月活帳戶數量也超過了11.5億。 可是馬雲卻說,未來新的支付方式將會取代掃碼支付。什麼支付方式能比掃碼支付還方便呢? 其實現在「刷臉支付」「無感支付」等新的支付方式正在興起,而且很多人都已經體驗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