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學鳥叫的人

2021-01-17 世界故事愛好者

成宗是一位專管科舉考試的大臣,他經常微服出巡,目的是探查民情,因此常常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晚,當他在城裡巡視時,看見一株樹上站著兩個人,心中奇怪,立刻閃在旁,觀看那二人的動靜。只見那兩人在樹上裝鳥叫,叫了好幾聲後,從聲音裡可以分辨出一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成宗走到樹下,抬頭向上問道:「喂!你們在幹什麼呀?」樹上的人嚇了一跳,立刻爬下來,女的躲到屋裡去了,男的尷尬地站在成宗面前,面紅耳赤。

成宗又問道:「你們剛才為何在樹上裝烏叫唉!先生,不瞞你說,我為了求功名才在樹上裝鳥叫的。」另人說。「這求功名和裝鳥叫有關聯嗎?「我聽說家中樹上有鳥築巢,這個家就會大富大貴。我從少年開始,每年參加科舉,年年落第,如今馬齒徒增,再過兒年就不能參加了,所以……所以成宗笑著說:「我懂了,你為想取得功名,每天上樹裝鳥叫,想引鳥鵲飛來築巢是嗎?」「是的,是的。」男人慚愧地說,「其實,只能怪我的學問不好,不能怪鳥鵲不來我家樹上築巢。不過,這樣我心中就多了一份信心,才有勇氣再去參加考試。

他的話很誠懇,成宗被他的耐心感動,心中有意幫助他。這時那人又說:「先生!請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好不好?」「放心!我不會說出去的,祝你下次名題金榜!」「謝謝,謝謝。」那年考試時,成宗命考官故意用「人鵲」二字作題。不知道鵲鳥築巢這傳說的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落筆;知道這傳說的人,也難以寫得真切動人,只有那個和妻子爬上樹裝鳥叫,企圖招引鵲鳥來築巢的人,才寫得出真情畢露、句句動人的文章所以,學鳥叫的人終於夙願得償,獲得了功名。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烏鴉真的是東方告死鳥?看故事吧!
    上次寫了一篇故事是關於烏鴉嘴的,反應還不錯,這次寫個真事兒,也是我們這邊發生的故事,請大家看看烏鴉是不是真的像民俗裡說的那麼邪性!左右鄰居當然不理解這個行為,畢竟說那時候糧食金貴,再加上來的不是麻雀就是烏鴉之類的,當時在民間麻雀這種鳥還被當成四害,全國滅之不及,而烏鴉呢,說實話更不好,在當地民間時常就會聽到像「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這類的話!這可好,老太太的家門口可說是四害當空,烏鴉把門!
  •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手抄報之精衛填海,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中國的民間故事有很多,近期我會持續更新不同的民間故事的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詳細的教學視頻同步更新,請查看我的主頁視頻。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手抄報模版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底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模板民間故事之精衛填海的內容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
  • 民間故事:扁鵲學醫
    一天,長桑君把扁鵲叫到面前,開門見山地說:「你如果願意跟我學醫,就到南山採藥去吧,一年之後再來見我。」  扁鵲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工具和藥樣出發了。他翻過一座座險峻崢嶸的山峰,穿過一片片遮天蔽日的森林,採啊,挖啊,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他不僅認識了許許多多藥材,而且基本掌握了這些藥材生長、採挖的規律。
  • 喻道故事:人與鳥
    擊上方免費關注一個養鳥人,籠中鳥點著養鳥人的鼻子,驕傲地說:「我真幸福啊,如此精明能幹的萬物之靈,竟然痴痴迷迷地戀上了我!心甘情願地做我的獨家保鏢,做我的孝子賢孫,伺候我吃喝洗澡,陪著我兜風,我能叫他哭、叫他笑、叫他趴下叫他跳;他是我忠實的奴隸!」 倒底誰是誰的奴隸?人是鳥的奴隸,還是鳥是人的奴隸?人自以為擁有了一切,可以操控一切。
  • 樂活專欄 | 黎戈:鳥叫
    一直到有了皮皮, 我這個冷淡到負數的人,開始做加法了。皮皮自小愛鳥,她要求的生日禮物是一對虎皮鸚鵡,每天皮皮早晨上學前都和它們聊天,放學了書包都來不及放,就跑去探望她的朋友們,傷心時皮皮就去摸它們溫暖的小肚皮,以此療傷(很慚愧,不是摸媽媽)。看《田園之秋》時,陳冠學說他愛一切的鳥,連雞都覺得美!
  • 民間故事:祖師爺定規矩,先做人後學藝
    #民間故事郭魯班指著一段木頭說:「咱倆用它各做一隻木鳥吧。」說著,郭魯班連鋸子也不用,就用魯班尺比劃了幾下,雙手一劈木頭一分為二,切口比鋸還齊。黃華也不甘示弱,也忙活起來。沒多大一會兒功夫,兩人都做好了木鳥。
  • 民間故事:人助鬼還願
    《民間故事》第004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世人常說一句老話,叫「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意思是說別人託付的事,一定要去完成,這是信守承諾的表現。古今有很多民間故事都有此道理的講述,今天筆者給大家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也關乎於此。古時候的涼州,有一個叫張士的書生。一天,張士遠行前去探望姑姑。夜至二更時,張士路過一處破廟,聽聞破廟中傳來一陣哭聲。張士緩步走進廟中,見廟中有一男子。那男子蜷縮在地上。頭伏在雙腿之間,正在輕聲哭泣。
  • 「樂講談」| 民族音樂學家輝伯·西博思教授談應用民族音樂學及「史密遜民間音樂」唱片公司
    9月25日下午4點,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和中央音樂學院學報聯合舉辦的「樂講談」邀請到民族音樂學家輝伯·西博思(Huib Schippers)開啟了
  • 民間故事:「戴戒指」的由來
    老漢當時沒有答應,叫他第二天再來,第二天商人又來到瓜地,接過老漢的菸袋看看,他說不買了。老漢問他問他為啥,商人說菸袋叫女人摸過,不再值錢了。原來頭天晚上老漢跟他老伴說,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他的菸袋,他老伴拿著菸袋左瞧瞧,又看看,不大相信。
  • 【湖東故事】記起那夜的那串「甜鳥梨」
    蘇香,女,陸豐湖東鎮人。文學愛好者,系廣東省小小說學會會員,汕尾市作家協會會員,陸豐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作品散見於《汕尾日報》 《民間故事》 《隨感》 《海陸豐歌》等報刊雜誌。 人在屋內,如同爐蒸,總是熱汗淋漓,煩躁不安的。於是乎,每天夜晚,母親便把床板挪到庭院透風處,讓我們孩子在那納涼睡覺。庭院,母親每晚是掃淨了,灑水的,顯得格外整潔清爽。牆角落綻放著的幾株四葉春、白石榴等植物,微風吹過,發出陣陣清香。
  • 那會是什麼樣的鳥?百家故事
    據民間的有些風水先生所說,在家裡邊飼養鳴禽.可以招財 旺宅。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的確總能看到有那麼一群人,十分的喜歡養鳥.按所謂風水學所說,鳥籠子適宜放在家裡的通風口處,這樣就可起到招財旺宅之功效了.不過,有沒有誰,因為養了鳥在家中,就真的旺宅發財的事情呢?反正小編沒有聽說過。
  •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
    民間故事:蛇人成仙清朝順治年間,鳳翔縣北邊的一小村裡,有個叫宋海的孤兒。他父母在他五歲時入山採藥,遭了大難,被狼拖走了。宋海此後就靠著吃百家飯慢慢長大。宋海聰明能幹,稍大一點兒後,就自己到附近的山裡找食。
  • 民間故事:雷打不孝子
    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1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動動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華原創作品,抄襲必究!老人常說一句老話,叫「在家不敬孝,何必遠燒香。」這不得不讓人憤慨呀!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男子不孝順母親,還想給母親下毒,結果蒼天有眼,那不孝子被雷電擊中,當場沒了性命。由故事可見,連自己親生父母都要加害的人,註定不會有好結果。古時候的河間,有一個叫郝五的人。
  • 民間故事:鬼埋人
    鶴壁人樊毅說,他曾見過鬼市,並為此差點喪命!看到的景象說不清是夢境還是幻境,但感覺卻是非常真實的。他說,那是個炎熱的天道,他去鄰近的村子幫忙,因為放不下家中妻兒,天黑時不顧主人家的挽留,毅然決回。走到半路的時候,照明的火把已經燃盡了,他拼命揮舞著火種,又走了一段路程,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人的交談聲,聽聲音像是有很多人的樣子。樊毅往前看去,恍惚之間見不遠的路邊有幾個販賣飲食的挑子,大概有七八個人圍在一處,此時仿佛在交談著什麼。樊毅見了一驚,此地荒涼,而此路平常亦少見人行,如何半夜會突然出現這麼多人,他懷疑這些人都是鬼,心裡十分害怕。
  • 民間故事:人屍戀
    宋朝末年,有一個光棍叫萬三千,萬三千平日裡膽子頗大,走夜路,睡墳地,更是家常便飯,大家對這個百無禁忌的漢子有點恐懼。隔壁村老王家有一女兒叫王月如,王月如自小就乖巧懂事,長得也是美若天仙,可王月如身體有疾,柔柔弱弱的,整日身上都瀰漫著一股藥香味,大家對這個乖巧的女孩很是心疼。
  • 北方民間苦鳥「姑姑褲」,到底是一種什麼鳥?
    姑姑褲,山西人又叫它咕咕蟲(ZHONG),從晚春到深秋,每天不知疲倦地重複著那聲「姑姑褲」,於是想像力豐富的先輩,就給它編了一個悽苦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住著一家三口---爸爸,媽媽,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有一年遭了災,爸爸媽媽都餓死了,臨終之前,把小女孩託給了她的姑姑。姑姑對小女孩一點都不好,讓她到山坡上放羊,還對她又打又罵,每天只給一碗剩飯吃。
  • 民間故事奇談:鬼吹燈之秀才殺驢
    康寧和他的心上人這一天,秀才和小姐約定好在道觀見面,秀才康寧想著馬上就要見到心上人了,很是歡喜,邊走邊吹曲,紅光滿面。康寧走到道觀門口,發現從道觀飛出來一隻龐大的鳥,康寧沒有在意,進去道觀四處無人,地上到處都是鳥的羽毛,還有心上人留下的手絹,康寧心想估計是遭遇不測了。秀才又驚又怒,發現那和尚還在原地等他,他告訴康寧,他看到大鳥把他的意中人抓走了。康寧按照和尚的提示,找到了大鳥的老窩。
  •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資州有個叫吳志的秀才,在村裡開館授學,將就著混日子。秀才雖不算富貴,可他也自認為是上等人。之前常有媒人上門說親,他卻始嫌村裡女子粗俗蠻笨,配不上他,一個也不答應。一晃幾年過去,吳志的父母相繼去世,他的婚事還沒有著落,因為他性子孤傲,村民們也漸漸疏遠他,到最後竟連學生也沒一個了。
  • 一隻會背唐詩會叫起床的鳥,最終命運卻是……
    戚老爺子不以為然,鳥嘛,也是以心換心餵出來的,你不好好待它,它怎麼會待見你?鷯哥沒有辜負戚老爺子。一天老戚去餵它,它張口來了一句:「吃了嗎?」戚老爺子樂了:喲,它會說話了!仔細一想,沒教它這句呀,跟誰學的?喜出望外,於是說:「沒呢,你先吃。」那隻鷯哥斜著眼看他,小腦袋四下晃動,仿佛這屋裡的事它全明白。
  • 民間故事:偷生鬼
    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徐氏誕下一個男嬰叫張開心,希望他以後都是開開心心的,開心小時候就很調皮搗蛋,經常磕磕碰碰,弄得渾身都是傷,老兩口心疼壞了,這不許開心做,那也不許開心做。開心一點也開不起心來,整天悶悶不樂的,這可把老兩口急壞了,給開心買許多好吃的好玩的,開心還是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