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祖師爺定規矩,先做人後學藝

2020-12-23 酒歌說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門規。別小瞧這些規定,裡面都有不少大道理。

就拿木匠行來說吧,拜魯班為祖師爺,千百年來講究口傳心授,一脈相傳,不管是往上數師傅,還是往下算徒弟,那都是門清的很,淵源傳承清晰,沒有半點含糊。

不管什麼時候,木匠都是絕對準手藝人,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把師承看得比天還大。

徒弟從進門拜師到學成出師,都有一套嚴格規範的流程。該邁哪只腳,該燒什麼香,早就安排的明明白白。

#民間故事#襄陽府有個名叫黃華的小木匠,天賦異稟,別看讀書寫字不如其他人,但心靈手巧,什麼東西一看就會。

黃華小的時候,鄰居家有一個老木匠,每天在家裡幹木工活。黃華只要沒事,就會跑到老木匠家看他做木工活。

按規矩,木匠幹活不允許其他人偷看,這是犯忌的事。可老木匠心眼好,覺得黃華不過一個小孩子,能看懂啥,二來也是鄰居,幹活也就沒避諱。遇到高興的時候,還會吹噓一下,這活怎麼做,難在什麼地方,巧在什麼地方。

黃華記憶好,把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老木匠這裡剽學到手藝,回家偷偷摸摸也模仿著做。

時間一長,黃華自學成才,但凡老木匠會的他都會。哪怕給他一塊木頭疙瘩,只要他想做,沒有他做不出來的東西。

老木匠得知黃華偷師學手藝,壞了行業規矩,急火攻心,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病死了。

黃華沒在意,繼續鑽研木匠活,手藝越來越嫻熟,但門規行例卻是一點不懂,不知道謙虛謹慎,總想著壓別人一頭,證明自己的手藝最高,心胸越來越狹窄。

這一天,黃華聽說保康大山裡有個姓郭的木匠,手藝巧奪天工,是祖師爺魯班的嫡傳後人,能夠做天下各種東西,技藝一流。人稱「郭魯班」。

黃華心裡不服,想找「郭魯班」比個高低,讓他知道自己這個野路子比嫡傳一派更加厲害。

黃華跋山涉水找到了郭魯班家。不巧的是郭魯班不在家。

聽說黃華要打家具,郭魯班的徒弟熱情接待,問他要做多大尺寸,以及花樣。

黃華指著屋子裡的一個小桌子,挑釁說道:「別慌,你得讓我看看你有什麼本事,能不能勝過我。」

說著,黃華在桌子上撒了一碗水,然後隨手拿起一個錛,把桌子上的水錛得乾乾淨淨,但桌面上的漆毫髮無損。

小徒弟看得的是目瞪口呆,自己沒這本事,不知如何是好。

說來也巧,就在這時候,郭魯班回來了,看見黃華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心想:好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光有精湛手藝又如何,沒有寬厚匠心早晚毀了自己。

郭魯班決定教訓教訓黃華,至於能不能點化他,就看他自己的造化。

郭魯班指著一段木頭說:「咱倆用它各做一隻木鳥吧。」

說著,郭魯班連鋸子也不用,就用魯班尺比劃了幾下,雙手一劈木頭一分為二,切口比鋸還齊。

黃華也不甘示弱,也忙活起來。

沒多大一會兒功夫,兩人都做好了木鳥。和活鳥一般大小,歪著腦袋,斜著眼還翹著尾巴,活靈活現。

郭魯班在木鳥尾巴上按了一下,木鳥立刻活了過來,又蹦又跳,還嘰嘰喳喳叫了起來。

黃華傻了眼,老木匠沒教過他,他還真做不出來呀!

黃華的臉一陣兒白,一陣紅,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跪倒在郭魯班的面前:「我黃華班門弄斧,自不量力,請您不要見怪,收下我這個徒弟吧!」

郭魯班本來就覺得黃華是個可造之材,微微頷首點頭答應了。

在端茶磕頭等繁瑣儀式之後,郭魯班正式收黃華為弟子,可整整五年的時間,就只是讓黃華給其他師兄打下手,磨鍊他的心智。直到確定黃華不再心浮氣躁,心智穩定之後,這才把自己的絕技傾囊相授。

黃華最後也成為一名德藝雙馨的老木匠。同樣定下五年學做人的規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規矩的意義在於先做人後做事。連人都不會做,事也是幹不成的。

做人少一點浮躁,多一點踏實。尤其是當下社會。讀讀國學總是沒壞處的。

如果對民間故事感興趣,不如買一套書慢慢品讀,民間故事蘊藏的人生大道理。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
    民間故事:百善孝為先。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1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中國人講究孝道,從古至今,關於孝道的民間故事就有很多。比如古時候的「孔融讓梨」、「黃香扇枕溫席」,還有近代的「許世友五跪慈母」……關於這樣的孝子敬父敬母的故事還有很多,而這些故事,無不在向世人闡述「百善孝為先」、「贍養父母」的真理。
  • 話說太溜剎不住疑似說髒話,學藝先學德警告來了
    參加節目時,曾被老師訓斥「學藝先學德」在評論區的下方,很多網友都用了一句話來諷刺孔雪兒,那就是「學藝先學德」。這句話來自於孔雪兒之前參加的一個節目,從孔雪兒參加《青春有你2》的時候,這幾乎已經成為出圈的「黑料」了。
  • 民間追債"祖師爺"韓冰,擠身影視圈
    1982年,17歲的韓冰離開山東老家到溫州當兵,三年後進入公安刑偵部門;1997年下海成立了"偵探工作室",開始了半公開半隱蔽的職業討債生涯。數年來,憑藉其出色的刑偵經驗和傳奇本領,在私家偵探業獨領風騷。
  • 拜師學藝,不可不知道的禮儀流程有哪些
    拜師學藝,不可不知道的禮儀流程有哪些文/@成長新視點拜師學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傳承技藝的一個必要環節。在中國古代民間,對技藝傳承有著嚴格的要求和約束。當收徒人和拜師人雙方達成了共同意願後,才會進入正式拜師的環節。二、收徒準備。收徒的人,在舉行正式收徒儀式前,會通知本門派的全體人員及行業前輩等屆時參加收徒拜師儀式。準備香案,張燈結彩,做好與收徒拜師相關的後勤保障等工作。三、拜師儀式。
  • 之前因為爆粗口被女導演訓斥:學藝先學德
    在娛樂圈中,前輩們總有一句話在告誡著後輩們,那就是「學藝先學德」,一個好的偶像總是會引導自己的粉絲們積極樂觀的生活,善良友好的待人處事,畢竟每一位偶像都擁有一個龐大的粉絲群體,做好一個帶頭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既能好地引導粉絲,又能做好事,這樣德才兼備的偶像,才是真正的偶像。
  • 七十二行祖師爺都是誰?獸醫伯樂?屠宰業張飛?媒介月老? - 小旅兔
    張班【竹編】傳說魯班有個小徒弟張班,既調皮又不用心學藝,魯班一氣之下,把他逐出師門。他只得在竹林邊的洞穴中住下,還用竹子編出了各種生活用品,並編一隻精美的籃子送給師娘,魯班因此傳授給他獨門技藝,後人遂尊張班為竹編祖師。36.剪刀祖師爺——張小泉。張小泉【剪刀】明末安徽黟縣會昌鄉人。
  • 先做人,後做事,千百年來顛撲不破的道理
    先做人,後做事!人都沒有做好,事業安有可附之處?習武先習德,做事先做人,這是老祖宗教導我們的千年不變的道理。不要因利忘義,不要因財喪德。否則,失去了做人的意義。行得正,站得穩,人生才會更有意義。學歷越高,事業越大,人生越越糟糕,最後船翻業倒,無有可附地!
  • 孔雪兒節目遭遇豬屎,全程毫無抱怨,曾被公開教育先學做人
    她曾經被一位前輩老師當眾教訓要先學做人。 不過,在之前她成功出道的那檔選秀節目《青春有你》第二季中,孔雪兒曾經被一位前輩老師公開教育她,讓她先學會做人。 被節目中的前輩提出來教育,當時孔雪兒始終低著頭沒有說話,而前輩就跟她說,讓她在學藝之前先學會做人。
  • 動手之前,先拜拜這些地攤界的祖師爺
    But,各位小盆友,擺攤兒前,拜了祖師爺了嗎?有句名言說得好,「天下百工聖人作」,意思是說,無論各行各業,都有個「聖人」作為開山鼻祖。擺地攤兒,往大裡屬於是商業,和工業、農業一樣,是國民支柱。商業祖師爺,大家都熟悉,公認為是文財神範蠡。範蠡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稱霸後,被封為上將軍。
  • 還是先做人吧
    其次,關注張銘恩私生活這件事情,難道不是他先讓大家關注的嗎?和徐璐公開戀情後就拍了視頻發在社交平臺,大秀恩愛。更有甚者,有網友直接表示,他這已經不是什麼私生活的問題了,而是做人的問題,還可以上升到品德問題。
  • 電影《尋龍訣》裡提到的祖師爺到底是誰?原來不止是一位!
    《尋龍訣》改編自暢銷網絡文學《鬼吹燈》,但電影中的情節是從小說第八本也就是最後一本講起,相當於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但是,當這部電影上映後,問道盜墓者的祖師爺,為啥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是曹操呢?漢字君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分析。這三位祖師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都有一個很相近的共同點,曹操既是詩人也是軍人,伍子胥伐楚時做過將軍,項羽更是統帥三軍的楚霸王,可以說他們全是能徵慣戰的兵家出身,有著很深的軍事背景,所以才敢去盜墓。在歷史上,三人的名氣,應該是曹操最大的。
  • 武財神,竟然也是剃頭匠的祖師爺!
    然而身為一個剃頭匠不能不知,你接來的武財神關公,也是行業的祖師爺,還有一些其它的吉祥寓意。明朝把關公封為伏魔大帝,民間故事裡的關公是下凡為民除害的天神,原先人們只修關廟,家中不供關公,後來關公顯靈等神跡增多,民間便把關公作為類似鍾馗一樣的鎮宅之神加以祭祀。
  • 第四個夢,祖師爺的暗示應驗了!道士法明講故事
    下午回來後就開始做。做的時候要加糯米粉用手去搓嗎,然後再打餅。我就突然發現右手掌啊,聽上去有響聲,我一摸,同現了一個小指頭那麼大的一個包,我想這是什麼?平常也沒注意。以前手指尖間也會有短暫的麻木感,我還以為是人胖的緣故,本身我血壓就有點偏高,所以沒當回事。平時也就沒去管它。昨天做餅的時候感覺到痛,只好跟女兒說做不了了。
  • 奇門遁甲的「祖師爺」——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原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傳授過兵法的女神,後經道教奉為高階女仙與術數神。在民間,對於九天玄女,在民間有著許許多多的傳說。民間傳說她是一位法力無邊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為九天玄女、九天聖母。她也是一位正義之神,經常出現在古典小說中,是扶助英雄鏟惡除暴的應命女仙,因此她在道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後被道教吸收進神仙系統。
  • 同樣是拜師學藝的故事……嘖嘖嘖
    有部日劇,講的也是拜師學藝的故事。對比結局,嘖嘖嘖。紅鱂魚改編日本知名落語家立川談春同名自傳講述他拜師學藝故事豆瓣評分9.1加入師門後,改名談春。故事的最後,師兄弟四人都通過了二目考試,成為正式落語藝人。
  • 孫悟空學藝的故事,原來是出自這個典故
    《西遊記》中,孫悟空拜師學藝曾有這樣一個場景:孫悟空聽菩提祖師講道而手舞足蹈,祖師問他幾樣技藝,他卻都不肯學,最終祖師在他頭上敲了三下憤然離去;孫悟空悟出這是祖師要他三更去求見學藝,最終學成了七十二般變化。
  • 「民間特首」劉德華,做人做事誇啦啦!
    能夠咁成功、有如此地位嘅藝人唔多,佢仲被好多香港人稱之為「民間特首」添,而佢做到呢個地位,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1. 敬業樂業華仔自2000年起擔任呢個飲品品牌嘅形象代言人,經常都要親自攀山涉水去拍攝靚嘅畫面。
  • 幹餐飲,真的需要拜師學藝嗎?
    拜師大典的意義,就是讓學生承諾盡心投入餐飲學習,宣誓追隨師父的學藝和倫理,在餐飲界勤學精進,傳承美食文化。今年的拜師大典,由雙廚神──「廚神」施建發(阿發師)及「亞洲廚神」許堂仁,並邀請日本相可高校食物調理科主任村林新吾,與臺灣廚界大佬及產學業界代表,共同見證429名高一新生宣誓投身餐飲界。
  • 講講嶗山道士的故事,老道士講述真正的修行高人故事
    我就說,哎呀,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入。我生性愚鈍,修行是不成了,也吃不得苦,就研究研究這些小術就好了嘛!你就給我講講,你到底沒有法術啊,什麼千裡眼、順風耳,還有佛教裡講的佛眼,到底怎麼樣的,你給我露一手,看一看嘛!然後他們就不理我了。反正我只要遇到這種人,我就纏著他們給我露一手,再不濟給我講講這裡面的真實故事什麼的。前幾年,我去江南一個道觀,這是一所南宋時期的古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