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士數字飲食:這個「沉默殺手」,正在欺負我們老去的父母,不可忽視

2020-12-23 新財網

家住深圳的蔣阿姨,現年58歲,她說道:「這輩子我誰都不怕,就怕一件事——糖尿病併發症。」

在將近14年的病史中,蔣阿姨飽受糖尿病的折磨,高血壓、骨質疏鬆、蛋白尿接踵而至,近期還因為視網膜病變上了趟手術臺,險些失明。不僅自己要天天打針、吃藥,連家人也時常折騰。

蔣阿姨的情況絕非個例。被稱為「沉默殺手」的糖尿病,在中國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中十分常見,嚴重影響父母輩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中老年糖尿病人群龐大且特殊,需予以特別關注

糖尿病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疾病,伴隨著年齡的增加,其患病率顯著上升。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19年糖尿病地圖,糖尿病患病率在20~24歲人群中為1.4%,而在65~99歲人群中為19.3%,約為總體成年人的兩倍。在中國,中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數居全球之首[1],其中老年(≥60歲)糖尿病患病率已達30%[2],數據十分驚人。

圖表:65歲以上老年糖尿病患病人數前十名的國家或地區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病理生理特徵、臨床特點、血糖管理手段、藥物選擇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處,是糖尿病處理中較為棘手的特定人群。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馮清教授指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徵有其特殊性。首先,嚴重低血糖風險高。2018年發表的一項回顧性分析發現,老年T2DM患者年齡越大,嚴重低血糖發生率越高[3]。

其次,合併症較多。中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下降,如果沒有及時控制住糖尿病,更容易合併心腦血管、腎病、神經病變、視網膜病、性功能障礙等多種併發症。

鑑於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管理中需要充分兼顧療效和安全性,考慮到降糖藥物帶來的低血糖風險,對於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人群,生活方式幹預也許較藥物治療更為適合。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幹預指南

除了口服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汀類等不宜引起低血糖的藥物輔助治療,對於患有糖尿病前期的中老年人,推薦以「糖尿病預防項目研究 (DPP)」相似的生活方式幹預來延緩糖尿病進展。

1.運動鍛鍊方面

適度的運動有助於血糖的利用,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骨質疏鬆、骨折等風險,在運動上宜選擇安全性好、運動量不大的運動方式,如走路、太極拳或遊泳。走路時最好是平地中速或緩慢步行,不宜上下山路,避免跌倒。

糖尿病以餐後運動為宜,空腹運動易發生低血糖反應。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推薦進餐後休息45-60分鐘再進行運動,鼓勵定時進行運動,餐後這個時段運動有很好的降糖作用,每次運動時間應安排20-30分鐘。

2.飲食治療方面

很多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延長,胰島功能逐漸減弱,稍微多吃點,餐後血糖就會升高很多,導致很多糖友「不敢吃」,使得營養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的現象在中老年患者中極為常見。對此,有關專家指出,中老年糖尿病飲食需要嚴格控制,同時注意營養均衡。

首先,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應該滿足其每日能量需求,合理調配其飲食結構,少吃甜食,多吃富含膳食纖維、GI值低的食物,調整其進餐模式,如少食多餐,後吃主食等。

其次,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併有其他臟器疾病,應確保其飲食清淡,低脂、低鹽,並且要避免飲酒。

最後,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消化功能均變差,應增加蛋白質的供應量,尤其是優質蛋白質如蛋、奶、大豆蛋白等如果腎臟功能完好,應確保其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為每公斤標準體重1-1.3g。

日常生活中難以精準控制飲食攝入,糖尿病餐口味差、父母不願意吃等問題,也讓不少子女頭疼。針對這一現象,維士數字飲食推出專門針對糖尿病飲食管理的營養餐食。

只需通過「維士數字飲食」小程序,輸入身體基礎數據(如身高、體重),選擇主訴病情,利用AI智能算法以及營養師線上1對1指導,可以輕鬆定製符合醫囑、私人定製、營養精準的一日三餐。菜品所有營養數據及安全性都經過國家級營養檢測實驗室和食品安全實驗室嚴格檢測,讓攝入更精準、菜品更安全。

由國家級營養師和亞洲營養料理大師共同參與研發的中式菜品,不僅更加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營養搭配和口味要求也完全符合糖尿病患者的控糖需求。


目前,維士數字飲食已經成為「深圳市人民醫院糖尿病生活方式幹預科研項目指定產品」幫助糖尿病患者完成糖尿病飲食幹預閉環,實現飲食處方最終落地。這些用戶體驗了維士配餐一段時間後,都給予了不錯的反響。顯著的控糖效果更是獲得了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糖尿病教育與營養分會的專業推薦。


讓健康常伴父母身邊,吃好喝好,控糖無憂,是作為子女最好的孝心!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維士數字飲食成「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糖尿病教育與管理分會...
    在維士數字飲食小程序上,專業營養師定製出限制能量、平衡營養素的膳食方案: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粗雜糧攝入,避免快速升糖食物;減少含油脂高的食物攝入,少吃油煎炸食物。根據營養師的建議和自己的喜愛口味,周先生在維士數字飲食小程序上自由選擇自己的一日三餐。
  • 維士星野努:製作數字飲食的匠心奧妙
    「第一次去法國時,同父母一起到一位大廚家拜訪。那時家裡給我們做飯的阿姨笑容特別迷人,做的食物既絢麗又好吃,讓我從此對做飯產生了憧憬。「星野努講起這段回憶,眼睛還亮亮的閃著光。加入維士集團,作為副總裁的星野努專注於研發數字飲食產品,他說:「沒有不健康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做法。」
  • 維士數字飲食:糖尿病友的一日三餐怎麼吃?這篇文章講全了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由於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很難控制,所以需要通過飲食來控制,如果飲食控制不好,很容易導致血糖上下波動,那麼對於糖尿病患者怎樣健康吃早餐,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吧。以上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詳細的了解,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的搭配早餐,早餐的種類應多樣化,這樣不僅能補充營養,也可以維持血糖的正常值,早餐必須要天天吃,養成吃早餐的習慣,早餐必須要定時定量的吃。在維士數字飲食小程序上,專業營養師給出一套限制能量、平衡營養素的膳食方案:調整飲食結構,增加粗雜糧攝入,避免快速升糖食物;減少含油脂高的食物攝入,少吃油煎炸食物。
  • 數字外賣 維士健康飲食餐 懶人最佳減肥法
    「在菜品上,我們的選擇和傳統飲食一樣,都是日常蔬菜肉類。」王俊稱,但配餐通過國家標準的營養檢測實驗室測量後,能保證維士出品的每道菜餚都營養數據精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是多少,用戶按照需要進行一日三餐的搭配,精準滿足每一餐的營養需求。
  • 《維士「超」對話》上海和平飯店大廚僅靠飲食管理,3個月減48斤...
    由維士數字飲食、維士數位化營養學院共通出品的公益視頻欄目——【維士超對話】,邀請健康、營養、健身、醫療等領域的專家,針對科學飲食、健康等話題輸出專業觀點,向大眾傳播合理膳食、科學健康理念。
  • 維士「超」對話|中航健康時尚集團胡慶波:「健身+餐飲」吃動一體是...
    胡慶波:一開始因為自己的熱愛進入這個行業去學習、鑽研、訓練自己,不斷去激勵自己,到後來我們最大的成就感來源於我們所帶的學員,他們的身體變化其實對我們來講是最大的價值體現。  我記得2011年我遇到一個學員,大概40來歲,初見的時候我感覺她好像是一個已經50多歲的家庭主婦。她說她想鍛鍊一下,因為上下樓梯時膝蓋有點不舒服。
  • 深圳電視臺董超不主持《第一現場》了,他去幹嘛了?
    《用數據吃出健康》董超對話維士數字飲食創始人魏強,深入了解維士是如何將吃飯變成吃數據,在科學健康飲食方面做了哪些突破式的探索的。維士最大的特色,是做到了每一份飯都不一樣。每份小盒飯上有清晰張貼了各項營養素數據,包括總熱量是多少,脂肪是多少,蛋白質是多少,碳水是多少。消費者知道自己該吃多少數據以後,就在這幾十個品種中去用這些數據。這些精準的數字,正是維士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 深商會蜂窩媒|國際烹飪大師星野努,為每一位媒體大咖定製數字飯
    某位嘉賓專屬的數字營養餐9月11日,由深商研究會和維士數字飲食聯合主辦的第六期深商蜂窩媒在維士數字飲食基地(維士中央廚房)舉行,新華網、中國經濟導報、廣電集團、晶報、鳳凰網、百度、本次活動以「大健康、新營銷、輕生活」為主題,維士飲食創始人、董事長魏強,維士數字飲食戰略顧問高海燕分享了維士數字飲食的健康理念。維士是國內首創專注於數字飲食的網際網路企業,致力於為人民群眾提供合理膳食,用網際網路數位化手段踐行科學、營養、精準、安全的飲食方式,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 【深商會蜂窩媒】國際烹飪大師星野努,為每一位媒體大咖定製了數字飯
    9月11日,由深商研究會和維士數字飲食聯合主辦的第六期深商蜂窩媒在維士數字飲食基地(維士中央廚房)舉行,新華網、中國經濟導報、廣電集團、晶報、鳳凰網、百度、報業地鐵傳媒、二更、北科生命、八馬茶業等媒體、企業30餘位負責人參加
  • 曾為國家領導人做飯的國宴大廚,他眼中的健康飲食是怎樣的?
    今天,《維士「超」對話》特別邀請到這位食神級別的大廚,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烹飪業的一個見證人,也完成了由一個胖子再到標準身材的轉變的過程,他將與大家共同探討他眼中的健康飲食管理與數位化飲食。董超:其實汪總剛才在訪談的前期階段,一直跟我們強調的是色香味之後的營養、菜品的營養,關於數字營養餐這一方面,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注重這個概念的?
  • 北大第一醫院郭曉蕙:維士營養餐保持熱量平衡,慧吃慧動更健康
    維士數字飲食創始人魏強、深圳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高海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等嘉賓在活動中作主旨分享。  活動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從飲食和運動兩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肥胖及肥胖帶來的慢性疾病的預防與健康管理。
  • 養生堂:高尿酸血症是沉默的殺手!日常飲食要避免這些食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也越來越壯大,為了讓高尿酸血症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把每年的4月20日定為「高尿酸血症日」,讓大家牢記高尿酸血症的診斷標準:男性高於420μmol/L,女性高於360umol/L,就應積極幹預。
  • 數字健身餐或成健身行業服務新模式
    實際上,管理身材的兩大因素就是飲食+運動,飲食是基礎,運動是關鍵。必須完善這兩點,才能讓客戶達到科學的健身效果,健身行業才能補足功能,實現「吃動一體」兩條腿走路。健身+飲食 服務新模式中航通過與維士健身飲食合作,對健身用戶的基礎性身體數據、代謝數據、運動及日常消耗數據等數據,以智能AI精準算法開展綜合性專業分析,形成針對個人的基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為主要成分指數的配餐方案,並由中央廚房直接提供個性化的配餐服務。首次將個人營養數據化和大型數位化配餐系統相融合,通過線上輸入數據和預定餐食、線下精準配餐和高效配送的方式,實現「千人千餐」的飲食模式。
  • 腳部健康不可忽視的幾個問題,人老腳先知,別不信
    【本門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腳部的健康,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特別容易忽視。但是我們的腳也是需要我們注意保養和呵護的。也許我們生活中多注意觀察一下腳部的健康,還有利於我們判斷身體有沒有其他的疾病。腳部健康不可忽視的幾個問題,人老腳先知,別不信。你有注意觀察過自己的腳上有沒有下列現象發生嗎?你是怎麼處理的呢?腳上皮膚乾裂脫皮。
  • 豆瓣高分9.0《隱秘的角落》:永遠都不要忽視開始「沉默」的孩子
    不要忽視每一個沉默的孩子沉默,是他們自衛的唯一選擇劇中,秦昊飾演的張東升是個不折不扣的鳳凰男,作為一名少年宮的數學老師,他事業平平;身為上門女婿,他總有寄人籬下的頹敗和壓抑感。更噩耗的是,他接到了妻子的離婚通告,再一次令他挫傷。張東升想卑微求全,企圖說服嶽父母支持自己,沒想到卻遭到了更無情的奚落。
  • 早期3個信號萬不可忽視,5類人群要警惕!
    胃癌,可以說是一個沉默潛伏的健康「殺手」。胃癌發病時,很少有什麼症狀,難以引起我們注意。可它一旦出現症狀,往往已經是中晚期。早期發現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胃癌高危人群定期去做胃鏡檢查,評估胃黏膜是否還健康以及有無胃病等。胃癌早期的3個信號,萬不可忽視!
  • 父母的觀點明顯錯誤,並且固執己見,我們該沉默,還是該去爭辯?
    當時邱晨對這個辯題作了非常精闢的論述,非常清晰地闡明了她自己的觀點,她覺得如果和父母去爭辯的話,可能會改變父母的一些固有觀點,但是改變不了父母的大的交往環境。父母的交往人群,是我們的七大姑八大姨,是老王老李,改變了父母的觀點之後,父母反而有可能會被他們孤立。奇葩說裡面的辯手都非常的有學識,他們之間的辯論真的是神仙吵架。
  • 老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劇情簡介 · · · · · ·裡昂(讓·雷諾飾)是名孤獨的職業殺手,受人僱傭。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達(納塔麗·波特曼飾)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那裡暫避殺身之禍。女孩想著去報仇,反倒被抓,裡昂及時趕到,將女孩救回。混雜著哀怨情仇的正邪之戰漸次升級,更大的衝突在所難免……1994年的一部老電影,卻依然能時時看到重播,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得不說,這是呂克貝松創造的一個奇蹟。影片看似是一個大叔與一個蘿莉之間的故事,但我不這麼認為。「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