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曆的紙頁被撕下最後一張
意味著闔家團圓的日子就要到了!
可對比小時候的新年記憶
總不禁讓人一邊期盼一邊感嘆
「年味」似乎是越來越淡了...
城市快速發展
高樓大廈取代了老厝舊屋
車水馬龍的街頭雖然少了兒時的春節意境
卻多了無數花燈、福字裝飾、中國結,
LED滿天星、LED流星燈、LED小燈籠串..
流光溢彩美輪美奐
華林路、烏山路、楊橋路、
八一七路、津泰路...
街頭巷尾張燈結彩,
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三坊七巷也如意料中的年味滿滿,
而且味道很鮮
圖@ 射手座的許藍心
圖@ @行走邊緣_在路上
其實不是福州沒有年味
只是對過年的滿足感已不一樣
年味在福州從來都不淡
待小編細細挖掘
替你找回屬於兒時濃情滿滿的新春記憶
圖@冰封臨界-傑子
年味是「吃」
HAPPY 2020'S NEW YEAR
一頓年夜飯
不僅僅是食物的豐盛
更在於一家人的團圓
和家人一起洗菜、摘菜、炒菜
忙得不亦樂乎
把叮叮噹噹的鍋碗瓢盆聲
交織成一首親情滿滿的歌
菜市場算是家家戶戶年夜飯開始的前奏
當年輕人還賴在溫暖的被窩時
長輩們已提著大包小包的「戰利品」滿載而歸
只為讓家人共享這年味濃濃的一餐
市井之間
已透著濃濃的年味
圖@冰封臨界-傑子
山海之間,孕育的是豐富物產
三尺灶臺,燃起的是人間煙火
對於吃食這檔事
福州人素來講究
灶頭火苗輕跳
映出依姆忙碌的身影
只要一筷入口
瞬間撫慰鄉愁
糖灶餅
從小年開始祭灶、掃塵、吃灶糖
就是掀起整個春節開始的熱潮。
對於福州長大的孩子們來說,
祭灶那天外公外婆
會給小朋友們分灶糖灶餅,
甜甜的糕餅,單純的幸福,
可能就是福州人記憶中的「年味」了吧?
福桔
福桔成熟期恰在歲末,
福州風俗以「紅」見好,
且「桔」與「吉」音似,
所以也是民間吉祥物
肉燕
如果說哪道菜是福州過年餐桌必不可少的
肉燕一定榜上有名
肉燕是福州傳統名小吃,
又稱太平燕,
寓意「太平」、「平安」之吉利
魚面
魚面是福州沿海地區的特色美食,
過年吃魚面,
也是「年年有餘」的寓意。
年糕
「年糕年糕年年高,今年更比去年好」
無論是在南方還是北方,
年糕都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到了過年的時候
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福州的年糕叫做糖粿,
在除夕吃團圓飯前,
祭祖時都要將年糕擺上。
福州年糕的做法獨,
將糯米粉和米粉加糖和成麵團,
根據個人喜好加上各味調料
再放在年糕葉上蒸熟。
其味道香甜可口,餘味無窮。
離家遠行的孩子
記憶中總有這親人的惦記不舍
和家的味道
八寶芋泥
八寶芋泥是福州人年夜飯後的「甜點」
是將福鼎檳榔芋籠屜蒸1個小時再壓成泥製成
在芋泥中包些豆沙餡,
或撒些肉果、棗泥、桂花、花生仁、桂圓、
蜜棗、青紅絲等八樣配料,
五顏六色,軟糯可口
特色小吃
除此之外
清脆爽口的醉排骨
色香味俱絕的佛跳牆
清淡補益的菊花鱸魚
紅香脆嫩的紅糟雞......
貫穿福州人的春節
把這個節日點綴得異常斑斕
年味是「鬧」
HAPPY 2020'S NEW YEAR
沒有熱熱鬧鬧的氣氛
怎麼能叫過年呢?
寫春聯
春聯由桃符演變而來
為的是闢邪驅鬼
後以書寫文字表達對來年的祈願
雖然現在很多人選擇印刷制的春聯
但那一份墨間的熱鬧仍有人默默堅守
圖片來源:@影像福州
放煙花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
年三十的炮仗已經響了兩千多年
當午夜正交子時
整個中華大地上一片歡騰
爆竹聲震響聲天宇
煙花「朵朵綻放」
(ps:煙花爆竹燃放需遵守相關明文規定)
過尾牙
福州人的年,
往往就是從臘月十六日
過尾牙這天開始的。
「尾牙」酒宴隨著城市化是越來越難見到了,
「尾牙」需要幾十個的大廚配合一起製作,
每一道工序分工很講究,
一氣呵成,
有機會吃一次尾牙宴
會一輩子記住老家的熱鬧和味道
迎神
新年迎神是福州鄉村正月裡舉行的
一種習俗活動。
農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
便是遊神的時間,
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
一個晚上都是炮火連天,
煙花不斷,人山人海
一路敲鑼打鼓,熱鬧非凡。
圖:@菩提守望
對於不想出遠門的朋友
市區各大景點準備的春節特別活動
一定能夠滿足你!
年味是「新」
HAPPY 2020'S NEW YEAR
新年新氣象
從頭到腳一身新
開啟一年好運氣!
圖片來源:慈谿發布
除塵
據傳在堯舜時代就有過年撣塵的習俗
寓意可以帶來好運
所以除夕夜前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
新衣
在物質條件還沒有飛起的年代
過年穿新衣真的是一件幸福感爆棚的事情
雖然在今天大家的衣櫃都變得滿滿當當
可這份儀式感依然保留
若是輪到本命年
家人還會送上一套「紅色裝備」哦~
花卉
寒冷的冬天
買一盆鮮活的綠植花卉放置家中
不僅能給人帶來好心情
更多了一份春意融融
年味是「聚」
HAPPY 2020'S NEW YEAR
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
而家人卻只想看看你
人生百味
天倫之樂永遠最甜美
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年味!
祭祖
祭祖是過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嚴肅且真誠
它存在的意義也許
正如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所說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守歲
守歲是除夕夜最重要的習俗
從吃年夜飯開始
全家人就圍坐在一起
一直守到夜裡十二點
共守相聚一起的光陰流長
看春晚、嘮家常
不知是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飽和過度
還是春晚節目的質量、內涵有所下降
以前苦苦在電視機前蹲守的我們
已變成樂於在社交平臺開啟「吐槽大會」
可你不能否認
看春晚依舊是過春節的一種習慣
也許節目從來不是重點
我們依戀的是一家人坐在一起
吃著乾果糕點
聊著家常裡短
拜歲
正月裡走親訪友
互祝吉祥話
給天南海北的家人提供了見面的機會
維繫了可貴的親情溫暖
另外長輩還會給小輩發拜歲鈿哦~
在節奏愈加快速的年代
我們以每一個節日提醒自己
停一停、等一等、回頭看一看
以喜悅的心情擁抱家人
然後更踏實地走向遠方
這就是年味本味!
來源:福州微生活
▍文章來源:福州微生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告知。)
▍內容整理:微福州貝塔小微
▍綜合編輯:微福州(轉載須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