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三十八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
2020年3月5日 天氣晴
我是武漢市漢口醫院內分泌科的護士蔡桃英。1月21日,我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30日康復出院。後來我申請回到工作崗位,今天是我重返抗「疫」一線的第13天。
我在康復隔離期間,看到了一則呼籲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的新聞,我想著如果通過我的血漿幫助正在治療的患者,也算盡一份力吧。2月17日,我就到武漢市血液中心成功捐獻了400毫升血漿,當時聽說可以挽救2名患者後,我開心極了。
前天,血漿捐獻規定的間隔期14天剛過,我正好輪班休息,想著我的身體恢復的還不錯,我到血液中心又捐獻了400毫升的血漿。我和先生都是固定無償獻血者,他也在一線感染了,先生說等他康復隔離期滿也會捐獻血漿。
如今我已經獻血84次了,其實獻血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希望符合捐獻條件的康復病人都能來捐獻。
2020年3月5日 武漢
我是齊魯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曹英娟。我們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四批醫療隊131名隊員負責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2個重症病區。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經有40多名病友出院,還有幾位暫時轉到了方艙醫院治療。
我們和病友們也慢慢成為了一家人,看到年輕的護士打針、餵飯、餵藥、做霧化、氣道管理、處理大小便,病友奶奶心疼得落淚。
前幾天,我們就商量給病友們寫一封信。在信裡,我們感謝病友們對我們的信任、鼓勵與疼愛,他們每一位都是英雄。我們告訴他們,我們定會施展所學,早日解除他們的痛苦。
由於我們病區的老年人多,看起信來不方便,我們讓湖北臺和山東臺的主持人幫我們錄製了武漢話和普通話兩個版本的音頻。今天,放給病友們聽的時候,他們都非常高興,當我們的手再次握在一起時,我們感到了他們傳達給我們的力量。
2020年3月5日 武漢
我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的護士李靜。今天,我想說說方艙裡和我同名同姓的患者妹妹。她比我小十來歲,確診後,入住了我們江夏方艙醫院。
我們倆的初次相遇,是在我值班時,看她哭得厲害,我說:「我也叫李靜,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了解後得知,小李靜的媽媽和她有密切接觸史,需要接受核酸檢查。但因為有精神類疾病,在社區人員上門時,媽媽不給開門。社區人員沒有辦法才給她打了電話。我安慰她說:「你好好配合治療,才能很快回家照顧媽媽。」聽完,她擦乾眼淚,衝我笑了笑。之後每次值班,我都會和這個同名同姓的妹妹說說話,聊聊天,小李靜的病情也逐漸好起來。
當得知她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CT檢查也符合出院標準時,我們倆抱在一起高興地蹦了起來。小李靜問:「姐姐,出院就見不到你了,我還不知道你長什麼樣子。」我跟她說:「等疫情結束了,我們一起去看櫻花,那時候咱們就不用帶口罩了,你就知道我長什麼樣子啦。」
2020年3月5日 武漢 天氣晴
我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盧燕。來武漢已一月有餘,我已經習慣厚重的防護服,所有的困難都不再是困難。
疫情已處於平穩狀態,病房裡20床的奶奶,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從最初的高頻吸氧加儲氧面罩,到現在的普通面罩,她的病情已明顯好轉。昨天上班,病人家屬打電話來詢問病人情況,我把手機拿到病人床前,開了免提,病人中氣十足地跟家人聊了起來,講的最多的就是讓老伴學會香腸的燒法,反覆叮囑千萬不能忘記,我聽了也很是高興。
我和我的同事協助她換好尿不溼,正準備走時,她拉住我們的手,沒有說話,但很有力量,能明顯感覺到她有些氣喘。我告訴她:「奶奶,你不用說話,好好休息就是了。」她還是費力地跟我們說「謝謝」。感動無處不在,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足以讓我們努力前行。
2020年3月5日 武漢 晴
我是四川省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劉紅,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38天。
前天是我爺爺99歲的生日。出徵前我跟家人說爺爺過生日時我就回來了,可是我食言了。我在自己防護服的背上寫上: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患者看到了,紛紛向我爺爺轉達祝福。晚上,戰友讓我趕緊去微信群看看。一看,驚喜來了。
巴蜀明星李伯清老師、劉勁老師替我給爺爺送上了祝福視頻。原來是四川的大後方為我準備了這份特別的禮物。當然,爺爺聽力不太好,也許聽不清視頻中祝福話語,爺爺的表情我也沒能親眼看到,但是我能想像得到他的樣子。我相信,爺爺肯定會大聲地說:「我孫女劉紅是好樣的!」
2020年3月5日,武漢,天氣晴朗
我是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婦科腫瘤科護士左加慧。我們組負責的病區裡,有位重症的老奶奶臥床不能下地,因為年紀大,儘管留置了尿管,但也會存在漏尿的現象。為了保證皮膚的清潔和乾燥,需要給老奶奶勤換尿布、擦拭身體。老奶奶口音比較重,跟隊員在溝通上會有點困難,好在有臨床的奶奶充當方言翻譯,幫隊員們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這些天陸續有患者身體康復順利出院,希望越來越多的患者治癒出院,平安回家!
2020年3月5日 武漢 晴
我是保定寶石花醫院急診科醫生周國慶,今天是我來江岸方艙醫院抗疫的第二十三天。
昨晚夜班,我管理的A142床阿姨特別焦慮,她說她的老伴也確診新冠肺炎,而且病情更重,她擔心老伴,所以每晚都睡不著。在白天她做了一個心電圖,稍微有些異常,大夫說沒多大問題,但她還是很擔心。在和我交談中也一直覺得心臟不舒服。穩妥起見,我還是幫她聯繫了轉院,並一直陪著她,並告訴她一定要堅強,她在今天順利轉院了。
現在艙內病人逐漸減少,目前是床等人狀況。艙內患者心態也發生了積極的變化,治療越來越積極。今天是驚蟄,驚蟄一過,大地回春,武漢的春天已經來了。
總臺央廣記者:譚朕、柴安東、李凡、陳慶濱、陳瑜豔、賈宜超
山東臺記者:趙國偉
河南臺記者:劉佳、王淑潔
新媒體編輯:周文超
往期回顧:
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29天
抗擊疫情,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逆風而行
春暖花開,等我平安回來,娶你!
黑夜翻面之後,會是新的白晝
兒子,媽媽打完怪獸就回家!| 天使日記
ICU一個班下來我的衣服都完全溼透,一口氣能喝一兩瓶水| 天使日記
他拿記號筆在我們衣服後面寫上「平安喜樂」 | 天使日記
如果我們都不上,這場仗就打不贏了 | 天使日記
想想那些就診的患者,我得放下親情擦乾眼淚繼續戰鬥 | 天使日記
從病毒手裡搶人,成了我們每天的責無旁貸 | 天使日記
「喬治,你知道媽媽去哪裡了?」 「媽媽在武漢醫院」 | 天使日記
如果你想我了,就吃了這顆糖 | 天使日記
那一刻,我決定做住院老奶奶和她老伴兒的「通訊兵」 | 天使日記
身穿白色防護服的我們就像守衛健康的大白,一定會守護你們平安上岸!| 天使日記
「我能做的就是讓他們儘早回家和家人團聚」 | 天使日記
「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凌晨三點我幫阿姨扶著呼吸機,她用武漢話說:「謝謝你丫頭,好人有好報!」| 天使日記
從重症轉回普通病房的病人一直握著我的手不願鬆開,還比劃著勝利的手勢 | 天使日記
嫂子,我們都是你的後援團!| 天使日記
我會再來武漢,吃一碗正宗的熱乾麵!| 天使日記
病人唯一的希望就是我們,我們必須堅強 | 天使日記
老公舉著那兩行字的畫面 每天都在我腦海裡閃現 | 天使日記
「他最後還是走了…我們已經拼盡了全力,相信他也是」 | 天使日記
他們的背後是整個家庭,所以我必須竭盡所能!| 天使日記
媽媽明年就要退休了,還在一線,我更不能缺席 | 天使日記
好心人聽到我前兩天在中國之聲的天使日記,特意寄給我一箱蘋果 | 天使日記
我希望把愛心傳遞下去,讓醫患關係溫暖起來!| 天使日記
方艙醫院旁邊的樹開花了 | 天使日記
這個患者太逗了,想去方艙醫院,是因為那兒的護士…… | 天使日記
下夜班感覺很疲憊卻失眠了,想睡又睡不著的感覺難受極了… | 天使日記
從感染到康復,我重披戰袍!| 天使日記
曾經素不相識的我們,如今並肩作戰 | 天使日記
我們再次把病人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 天使日記
看不清彼此的臉,但我們的心始終相連 | 天使日記
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原來堅持真的會有奇蹟!| 天使日記
我願付出一切,守護這脆弱又堅強的生命 | 天使日記
在抗疫一線被感染,治癒隔離期滿後,我又回到了臨床一線 | 天使日記
【來源:中國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