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疫情和患者,只為最後勝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2020-12-24 科技日報

等我老了,一定記得這段「無比充實而滿足」的經歷

3月16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晴

於丹 四川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核工業四一六醫重症醫學科 護師

15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患者順利出院,我們支援的協和醫院腫瘤中心9樓隔離病區正式關閉,順利完成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定點醫院的階段性救治工作,原地待命休整。

回想來武漢的每一天,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深刻,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而滿足,充實在於看著自己幫助過的患者,一個又一個治癒出院;滿足在於每天都在做著平凡又富有人生價值的事情。等以後老了再回想這段經歷,肯定會生出這種感慨吧!

休整期間我也沒閒著,開始手抄學習2月23日習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習總書記在裡面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我深深體會到以後在護理工作中,還要繼續保持慎獨。

對護士來說,醫德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單獨工作時,仍能堅持醫德信念,自覺履行醫德原則和規範,積極主動地救治患者。慎獨在護理工作中有著特殊的意義。護理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個體獨立承擔的,尤其是夜班。護士的慎獨修養直接關係到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的優劣與醫療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始終相信,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之下,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

捨棄個人一切,只為抗擊病毒的最後勝利

3月16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晴

伍瑤 四川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核工業四一六醫重症醫學科 護師

今天是來援鄂的第三十三天,時間就像流沙,抓不著,也握不住。在這一個多月裡,我們見證了支援的定點醫院的救治路程,從迷茫到鎮定,從害怕到強大,我們也變得堅強勇敢,誰也沒有再說害怕被感染,好像大家都把這當成了正常上班,只是換了個環境而已。

還記得那天群裡通知回醫院取自己的物品,當時還有點迷茫,第一個反應是病人都出院了嗎?我們工作完成了嗎?後續都妥當了嗎?……坐著大巴車來到醫院,人流湧動,大家都是來收拾自己物品的,大門口早已有拿著單位旗幟等待拍照的其他醫院同仁。

走進醫院看到熟悉的大門,熟悉的病區,想著以後不會再來了,也不會和這群可愛又勇敢的人並肩作戰了,心裡頓時五味雜陳……但是想著出院治癒的病人,心裡很是欣慰,這是我們努力得來的,不辱使命。

現在原地修整待命,等待上級通知,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願意直面人人談之色變的疫情和患者,捨棄個人一切,只為抗擊病毒的最後勝利。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

疫情終將成為歲月的塵埃

3月17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晴

許芳蘭 核工業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心外科副護士長、主管護師

晨起,陽光透過玻璃照在身上,溫暖舒適。窗外綠意漸濃,空氣中浮動著春的氣息。

今天我上輔助班,主要負責隔離區所有物表的消毒和病人的生活護理,這些平時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此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從門把手、病床護欄、床頭櫃到護士站及各儀器表面,都要仔細消毒、擦拭。生活護理主要是整理床鋪、分發盒飯、協助患者泡開水等。接觸不同的患者,都要落實手衛生,防止交叉感染。進餐期間,了解患者的就餐情況,掌握患者的飲水量,觀察患者有無胃腸道不適等症狀,也是我們發現病情變化的另一種時機。根據患者病情,我們指導他們呼吸功能鍛鍊、鼓勵床旁活動。在患者治療間歇,心理相對放鬆時,我們鼓勵患者傾訴內心感受。我們的「大管家」王英老師得空就會不厭其煩地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

不管是最基礎的生活護理還是專業的護理操作,我們都認真對待,一刻也不能鬆懈,因為共同的信念,就是打贏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疫情終將成為歲月的塵埃,春風輕拂中,武漢的櫻花灼灼盛放。當我們摘下口罩的那天,陽光會更溫暖,微笑會更燦爛。

患者心理治療尤為重要

3月17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晴

錢斌 核工業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38天。記得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那晚,我在值夜班,第二天早上才和家裡人講了這件事。兒子今天問我什麼時候回蘇州,我想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共同不辱各自使命,很快就能看見勝利的曙光。

還記得40床病人出院時,我們送了出院卡片給她,她臉上笑開了花,拉著我們的手連聲說:「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給了我勇氣,讓我有信心與病魔戰鬥,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重生。」

這段時間裡,我意識到,除了對症治療,患者的心理治療也尤為重要。對他們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我們在對症治療工作外,也注重患者的心理輔助治療,多多鼓勵病人,安慰病人。正如特魯多所說「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特殊的日子,特別的心願

3月18日 北京小湯山醫院 晴

王惠琴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員

今天,是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的第三天。

3月15日,對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參加了小湯山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動員大會,每位同志不管是參加會議的,還是戰鬥在培訓一線的,就像戰士終於可以走上戰場殺敵報國一樣,心情激動。

當那振奮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與會的每位同志都心潮澎湃,當高唱到「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時,很多同志眼眶溼潤了,當醫管局的領導講到你們是最美逆行者、最美的戰士時,每個人也深深感到肩上的責任,也更堅定戰勝病魔,不勝不歸的決心。

會後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我們是黨員,一定要衝在前,戰在前,要起到一個黨員一面旗的作用;團員同志們表示,我們是青年,祖國的未來看我們,現在正是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群眾同志們表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戰勝疫情看我們。一句句簡單的表白,代表了醫療隊員的決心。

圖為王惠琴(前排左三)和隊友們

我們32名同志就是一個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集體,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都懷揣的一個特別的心願,那就是與赴武漢、地壇支援的同志們一起攜手,「展宣醫擔當,不辱使命;竭盡所能,不勝不歸」。

冬已盡,春可期

3月18日 北京小湯山醫院 晴

王豔玲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隊長

今天,是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的第三天。我見證了小湯山醫院B區病房及戰備病區從一片工地到如今設施配備齊全的標準化隔離病房,並為盡了一份力量倍感激動和驕傲。

作為所在病區主任,我帶領病區醫生馬豔輝、翟文亮等作為「先遣隊」,共同完成了病房患者收治流程、診療常規、應急預案、重症患者的會診轉診流程等各項核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完成了病區醫務人員的培訓,包括基本搶救設施的使用,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經鼻高流量氧療儀等應急搶救設施的參數調整,並進行了相關流程演練。

還記得,此前2月底,我和隊友翟文亮隨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赴北京佑安醫院培訓。2月29日這天,我們來到C6病區,這個病區收治的都是新冠疑似患者。

圖為王豔玲(左)和翟文亮(右)

北京佑安醫院王鑫和姚勤偉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當得知我倆是CCU(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和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大夫時,王鑫主任高興地說:「太好了,1病房裡有幾位重病人,幫我們會診一下吧。」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12點了。我和翟文亮按照步驟脫去防護服,一身輕鬆地來到病房外。蒙蒙的春雨灑在額頭上、身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雖然隔著外科口罩,還是隱約聞到了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臘梅花香,扭頭一看,原來路邊黃色的臘梅正在怒放。

是啊,冬已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民安康!

身披國旗,渡洋戰疫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你們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彰顯青春的力量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馬愛平約稿整理)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醫道漫漫,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田德全出發前往小湯山醫院由於小湯山醫院在此之前並沒有分子診斷實驗室(PCR室),所需各種儀器和設備需陸續採購、到達並安裝調試,包括逐步制定、運行各項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報到第一天,我就和同事投入到新儀器的性能驗證及盲樣檢測等工作中,一直到深夜才走出實驗室。
  • 待到櫻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可是他住在另一家醫院被隔離了,無法來見她最後一面,他倆的女兒女婿在杭州也無法趕來,最後只能委託一位親戚來幫忙辦理相關的事情。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多少家庭經歷了這種傷痛啊!下班的路上,酒店邊上的武漢客廳燈火通明,回到酒店,看了手機,才知道武漢市連夜建了三所「方艙醫院」,武漢客廳將開放2000個床位收治輕症病人。
  • 願做一束星火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當時14歲的孩子有些害怕時,我和吳老師鼓勵安慰他,告訴他說:「會有一點疼痛和不舒服,阿姨會儘量輕柔地操作,相信你會使一個勇敢的小男子漢,我們為你加油。」最後他很配合我們完成了採集,我們為他點了兩個大大的贊。雖然我和吳老師第一次搭班工作,第一次穿著多層防護採集標本,但我們配合很默契。
  • 「疫情不撤,我們不撤!」「戰疫」終將勝利,我們一定會贏!
    文章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今天,為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0時,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我們一起打了一場硬仗。有的人永遠留在這個「寒冬」,只為讓更多人迎來春天。
  • 央視《新聞聯播》:一線抗疫群英譜 山東首支醫療隊為生命的重生而...
    2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單條報導《【一線抗疫群英譜】為生命的重生而堅守》,其中提到山東首支醫療隊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情況,內容如下:在抗擊疫情一線,白衣戰士奮勇向前,為生命而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基層的農村社區,基層幹部也挺身而出,守土有責,守土擔責。
  • 詩朗誦《致我最親愛的「白衣戰士」》
    致我最親愛的「白衣戰士」記者 薛婷朗誦 範妙藍(政和)防護面罩下,你睫毛掛汗,仍全神貫注給病患採血;抗疫一線,你吃盒飯,「蝸居」休息室,只為爭分奪秒;戰友感染惡化,你強忍淚水,收拾心情繼續堅守;這,只是你戰場上的寥寥幾幕。
  • 軍事記者,和白衣戰士一起衝鋒的抗疫英雄
    「你們和白衣戰士一樣,是抗疫的英雄。」
  •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
    待到春暖花開時 我們再好好擁抱  2月8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黨員護士長孫純(左)在武漢雷神山醫院翻看患者醫囑情況。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願國泰民安,山河無恙;願病人早日出院;願同戰友重逢故裡。」
  • 經歷了生命的起起落落,願你們眼裡依然閃爍希望的光丨白衣戰士抗疫...
    那些每天與病毒、患者朝夕相處的白衣天使,即使全副武裝,有時也難以招架疫情攻擊的猝不及防。他們把信心和勇氣留給患者,轉身卻可能走進自己的病房;他們向患者傳遞溫暖與希望,而無助和沮喪有時也會潛入他們心底。戰疫月餘,他們的心緒為患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牽動,而他們的情志也應被更多的善意和關懷溫柔以待。
  • 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來了,為高明加油!
    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來了,為高明加油!聆聽這首抗疫原創歌曲《永不言敗》,一起為高明加油!《永不言敗》這首原創歌曲是在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創作,由佛山市高明區流行音樂協會副會長杜文陽詞曲、16位協會歌手代表演唱。
  • 丹陽白衣戰士冷惠陽:再次逆行,轉戰武漢肺科醫院!
    而丹陽第三人民醫院的白衣戰士冷惠陽卻再次逆行轉戰武漢市肺科醫院救治重症患者近日,冷惠陽為大家發來了日誌但只有重症患者出院了,才意味著戰疫真正勝利。我們已經升級為國家醫療隊,還有一場硬仗要打,還要繼續逆行,向最艱險的「重症之巔」發起衝鋒,在「風暴中心」與疫情展開較量!
  • 《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新華網武漢8月20日電(楊宇)記錄抗疫故事的《武漢抗疫日記》新書發布會,19日在位於湖北武漢的卓爾書店舉辦。發布會正值中國醫師節,主辦方還將500本《武漢抗疫日記》作為一份特殊的禮物,贈予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和麻醉科,以此向一直奮戰在武漢抗疫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 詩歌丨詠白衣戰士詞二首
    在「非典」和「禽流感」等歷次重大呼吸道傳染病的救治中都衝鋒在前,湧現了如陳平教授和羅紅主任等一位又一位的英雄人物。自今年年初,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更是精銳盡出,再次亮劍。科室前後共有20多位白衣戰士主動請纓趕赴武漢和長沙的抗疫一線。
  • 用微笑迎接未來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為確保「四類人員」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武漢擴張了多家醫院與定點醫療點,不少醫院也及時新增了病床。現在會更加珍惜脫掉防護服和口罩的日子,願疫情早日結束!讓大家都可以自由的呼吸!馬上就要勝利了,繼續加油!  請你們再等等我  趙順葉 核工業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管護師  3月14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晴  3月14日,晴,夜休。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在這難忘的68天時間裡,我看到的是每位醫護人員無私無畏、永不放棄,用醫術仁心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哪怕再累再苦,也沒有一聲怨言,一次退縮……」——《查醫生援鄂日記》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而來,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最危難的時候,是無數白衣戰士奔赴前線,與病毒抗爭,挽救百姓生命。
  • 疫情當前 紙短情長 —— 寫給抗疫戰士們的一封信
    截止今天,病例已經增長到了7萬多例,可儘管它來勢洶洶,卻有一群人毫不退縮,勇往直前,直面災難。他們就是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察……我讚美你們並深深敬佩。 自疫情發展以來,我聽著媽媽講你們的故事,感觸很深。為了這一場戰役的勝利,你們犧牲掉與家人團聚的時間、自己休息的時間,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請戰書上「不求回報,不論生死」、「若有戰,召必回」讓人淚目。
  • 兩名醫務人員走進抗疫展,講述「天使白」背後的故事:「白衣戰袍...
    董芳觀看自己在疫情期間手寫的戰「疫」日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無數醫務人員逆行出徵,「天使白」照亮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疫情期間,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346支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毅然馳援湖北……10月20日,湖北兩位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走進抗疫展,講述自己的抗疫故事。不負「白衣戰士」之名「聽朋友說我的日記被展出了,一直想來看看。」
  • 春天裡,邀您聽聽白衣戰士的故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中醫藥大學及附屬醫院積極投身抗「疫」,發揮了中醫的獨特優勢,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溫暖和感人的故事。今日,記者邀您一起聽聽有關白衣戰士的故事。他多次深夜緊急參與疑似患者MDT會診,解決新建隔離病區用藥;作為專家組成員,他參與了湖南省新冠肺炎預防1號方和2號方的研製。此外,他帶領藥師團隊精心熬製中藥湯劑到凌晨1點,只為讓患者第一時間服用上中藥。
  • 「王海生戰「疫」日記」我和團隊上交了一份滿意的「黃岡密卷」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3月21日訊(記者 陳亞瓊 通訊員 夏軍國 趙建勳)疫情洶湧,勇者逆行,那些奮戰在援助湖北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在難得的休息時間裡,寫下了一篇又一篇感人的戰「疫」日記,記錄著他們一線的工作、生活的點滴和對戰「疫」必勝的信心!
  • ...醫師王光海:讓奮鬥之青春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勝利之花
    在抗擊疫情的嚴峻鬥爭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他們是全省衛生醫療戰線的傑出代表。我們推出「致敬英雄」專欄,向全省衛生健康系統楷模致敬。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抗擊疫情一線,他認真履職盡責,做好表率,注重關心、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他所在的黨小組11名入黨積極分子經受住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洗禮和考驗,均發展為重點培養對象。作為醫療專家組成員,他堅定信心,努力工作,重裝上陣,科學防控,實行個體化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