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老了,一定記得這段「無比充實而滿足」的經歷
3月16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晴
於丹 四川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核工業四一六醫重症醫學科 護師
15日下午,隨著最後一批患者順利出院,我們支援的協和醫院腫瘤中心9樓隔離病區正式關閉,順利完成了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定點醫院的階段性救治工作,原地待命休整。
回想來武漢的每一天,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深刻,每一天都過得無比充實而滿足,充實在於看著自己幫助過的患者,一個又一個治癒出院;滿足在於每天都在做著平凡又富有人生價值的事情。等以後老了再回想這段經歷,肯定會生出這種感慨吧!
休整期間我也沒閒著,開始手抄學習2月23日習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習總書記在裡面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我深深體會到以後在護理工作中,還要繼續保持慎獨。
對護士來說,醫德慎獨就是在無人監督、單獨工作時,仍能堅持醫德信念,自覺履行醫德原則和規範,積極主動地救治患者。慎獨在護理工作中有著特殊的意義。護理工作很多時候都是個體獨立承擔的,尤其是夜班。護士的慎獨修養直接關係到護理質量,護理質量的優劣與醫療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對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始終相信,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之下,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
捨棄個人一切,只為抗擊病毒的最後勝利
3月16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 晴
伍瑤 四川省第七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核工業四一六醫重症醫學科 護師
今天是來援鄂的第三十三天,時間就像流沙,抓不著,也握不住。在這一個多月裡,我們見證了支援的定點醫院的救治路程,從迷茫到鎮定,從害怕到強大,我們也變得堅強勇敢,誰也沒有再說害怕被感染,好像大家都把這當成了正常上班,只是換了個環境而已。
還記得那天群裡通知回醫院取自己的物品,當時還有點迷茫,第一個反應是病人都出院了嗎?我們工作完成了嗎?後續都妥當了嗎?……坐著大巴車來到醫院,人流湧動,大家都是來收拾自己物品的,大門口早已有拿著單位旗幟等待拍照的其他醫院同仁。
走進醫院看到熟悉的大門,熟悉的病區,想著以後不會再來了,也不會和這群可愛又勇敢的人並肩作戰了,心裡頓時五味雜陳……但是想著出院治癒的病人,心裡很是欣慰,這是我們努力得來的,不辱使命。
現在原地修整待命,等待上級通知,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我們願意直面人人談之色變的疫情和患者,捨棄個人一切,只為抗擊病毒的最後勝利。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護生命!
疫情終將成為歲月的塵埃
3月17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晴
許芳蘭 核工業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胸心外科副護士長、主管護師
晨起,陽光透過玻璃照在身上,溫暖舒適。窗外綠意漸濃,空氣中浮動著春的氣息。
今天我上輔助班,主要負責隔離區所有物表的消毒和病人的生活護理,這些平時看來再普通不過的事情,此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從門把手、病床護欄、床頭櫃到護士站及各儀器表面,都要仔細消毒、擦拭。生活護理主要是整理床鋪、分發盒飯、協助患者泡開水等。接觸不同的患者,都要落實手衛生,防止交叉感染。進餐期間,了解患者的就餐情況,掌握患者的飲水量,觀察患者有無胃腸道不適等症狀,也是我們發現病情變化的另一種時機。根據患者病情,我們指導他們呼吸功能鍛鍊、鼓勵床旁活動。在患者治療間歇,心理相對放鬆時,我們鼓勵患者傾訴內心感受。我們的「大管家」王英老師得空就會不厭其煩地與患者溝通交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呵護。
不管是最基礎的生活護理還是專業的護理操作,我們都認真對待,一刻也不能鬆懈,因為共同的信念,就是打贏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疫情終將成為歲月的塵埃,春風輕拂中,武漢的櫻花灼灼盛放。當我們摘下口罩的那天,陽光會更溫暖,微笑會更燦爛。
患者心理治療尤為重要
3月17日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 晴
錢斌 核工業總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今天是我來武漢的第38天。記得接到馳援武漢的通知那晚,我在值夜班,第二天早上才和家裡人講了這件事。兒子今天問我什麼時候回蘇州,我想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共同不辱各自使命,很快就能看見勝利的曙光。
還記得40床病人出院時,我們送了出院卡片給她,她臉上笑開了花,拉著我們的手連聲說:「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給了我勇氣,讓我有信心與病魔戰鬥,沒有你們,就沒有我的重生。」
這段時間裡,我意識到,除了對症治療,患者的心理治療也尤為重要。對他們來說,我們醫護人員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我們在對症治療工作外,也注重患者的心理輔助治療,多多鼓勵病人,安慰病人。正如特魯多所說「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特殊的日子,特別的心願
3月18日 北京小湯山醫院 晴
王惠琴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員
今天,是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的第三天。
3月15日,對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大家參加了小湯山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動員大會,每位同志不管是參加會議的,還是戰鬥在培訓一線的,就像戰士終於可以走上戰場殺敵報國一樣,心情激動。
當那振奮人心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時,與會的每位同志都心潮澎湃,當高唱到「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時,很多同志眼眶溼潤了,當醫管局的領導講到你們是最美逆行者、最美的戰士時,每個人也深深感到肩上的責任,也更堅定戰勝病魔,不勝不歸的決心。
會後黨員同志們紛紛表示,我們是黨員,一定要衝在前,戰在前,要起到一個黨員一面旗的作用;團員同志們表示,我們是青年,祖國的未來看我們,現在正是我們大展身手的時候;群眾同志們表示,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戰勝疫情看我們。一句句簡單的表白,代表了醫療隊員的決心。
圖為王惠琴(前排左三)和隊友們
我們32名同志就是一個有凝聚力、有戰鬥力的集體,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都懷揣的一個特別的心願,那就是與赴武漢、地壇支援的同志們一起攜手,「展宣醫擔當,不辱使命;竭盡所能,不勝不歸」。
冬已盡,春可期
3月18日 北京小湯山醫院 晴
王豔玲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隊長
今天,是小湯山醫院正式啟用的第三天。我見證了小湯山醫院B區病房及戰備病區從一片工地到如今設施配備齊全的標準化隔離病房,並為盡了一份力量倍感激動和驕傲。
作為所在病區主任,我帶領病區醫生馬豔輝、翟文亮等作為「先遣隊」,共同完成了病房患者收治流程、診療常規、應急預案、重症患者的會診轉診流程等各項核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完成了病區醫務人員的培訓,包括基本搶救設施的使用,有創呼吸機、無創呼吸機、經鼻高流量氧療儀等應急搶救設施的參數調整,並進行了相關流程演練。
還記得,此前2月底,我和隊友翟文亮隨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赴北京佑安醫院培訓。2月29日這天,我們來到C6病區,這個病區收治的都是新冠疑似患者。
圖為王豔玲(左)和翟文亮(右)
北京佑安醫院王鑫和姚勤偉主任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當得知我倆是CCU(心內科重症監護室)和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大夫時,王鑫主任高興地說:「太好了,1病房裡有幾位重病人,幫我們會診一下吧。」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12點了。我和翟文亮按照步驟脫去防護服,一身輕鬆地來到病房外。蒙蒙的春雨灑在額頭上、身上,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雖然隔著外科口罩,還是隱約聞到了泥土的芬芳和淡淡的臘梅花香,扭頭一看,原來路邊黃色的臘梅正在怒放。
是啊,冬已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民安康!
身披國旗,渡洋戰疫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你們是暗夜中的一束光,幫我們找到了回家的路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彰顯青春的力量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馬愛平約稿整理)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