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中美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

2020-12-2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新京報快訊 據外交部官網消息,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

王毅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歷史當口。習近平主席在向拜登當選總統發去的賀電中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方對下階段中美關係的主張和期許,也希望能成為美國各界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當務之急是,雙方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同時,沿著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王毅說,中美關係近年來遇到的嚴重困難,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相信這也是包括各位工商界人士在內的美國各界不願看到的。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雙方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國際社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各國應當交流合作而非脫鉤切割,應當守望相助而非「甩鍋」推責,應當攜手共贏而非衝突對抗。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更應該加強對話合作,為人類的持久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王毅強調,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攸關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命運與福祉。未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有待於美方作出正確抉擇,取決於雙方為之共同努力。王毅就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端正戰略認知。中美關係之所以呈現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制度和道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遏制,甚至鼓吹搞「脫鉤」和「新冷戰」,這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和戰略性錯誤。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根本目標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平發展已寫入中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黨章,成為國家的意志和執政黨的使命。我們決心走出一條在自身和平發展中與各國合作共贏的振興之路,同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實現雙贏、共贏和多贏。正因為如此,我們期待並相信美國的對華政策遲早也應回歸客觀和理性。

二是加強溝通對話。中美應開啟各層級對話,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既可就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進行溝通,也可就一些具體問題展開磋商,尋求突破和解決,爭取談出成果、增進信任。中方的對話大門隨時敞開,雙方可以梳理形成對話、合作、管控分歧三份清單,為從整體上釐清、維護和發展中美關係提供更清晰的脈絡。我們也鼓勵兩國戰略研究界、工商界加強對話交流,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智力和社會支持。

三是拓展互利合作。面臨疫情蔓延、經濟衰退等重大全球性挑戰,中美兩國應該同舟共濟,展現責任與擔當。中美完全可以在應對疫情、推動經濟復甦、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找到合作切入點。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共同防控疫情,無論是分享診療經驗、防護物資生產,還是疫苗研製、藥物開發,我們都有必要開展合作。中方願繼續向美方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雙方可加強經貿領域合作,重啟宏觀經濟政策對話與協調,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助力兩國和全球經濟復甦。雙方可就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新能源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雙方應推進在兩軍、執法、禁毒、網絡安全等重要領域交流,加強在發展減貧、反恐、防擴散等重大全球性挑戰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的協調,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雙方還可以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加強合作,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均衡、普惠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四是管控矛盾分歧。中美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有別、歷史文化各異,雙方存在分歧和不同看法很自然,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歷史文化傳承,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彼此人民作出的制度和道路選擇。中國不幹涉美國的內政,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不搞意識形態的對抗;美方也應遵守國際關係準則,不動輒插手中國的內部事務,不阻擋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對於認知不同出現的分歧,要通過積極溝通尋求並擴大共識。對於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本著建設性態度加以管控,避免激化升級影響中美關係大局。

五是改善民意氛圍。中美雙方應當支持鼓勵兩國立法機構、地方、工商界、智庫、院校、媒體、青年之間加強友好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厚植兩國關係的社會民意基礎。兩國各界有識之士應當對外釋放更多客觀理性信息,全面介紹中國發展和中美交往合作的真實情況,剷除謊言和虛假消息擴散蔓延的土壤,增進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形成對中美關係的正確認知。

我們相信,只要雙方始終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有效管控分歧,擴大利益匯合,開闢共贏前景,中美關係就能在歷經磨礪後重整行裝再出發。

王毅還介紹了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說明了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藍圖,回答了美方與會企業提出的問題。

王毅強調,經貿合作始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美工商界人士則是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穩定性力量。面對當前的挑戰,希望美中貿委會和美工商界人士繼續為兩國關係回歸正確發展軌道發揮應有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美中貿委會董事會主席蘭博文、美中貿委會會長艾倫、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芭拉、空氣產品公司董事長葛思民、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安博駿、維薩信用卡公司總裁麥金納尼、聯邦快遞總裁蘇布拉曼尼姆、高通公司執行長莫倫科夫、嘉吉公司執行副總裁斯通、雪佛龍中國能源公司總裁佩雷斯、福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安寧、百事公司亞太區總裁陳文淵、美中貿委會副會長彭捷寧和葛麗雅等參加交流。與會美方代表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良好的美中關係對全球經濟和國際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美中貿委會高度重視美中關係,讚賞中國經濟發展恢復正常,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動力。美國工商界支持美中雙方加強對話,重建雙邊互信,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期待在中國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希望未來美新政府採取積極舉措,使美中關係能夠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美中貿委會願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新京報快訊 據外交部官網消息,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

王毅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歷史當口。習近平主席在向拜登當選總統發去的賀電中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方對下階段中美關係的主張和期許,也希望能成為美國各界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當務之急是,雙方應一道努力,排除各種幹擾阻力,實現中美關係平穩過渡。同時,沿著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方向,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王毅說,中美關係近年來遇到的嚴重困難,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相信這也是包括各位工商界人士在內的美國各界不願看到的。中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道路不同,但雙方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空間。國際社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同體,各國應當交流合作而非脫鉤切割,應當守望相助而非「甩鍋」推責,應當攜手共贏而非衝突對抗。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更應該加強對話合作,為人類的持久和平與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王毅強調,保持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攸關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命運與福祉。未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有待於美方作出正確抉擇,取決於雙方為之共同努力。王毅就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端正戰略認知。中美關係之所以呈現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局面,根本原因在於美方一些人固守陳舊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從零和博弈角度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把中國視為對手甚至敵人,攻擊中國人民選擇的制度和道路,對中國進行全方位遏制,甚至鼓吹搞「脫鉤」和「新冷戰」,這是犯了歷史性、方向性和戰略性錯誤。中國始終堅持和平發展,根本目標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平發展已寫入中國憲法和中國共產黨黨章,成為國家的意志和執政黨的使命。我們決心走出一條在自身和平發展中與各國合作共贏的振興之路,同世界各國開展互利合作,實現雙贏、共贏和多贏。正因為如此,我們期待並相信美國的對華政策遲早也應回歸客觀和理性。

二是加強溝通對話。中美應開啟各層級對話,任何問題都可以拿到桌面上來談,既可就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進行溝通,也可就一些具體問題展開磋商,尋求突破和解決,爭取談出成果、增進信任。中方的對話大門隨時敞開,雙方可以梳理形成對話、合作、管控分歧三份清單,為從整體上釐清、維護和發展中美關係提供更清晰的脈絡。我們也鼓勵兩國戰略研究界、工商界加強對話交流,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智力和社會支持。

三是拓展互利合作。面臨疫情蔓延、經濟衰退等重大全球性挑戰,中美兩國應該同舟共濟,展現責任與擔當。中美完全可以在應對疫情、推動經濟復甦、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找到合作切入點。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共同防控疫情,無論是分享診療經驗、防護物資生產,還是疫苗研製、藥物開發,我們都有必要開展合作。中方願繼續向美方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雙方可加強經貿領域合作,重啟宏觀經濟政策對話與協調,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助力兩國和全球經濟復甦。雙方可就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新能源開展合作,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雙方應推進在兩軍、執法、禁毒、網絡安全等重要領域交流,加強在發展減貧、反恐、防擴散等重大全球性挑戰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的協調,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產品。雙方還可以在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加強合作,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全球治理,推動全球化朝著更加均衡、普惠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四是管控矛盾分歧。中美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有別、歷史文化各異,雙方存在分歧和不同看法很自然,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歷史文化傳承,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尊重彼此人民作出的制度和道路選擇。中國不幹涉美國的內政,不對外輸出發展模式,不搞意識形態的對抗;美方也應遵守國際關係準則,不動輒插手中國的內部事務,不阻擋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對於認知不同出現的分歧,要通過積極溝通尋求並擴大共識。對於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本著建設性態度加以管控,避免激化升級影響中美關係大局。

五是改善民意氛圍。中美雙方應當支持鼓勵兩國立法機構、地方、工商界、智庫、院校、媒體、青年之間加強友好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厚植兩國關係的社會民意基礎。兩國各界有識之士應當對外釋放更多客觀理性信息,全面介紹中國發展和中美交往合作的真實情況,剷除謊言和虛假消息擴散蔓延的土壤,增進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形成對中美關係的正確認知。

我們相信,只要雙方始終從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有效管控分歧,擴大利益匯合,開闢共贏前景,中美關係就能在歷經磨礪後重整行裝再出發。

王毅還介紹了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說明了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藍圖,回答了美方與會企業提出的問題。

王毅強調,經貿合作始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美工商界人士則是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穩定性力量。面對當前的挑戰,希望美中貿委會和美工商界人士繼續為兩國關係回歸正確發展軌道發揮應有作用,作出積極貢獻。

美中貿委會董事會主席蘭博文、美中貿委會會長艾倫、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芭拉、空氣產品公司董事長葛思民、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安博駿、維薩信用卡公司總裁麥金納尼、聯邦快遞總裁蘇布拉曼尼姆、高通公司執行長莫倫科夫、嘉吉公司執行副總裁斯通、雪佛龍中國能源公司總裁佩雷斯、福特中國有限公司總裁陳安寧、百事公司亞太區總裁陳文淵、美中貿委會副會長彭捷寧和葛麗雅等參加交流。與會美方代表表示,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良好的美中關係對全球經濟和國際安全具有重要影響。美中貿委會高度重視美中關係,讚賞中國經濟發展恢復正常,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重要動力。美國工商界支持美中雙方加強對話,重建雙邊互信,推動兩國關係重回正軌,期待在中國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希望未來美新政府採取積極舉措,使美中關係能夠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美中貿委會願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蓬佩奧叫停中美人文交流活動挑動對立,華春瑩:註定枉費心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對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2月4日宣布對中方統戰部官員實施籤證限制,同時終止5個中美文化交流項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強烈譴責蓬佩奧之流對中國政治制度的惡毒攻擊,堅決反對美方對中美人文交流活動採取進一步限制措施
  • 專家:拜登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轉機|唐納·川普|美國總統_網易...
    ,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因此拜登的上臺可能會給當前處於低谷的中美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轉機,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徹底改變對華遏制的戰略。他說:「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寄希望於總統的更迭來改變國家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在川普任內,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非常厲害。物極必反,這反倒可能會給拜登帶來一些反思,給中美雙方帶來一些機會。中美在一些領域進行合作的可能性也會增加,比如,微調經貿領域的政策,加強氣候和公共衛生方面的合作等等,因為這些領域的政治因素較少,不是『你死我活』的關係。」
  • 事關中美,北京傳來一個重要聲音,趙立堅斬釘截鐵,中方態度鮮明
    在處理對華問題上,美國一些政客從博弈角度看待中美關係,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美國政府對待中美關係的立場,讓中美兩國面臨著嚴峻挑戰。對於中美關係未來的發展走向,北京傳來一個重要聲音。趙立堅在12月9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斬釘截鐵,態度鮮明。
  • 「下一階段」中美關係前瞻:拜登會與川普大不同?|北京觀察
    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期,不少高級別中國外交官就中美關係頻頻表態。新近的一次是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了視頻交流。王毅表示,會爭取使下一階段的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重建互信。」
  • 校正航向 排除幹擾 實現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美國亞洲協會一直關心支持中美關係發展。在當前中美關係困難形勢下,陸克文先生和各位朋友就中美關係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努力發出客觀理性的聲音,中方一直高度重視,願意同大家加強交流、加深理解。即將過去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給世界帶來全方位衝擊。各國都更加清醒意識到,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尤其需要大國為此發揮表率作用。
  • 中美特殊時期該做什麼?王毅打開天窗說亮話,同時給美國提了個醒
    過去幾年間,在川普與蓬佩奧等人的「努力」下,中美關係終於觸底。但對於川普政府來說,貌似不把中美關係徹底搞翻都不算結束。儘管任期快要結束了,但蓬佩奧等還是在盡全力攪渾水。除此之外,包括商務部和國防部在內的多個美國主要部門也對中國企業實施了新的制裁。
  • 王毅:中美關係來到新的十字路口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近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接受新華社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採訪,談及中美關係。王毅表示,近年來,中美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當政者對中國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偏差,把中國視為所謂最大威脅,並由此採取了完全錯誤的對華政策。事實證明,美方全面打壓遏制中國、企圖挑起新「冷戰」的做法不僅嚴重損害兩國人民利益,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危害,註定不得人心,也註定會走向失敗。當前,中美關係已經來到新的十字路口,也有望打開新的希望之窗。
  • 做夢,王毅嚴正表態,對美釋放強烈信號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9日援引外交部網站的報導稱,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中國始終希望與美國朝著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方向,建立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並為此付出了真誠努力。
  • 中美最新消息!美國企業敦促中國明年1月啟動第二階段貿易協議
    艾倫對此說道:「中國落後但這是兩年期的協議,而且王毅也依然表示,中國將會全力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在改變中國阻礙公平競爭環境的政策方面,第一階段是個成功的協議,但它還沒有完成,也還沒有結束,這是需要第二階段的工作持續努力。」
  • 拜登能否克制團隊內部的這一衝動,對中美關係走向很重要
    ;以及更加重要的,通過對相關問題的討論,更深入、全面和準確的認識將對中美關係走向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以及這些因素相互之間的作用機制。近日,美媒爆料稱川普計劃在任期尾聲,基於所謂「人權」「國家安全」理由對中國採取一系列制裁及貿易限制措施,意圖壓縮拜登就職後改善對華關係的空間。客觀來講,當前中美關係,的確需要必要的修復,尤其是修復川普總統任內造成的嚴重損害。但是,拜登的某些觀點,比如所謂構建對抗中國的國際聯盟,顯然也預示著中美關係不會因為白宮換人,就自發重新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
  • 王毅:中美在亞太地區可以有「共同朋友圈」
    本文轉自【外交部網站】;2020年12月18日晚,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北京同美國亞洲協會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中方尊重美方在亞太地區的傳統影響和現實利益,願同美方在亞太地區和平相處,同時開展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美在亞太地區不是對抗關係。美方在亞太地區有盟友,中國在亞太地區也有夥伴。雙方都是亞太大家庭的一員,完全可以擁有共同的「朋友圈」。亞太地區有很多問題需要中美合作解決,亞太地區國家也不希望在中美之間被迫選邊站隊。
  • 中國駐美大使就中美關係及留學生問題連線專訪
    崔大使:現在中美關係並沒有處在完全停擺或停頓的狀態,但我們高度關切的是它可能滑向錯誤的方向,這是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要盡最大努力,防止兩國關係在錯誤的方向越滑越遠,甚至掉到有些人聲稱的「陷阱」中。因疫情防控需要,此前中美間商業航班停頓下來,隨後在逐步恢復,並在做一些技術上的準備。
  • 崔天凱大使:中美百日計劃完成之際,將制定更多年度新計劃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前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以及前紐約市長麥可布隆伯格以及多位中美智庫專家參加了對話會。崔天凱大使在講話中指出,中美兩國正處於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挑戰,又充滿希望。崔大使引述歷史說,歷史上曾出現16次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相遇的案例。
  • 中美關係,關關難過關關過
    如果答案是後者,我們就要去想,疫情總會過去,美國大選11月也要見分曉,現在就應提前思考與布局,如何在中美之間打開「再理解」、「再平衡」、「再出發」的新視野?如果說中美之間的矛盾完全無解,大半個世紀以來,最接近這一結論的時候應該是新中國成立到1972年尼克森訪華前。尼克森對共產主義的立場眾所周知,但正是在他任內,推動了中美關係和解。
  • 拜登還未上臺,美媒就曝出一個好消息,中美兩國或將要幹一件大事
    同時,還有分析人士表示,阻止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有關計劃是錯誤的,因為目前中國的技術非常先進,不需要美國的幫助來實現登月等重大太空目標。 目前在拜登過渡團隊工作的美國前太空人帕姆•梅爾羅伊稱:「我認為試圖將中國排除在外是一種失敗的策略。」
  • 同樣招數對中國可不好使,王毅19日開門見山,給美國上了深深一課
    美國總統川普就是一個典型的單邊主義政客,他深受「冷戰」思維影響,想要改造甚至顛覆中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川普的對華政策無非就是三板斧——「聯合」、「污衊」、「打壓」,但是同樣的招數對中國是沒用的,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12月19日的會議上開門見山,給美國極端主義政客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