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當地時間6月14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紐約出席中美高端經貿對話會並致辭。攝影 何若筠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6月14日電(駐紐約記者 紀濤):當地時間6月14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紐約參加了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和美國亞洲協會聯合舉辦的中美高端經貿對話會並致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前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郭衛民、前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以及前紐約市長麥可布隆伯格以及多位中美智庫專家參加了對話會。
崔天凱大使在講話中指出,中美兩國正處於中美關係發展的關鍵時期,既面臨挑戰,又充滿希望。
崔大使引述歷史說,歷史上曾出現16次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相遇的案例。在這16個案例中,12次以戰爭或衝突收場,剩餘4次實現了相對平穩的過渡。
「中國和美國的相遇,當然不應該以戰爭或衝突收場,同時也應該不同於那4次相對平穩的過渡,因為我們追求的不是全球主導權從一個國家轉向另一個國家。我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新型、互利、應對共同挑戰的夥伴關係,一個利益共同體。如果我們成功實現這一目標,將能掀開歷史嶄新的一頁,不僅造福我們兩國,也有利於世界,」崔大使表示。
崔大使說,今年四月初中美兩國首腦會晤成功且富有成效,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為中美雙邊關係的發展確定了基調和前進方向,建立了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即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首輪外交安全對話即將在華盛頓舉行。
崔大使說,在全面經濟對話框架下,中美通過百日計劃取得了一些早期收穫。他表示,雙方將在首輪全面經濟對話期間,百日計劃完成之際,制定出針對未來一年、兩年乃至許多年的新計劃。
崔大使提出,在處理中美經貿關係時,應該牢記:
第一,中美經貿關係本質上是互利的,不是零和遊戲。中美之間經濟依存度高,並仍在不斷加深。貿易戰、貨幣戰、單邊保護主義都不是選項。當然,雙方之間存在一定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競爭讓雙方都變得更好更強。競爭不應排斥合作,也不是為了消除競爭的另一方,因為沒有競爭就沒有競爭力。
第二,中美兩個大國對世界肩負著共同的責任。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濟保持強勁和可持續發展關係到世界經濟走向,如何處理中美經濟關係將對全球經濟治理的發展和有效性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在當今世界,各種不穩定因素增加,經濟轉型緊迫性上升,中美更應共同努力,作出正確抉擇,引領世界發展方向。
崔大使表示,中國主張開放、聯通、共贏,「一帶一路」倡議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不僅指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的聯通,還包括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這種聯通使我們有可能在國家間建立起更緊密的紐帶,攜手應對越來越多跨越國界的全球性挑戰。歷史上的「絲綢之路」有一定的地域範圍,但「一帶一路」倡議卻對全世界開放。我們歡迎美國更多參與這一進程,與我們聯手開闢中美新的合作領域。
最後,崔大使引用習近平主席在今年一月的達沃斯論壇的講話:「遇到了困難,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責他人,不要放棄信心,不要逃避責任,而是要一起來戰勝困難。歷史是勇敢者創造的。」他表示,相信中美兩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決心在迎接挑戰中發揮引領作用,攜手共建新型關係,造福兩國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