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在千禧年的頭十年,曾經是各大電視臺裡長期霸屏的影視經典。這部由北京亞環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出品,張國立為主演兼任總導演的電視劇,至目前為止,一共製作了四部。該劇講述了兩個大學士(紀曉嵐與和珅)、一個大將軍(福康安)和乾隆皇帝之間,為公為私,鬥智鬥勇的故事,以嬉笑怒罵的手法,歌頌正義與善良。
該劇以滿腔熱情,嬉笑怒罵的手法,歌頌正義與善良,歌頌人性的光輝,在幽默逗趣之中,折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在緊張曲折的劇力之中,閃耀出哲理的光芒。這也是一部亦莊亦諧、亦悲亦善,寓理於情,寓情於夢的「非常戲劇」。
雖然該劇獲得少有的高收視,但仍白玉微瑕。比如拍攝粗糙,「穿幫」的場景很多,字幕中的錯別字成堆,尤其是港星楊麗菁扮演的莫愁遭觀眾反對之聲最高。有學者質疑編劇給叱吒風雲、為民除害、智勇雙全、豪氣滿懷、與貪官汙吏誓不兩立甚至還與朝廷官府有殺未婚夫之仇的奇女子俠女莫愁安排了愛上皇帝、生下皇子、得寵於太后、心滿意足地坐在皇帝身邊的所謂大團圓結局,認為皇帝堅持錯誤、莫愁歸隱江湖不知所終才是更符合歷史常理也更好的設定,且在古人的觀念中宮廷生活應是殘酷的,然而劇中兩位女主一為皇妃、一為公主(杜小月被太后收為義女封為明月格格)的結局實為對宮廷生活的美化。
因此,《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二部因觀眾非議取消了莫愁一角,其餘演出人員基本無變化。到第三部,飾演杜小月的演員袁立因當時「不想演」同一角色而辭演,故此片中未出現杜小月,簡單交代其已嫁人離開,改由臺灣演員張庭出演類似定位的角色陸琳琅,在本片中也加重了丫環杏兒的戲分。 而參與本劇的演員張默捲入吸毒事件後,該劇在重播時在片尾演員表將其打碼。張默在第三部裡飾演小配角袁洪,就是和珅府裡的門官,用和珅的名在外充大爺。他在江湖上認識了修慶並答應幫其營救夜闖皇宮被捕的花娘,於是引出了這一連串的故事,算是個牽線人。
第四部的亮點除了杜小月重回《鐵齒銅牙紀曉嵐》外,還邀請了香港歌手楊千嬅飾演新增的角色「芊芊」。同時這也是系列中第一次以高清制式播放。但是。第三部的陸琳琅在第四部中沒有出現,僅簡單交代其已離開。
有好事者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與歷史不符之處挑了出來:比如,片尾曲有「鐵齒銅牙兩片嘴吃的是下鍋的米」的歌詞,但據考證,歷史上紀曉嵐喜歡吃肉類,不喜食五穀。更有史書記載:紀曉嵐「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 。
還有說紀曉嵐頂到頭,官至從一品,而和珅為當朝首輔(正一品),所以紀曉嵐不可能站和珅旁邊,站和珅旁邊的人應是劉墉。而且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關係良好,相反福康安與和珅不和 。
歷史上紀曉嵐比和珅大二十六歲、乾隆更比和珅大三十九歲,但劇中三人被描寫為同齡人……
但這並沒有阻擋兩岸三地對這部系列劇集的喜愛,一經播出,幾乎可以算得上是街知巷聞、老少鹹宜。 曾經「鐵三角」的歡聲笑語,吵吵鬧鬧以及勾心鬥角,讓我們如今談論起來仍然是津津有味,甚至回味無窮,成為多少人記憶裡最美好的永恆。
劇中還雲集了眾多知名女星,如閆妮、馬伊琍、霍思燕等。
除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系列劇外,他們還共同參演了《五月槐花香》、《倚天屠龍記》(蘇有朋版)、《布衣天子》、《少年寶親王》等電視劇。 三個人私下的交情,也一直延續至今,算得上是「黃金鐵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