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齒銅牙紀曉嵐》20年:人人都想做和珅,世間再無紀曉嵐

2021-02-13 十點人物誌

提到國民劇裡被「玩壞」的代表,《鐵齒銅牙紀曉嵐》絕對算一個。

播出20年後,中國觀眾偶爾看到「鐵三角」去綜藝節目上重聚的畫面,感嘆情懷殺的同時,也在社交網絡上衍生出了大大小小的梗。


有人研究職場厚黑學,有人則把和珅和紀曉嵐的冤家鬥嘴當大清真人版《貓和老鼠》。


網友早就習慣了對老哥兒倆「玩玩鳥」、「啵一口」的表情包相視一笑,每到購物節後,更是瘋狂甩出和大人的那張「我怎麼就管不住這雙手」。

▲ 這布景怎麼回事兒?


如是,當《鐵齒銅牙紀曉嵐》越來越「好笑」,不少人也忘了它的故事內核可沒有兩位大臣相愛相殺這麼簡單——


清朝乾隆年間,表面上「康乾盛世」的祥和繁榮,背後是日益激化的社會頑疾,被乾隆派去處理要案的紀曉嵐,能否平衡貪與廉、富與貧、守正與逢迎之間的種種矛盾?


而嬉笑怒罵間暗含的治國安邦、為人處世的箴言,又是否能解決20年後換湯不換料的荒唐?


或許才是藏在《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歡笑中,更值得被咂摸的事情。

諷刺神劇那麼多,讓人邊笑邊看的就它一個


2000年《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首播時,導演劉家成對它的定義是一部「古裝幽默輕喜劇」。


的確,和前一年9.1分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比起來,《鐵齒銅牙紀曉嵐》著實看起來「不太正經」。


又或者說,這本來就是一部架在歷史之上的戲說,一折民間野史清史混編的諷喻段子。


就連主角紀曉嵐的人設,都刻意弱化了古籍記載中「好色風流」的一面。只用剛直不阿的書生形象,和熟於諂媚的和珅形成鮮明對比。


《鐵齒銅牙紀曉嵐》龐大的編劇團隊裡,既有詩人出身的鄒靜之(《康熙微服私訪記》)、編劇泰鬥鄭萬隆(《渴望》),又有擅長武俠色彩的陳文貴(《小李飛刀》),和當年還年輕的段子手大V編劇史航。


雅與俗的交匯,既能聯繫現實:


讓王剛對客串的張默(張國立的兒子)開玩笑,「你長得還真有點兒像那紀大菸袋,別是他們家親戚。

又巧妙地融合了不少歷史中的故事:


比如調侃乾隆愛處處題字的「狗皮膏藥梗」 ↓↓↓

再比如,讓鐵三角玩「清河深,還是沙河深」的文字遊戲。


表面上是臣子間「皇上說殺(沙)和(河)珅(深)」的玩笑,實際上卻是暗指和珅被乾隆之子嘉慶滿門抄斬的結局。


更精妙的設計是,這一幕發生時,紀曉嵐還特地對一旁年幼的嘉慶說:「十五阿哥你記住,皇上說沙河深」。


膾炙人口的臺詞,處處都是對歷史的暗喻。諧音、雙關、暗喻等手法的運用,又讓紀和二人的鬥嘴、乾隆中庸的調和,比舞臺上的小品還逗樂——


一個貪官被查了,來抄家的士兵找不到贓款,「貪中之王」和珅提著錘子進來把一面牆砸了,嘲笑了一句:「藏錢的地方還想瞞過我」;


紀曉嵐讓皇上換掉地方的貪官,乾隆卻用「肥鴨子」和「餓鴨子」的笑話給朝廷的放任開脫:


「餓鴨子食民而肥的故事見了太多,倒不如讓肥鴨子繼續坐享其成,安於眼前利益就不會更加放肆。」


官場上的陰暗,全被鐵三角的互懟講述得生動易懂。這樣看來,如果說別的神劇是「細思極恐」,那麼《鐵齒銅牙紀曉嵐》則稱得上是「寓教於樂」。


笑著笑著,又會時不時用幾個看似不著調的神來之筆,直戳古今最可怖的荒誕。


比如前段時間又被網友截圖說是「神預言」的片段,紀和二人有關貪腐賑災糧款的一段辯論。


紀曉嵐發現朝廷的賑災糧款被地方官員一級一級地剋扣,甚至存在商家的倉庫裡,也不全都發給災民;


又呵斥和珅不將百姓當人看,把本就不多的救濟糧換成牲口吃的麩糠。


和珅振振有詞的一句「災民還算人嗎?」,立刻讓紀曉嵐瞪大了眼睛。


用和珅的「道理」說,一斤口糧,可以換三斤麩糠,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活三個。


而行將餓死的災民,那就是畜生,只圖個活著。草根、樹皮、泥土都可以吃,「易子而食」的慘劇都在災區上演著,吃麩糠都算好東西。


甚至地方官剋扣糧食,都被他歪曲成「救民先救官」,如果沒有好處,底層官員誰願意救災民?


貪官毫不知恥的發言,配上王剛老師入木三分的演技,成了《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流傳最廣的一段經典,至今看來都極盡諷刺意味。

那些無奈又無解的癥結


聽到如此為草菅人命而詭辯,你可能像紀曉嵐一樣冷笑:「食君俸,點點滴滴皆是民脂民膏,你怎麼忍心從民口中摳出一粒糧食呢?」


但在「國庫就是一個空殼子」的情況下,朝廷給的賑災物資根本不夠。


那些把一斤米換成三斤糠的貪官甚至都算「良心」的,沒有餓死的災民還要跪謝和珅救命。


而古代一場大災,奪走的不僅是碗裡的食物,更能瓦解掉一個地區的社會秩序。


當貪官的數量數倍於清官,為了維持災區的運轉,首先就得餵飽一眾貪官,這就更是一個無奈又無解的癥結。


難得的是,那時的中國編劇還懂得「任何一個壞人都不是扁平化」的道理。


在進退兩難的死循環中,紀曉嵐代表的清廉文人和和珅代表的社會陰暗面,從不是單純的剿滅與被剿滅的關係。


前者的書生意氣說得痛快,但在一片汙泥中卻無從施展,一個人的正直很難改變全局;


後者雖然是貪官,但身為高情商的詭辯家和乾隆的「白手套」,他的行事邏輯也被後人解讀出了很多深層次的意義。


為此,《鐵齒銅牙紀曉嵐》裡設計了不少和珅「教導」紀曉嵐的劇情。


故事脈絡往往是——紀曉嵐對貪官的行徑憤慨不已,和珅帶著「你見過的黑,還沒我家硯臺的墨多」的笑容,講了一堂堂人性複雜之課。


比如他勸紀曉嵐「槍打出頭鳥」,皇上賞你當了一品大臣,並不意味著愛看你賣弄學問;


勸紀曉嵐「貪腐永遠殺不完」,雖然老百姓對怒摘庸官烏紗帽的場景喜聞樂見,但就算殺了一個又一個,也無法觸及更高更深的問題。


《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對官與民、君與臣關係新穎的解讀,不僅是編劇沒有偷懶的象徵,更是對那些難以動搖的社會頑疾的管中窺豹。


甚至當圖謀不軌者、貪官汙吏、君臣矛盾等棘手的問題,擺在乾隆面前,每個觀眾期待看到懲惡揚善的解氣場面時。


殊不知,乾隆卻是最懂權衡之術的一個,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臣子之間團結,皇位就要動蕩」的道理,《雍正王朝》、《宰相劉羅鍋》等一批歷史劇都有涉及,也是古代帝王常用的套路。


紀曉嵐和和珅的鬥智鬥勇,在觀眾看來打得雞飛狗跳,但也是當時君臣關係中複雜的必然。


於是你看到,當紀曉嵐欲將賑災糧短缺之情稟告皇上,和珅卻言「這事不是你我來決定的」,因為國庫的錢都是乾隆花光的。


甚至乾隆還親自當上了紀曉嵐的「職場導師」,告訴他自己的選官之道。


直言那些平時「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的「討厭文人」只有做了官,才會患得患失,畏首畏尾,捨不得那根兒頂戴花翎。

「無法無天」的紀曉嵐,越來越少


鐵三角之間的制約,與其說是「官場哲理」,不如說是官場現形記。


明裡,是皇上賜了金菸袋,讓紀曉嵐去敲打貪官汙吏,為天下的不平之事主持公道;


暗裡,紀曉嵐的理想卻在龐雜局勢中處處受阻。


比如和珅在勸紀曉嵐不要管賑災糧款時說道,「幾任欽差都明白顧全大局的道理,你怎麼沒有」,戳中了二者之間的矛盾所在 。


紀曉嵐堅持地方官要鞠躬盡瘁,讓每個災民都活得體面;


但和珅認為用糧食調動地方官的積極性,災民吃糠照樣能活,混過這場饑荒才是「大局」。


若以結果論看,和珅的確是個「有作為的貪官」的代表。


因此頗受乾隆偏愛的同時,也讓不少重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的觀眾為他「正名」——


「實用主義者和珅」、「紀曉嵐是死心眼,和珅才是大智慧」、「他說的都是看似很歪,實則很正的大實話」……


類似的評價,在網絡上越來越多,反倒是紀曉嵐老被嘲笑是「書生誤國」、「不知變通」。

可道理真的是這樣嗎?


就拿災民吃糠的原因來看,其實根本不是和珅為百姓著想,而是在他默許官員貪汙了兩百斤糧食之後,只能把剩下的一百斤糧換成三百斤糠;


而「餵飽了官員他們就會救災民」的說法,更是忘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人性醜惡,忘了習慣於刮油水的地方官是永遠餵不飽的。


這些儼然已經成為尋常的陋規,正是紀曉嵐無法理解、也無法忍心的地方。



片頭曲《誰說書生百無一用》的歌詞,解釋了紀曉嵐堅持的原因——


「也知道自古漫漫人生路,只不過這人間,世道不該貧的貧,不該富的富。也知道難得糊塗才是福,卻忍不住要為天下,天下蒼生登高一呼。」


這本是最基本的是非觀和責任感。


反倒是和珅看上去讓人無法反駁的高情商,看上去「會做人」的笑裡藏刀,把什麼事兒都看不慣、不停拋出問題的紀曉嵐襯託得「無法無天」。

正如網友頓悟中帶著悲涼的一句評價:


「兒時的我們,只喜歡紀曉嵐,沒有一個人願意演的和珅;而現在,人人都想做和珅,卻找不到一個紀曉嵐。」

看著紀曉嵐這個中國電視劇歷史上特殊的形象,在層層疊疊的人情關係網和爾虞我詐的權力鬥爭路中不斷受著挫。


或許觀眾也只能在忍俊不禁後,安慰自己:萬幸,它再諷刺也只是一部電視劇。

圖片源於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相關焦點

  • 20年後,人人都想做和珅,世間再無紀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播出的20年後,仍有人在分享它的經典橋段,譬如開頭的清濁之辨
  • 《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
    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各大劇集日新月異,小楊姐現在想和大家溝通一下古裝劇,古裝劇按題材可以分為武俠劇,穿越劇,歷史劇,宮鬥劇,神話劇,魔幻劇等等。小楊姐想了解一下,讀者們更喜歡哪種類型的古裝劇呢?《鐵齒銅牙紀曉嵐》紀曉嵐演繹聰明才智,和珅演繹老奸巨猾回首以前的幾部老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不僅演繹了紀曉嵐的聰明才智,更是演繹了和珅的老奸巨猾,但是,現在你回首再看看這部老劇,可以看出紀曉嵐是一個具有很高情商的人,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更是讓我們不僅誇讚真是一部好劇啊。看一部好劇,勝讀一本好書。
  • 鐵齒銅牙紀曉嵐4:皇上裝傻 紀曉嵐「真傻」
    鐵齒銅牙紀曉嵐4:皇上裝傻 紀曉嵐「真傻」     這兩天,最好玩的電視劇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4》。「鐵三角」重聚首,「四人幫」又再現,啼笑皆非君臣鬥,陰差陽錯皆有情。這部劇很獨立,沒有給觀眾預留多少和前三部聯想的空間。
  • 《鐵齒銅牙紀曉嵐》曾想讓鐵三角互換角色,張國立來飾演和珅
    《鐵齒銅牙紀曉嵐》於2000年播出第一部,並迅速火爆全國,創下了非常高的收視率,甚至在中國香港地區都創造了收視紀錄。該劇的成功得益於優秀的劇本,和幾位主演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等精湛的表演功底。由此開啟了這對鐵三角組合長達十幾年的合作。
  • 72歲王剛想拍《鐵齒銅牙紀曉嵐5》,曾自扮和珅表20年思念
    視頻中,當被記者問及何時能夠重拍《鐵齒銅牙紀曉嵐5》時,王剛表示自己也想拍,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精力體力還可以,但是拍攝電視連續劇是一個大的工程,現在沒有劇本,而且劇本很難寫。最近「和珅」王剛透露自己還是願意和張國立、張鐵林一起續拍《鐵齒銅牙紀曉嵐》,他帶著很輕鬆的語氣說:「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精力體力還可以」。
  • 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那些事
    從年初到現在,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把鐵齒銅牙紀曉嵐四部重新看了一遍。一百六十多集,看完唏噓不已。第一部結尾的時候居然還落淚了。如今全部看完,大家褒貶不已,但普遍認為前兩部最好,第二部是巔峰,第三部最差,第四部雖然主演回歸,但是很鬧。
  • 再品《鐵齒銅牙紀曉嵐》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第一部是在2000年出的,之後又相繼出了幾部,好像總共有四部。
  • 《鐵齒銅牙紀曉嵐4》紀曉嵐和珅互換身份,和珅終於善良了一回
    《鐵齒銅牙紀曉嵐4》是這個系列我認為拍得最好的一部,以詼諧幽默的對白、令人捧腹的橋段、扣人心弦的情節,發人深省的故事,再現了紀曉嵐剛真守正、秉公執法的無私品性,乾隆的君主政治家形象,以及和珅惟命是從、貪贓枉法的嘴臉。圍繞著這三人之間,便產生了一幕幕令人長籲短嘆的悲喜劇。
  • 《鐵齒銅牙紀曉嵐》引發的深思
    《鐵齒銅牙紀曉嵐》開播後,我就深深迷上了這部電視劇,裡面輕鬆幽默的對話給那時年少的我帶來了許多歡樂,現在依然在閒暇時間和家人一起觀看。;2.顏驥平反一案中,乾隆恢復紀曉嵐四庫全書總編纂後,乾隆和和珅的談話。
  • 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是和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說的那樣嗎?
    提到紀曉嵐,就會想到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那個拿著菸袋、機敏善變、才華出眾、與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風流才子紀曉嵐。在劇中,他能和和珅一較高下,感覺他地位、官位還是蠻高的。當然這只是電視劇中的劇情,劇中紀曉嵐可謂是和珅的頭號對手,不過在歷史上卻非如此。歷史上和珅最大的幾個政敵卻沒有紀曉嵐。當然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紀曉嵐確實是一個才子。那紀曉嵐這麼一個大才子,他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段戲,紀曉嵐敗給了和珅,我心服口服
    小的時候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總是對劇中的紀曉嵐風趣幽默,心繫國家民生大事感到萬分敬佩,反而對和珅這個奸臣抱有不好的態度,但是和珅又被王剛演繹的如此可愛,叫人恨也恨不起來。特別是紀曉嵐和和珅兩個人經常鬥嘴,在電視劇中也成為了一大特色。
  • 《鐵齒銅牙紀曉嵐》:「鐵三角」的嬉笑怒罵,老少鹹宜的戲說經典
    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在千禧年的頭十年,曾經是各大電視臺裡長期霸屏的影視經典。這部由北京亞環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出品,張國立為主演兼任總導演的電視劇,至目前為止,一共製作了四部。因此,《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二部因觀眾非議取消了莫愁一角,其餘演出人員基本無變化。到第三部,飾演杜小月的演員袁立因當時「不想演」同一角色而辭演,故此片中未出現杜小月,簡單交代其已嫁人離開,改由臺灣演員張庭出演類似定位的角色陸琳琅,在本片中也加重了丫環杏兒的戲分。 而參與本劇的演員張默捲入吸毒事件後,該劇在重播時在片尾演員表將其打碼。
  • 鐵齒銅牙紀曉嵐,所以他到底是鐵齒還是銅牙?
    鐵齒銅牙紀曉嵐,所以他到底是鐵齒還是銅牙? 今天看綜藝片段,他們說這個飯太燙,只有紀曉嵐才可以吃的下去。因為紀曉嵐是鐵齒銅牙,然而我覺這個並不好笑。突然發現難道齒和牙,不是一種長在嘴裡白色一顆一顆的東西。所以鐵齒銅牙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一三五七八是鐵齒,二四六七九是銅牙?
  • 好色之徒紀曉嵐,鐵齒銅牙也辛酸
    2000年的時候,一部《鐵齒銅牙紀曉嵐》橫空出世。人們一下就記住了張國立和王剛這對CP。《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藝術作品裡紀曉嵐不近女色,實際上他直到老年都離不開風花雪月。《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 愛情讓人充滿動力。紀曉嵐從此發奮讀書,幾年苦讀,終於在第二次考試中中了解元。這時他想把文鸞接過來,但故人已不在。原來文鸞賣身期滿,被父親接回家。久待君不至,抑鬱而死。
  • 盤點《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為了「裝瘋」,而念出的詩詞
    背兒頭背兒頭,下雪不愁 人家有傘,你有背兒頭這段詞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每次念到這個,腦海裡都會出現憨態可掬的和珅,還有伶牙俐齒的紀曉嵐。《鐵齒銅牙紀曉嵐》作為一部經典的古裝劇,想必被多人刷了好幾遍吧,在第二部中
  • 《鐵齒銅牙紀曉嵐》也是相愛相殺CP神劇呀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嚴肅八卦(id:yansubagua)《鐵齒銅牙紀曉嵐》鐵三角重聚了!三人的鬍子都已經白了。嗚嗚嗚張國立和王剛不是從小學看到大學都不會變樣的人嗎……老友相聚總是很好噠,右二的鄒靜之是《鐵齒銅牙紀曉嵐》的編劇,所以張國立又說「鐵四角」。
  • 這還是我看過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嗎!
    -老劇禁得起重看-2000年一部古裝輕喜劇播出,並且迅速走紅,《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不少人心中都有了一個印象,紀曉嵐是長成張國立老師那樣的,而和珅則是圓圓臉的王剛老師。《鐵齒銅牙紀曉嵐》講的是在大清盛世下各種日益激化的矛盾,紀曉嵐跟和珅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乾隆既欣賞紀曉嵐的正直,又貪戀和珅的逢迎,劇講述的就是圍繞著這三人發生了一個個有悲有喜的故事。
  • 看看《鐵齒銅牙紀曉嵐》裡驚豔時光的美女們
    小時候看《鐵齒銅牙紀曉嵐》最喜歡的是看乾隆、和珅和紀大菸袋三人的鬥嘴玩樂。作為鐵三角的典型代表,其實除了整個系列袁立扮演的杜小月之外,《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每個單元出現的女性角色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袁立扮演的杜小月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一個特別。她本是一個江湖女子,俠骨柔情但又不通人情世故,對待紀曉嵐又是體貼溫柔至極。而且生性活潑灑脫。是紀曉嵐的紅顏知己吧。
  • 《鐵齒銅牙紀曉嵐5》難開拍:劇情走下坡路,演員也未必再願出演
    如果要把國產劇分個三六九等,那麼《鐵齒銅牙紀曉嵐》這一系列,綜合實力絕對算得上首屈一指。從第一部在2001年播出到到現在已經18年過去了,在這期間又拍攝了三部續集。張鐵林一直飾演皇帝、張國立飾演大學士紀曉嵐,王剛演的貪官和珅也是惟妙惟肖,從此造就了這三位實力派演員鐵三角的稱號。
  • 這還是你認識的鐵齒銅牙紀曉嵐嗎?
    2001年由張國立、張鐵林和王剛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橫空出世,此後又陸陸續續出現了3部續集,使紀曉嵐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鐵齒銅牙紀曉嵐劇照紀曉嵐,原名紀昀在此宴會上有一位141歲的老人,乾隆隨即出了一個上聯:「花甲重逢,又增三七歲月」,紀曉嵐也很快的對出了下聯:「古稀雙慶,再添一度春秋」。上下兩聯說的都是141歲,堪稱完美,乾隆大悅遂賞賜紀曉嵐白銀千兩。從這件事我們也可以看出,乾隆喜歡紀曉嵐並不是說紀曉嵐有多麼好的政績,而是他學識豐富才受到乾隆的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