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子會不惜毀了自己的名聲去抹黑別人麼?」
「會的。」
01.熱搜維權,卻是謊言鬧劇
近日,一篇名為《愛你,才要強暴你》的長文引起軒然大波,反覆登上微博話題榜。
一名女生自曝:由於懼怕心理,在被重慶富民銀行前員工羅某強姦後與其成為了男女朋友關係,後又遭其多次強bao導致懷孕,最後墮tai。
一時間,這個名字多次登上了熱搜,有關他的話題衝上了微博首位,他的照片也被打上「強姦犯」三個大字,在網友們正義的轉發中遊街示眾。
可是,該事件卻大大反轉了。
這篇感人肺腑的小作文登上熱搜之後,當事人羅冠軍的姐姐選擇了微博對剛,公開了一系列證據,證明兩人是正常男女朋友關係,女方還是自己的微信好友。
羅冠軍姐姐,微博@lvy晴天呢呢
同時,男主在微博@L倔強青銅10431 中,事無巨細地描述了可回憶的每一處細節,他對整件事的敘述和女方截然不同。
最主要的是,跟女方全篇通過打感情牌寫的申討檄文相比,男方則列出了聊天記錄、照片、轉帳記錄等一系列證據,證明當時兩人的確是情侶關係,發生關係基於雙方認可之上。
兩人最終分手的原因是,女方要求男方把房子過戶給她,只寫她的名字,工資全部上交,生完孩子是男孩的話就去結紮,男方不同意之後,女方又索要10萬作為分手費,最後協商給了1萬。
而早在3-4月份的時候,男方就因為受到女方的造謠糾纏報過警,女方甚至用自sha威脅男主姐姐刪除證據。
讓這場風波「一錘定音」的,是一段男主公開的錄音,內容是5月份的,只聽女方說道:「我想靠這個出名,因為我以後要當律師,我的律師也想靠這個案子出名,我直接給你說了吧!」
9月4日,女主角「梁穎」被掛上話題,熱度很快變成了「沸」。大批網友痛罵女生沒有道德,無端造謠和誹謗,利用大家的同情心做壞事,消費大眾情感,佔用公共資源,靠開通打賞賺取金錢(據說已達370W),完全屬於惡意炒作!
網友諷刺稱呼梁穎為「梁導」
事件至此,男主的個人信息已被扒了個乾淨,長時間被全網謾罵,家人遭受著網絡暴力和詛咒,本人還被原單位開除,斷了大好前程,如今的他完全是社會性S亡了,名譽盡毀。
「就算我公布了全部事實經過與相關證據,甚至她也在網上幫我發布澄清聲明,但我也會跟電影《狩獵》中的盧卡斯一樣,永遠會有人相信『我做了』,一輩子生活在陰影之中。」
羅冠軍的自白和呼籲
02、無獨有偶,反轉類新聞層出不窮
網友的臉不是第一次被打了,一切都似曾相識,一切都如此相似:
賣假貨編故事的微商「春秋兩不沾」、造謠老師體罰導致孩子吐血的家長、山東女快遞員因丟芒果向顧客下跪道歉……
此類反轉新聞,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利用人的共情心理。
「發布長文—微博轉發—輿論沸騰—真相反轉」這一過程中,造謠者利用「弱者」的身份標籤,讓吃瓜群眾成為自己攻擊對方的一桿桿槍,而被名為「流言」子彈擊中的人,即使肉體還在,精神世界也是粉碎不堪的。
前有梨花帶雨哭訴小視頻,現有真情實感淚下小作文,低成本謠言讓不知真相的群眾成為了所謂「伸張正義」的水軍,盲目跟風站隊,迫不及待地想要聲討定罪。
可是,定罪需要的是證據,不是一面之詞、更不是煽動下膨脹的民意。就像電影《讓子彈飛》裡的老六,被逼的為了一碗粉剖腹明鑑。
不負責任的話說起來最爽,只要讓大家認定一個事實,那麼後面的闢謠之路就會變得尤為艱難,以至於當真相來臨的時候都無法洗淨受害人曾經的冤屈。因為很多人在發洩完起初的「正義之火」之後,對後續的真相就不再關注了。他們不是真正的善良使者,他們只是掐點發洩情緒的看客罷了。
有些錯誤不會承認,有些道歉永遠缺席。
梁穎自導自演,堪稱現實版《狼來了》,肆意透支著社會信任,殊不知,這樣的惡劣行徑將帶給那些真正維權者多麼大的阻礙。
未知全貌,不予置評,還是那句老話:「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03、盲目跟風,自我判斷在哪兒
某些網友的三觀完全被網絡操控著,說他們是非不分一點都不為過。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影響,對待事物的看法和認知通過簡單的引導就會輕易改變。
如果說,僅僅因為一條微博就可以影響你的思考能力和判斷力,那麼可以說你的自我意識非常薄弱。
想法被人左右、情緒受人操控、觀點隨風擺動,這是如今一大批網友的真實寫照。今天對XXX轉粉了,明天對XXX轉黑了,一會被勵志鼓舞要奮鬥,一會喝毒雞湯想厭世……
不要讓自己的立場變得很廉價,不要讓自己的判斷變得太脆弱。
是啊,錯在引導輿論的人,但作為暴力群體的參與者,真的一點錯都沒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