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今年投行準備在招聘形勢上取消各個學校的First Round,變成Coffee Chat / Info Session。
申請流程將變成:
作為香港公司向同學宣傳的重要途徑,Breakfast meeting自然也成了Networking的主陣地之一。
怎樣才能在早餐會上吃得優雅,「吃」到Offer呢?港君今天就要為你分享一位小姐姐的早餐會經歷,或許她的故事能給你不少啟發。
我接觸Breakfast meeting,從我在港大報名參加公司宣講會開始。
早餐會是公司宣講會的衍生品,有一些公司會篩選學生去參加,讓學生更近距離地了解他們每天的工作。
那時候我去早餐會也不好意思放開吃。一是早餐會上的食物雖然精美,但大多高糖高脂。二來我是帶著任務去的,前前後後我要抓緊時間獲取信息,還被未來潛在僱主時時刻刻考察著言行舉止、儀容儀表,精美的食物只是手上的裝飾啊。
圖/早餐會開始之前的照片,一般是自助餐
工作以後,我幫忙合作過面向客戶的早餐會活動,像是年初會有面向客戶的新一年業務展望2019 outlook,才知道組織早餐會就是一場活動策劃與執行。
早餐會講什麼、請什麼人來等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還真不少。
公司早餐會參與者一般是老闆篩選過、親自去或者打電話邀請的,老闆、客戶、大忙人的時間總是要提前至少1個月告知早餐會時間的。
最關鍵的是早餐會演講的內容:
不能太長(怕大家走神、睡著)
不能太淺(太淺好像你沒做好研究不懂)
不能說太多太深(以防公司機密走漏,被人抄襲),而且你面對的觀眾可能有比你還資深、還懂行的老手,還要讓來的觀眾真的對你感興趣、想跟你合作。
當我終於準備完被修改了十幾版第二天早餐會上老闆們演講的PPT時,本來我以為老闆覺得沒問題,列印完就完事了,誰想到老闆想要做成A5大小的小冊子,因為那樣方便攜帶,他覺得這樣參加會議的老闆們可以把這個小冊子帶回去留個印象。
圖/A5小冊子,圖片來自網絡
恰巧那天辦公室印表機又反應遲鈍了,而且沒有A5大小的紙了,那時候再去找Marketing的人估計下班了……總之就像電視劇裡各種不湊巧的因素撞在了一起一樣,商量之後最後演變成Team裡5個人形成1條做演講PPT手冊的生產鏈:
用A4紙列印1頁2張PPT,對摺之後用剪裁儀器裁成一半大小的A5,再加入硬麵塑封和封底打孔裝訂。好在那場早餐會PPT才10頁,參與的人才20個!
我一邊裝訂一邊想,幾年前我是不會想到自己上班會做這個的,這些事情沒有人會在早餐會、宣講會上告訴你的。
我一邊做著,另一邊看到Director在打趣我們是1條配合完美的生產線,他裝訂成小冊子還在負責quality control,也就是檢查有沒有頁數錯誤、紙張沒對齊的他還用剪刀剪整齊,精英們那個叫「追求完美」的職業病。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個常青藤畢業生寫的創業故事。他在準備發布會的宣傳材料,一邊坐在地上粘紙袋,一邊想:他不是應該畢業去華爾街叱吒風雲嗎,怎麼選擇創業,在這裡粘紙袋呢?
後來他想清楚了,做好這次活動,客戶滿意了,他就多一個新的成功案例,也會有其他新的客戶來找了,形成良性循環。他說「類似這樣心理上的懷疑和考驗有很多。」
事情和道理真是大同小異啊,工作以來我最大的變化就是懂得每件事情背後都有複雜運轉,不再因為一個成就會「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只有「絕知此事要躬行」。
早餐會雖然叫早餐會,但是在早餐會上能吃嗎?怎麼吃啊?
圖/網絡
據我觀察,早餐會活動上一般有3類人:
真-勤奮上進的大忙人老闆們
這類人是少數,他們以早餐會開啟一天(還有極少數6am起床健身完了,洗完澡回復完郵件,再去早會的)。
他們是最有可能提問題,對演講人的內容窮追猛打的人。一般都會帶著目的去早餐會,不然人家早就回辦公室做事了。
觀望打探型
這類人是自己沒什麼目的,去觀察一下形勢,認識一下圈子裡的人:其他人在做什麼呀?別的公司都幹什麼了呀?我們會不會被趕超/有沒有跟上呀?類似這樣。
吃飽再說型
這類人是我先吃飽,照顧好自己再說。管他上面在講明年不要隨便投資xxx,還是公司內部消息,其他一會兒再說的實用派。畢竟七八點就坐在精美的食物面前聽老闆高談闊論,忍受不了食物的誘惑啊。
這些大佬們,也是人嘛。
圖/Asia Society Luncheon Event
我還在港大讀書的時候,總覺得Breakfast meeting、Luncheon+演講這種活動自帶光環:
一大早邊吃早餐邊開會,中午吃飯別人還找你談事情,說明你很重要也被需要啊!爭分奪秒塞滿你的日程表,你多麼勤奮上進啊!
工作之後我發現不完全是那回事。很多公司對外舉辦的宣講會、講座、論壇,帶有主題宣傳+品牌推廣+人脈聯繫 3合1的作用。
以前還沒有穩定的自我認知的時候,你覺得自己和重要的人(在公司表現為職位高)在一起做事情,你就是重要的。覺得自己在光鮮亮麗的環境裡,你才是光鮮亮麗的、是好的、是優秀的。
我眼見為實,感同身受之後,明白了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普通人,也是要勤奮努力才能走到那一步,也是要面對生活、工作上的一地雞毛的。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雨荷。保送復旦,轉學港大,香港資本市場,講過TED。1周1篇原創2年:走心故事 | 時間商 | 社交商 | 生活商 | 非典型手帳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