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王朝的腐敗可想而知。清王朝是滿族人的天下,為了犒賞共同打江山的勇士,籠絡人心,在建國之初,當權者對滿族將領大加封賞。由此產生了很多世襲的爵位,一般發爵位都是幾代,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隨著清王朝的轟然倒塌,這些世襲的貴族們無人供養,後來的生活也是慘澹至極。
這些世襲功勳的貴族們,他們不需要科考,因著朝廷的供奉也沒必要做些下九流的行當,自持身份,享受祖上的蒙蔭。憑藉著自家的襲承,在朝廷謀個一官半職,以此了卻餘生。但作為地道的滿族人他們的愛好卻很廣泛,喜歡各種變法的玩兒,看戲、聽曲兒、養鳥等等五花八門的格外豐富,不善於賺錢,卻玩的偏偏都是燒錢的東西,如果沒有朝廷給予的供奉,沒落則是定局。
鐵帽子王
世襲一般是幾代,但也有特殊的存在,出自皇室,祖上又有功勳在身,說的就是鐵帽子王,世襲的永久封爵。只要清王朝在,那麼他們就會享受到朝廷給的封爵俸祿,足以支撐一大家子的開支,過上奢靡的生活。靠著祖上的蒙蔭,這些後代子孫們從生下來就享受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且註定了一生即使不可靠,只要繼承王位就可一生榮華富貴。這些朝廷功勳的後代們漸漸的失去了鬥志,他們享樂慣了,變成只會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更是不具備任何的生活技能,他們已經成為清王朝的蛀蟲。
清王朝晚期,已是大廈將傾,險峻的局勢依然無法喚醒這些沉迷於玩樂的貴族,多少代人都是如此享樂過來的,到他們這顯然沒有憂患意識。鐵帽子王世襲到郡王晏森這正好趕上這個時候,前半生吃喝玩樂,後半生為生活奔波。
晏森所襲的王位最早是清王朝建國初期的老祖宗,是皇太極的親侄子,追隨皇太極東徵西討,驍勇善戰,最終被封為鐵帽子王,清王朝總共也就12個鐵帽子王,晏森的祖先就是其一。但顯然祖宗的驍勇並未遺傳給後人,尤其是到了最後的幾代,基本就是窩在家裡,享受著清政府給的俸祿,以此過活而已。
散盡家財
後來大清亡,他們沒有俸祿可領了。習慣了人伺候,家裡丫鬟奴才一大幫,不然就減去幾個下人,節省開支,然後每天的生活依然是看戲聽曲兒,遛鳥。這吃的東西上也是吃慣了的,不能省,依舊是各類珍饈美味,全然沒有認識到,沒有人再源源不斷的資助你,錢早晚有一天會花完的。
沒了錢怎麼辦?對於沒有一技之長的晏森來講,錢不是問題,沒錢了還有老祖宗留下的各種古董、字畫等,那些都是身外之物,賣了得了,甚至把乾隆時期賜予自家祖上的馱龍碑都賣給了當時東北負責人。沒錢想到的只有賣東西換錢,依然不知道節省,照樣每日玩樂享受。
東西都賣完了,就開始賣房子賣地,統共家裡也沒幾個人,沒必要住這麼大的房子,於是將自己的王府也賣了。
其實這時候他手裡的資產,要是按照一般人家的生活,至少可以維持個幾十年,但習慣真是個可怕的東西,每日的讓他們吃糠咽菜可簡直不是人的過法,粗布麻衣那是叫花子才穿的。為了追求生活的品質,這些所謂的必要開支不能省。
只出不進的生活註定長久不了,很快手裡的錢又所剩無幾了。可這人得活呀,逐漸打上了祖墳的主意,將祖墳上的玉制瓦片什麼的,能賣的全賣了。當東西都賣完也都敗完的時候,終於認清了現實,吃飯活命都成了問題,還整那些有的沒的做什麼。
車王出世
晏森面臨這生活窘境,家當全賣完了,衣服也都當了,現在怎麼辦?都是享樂慣了的主啥也不會幹吶,只有這身體挺硬實,也只能幹把力氣活兒了。眼瞅著這滿街跑的黃包車每一趟也能掙點錢,換口飯吃,不無聊還能順口跟客人嘮嘮嗑、吹吹牛,於是就做起了拉黃包車的行當,憑力氣活找飯吃。
因為自己老北京、地兒熟,腳程也快,所以晏森在拉黃包車這一行還是挺不錯的。偶爾還能跟客人談論談論哪家飯館味道更正宗,哪裡的風景最佳,還有紫禁城內的歷史古蹟啥的也都是門兒清。大家也都知道他之前做過王爺,頂厲害的人物,都稱他為車王,以至於後來他家的祖墳也都被稱為車王墳。
晏森的生活也正是清政府倒臺後清王朝貴族們的真實寫照,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俗話講富不過三代,一代不如一代,為什麼?因為從第一代人的辛苦打拼,自己活的辛苦就希望自己的兒孫能夠輕鬆些,但下一代已經習慣了富裕的生活,很容易養成惰性。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倘若只是靠著父輩的積攢,終會有耗盡的一天,我們應該自強自立,靠自己才是真本事。
自古以來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好的出身本是優勢,可以利用這些便利的資源,接受更好的教育,做些利國利己的好事。但是偏偏總有人將這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優勢也成為了培養他們惰性的根源。
前期過的有多麼瀟灑,後期就是無窮盡的悲苦,天大的富貴在自己手中也會隨風而去,徒留傷悲。試想,如果晏森早期出類拔萃,學有所成,而不是渾渾度日,以他早期手中的祖產,也可以使他在某個領域闖出一片天來。天不遂人願,時光終逝去,遙不可追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晏森的這一生出於富貴,最終卻落的需要出賣力氣才能生活,慘澹收場。倘若年少的時候不是只知享樂的紈絝,好歹也能在平常生活中找份工作,節省開支,學會開源節流,祖產也足夠他一生衣食無憂,那也不至於晚年的悽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