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前清王爺也要拉黃包車生活,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2021-01-10 照理讀史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讀史。上一期節目,我們跟大家聊了聊,明代末年明代宗室被大量屠殺的事情。其實相對於明代,清代真是很幸運很幸運了,清朝末年政權也交出去了。

可是清代的皇室,基本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至少從來沒有發生過,大面積的屠殺。到清代末年的時候,有統計,清代宗室也有十幾萬人之多,當然因為清代很注意學習明代的經驗,沒有把宗室搞得那麼誇張,有一百多萬。

這十幾萬的清代宗室,基本上都能維持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什麼人找他們去報復,偶爾在別的城市發生了一點不太多的,對清代宗室的屠殺行為。以至於今天,我們還經常聽人家說,我祖上是哪個格格,我祖上是哪個貝勒。

以前我們就跟大家聊過,為什麼清代末期跟民國的權力交接,能這麼平穩,主要原因還是清末的統治者,有政治智慧,知道自己統治不了了,乾脆把這個權利交出去,也不要搞這個垂死掙扎了,也不要讓國家流血太多了。

所以,他們這個正確的選擇,也保全了清代的宗室,只不過,咱們也知道,清代皇室在末年的時候,每天除了吃喝玩樂,也幹不了什麼。所以當政權都交出去之後,他們想再維持當年那樣一個,特別繁華的生活,那也是不可能了。

幾乎所有清代宗室的成員,雖然人民沒有剝奪他們的財產,可是他們自己,也基本把自己財產給造光了。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清代當年我們以前講過,有12個鐵帽子王,有八個是入關之後分封的,我們就講其中一個鐵帽子王——克勤郡王。

克勤郡王的第一代,是嶽託,嶽託是誰呢?嶽託是努爾哈赤大兒子代善的長子,他這真是算長房長子長孫了,因為擁立皇太極有功,後來被封為克勤郡王,這是當年的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最後一任的克勤郡王,叫做晏森,他在1910年襲爵,也就是清代滅亡的前一年,這個時間已經很近了,襲爵的時候他只有15歲,

您想一個15歲的小孩,前半生一直是養尊處優的,到15歲的時候,還成為王爺了,只不過很悲催的是,這個王爺只幹一年,國家就沒有了,王爺也沒有了。

當年民國政府跟滿清籤了王室優待條例,每年還給個幾百萬銀元,可是這個錢也就給溥儀,不可能再給別人了。

說實話溥儀拿這點錢都不夠,溥儀自己的回憶,後期有很多太監宮女,還偷故宮裡的文物拿出去賣。

皇帝本人都沒幾個錢,那就更沒有多餘的財力,照顧其他的親王郡王們了,所以民國之後,晏森就只能坐吃山空,坐吃山空到什麼狀態,家裡的所有金銀細軟賣掉咱甭說,大宅子小宅子賣掉咱也甭說,甚至到最後打起什麼主意,把墳地給賣了。

怎麼賣呢?倒不是把墳地這塊土地賣了,咱們知道,克勤郡王的前幾代,那也都赫赫有名,所以入葬的時候,什麼石碑、花草甚至棺木,都是很講究的。後來這個晏森沒錢了咋整,把他祖輩的墳地上的花草石頭,全部拆下來賣。

那都是好石料,也能多少賣倆錢,按清代法律,偷墳掘墓者斬立決,晏森這等於也是犯了死罪,把自己祖宗的墳都拆開給賣了,即便這樣,賣這點錢還不夠他揮霍,不出幾年什麼賣的都沒有了。

他也得活著呀,怎麼辦?晏森甚至在北京城裡,當起了黃包車夫,就是駱駝祥子裡面,祥子幹那活。您想,前清的一個鐵帽子王世襲罔替的,這是多麼高的一個地位的人,到了民國竟然揮霍到,自己只能去當一個黃包車夫了。

以至於,當時京城各大報紙,還專門報導這個事兒,說這個拉車的,竟然當年是一個王爺,後來溥儀聽說這個事了,有點看不下去了。

溥儀後來不是還跟著日本人,到滿洲國當漢奸了嗎?溥儀就把晏森招去了,說怎麼的你也是一個宗室成員,你說你拉車多丟人,得,我賞賜你一箱子金銀財寶,你回去安身立命得了。

沒想到,晏森得了這個金銀財寶之後,轉身就去又賭又嫖,花個一乾二淨,氣得溥儀再也不想見這個人。以至於後來這個人,不知所終,到底身死何處都沒有人知道了。

其實,彥森只是滿清宗室落魄多人中的一個而已。據後世有人統計,滿清的12個鐵帽子王,到最後,沒有一個人能過上稍微富裕點的生活,沒辦法,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原作者:李承偉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黃包車夫的生活是怎樣的?用命換錢芥,幾乎活不過40歲
    引言:銀幕中的民國時期,大上海就是有錢人的天堂,燈紅酒綠,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讓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好生羨慕。不過,黃包車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黃包車夫穿梭在繁華的城市中,為了生計,為了幾個零碎銀兩,不停地工作,如同動物一樣,命如草芥,幾乎活不過40歲。
  • 他是清朝的世襲親王,晚年卻只能靠拉黃包車為生,還被人們稱為「車...
    當清朝被推翻之後,這些皇親貴族再也享受不到以前的榮華富貴,只能自力更生,連奴僕也沒有了,什麼都要重新開始。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克勤郡王爺晏森就是如此,這個爵位在他們家已經傳了13世17王了,到了他這一代是最後一個了,清朝被推翻時,所有的王公貴族都受到了牽連,逐漸沒落,他的王府也是如此,因此他不得不賣掉5處歷代克勤郡王墓地的樹木和磚瓦石料,雖然這種舉動在當時的人看來是對祖先的大不敬,但為了維持生活他也不得不這麼做了。
  • 清朝王爺拉黃包車:憑力氣吃飯,大清亡了,祖上留的財產也花完了
    鐵帽子王世襲到郡王晏森這正好趕上這個時候,前半生吃喝玩樂,後半生為生活奔波。  晏森所襲的王位最早是清王朝建國初期的老祖宗,是皇太極的親侄子,追隨皇太極東徵西討,驍勇善戰,最終被封為鐵帽子王,清王朝總共也就12個鐵帽子王,晏森的祖先就是其一。
  • 在民國拉黃包車有多苦?像老黃牛一樣悶頭幹活,基本活不過40歲
    祥子要買的人力車,其實就是黃包車,在民國時期的大街上,幾乎隨處可見。黃包車起源於日本,是一種依靠人力拉動的車子,所以嚴格來說,它與古代的馬車差不多,只不過馬匹解放了,人卻陷進去了。1873年,法國人米拉察覺到了黃包車的市場前景,於是向法租界公董局提議將黃包車引進中國,並設立專門的客運服務機構管轄。
  • 民國拉黃包車有多苦?像老黃牛一樣悶頭幹活,平均壽命不超過40歲
    祥子要買的人力車,其實就是馬車,民國時期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這種車起源於日本,是靠人力拉的車,所以嚴格地說,它和古代的馬車差不多,只是用馬來拉,人用馬去拉。1873年,法國人米拉發現了黃包車的市場前景,於是向法租界公董局建議,將黃包車引入中國,並設立專門的客運部門,負責管理這一市場。
  • 清滅亡後,高高在上的八旗貴族去了哪裡?男人拉黃包車,女人更慘
    清滅亡後,高高在上的八旗貴族去了哪裡?男人拉黃包車,女人更慘 清王朝作為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曾經有過一段相當輝煌的日子,作為統治階級的滿清貴族擁有著凌駕於平民百姓以及大多數漢族人的地位。但是,這種輝煌是有時間限制的,他們的特權地位也只維持了數百年。
  • 民國黃包車夫有多苦?像牲畜一樣沒日沒夜地拉活,幾乎活不過40歲
    黃包車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民國時代的電視劇中出鏡率極高,黃包車的車夫們純樸熱忱,經常拉著客人走在大街小巷,雖然畫面美好且有煙火氣,但其實身為底層人民的黃包車夫非常辛苦,他們風裡來雨裡去看似十分堅強,可絕大多數車夫都活不過40歲,這是為什麼呢?
  • 「少爺車夫蔣緯國」:經常拉黃包車送車夫回家
    淘氣的蔣緯國在蘇州上學時常自己拉黃包車而讓車夫坐車,被市民稱為「少爺車夫」 民國年間,蘇州城西閶門石路一帶,店鋪林立,商賈雲集,酒店茶館客棧近百家,人流物流大都在這裡集散。
  • 民國黃包車夫:靠體力活吃飯,一般都活不過40歲
    在講述民國時期的影視劇中,我們通過劇組的布景回到民國時期,女子合身的美麗旗袍,男子臉上架著的斯文眼鏡,中山裝或長袍,街道間的小販叫賣聲,常常讓我們一陣恍惚。而在這些或華麗或樸素的街景裡,有一種特殊的人常常出現:黃包車夫。
  • 黃包車拉出的江北皇帝,黑白兩道通吃,其勢力不輸黃金榮
    在民國時期的舊上海,很多男子目不識丁,為了養家餬口,他們只能靠給人拉黃包車過日子。眾所周知,拉黃包車又苦又累,而且根本掙不了多少錢。在我們讀過的老舍先生寫的長篇小說《駱駝樣子》中,主人公祥子便是拉黃包車的,他一直想要攢錢買一輛自己的黃包車,卻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令人唏噓。
  • 拉黃包車是一種謀生方式
    不得輕易忽略的問題在於,一個朝代的興起就自然預示著另一個朝代的滅亡,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朝代滅亡的後續安置問題。以清朝為切入口,來做出具體的講解。清朝覆滅後,14萬皇室成員何去何從?拉黃包車是一種謀生方式。清朝正式走向了滅亡之後,我們不禁感到奇怪的是,清朝的皇室成員一共達到了14萬之多,清朝雖然走上了覆滅的道路,但是這些殘存下來的皇室成員應該如何安置呢?
  • 末代王爺揮霍完家產,賣掉了祖墳,最後當起了黃包車夫
    一定要腰纏萬貫才叫做富有嗎?也並非如此,腹有詩書氣自華,若是一個人很有學識,那麼也代表這個人足夠富有。在大清末代,有位身份尊貴的王爺,當時見到他的人,無不形容他是個有錢人,然而後來,他卻得到了與曾經完全不同的評價。
  • 公主擺地攤,王爺拉黃包車
    於是乎一些皇室隱姓埋名,努力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一些皇室直接拿著以前搜刮來的銀兩,跑去國外生活;還有一些什麼都不想做,光是「啃老本」,啃完老本以後弄得流離失所,其中絕大部分滿清貴族,都過著悽慘的生活,最慘的莫過於曾經的鐵帽子王,竟然當了車夫。1.
  • 揭秘民國時期的計程車大戰
    其實這樣的「計程車大戰」並不是首次,在我國民國時期就上演過這樣的大戰,只不過那個時候沒有網際網路,所有「戰鬥」都是在線下解決的。一說起新中國成立之前的計程車,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人力車,好像那個時代就沒有真正的計程車,人們出門如果想「打車」,就只能乘坐兩個輪子的人力車似的。這是現代人對舊社會的一大誤解。
  • 民國時期,十個大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人民幣?能夠買到多少東西?
    那麼十個大洋,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10塊大洋能買到些什麼東西呢?大洋大洋其實就是指的當時老百姓所使用的法定貨幣,銀元。宣統年間,清政府就已經設立專門的鑄幣局,發行銀元。由於當時的政府放任銀幣自由鑄造、流通,所以市面上存在有非常多的銀元,各式各樣,包括龍洋,鷹洋等等,而這些銀元就統稱為大洋!
  • 民國一輛小汽車多少錢?2700塊大洋,等於27個黃包車夫1年的收入
    其實我們看過民國劇的人,都知道在民國時期的大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小轎車, 但是數量卻是極其的稀少,是不是說當時的小汽車非常昂貴呢?確實是很昂貴的,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東西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價格都是極其昂貴的,等到普及之後,價格自然就會大大的降低,比如我們現在的小汽車幾萬塊就可以買一臺了,幾萬塊可能在很多國人這裡就是一個月的工資而已,算不上什麼大事,可是在民國時期可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 民國時期的自由戀愛風潮,背後是什麼在主導?
    而且,這一相見、相知到相愛的過程又會歷經波折,這不禁讓人好奇,在民國這樣一個新舊更迭的複雜時期,社會對自由戀愛的接受度、男女對自由戀愛的追求度以及這些帶來的影響和思考都呈現怎樣的奇妙情狀? 總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民國女性思想解放,戀愛觀開放前衛,青年人嚮往自由戀愛;封建禮教對女子思想和行為的壓迫,舊傳統對自由戀愛的巨大束縛;上流社會的文人才子對自由戀愛的執著,急於掙脫禮教束縛的情緒。 為何民國時期會興起自由戀愛風潮呢?
  • 「黃包車夫」有多慘?賺的錢還還不上車租,大多數人活不到40歲!
    "黃包車夫"有多慘?賺的錢還還不上車租,大多數人活不到40歲!眾所周知,民國時代是中國近代一段非常悲慘的歲月。在這段時期裡,國內不穩,外敵入侵。無數平民受到剝削,餓死街頭。而一些農村人在鄉下耕作也是活不下去了,於是就跑到城裡去謀生了。
  • 清朝的王爺,狀告電影公司獲賠13億法郎,揮霍完後跑去拉黃包車
    老話說得好,成由勤儉敗由奢,這裡的勤儉不僅僅指的是身體的勤勞與消費的節儉,引用到個人生活中或許是這樣,但往更深層次去延伸,代表的意義則更加深遠。對於一個人而言,勤勞會讓他得到社會的認可,節儉又可以為他積累財富,這兩者的結合將會使人生活的幸福。
  • 民國時期上海丐幫的內幕
    但在這繁華的背後,潛伏著社會危機,社會出現了許多病態的東西,如「標金投機的過度,工廠商店的歇業,盜劫綁票的增多,淫風賭窟的蔓延,離婚自殺的習見,貪汙賄賂的盛行,土豪劣紳的勾結,學校風氣的腐敗」。走在上海的街頭,人們經常會遇到在街頭乞討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