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靜心的佛語,句句寬心,大徹大悟!

2021-01-18 魅文字

一、人們煩惱時,只看到是誰惹了自己,總是怨天尤人,怨這怨那,從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從不從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煩惱天天有,撿來自己惱,卻忘了:本是平常事,不揀自然無。

二、風雨人生,不會事事都如己意;紛擾世界,不會處處都悅己心;是非俗世,阡陌紅塵,總有一些事,讓我們不順心;總有一些人,讓我們不滿意;總有一些路,讓我們走不通;總有一些理,讓我們悟不透;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不快樂。

三、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都會走,緣起緣滅、終有時,隨緣、順緣、不強求;遇到任何情況,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不苛求。借了一副空皮囊而來,臨了又空空無一物地去,人生幾十年,不過如此。

四、佛說,凡事都需一個「忍」字,忍他人之不能忍,方為人上人。仔細想想,沒有什麼值得你生氣的。莫要讓怨恨佔得一席之地。一個能寬容他人的人,必定也會得到他人的寬容,同時也會懂得寬容自己。

五、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凡事不必計較,過了就過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結果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心靜了就平和了。

六、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想得到和怕失去;人生最大的踐行,是管住嘴和邁開腿;人生最大的見地,是沒什麼和算了吧;人生最大的徹悟,是怎麼來和怎麼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身已安和心亦寬。

七、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顆煩躁不安一天七十二變的心,而不是修正別人,專挑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的我執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八、凡事多一些體諒,以後就少許多後悔;我們的悲哀,不在於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陷在曾經的記憶中,對一些人耿耿於懷,對一些事斤斤計較。人生一輩子,有時想想,還真是除了生死,什麼都是閒事。

九、人生的路,總有幾道彎,幾道溝,幾道坎;生活的味,總有幾分苦,幾分酸,幾分澀。重要的是懂得調解,路不通時,試著拐彎;壓力大時,學會排解;心不快時,找個角落發發呆;要的得不到,選擇知足;求得不如意,試著妥協。

十、簡單的事,想深了,就複雜了,想多了,就繁瑣了。複雜的事,看淡了,就簡單了,看透了,就輕鬆了。落拓本自名士。心寬即是如來。活得不必那麼精細!人間百種洶湧,總有來由。命中萬般歷練,皆是造化。

十一、打開不一樣的窗,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擁有不一樣的視野,就會收穫不一樣的心境。人活一世,你能接納的、你能面對的、你能包容的、你能理解的、你能釋懷的,才是你真實的世界。所以說,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十二、佛曰:處事須精明,待人要糊塗。有福而不驕,則無禍;有禍而不懼,自是福。事看擔當,逆境看襟懷,喜怒看涵養,行止看膽識。有點忙碌是個福,免得無聊;受點誹謗也是福,免得驕傲。交友要先淡後濃,先疏後親。清貧之交能長久,利益之交必兩傷。

十三、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

十四、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十五、人要相信因果,你種什麼樣的因,肯定有什麼樣的果報,這是事實真相,這也就是常常講的「境隨心轉」。所以,你只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守住這四句,你的一生就會很幸福、很圓滿,縱然有很多災難,你也會逢兇化吉!

十六、人生,需要有所放棄。當喜悅已經成為過去,當激情已深深沉淪,前行的路已經泥濘,惰性已經產生,我們真的需要放棄。人生鮮有坦途,得失總是無序,無須因一時之得而竊喜,因一事之失而巨痛,是你的,總會到來。

十七、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煩惱是自己窮想出來的;痛苦是與人比出來的;疾病是不良習慣造出來的;心態是經歷煉出來的;快樂是知足養出來的;健康是步行走出來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鬆。

十八、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十九、人生不要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我們辛辛苦苦來到這個世界上,可能春風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如果改變不了,那就去適應。如果做不到適應,那就只好迴避。如果連迴避也做不到,就只有放手。

二十、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窄;越寬容,越寬。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生活,因夢而美好;人生,因夢而苦悶。然而,再難的道,也有盡頭;再長的路,也有出口,堅持就會有光明。

二十一、看到別人的好,便心生嫉妒;看到別人的醜,便心生厭惡;看到別人的窮,便心生不屑;看到別人病老,便心生厭棄;看到別人不幸,就幸災樂禍。全無隨喜之心,慈悲之心,同情之心。人生無常,好與壞,美與醜,富與窮,健康與疾病,在瞬間都可能發生逆轉,因此對別人好點,就是對自己慈悲。

二十二、有些人與事,是你必須要路過的驛站,好壞,成敗,聚散,愛恨,都無所謂,它只是幫你嘗遍人生百味,看淡世事冷暖。所有的經歷,都是催熟的良藥。

二十三、生活上,有一顆隨緣心,你會更灑脫;有一顆平常心,你會更從容!在待人上,有一顆慈悲心,你會更積善;有一顆感恩心,你會更幸福!在做事上,有一顆因果心,你會更明理;有一顆不貪心,你會更快樂!在處世上,有一顆忍讓心,你會更逢源;有一顆質樸心,你會更純粹!

二十四、不要輕易和人發生爭執,當有人和你無關緊要的爭執時,你就讓他贏,因為你並未損失什麼。其實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爭,不是與他人爭,而是與困苦抗衡。隨,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後安。——和愛人爭,贏了也是輸了;和朋友爭,贏了利益,輸掉人情;和親人爭,贏了面子,寒了心。

二十五、生活是個萬花筒,酸甜苦辣盡藏其中。人生,到底還是活一回心境。境界不同,心境迥異。看重者心苦,看輕者灑脫;執著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勞累,無欲者清閒。清茶一盅,淡看風雲變幻,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二十六、凡一切不如意、不順心、遭遇都是債。忍讓福中福,忍了、讓了,心平氣和,這一筆債也就清了,還了,接下來就是福了。不忍福中禍,不忍債沒還,又添新債,到時還也還不清,苦也苦不完。不滿憤怒、報復,即是添新債,如此下去,冤冤相報何時了。

二十七、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人生也許有太多的為什麼沒有答案,也有太多的答案沒有為什麼,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數,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

相關焦點

  • 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
    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時間:2019-04-08 16:14   來源:好句子迷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關於人生感悟佛教經典語錄 句句充滿智慧讓人大徹大悟 一、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 能讓人靜心的佛語,金玉良言,看懂就是福氣
    能讓人靜心的佛語,金玉良言,看懂就是福氣一、 愛若難以放進手裡,何不將這雙手放進心裡。二、財富不會憑空而來,你想發大財就得付出你的時間、精力、甚至你的健康,或者為你做事的人的時間、精力、甚至他的健康。
  • 佛經中經典的四句佛語,句句發人深省,讀懂了有大好處
    在佛經中,有四句經典的佛語,句句發人深省,直指佛法的核心,讀懂了有大好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佛語出自於《心經》,佛家認為色受想行識等五蘊都是「空」,不單皮相是「空」,連帶著受想行識,都是「空」。什麼是五蘊?即構成人身之物,「色」是皮囊外相,而受想行識則是人生來而有的感受。什麼又是「空」?
  • 關於靜心的佛語句子
  • 佛語禪心的18句忠告,句句簡單順口,教你處世之道!
    佛語禪心的18句忠告,句句簡單順口,教你處世之道!
  • 感悟人生的佛教禪語,句句讓你大徹大悟!
    一、感悟人生的佛教禪語,句句讓你大徹大悟!二、不要把煩惱帶到床上,因為那是睡覺的地方:不要把怨恨帶到明天,因為那是美好的日子:不要把不良的情緒掛在臉上,因為那是一個令人討厭的表情!「自己跌了跤,埋怨門檻高」,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百無一用是抱怨,喜也一天,怨也一天,何不棄怨就喜,享受每一天呢!早上好三、你說要敬往事一杯酒,再愛也不回頭。
  • 最靜心的佛語,睿智深刻,讓人受益匪淺!
    一、人生有太多的問題找不到答案,太多的答案搞不懂為什麼,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數,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二、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三、人生的境界,說到底,是心靈的境界。若心亂神迷,無論你走多遠,你皆捕捉不到人生的本象,領略不到有韻致的風景。
  • 「唯識的每日靜心」活動調整
    是這樣,在接下來共修的一個月內,原本計劃是每晚給大家一個靜心來共修,讓大家自己將這份理解隨時沉澱到生活。但楊博士知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隨時有挑戰,也想再多做一點來照顧和關懷大家。這一次,特別再請我們配合他的作業,每天早上多給大家一個提醒的錄音,用一些簡單的練習、靜坐或運動,開始這一天。
  • 朋友圈大徹大悟的佛語語錄,經典實用,乾貨滿滿!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十八、一段路,走了很久,依然看不到希望,那就改變方向;一件事,想了很久,依然糾結於心,那就選擇放下;一些人,交了很久,卻感覺不到真誠,那就選擇離開。一種活法,堅持了很久,依然感覺不到快樂,那就選擇改變。
  • 放寬心態的佛語經典語錄,哪一句讓你大徹大悟?
    簡單,是人生的大徹大悟。無欲無求無失望,來去隨緣少徒勞。簡單,是人生的至境。簡單,是最大的快樂。七、在你說話之前,先聽;在你回應之前,先想;在你傳播之前,先慎;在你盈利之前,先儉;在你承諾之前,先決;在你做到之前,先忍;在你回家之前,先禮;在你退出之前,先試。如果你都能先行一步,那麼人生將減少無數缺憾!
  • 突然釋懷的佛語禪心,句句淨化心靈!
    二、人生有太多的問題找不到答案,太多的答案搞不懂為什麼,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數,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三、再大的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背著昨天追趕明天,會累壞了每一個當下。邊走邊忘,才能感受到每一個迎面而來的幸福。煩惱不過夜,健忘才幸福。四、與己無緣者,隨他來去,即為淡;與己有緣者,好自珍惜,即可有味。
  • 看完內心平靜的佛語,經典睿智,讓你大徹大悟!
    八、人生道路有許多的問題找不著結果,許多的結果弄不懂為何,冥冥之中凡事皆有定局,大家需要做的便是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九、人一生中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碰到不順眼的人,不可避免,如果你不學會原諒,就會活得痛苦,活得累。如果你看不開,就會傷心傷己。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看淡,學會釋然。
  • 從朱熹遺留文獻中的佛語中得知他的禪意竟然如此之高
    朱嘉書體文中引用的佛語雖不如其詩歌和《朱子語類》,但為數亦不少。檢朱嘉之「書飛其書信文引佛語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引用,即對所引佛語不作任何改變而加以延引。如「石火電光底消息」(《答張欽夫書》)一語中,「石火電光」出於《五燈會元》之「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 簡單,是人生的大徹大悟
    有太多人,經歷過大徹大悟之後,才會明白,簡單,才是最幸福的生活。簡單,向來就是人生的大徹大悟。人們之所以不重視簡單的幸福,多是還未領會到其中的深意。孩提時代,即便是三三兩兩個人,甚至是一個人,也會覺得頗有意思。而隨著時光的緩緩流逝,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你成熟穩重了,卻未必經常感受到快樂。
  • 精闢透徹有深度的佛語句子,哪一句讓你大徹大悟?
    十五、人生如茶,靜心以對。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十六、不要盤算太多,要順其自然,人生,選擇了複雜,就是選擇痛苦;選擇了簡單,就是選擇快樂。
  • 「卍」在佛語中是什麼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介紹我們經常可以在每個佛像的胸前看到一個特殊的符號,在每個佛教寺廟裡,同樣的特殊符號會出現在牆上,這個符號是佛語中的單詞「卍」。我們都知道符號的發音和case是一樣的,這個字符象徵著吉祥如意的意思。從他的形狀,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層一層的堆積起來的,看起來像是雲朵。因此在佛教中,人們也叫她吉祥的歡樂圈或吉祥的海雲。
  • 禪語美文:細細品味佛語——領悟心的最高境界
    讓心安靜下來,細細品味佛語,來領悟心的最高境界。壹《金剛經》有這樣一句佛語:所有相皆為虛幻;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如果沒能控制住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天為不同的事憂心煩心,那就是做不到「一切皆為虛幻」,亦沒能擁有平常心去看待世間萬物,自然體會不到佛語中心的最高境界。貳佛語: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 關於獨處靜心的佛語,心煩心累時多看看!
  • 如何把握當下一切事,解決人生三大問題,得究竟圓滿,大徹大悟
    感嘆光陰流逝,如何把握當下一切事,解決人生三大問題,得究竟圓滿,大徹大悟中國禪宗文化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一大特色,為禪宗文化的宗旨。禪宗文化的思想主要於佛陀時代拈花示眾,迦葉破顏微笑的典故,因而成就了拈花一笑「以心傳心」而聞名於中國佛教。
  • 佛語心靜的句子,句句修心養性,心浮氣躁時多看看!
    佛語有云: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誠哉斯言。17. 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來自前世甜蜜或痛苦的千般回憶。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前世因今世果,今朝情緣來之不易,理應謹慎珍惜。18. 一個人的寬容來自一顆善待他人的心;一個人的涵養來自一顆尊重他人的心;一個人的修為來自一顆和善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