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們煩惱時,只看到是誰惹了自己,總是怨天尤人,怨這怨那,從不抱怨自己看不破,想不通,看不透,從不從自身找原因,只知道,煩惱天天有,撿來自己惱,卻忘了:本是平常事,不揀自然無。
二、風雨人生,不會事事都如己意;紛擾世界,不會處處都悅己心;是非俗世,阡陌紅塵,總有一些事,讓我們不順心;總有一些人,讓我們不滿意;總有一些路,讓我們走不通;總有一些理,讓我們悟不透;總有一些時候,讓我們不快樂。
三、該來的都會來,該走的都會走,緣起緣滅、終有時,隨緣、順緣、不強求;遇到任何情況,面對、接受、處理、放下、不苛求。借了一副空皮囊而來,臨了又空空無一物地去,人生幾十年,不過如此。
四、佛說,凡事都需一個「忍」字,忍他人之不能忍,方為人上人。仔細想想,沒有什麼值得你生氣的。莫要讓怨恨佔得一席之地。一個能寬容他人的人,必定也會得到他人的寬容,同時也會懂得寬容自己。
五、凡事不必苛求,來了就來了;凡事不必計較,過了就過了;遇事不要皺眉,笑了就笑了;結果不要強求,做了就對了;生活就是一種簡單,心靜了就平和了。
六、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想得到和怕失去;人生最大的踐行,是管住嘴和邁開腿;人生最大的見地,是沒什麼和算了吧;人生最大的徹悟,是怎麼來和怎麼去;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身已安和心亦寬。
七、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顆煩躁不安一天七十二變的心,而不是修正別人,專挑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放下那些自以為是的我執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八、凡事多一些體諒,以後就少許多後悔;我們的悲哀,不在於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陷在曾經的記憶中,對一些人耿耿於懷,對一些事斤斤計較。人生一輩子,有時想想,還真是除了生死,什麼都是閒事。
九、人生的路,總有幾道彎,幾道溝,幾道坎;生活的味,總有幾分苦,幾分酸,幾分澀。重要的是懂得調解,路不通時,試著拐彎;壓力大時,學會排解;心不快時,找個角落發發呆;要的得不到,選擇知足;求得不如意,試著妥協。
十、簡單的事,想深了,就複雜了,想多了,就繁瑣了。複雜的事,看淡了,就簡單了,看透了,就輕鬆了。落拓本自名士。心寬即是如來。活得不必那麼精細!人間百種洶湧,總有來由。命中萬般歷練,皆是造化。
十一、打開不一樣的窗,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擁有不一樣的視野,就會收穫不一樣的心境。人活一世,你能接納的、你能面對的、你能包容的、你能理解的、你能釋懷的,才是你真實的世界。所以說,你的心有多大,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十二、佛曰:處事須精明,待人要糊塗。有福而不驕,則無禍;有禍而不懼,自是福。事看擔當,逆境看襟懷,喜怒看涵養,行止看膽識。有點忙碌是個福,免得無聊;受點誹謗也是福,免得驕傲。交友要先淡後濃,先疏後親。清貧之交能長久,利益之交必兩傷。
十三、一切因緣而起,因念而生。執著於某一事或某一物,就會患得患失,煩惱也接踵而至;如能看開一切,心無掛礙,就會無所畏懼。人生往往是怕什麼來什麼,當你看淡得失、無謂成敗的時候,反倒順風順水,遇難成祥。
十四、人生學會隨緣,才能活得自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
十五、人要相信因果,你種什麼樣的因,肯定有什麼樣的果報,這是事實真相,這也就是常常講的「境隨心轉」。所以,你只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守住這四句,你的一生就會很幸福、很圓滿,縱然有很多災難,你也會逢兇化吉!
十六、人生,需要有所放棄。當喜悅已經成為過去,當激情已深深沉淪,前行的路已經泥濘,惰性已經產生,我們真的需要放棄。人生鮮有坦途,得失總是無序,無須因一時之得而竊喜,因一事之失而巨痛,是你的,總會到來。
十七、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煩惱是自己窮想出來的;痛苦是與人比出來的;疾病是不良習慣造出來的;心態是經歷煉出來的;快樂是知足養出來的;健康是步行走出來的。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鬆。
十八、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十九、人生不要為了任何人委屈自己,我們辛辛苦苦來到這個世界上,可能春風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如果不喜歡,那就去改變,如果改變不了,那就去適應。如果做不到適應,那就只好迴避。如果連迴避也做不到,就只有放手。
二十、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人心是相互的,你讓別人一步,別人才會敬你一尺。人心如路,越計較,越窄;越寬容,越寬。不與君子計較,他會加倍奉還;不與小人計較,他會拿你無招。生活,因夢而美好;人生,因夢而苦悶。然而,再難的道,也有盡頭;再長的路,也有出口,堅持就會有光明。
二十一、看到別人的好,便心生嫉妒;看到別人的醜,便心生厭惡;看到別人的窮,便心生不屑;看到別人病老,便心生厭棄;看到別人不幸,就幸災樂禍。全無隨喜之心,慈悲之心,同情之心。人生無常,好與壞,美與醜,富與窮,健康與疾病,在瞬間都可能發生逆轉,因此對別人好點,就是對自己慈悲。
二十二、有些人與事,是你必須要路過的驛站,好壞,成敗,聚散,愛恨,都無所謂,它只是幫你嘗遍人生百味,看淡世事冷暖。所有的經歷,都是催熟的良藥。
二十三、生活上,有一顆隨緣心,你會更灑脫;有一顆平常心,你會更從容!在待人上,有一顆慈悲心,你會更積善;有一顆感恩心,你會更幸福!在做事上,有一顆因果心,你會更明理;有一顆不貪心,你會更快樂!在處世上,有一顆忍讓心,你會更逢源;有一顆質樸心,你會更純粹!
二十四、不要輕易和人發生爭執,當有人和你無關緊要的爭執時,你就讓他贏,因為你並未損失什麼。其實人生的幸福,一半要爭,一半要隨。爭,不是與他人爭,而是與困苦抗衡。隨,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後安。——和愛人爭,贏了也是輸了;和朋友爭,贏了利益,輸掉人情;和親人爭,贏了面子,寒了心。
二十五、生活是個萬花筒,酸甜苦辣盡藏其中。人生,到底還是活一回心境。境界不同,心境迥異。看重者心苦,看輕者灑脫;執著者迷,了悟者空;多欲者勞累,無欲者清閒。清茶一盅,淡看風雲變幻,心淡了,幸福就多了。
二十六、凡一切不如意、不順心、遭遇都是債。忍讓福中福,忍了、讓了,心平氣和,這一筆債也就清了,還了,接下來就是福了。不忍福中禍,不忍債沒還,又添新債,到時還也還不清,苦也苦不完。不滿憤怒、報復,即是添新債,如此下去,冤冤相報何時了。
二十七、紅塵看破了,不過是浮沉;美麗看破了,不過是軀殼;生命看破了,不過是無常;愛情看破了,不過是聚散!人生也許有太多的為什麼沒有答案,也有太多的答案沒有為什麼,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數,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處於順境,以靜心安於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