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外骨骼……軍事智能化補給新模式亮相演訓場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 張杰 陳海江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野外庫所點遭敵炸毀,給養物資告急,請求支援!」7月下旬,一場實戰化後勤保障演練在山城重慶打響。開演沒多久,野戰指揮所就收到前線求援信息。

硝煙之中,隨著一道道指令下達,身穿外骨骼裝置的「未來戰士」輕鬆地將數百公斤的給養物資安放到無人機上,滿載物資的無人機「蜂群」編隊迅即升空,在戰場前沿接到空投物資的無人車「蟻群」編隊立刻穿越炮火抵達指定位置……後勤補給線迅速貫通,演訓場仿佛變成一個科幻世界。

身穿外骨骼的戰士戰力倍增

無人機蜂群、無人車蟻群整裝待發

科技日報記者7月24日了解到,這場演練由陸軍勤務學院軍需採購系牽頭進行,目的是開展無人智能化補給新模式探索試點,提升部隊複雜條件下軍需物資保障能力。

勤務保障直接影響部隊戰鬥力。然而,未來戰場高新武器多,烈度大,受敵威脅嚴重,前送道路損毀多,必將給物資保障特別是給養補給帶來重大困難。為打通軍需保障「最後一公裡」,該院軍需採購系創造性地將現代無人機(車)、衛星定位、圖像識別處理、機械外骨骼等技術有機集成,探索研製無人智能化物資補給系統,實現了野戰物資補給無人化,構建了具有新型陸軍特色的野戰快餐化保障體系。

無人機蜂群攜物資升空飛行

無人裝備後方操控組緊張作業

該院綜合演練無人智能化補給科目負責人龔戰勝介紹,「人體外骨骼保障,可增強單兵50-80kg的負載能力,有效解決人體耐力有限的難題;無人機蜂群保障,每架可搭載30kg物資,能實現全天候、全地形投送;無人車蟻群保障,每臺可裝載350kg物資,能實現空地協同保障。」

無人機給養物資投送

龔戰勝指出,「這是為實現『一體指揮、一體運用』的目標,按照『前方牽引後方、作戰保障一體』的思路,將無人智能化物資補給新模式納入學院綜合演練的一次有益探索。」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陸軍勤務學院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負重70公斤,邊防戰士海拔五千米健步如飛,單兵外骨骼全面列裝
    身穿一身外骨骼裝備,能夠達到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的效果。在電影中為觀眾展示了外骨骼強大的威力和作用。當然了,外骨骼在現實中也不再稀奇。但是在性能方面未能達到電影中的「高檔全面」。就在前不久,中國央視軍事發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稱,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西藏邊防戰士配備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也正是「單兵外骨骼」大顯身手的好地方。
  • 解放軍演訓場又現「黑科技」:星空迷彩+VR射擊,科技範兒十足
    東方網·演兵場12月23日報導:隨著部隊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解放軍演訓手段也與時俱進。日前,在北部戰區陸軍組織的基層教練員集中考評中,演兵場就發現,無人機、VR模擬系統等多款「黑科技」亮相考評現場。參考官兵身著新式「星空迷彩」,戴VR眼鏡,科技範兒十足!
  • 中國新一代機械外骨骼:1人搬80公斤重物無壓力,戰力超乎想像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軍事實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不僅擁有許多直接影響到軍事實力的強大武器,還有不少間接提升了軍事實力的保障裝備,比如說軍用機械外骨骼。
  • 市交警支隊智能化高速公路無人機巡邏系統亮相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
    2020-11-25 06:13:08 來源: 祈歌兒 舉報   原題目:市交警支隊智能化高速公路無人機巡邏系統亮相第十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
  • 軍事智能化 牽引網絡空間作戰加速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軍事智能化是機械化、信息化之後軍事領域發展的新趨勢和新方向,我們要在現有機械化和信息化基礎上發展智能化,同時用智能化牽引機械化和信息化向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發展。
  • 我軍西部一線部隊配備科幻無動力外骨骼,可讓女醫護兵化身大力士
    隨著我軍對一線部隊單兵後勤保障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裝備近年來陸續裝備部隊,如新一代「星空」作訓服、新型防寒服、防彈頭盔、單兵攜行具、無人補給直升機、自熱野戰食品等,有力提高了部隊戰鬥力。雖然動力外骨骼遭遇電池瓶頸,但外骨骼的基本設計在無動力情況下仍能起到輔助人體負重和減輕運動傷害的作用,於是近年來羽量級無動力外骨骼(也被稱為被動式外骨骼)開始大行其道,甚至被應用於軍事領域。
  • 空軍新型移動營房亮相演訓場:空調水電一應俱全,還帶防爆圍牆
    近日,解放軍空軍新型箱式組合「移動營房」亮相大漠演訓場。快搭快收、靈活部署,大幅縮短了部隊進駐所花費的時間、提升部隊戰備保障效能。圖說:新型箱式組合板房內設 來源:中國軍網而前面在大漠演訓場亮相的「移動營房」是結合一線部隊住用反饋進行改進後的新型箱式組合板房。在模塊設置、水電接口預留以及打包運輸方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提升。在營區外圍,還採用了具有快搭快收、便捷填充特點的鎖扣式隔爆屏障。
  • 解放軍空軍新型移動營房亮相演訓場:空調水電一應俱全,還帶防爆圍牆
    近日,解放軍空軍新型箱式組合「移動營房」亮相大漠演訓場。快搭快收、靈活部署,大幅縮短了部隊進駐所花費的時間、提升部隊戰備保障效能。圖說:新型箱式組合板房內設 來源:中國軍網而前面在大漠演訓場亮相的「移動營房」是結合一線部隊住用反饋進行改進後的新型箱式組合板房。在模塊設置、水電接口預留以及打包運輸方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提升。在營區外圍,還採用了具有快搭快收、便捷填充特點的鎖扣式隔爆屏障。近年來,解放軍在改善部隊後勤保障,提升官兵生活居住環境上可謂是下了大工夫。
  • 從影視作品看動力外骨骼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動力外骨骼以每秒數千次的速度調整全身每一個關節,讓使用者幾乎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動力外骨骼也不同於《阿凡達》中頻頻出鏡的AMP外骨骼機甲。理想狀態下,動力外骨骼足夠輕便,不僅能夠用於軍事,還可以幫助殘疾人起身行走。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可穿戴設備領域最特別,也是最有望軍民兩用化的品類。
  • 國產最輕便無線手部外骨骼機器人亮相上海
    此次產品發布亮點十足:新一代下肢康復機器人實現突破,推出了針對機構訓練版本ExoMotus M4、針對個人的助行版本ExoMotus H4以及針對科研領域的開發者版本EXOPS,實現康復周期全覆蓋;手功能康復機器人是世界上最輕便的無線手部外骨骼機器人之一;標準化的智能康復訓練設備實現了對上肢、下肢、踝關節、腕關節、手指等部位的全覆蓋。
  • 央視證實,解放軍收到一種外骨骼裝備,美專家:讓人變成超級戰士
    央視節目畫面截圖據俄羅斯軍事網稱,中國軍方正在測試一種新的外骨骼服,以幫助士兵相對輕鬆地搬運重物,像超級英雄一樣,中國士兵穿著「外骨骼」套裝,有點像電影《星際飛船》,《鋼鐵俠》中的機器人一樣日前,據官方媒體稱,解放軍邊防部隊最近收到了一種外骨骼裝備,這可以讓他們能夠在惡劣的高海拔環境中更有效地執行任務。有分析專家認為,這種外骨骼服在搬運貨物、哨兵巡邏等任務中特別有效。
  • 搬運外骨骼亮相嫦娥五號搜索現場,一人能搬50公斤
    搬運外骨骼亮相嫦娥五號搜索現場,一人能搬50公斤 2020-12-24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人機編隊亮相「小飛手杯」開幕式
    近日,溫州市第五屆「小飛手杯」青少年無人機錦標賽在溫州市黃龍第三小學拉開帷幕,後期競賽將在多個賽區分段舉行。比賽開幕式上,由黃龍第三小學學生操作的10架無人機編隊升空亮相,這批無人機按照預先設置的程序飛行,動作整齊劃一。
  • 重勞動者的輔助神器,鐵甲鋼拳外骨骼機器人亮相世界機器人大會
    北京鐵甲鋼拳科技有限公司的「鐵甲鋼拳外骨骼」,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動力包裹到手指的上肢外骨骼CEXO-01,腰部助力外骨骼CEXO-W02和全身外骨骼CEXO-W03亮相了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肢外骨骼CEXO-01:CEXO-01採取了鐵甲鋼拳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系統,以及配套的控制邏輯系統,使其既擁有氣動系統靈敏和反應快的優點,又擁有液壓系統負載大的特點。CEXO-01通過獨特的機械設計和控制邏輯,在增加手臂力量的同時,解放了操作者的雙手,還增加了手指的力量,使穿戴者可以應對更多複雜精密的工作。
  • 【萬花筒】軍用動力外骨骼編年史
    在《明日邊緣》一片中,人類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伴隨著湯姆克魯斯完成了從菜鳥到戰神的驚天大升級,令很多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觀影結束後,這裡按時間年代順序收集整理了軍用動力外骨骼的相關介紹資料。在1986年電影《異形2》中的決戰場景中,裡普利中尉藉助「動力裝載機」的獨特裝置與異形女王殊死搏鬥。
  • 高下立判,我軍用無人機空投熱食,印軍竟讓當地百姓無償搬運補給
    運送過程中前方道路突然受損,車輛無法通行,無人機分隊迅速將方便投送的快餐食物及醫療物質放入空投箱中,通過無人機蜂群投送單兵作戰口糧,保障前線官兵連續作戰能力,車隊在險情排除後快速將熱食送達,創造一切條件,讓前線戰士吃好!道路受損,配送車輛無法通行怎麼辦?
  • 領航強軍 鐵流浩蕩——習近平主席領導推進新時代軍事訓練紀實
    2016年6月,經習主席批准,全軍實戰化軍事訓練座談會召開,深入查擺演訓場上作風頑疾。歷史,總有一個個經典瞬間。由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向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轉變。堅持以機械化為基礎、信息化為主導、智能化為方向,大力開展面向信息化、前瞻智能化的軍事訓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時代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科技之變、改革之變,新時代軍事訓練正迎來一場深刻變革。
  • 練兵備戰再出發——2021年全軍部隊新年開訓大掃描
    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題:練兵備戰再出發——2021年全軍部隊新年開訓大掃描新華社記者1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籤署中央軍委2021年1號命令,向全軍發布開訓動員令,鮮明提出「聚焦備戰打仗,深入推進軍事訓練轉型,構建新型軍事訓練體系,全面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和打贏能力」,為新年度軍事訓練提供了根本遵循。
  • 解放軍新型作訓服,亮相了!
    近日,有媒體公開發布了解放軍新型保暖作訓服等15種新被裝列裝的新聞。隨後,邊防官兵開始了他們的「首秀」! 新型作訓服沿用星空迷彩「塗裝」,採用國內最新研製的高強聚醯胺纖維雙包雙嵌紡紗技術,實現輕質與高強度的統一,修身挺拔,絕不臃腫!
  • 把握推進軍事訓練轉型的著力點
    推進軍事訓練轉型,核心是向打贏現代戰爭聚焦,向新時代使命任務聚焦,全面提高實戰化軍事訓練水平。把實戰化要求貫穿於軍事訓練全過程各領域,關鍵是增強實戰實訓、以戰領訓的牽引力,形成聚焦備戰打贏推進訓練轉型的鮮明目標導向、價值導向和實踐導向。以提高打贏能力為牽引。在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演進、智能化特徵更趨凸顯的大背景下,必然為打贏能力注入新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