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西部一線部隊配備科幻無動力外骨骼,可讓女醫護兵化身大力士

2020-12-24 百戰刀防務觀察

隨著我軍對一線部隊單兵後勤保障的日益重視,越來越多的高科技裝備近年來陸續裝備部隊,如新一代「星空」作訓服、新型防寒服、防彈頭盔、單兵攜行具、無人補給直升機、自熱野戰食品等,有力提高了部隊戰鬥力。

近日央視報導,駐守在西藏阿里邊境一線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地區的部隊官兵,已在日常任務中開始穿戴國產先進單兵外骨骼,極大降低了官兵們在高原山區巡邏和運輸物資時的體力消耗。

科幻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動力外骨骼因其能大幅提高士兵的體力和耐力,成為全球先進國家軍隊的研發熱點,雖然動力外骨骼在多年研究後在微型電動機、傳感器和智能助力方面都有重大突破,但奈何受到電池性能限制,續航力始終無法滿足野戰需求,只能在電源能得到保證的受限環境中使用。

雖然動力外骨骼遭遇電池瓶頸,但外骨骼的基本設計在無動力情況下仍能起到輔助人體負重和減輕運動傷害的作用,於是近年來羽量級無動力外骨骼(也被稱為被動式外骨骼)開始大行其道,甚至被應用於軍事領域。

其中最著名的也許就是俄軍掃雷工兵在敘利亞實戰中進行測試的K-2單兵外骨骼,僅重2千克卻能讓穿戴者負重50千克而不感覺吃力,該外骨骼裝置通過腿部支架和背部負重系統,能將負重繞過人體直接傳導到地面。

我軍此次裝備的單兵外骨骼也是類似原理,該外骨骼裝置最早出現在今年8月我國陸軍的衛勤集訓中,讓穿戴外骨骼的女醫護兵紛紛化身大力士,背著傷員毫不費力地奔跑。

國產外骨骼在設計上比俄軍K-2更加先進,腿部支撐系統可大範圍調節以適應不同體型的官兵,背部具有專門設計的負重平臺,將負重重量通過兩根活動支架高效傳遞到腿部支撐系統,最後在通過腳踏傳導到地面,等於幫助人體承擔了大部分負重。央視透露該外骨骼最大負重至少能達到一個成年人的體重,也就是大約80千克,這大幅超越了K-2。

雖沒有助力功能,但高原山區部隊官兵在稀薄的空氣中,穿戴這種外骨骼背負物資翻越山區時仍能大幅降低膝關節壓力,減少運動傷害並降低疲勞感,這正是無動力外骨骼最適合的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從影視作品看動力外骨骼
    隨著商業大片《明日邊緣》《極樂世界》等科幻動作片的上映使「動力外骨骼」這一概念再次從科幻藝術中走出,並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充滿暴力美學的近未來戰爭。《明日邊緣》劇照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動力外骨骼以每秒數千次的速度調整全身每一個關節,讓使用者幾乎察覺不到它的存在。        動力外骨骼也不同於《阿凡達》中頻頻出鏡的AMP外骨骼機甲。理想狀態下,動力外骨骼足夠輕便,不僅能夠用於軍事,還可以幫助殘疾人起身行走。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定義為可穿戴設備領域最特別,也是最有望軍民兩用化的品類。
  • 解放軍外骨骼機甲亮相,搬80公斤重物無壓力,女護士穿上變大力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外骨骼機甲」這個東西,一些影迷朋友們在科幻電影中應該聽說過,這款裝備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嚮往。近日,在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的任務現場,工作人員穿上單兵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這也是我國外骨骼機甲首次亮相在大眾的視野中。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遊戲中的外骨骼動力機甲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 負重70公斤,邊防戰士海拔五千米健步如飛,單兵外骨骼全面列裝
    身穿一身外骨骼裝備,能夠達到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的效果。在電影中為觀眾展示了外骨骼強大的威力和作用。當然了,外骨骼在現實中也不再稀奇。但是在性能方面未能達到電影中的「高檔全面」。就在前不久,中國央視軍事發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稱,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西藏邊防戰士配備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也正是「單兵外骨骼」大顯身手的好地方。
  • 【萬花筒】軍用動力外骨骼編年史
    武器一直是戰爭片的無名配角,但在科幻戰爭片中,充滿設計感的未來武器往往超越故事和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在《明日邊緣》一片中,人類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伴隨著湯姆克魯斯完成了從菜鳥到戰神的驚天大升級,令很多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觀影結束後,這裡按時間年代順序收集整理了軍用動力外骨骼的相關介紹資料。
  • 哥倫比亞畫家筆下的科幻機甲 說一說本人對「動力外骨骼」的看法
    這是一位名叫Juan Pablo Roldan的哥倫比亞畫家,繪製的一組科幻題材畫作。在這些畫作中,展現了他想像中的未來人類武器裝備。當時的人類已經來到外星球,以獲取更多的資源和生存空間。兩足步行作戰裝備,已經成為科幻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作戰裝備,似乎很多人對這種設定非常著迷,還進行過專題研究。當然,更多人表示,兩足步行機甲通常重量較輕,如果戰鬥全重再大,最好用四足構型。這種兩足步行機甲可以看作是大型機器人更切近現實的設定,但製造這種裝備所需的技術是目前無法實現的。
  • 《流浪地球》裡的單兵外骨骼你不用等到2075年就能穿上
    外骨骼一詞,來源於昆蟲和殼類生物的堅硬外殼,單兵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也被稱作強化服、動力服、動力裝甲等,該裝備主要通過穿在體外、擁有骨骼模樣的機械裝置為人體增添力量,實現人體體力、防護能力和對複雜環境適應能力的提升。
  • 央視證實,解放軍收到一種外骨骼裝備,美專家:讓人變成超級戰士
    我軍邊防部隊獲得新裝備那麼什麼是骨骼服呢?它是一種可穿戴行動裝置,配有電動機,氣動裝置,槓桿,液壓裝置或多種技術組合,可增強肢體運動的強度和耐力。日前,據官方媒體稱,解放軍邊防部隊最近收到了一種外骨骼裝備,這可以讓他們能夠在惡劣的高海拔環境中更有效地執行任務。有分析專家認為,這種外骨骼服在搬運貨物、哨兵巡邏等任務中特別有效。
  • 黑科技打造鋼鐵身軀 一 動力外骨骼編年史
  • 外骨骼機器人出現,「超人時代」來臨了嗎?
    我國科研團隊研發單兵外骨骼系統正式列裝邊防一線!外骨骼裝置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影視裡的「鋼鐵俠」、《明日邊緣》的超級戰士、《流浪地球》中的全身外骨骼。其出現的雛形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初英國插畫師Robert Seymour的手繪畫:《Walking By Steam》。
  • 解放軍用科幻外骨骼,印度仍毛驢託運!網友:何時民用化?
    不管是《明日邊緣》,還是《鋼鐵俠》等科幻大作中,都可以看出一件事:人類對借用機器強化自身這件事的熱心從未停止!在自然界中,80%以上的節肢動物都有一個堅硬的、套在身體外面的外骨骼。外骨骼和其他骨骼系統的作用類似。像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那些長在身體裡面的骨骼(內骨骼)一樣,外骨骼也可以支持身體,維持無脊椎動物身體的形狀。
  • 外骨骼:讓你成為「鋼鐵俠」
    在電影《鋼鐵俠》中,主人公託尼·斯塔克研製了一種力大無窮、且能自由飛行的動力裝甲,人們通常會認為那是很遠的未來才能實現的技術。  不過,就在上周,歐洲研究人員發布了一款外骨骼穿戴設備,它雖然沒有科幻電影中表現得那麼神奇,但其超強的舉重能力還是賺足了眼球。  外骨骼來源於生物學,實質上是一種可穿戴的「人工智慧型」裝置。它不僅為人提供保護,還能夠根據肢體活動來感應、伺服、驅動機械關節重現動作,用以提供額外動力,使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擔得更多。
  • 曇花一現的OICW,我軍11式是否被撤裝,未來單兵步槍系統會怎樣?
    提起OICW,不少朋友可能會說是戰略步槍,但將步槍賦予戰略顯然不太合適的,我軍型號也並沒有命名為戰略步槍,此文中且稱OICW,下文有關於我軍型號的介紹。 美軍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研發了OICW單兵作戰系統,為了實現步槍與榴彈的結合,實現步槍的未來化。不惜重金研發,可惜研發出來是個雞肋!
  • 央視曝光我軍最新裝備,只科幻電影裡見過,會飛的夢想都實現了?
    前幾日,央視就公開了我軍最新裝備,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14所系統研發部所研製的國內首個會飛的滑板車。  由於這款飛行器的構造過於神奇,導致該飛行滑板在亮相後就吸引了全部的目光。從外表上來看,其與地面上所使用的平衡車非常相似,都是可供人站立的平臺,但該飛行器卻擁有普通平衡車所沒有的動力系統。據悉,該動力系統是這款飛行滑板中最難的一個部分,科學家們精心設計了很久。
  • 能夠讓你變為超人的十款機械外骨骼
    動力外骨骼,最初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機械及電子設備,是一種能夠增強人體能力的可穿戴機器。它能夠幫助人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能夠攜帶更多更重的東西,並且幫助穿戴它的人在戰場、建築工地或者其它有危險的地方生存下來。
  • 科幻電影般的場景,邊防士兵身穿機甲裝備,使用靈活減輕負擔
    隨著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未來鋼鐵俠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西藏邊防士兵穿單兵外骨骼送貨 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近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邊防戰士們背著幾十公斤的物資,行走在高原的山路上。重點是他們有了一件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可以輕鬆幫助戰士們背起一個成年人重量的物資。
  • 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機甲裝備現身高原邊境,使用靈活負重大
    隨著單兵外骨骼的出現,未來鋼鐵俠將不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西藏邊防士兵穿單兵外骨骼送貨海拔5000米,西藏阿里,山高坡陡。近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的邊防戰士們背著幾十公斤的物資,行走在高原的山路上。重點是他們有了一件新利器——單兵外骨骼,可以輕鬆幫助戰士們背起一個成年人重量的物資。
  • 「星空迷彩」作戰服配發南沙部隊西藏軍區,我軍迷彩服不再按軍種劃分迷彩色
    此次裝備到南沙部隊,是繼新型作戰靴、「變沙為土」種菜法和4000噸級醫療船之後,我軍改善南海駐島官兵生活條件方面和作戰裝備的一重大改善。「星空迷彩」一改之前07式迷彩按軍種劃分迷彩色的方法,部隊按照作戰地形進行發放合適的迷彩。
  • 十大科幻電影中「高科技武器」到現實中的「夢想成真」
    ,也可配備火焰噴射器,副武器為凱夫拉陶瓷-高碳鋼合金戰鬥刀。在電影之外,2009年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的人類通用型負重外骨骼HULC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旗下的伯克利仿生科技公司開發的軍用動力外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