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5夜兼程,3600公裡的疾馳,2月17日,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格爾木「愛心」,終於順利抵達溫州。
青海省格爾木市、浙江溫州,有著10年對口支援情誼。當得知溫州疫情形勢嚴峻,格爾木市主動提出支援。
500噸消毒液、10噸土特產,裝載了整整18車;4名特警隊員、3名交通局工作人員、36名司機一路護送,快馬加鞭,直奔溫州。
2月17日上午7時許,車隊駛入溫州的那一刻,43名護送人員都鬆了一口氣:「這一路,太難了!」
迫切:從未下過高速
510噸抵達溫州的物資,分別在甌海和平陽兩地卸貨。
10噸土特產先行被送往甌海的物流園,這些物資包括枸杞、蜂蜜、藜麥等土特產,價值35萬元。因為屬於高濃度產品,500噸的次氯酸鈉消毒液被送往平陽縣永潤化工廠。這些消毒液經過稀釋和分瓶包裝後,會快馬加鞭送往溫州抗疫一線。
在平陽永化化工廠門口,記者見到了格爾木市特警支隊三大隊大隊長妥秀才,他激動地說:「沒有辜負使命,比預計的提早一天到達!」
妥秀才告訴記者,由於疫情原因,此次護送隊伍是緊急召集的,4位特警全部主動請纓,最大的56歲,最小的24歲。
從西北高原出發,車隊一路經過了甘肅、寧夏、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六個省份。「為了保護整個車隊的安全運行,我們每天早上7點出發,晚上12點停靠服務區休息,全程不下高速不接觸疫區。」
艱難:縮在車上睡了5夜
奔波了這麼多天,2月17日上午,溫州市民為護送人員送來了熱騰騰的雞蛋面。「這是這周吃到最好吃的一頓,很落胃。」24歲的特警許顯富邊吃邊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在出發前,許顯富他們特意準備了四箱桶裝方便麵、四箱礦泉水,一些防護用具、警用睡袋和一大桶消毒液。
「行程中,如果餓了,就吃方便麵。」這個剛毅的北方漢子說,坐在車上也沒什麼胃口,大家唯一想的就是儘早把物資送到溫州。
「睡覺怎麼解決呢?」記者問。
許顯富放下手中的面,指著兩排座位說:「我們這車是6人座,前後排各躺一個人,後備箱夠大,可以躺兩個人,就這樣擠擠唄。」
四位特警的身高都超過1米75,車子長度不夠,只能蜷縮著身體,就這樣,睡了5夜。
「晚上特別冷,我們睡前會打開暖氣,30分鐘之後關掉,凌晨被凍醒之後再打開暖氣開30分鐘,然後關掉。」許顯富說,「也就睡四到五個小時,堅持一下就熬過去了,沒有什麼能比疫情更重要。」
感動:溫州市民的禮物
從崑崙山畔的格爾木,穿越大半個中國,來馳援東海之濱的溫州。幾天前,得知這一消息後,溫州人民沸騰了!
86包溫州紫菜、86份松糕、86斤對蝦幹、86包熟鴨舌、43份陶山紅糖……這些頗具溫州特色的食品,是溫州市民自發捐贈給43位護送勇士的「伴手禮」,每人近20份的溫州特色產品。
「患難之中見真情!作為溫州市民,我們有義務,對兄弟城市格爾木表達一份謝意,讓勇士們回家的路更溫暖一些。」溫州愛心市民代表王科笑著說。
王科告訴記者,2月15日晚上9點,她和小夥伴把格爾木勇士即將到達的消息在微信群發布後,群裡紛紛響應,要為格爾木兄弟回禮表達謝意。為了方便統計物資,20多名愛心人士專門組建了「如何歡迎格爾木英雄」微信群,一共有100多名市民捐贈善款和物品。
這其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愛心人士,送來了15箱自熱米飯,上面寫著「感謝格爾木」;一家開在瑞安市的花店,把所有的庫存鮮花全部用上;一位六年級學生,拿出3800元的壓歲錢,購買溫州特色紅糖……在現場,志願者們還給每一位護送人員都送上一封專屬的感謝信。
手捧著鮮花,看著眼前的溫州特色產品,護送物資人員、格爾木市交通局工作人員陳勇哽咽著說:「青山常在,綠水長久,願格爾木和溫州友誼常存,我們後會有期!」
【浙江新聞+】
記者了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除了青海省格爾木市,新疆阿克蘇、四川青川、四川紅原、重慶涪陵等對口地區也紛紛施以援手。截至目前,溫州共收到來自對口地區捐贈的各類物資540餘噸,收到捐款和物資折合金額314.4萬元。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銀燕 攝影 蔣超 視頻 吳昱燊 金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