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渡厄,共克病魔,他們是守衛雷神山醫院的上海力量

2020-12-21 澎湃新聞

回望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位於武漢南部的雷神山醫院在10天內拔地而起,這裡猶如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也凝聚著武漢人民對生命的無限期盼。

今年1月底,過層層關卡嚴格檢查,CT設備經過18小時抵達武漢火神山醫院現場,開始連夜裝機。 聯影供圖從2月8日起,來自全國各地236家醫療機構的2494名醫護人員肩負使命、逆行而上,攜手捍衛這座抗疫堡壘。在這支龐大的抗疫隊伍中,約四分之一的「戰士」來自上海。10家醫療機構、643名「白衣戰士」,他們惜別家人,從上海啟程,扶危渡厄,先後分兩批次於2月15日、2月19日入駐雷神山醫院多個病區,短短不到兩個月,累計收治病人數525名,其中重症及以上病例194例,為打贏武漢保衛戰貢獻出「上海力量」。

2月1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徵儀式,此次共計156人報名。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一切為了病人,用「上海方案」守護雷神山患者援馳雷神山醫院的上海醫療隊分兩支隊伍,一支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嶽陽、曙光、市中醫醫院組成的上海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暨第四批國家中醫(上海)醫療隊,另一支是由仁濟、市一、市六、楊中心、五院、七院組成的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

「我是重症監護室護士長,技術全面,請讓我去前線!」接到醫院組建援鄂醫療隊通知時,嶽陽醫院80後護士張豔第一時間報名。在雷神山醫院,她衝在第一線,排自己最辛苦的班,負責護理最重的患者。

「不參加這次疫情防控,我會後悔的!」剛結束援滇任務回滬的仁濟醫院90後護士戴倩,就奔赴雷神山醫院ICU。感受著密不透風的隔離病房、厚重的防護服、壓痛鼻梁的口罩,支撐她的是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一切為了病人。

戴倩在雷神山醫院ICU病房。受訪者 供圖在援雷神山醫院的上海醫療隊員中,80後、90後成為絕大多數。他們把疫情當成集結號,同時間賽跑,與生死相搏,攜手築牢抗疫堡壘。為ICU及普通重症病房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根據任務和醫生專業的不同,讓具有呼吸、重症、麻醉、心臟、神經等相關專業人員充實到ICU病房,成立插管組、護心組、護肝組、CRRT組、ECMO組等專業團隊,守護著不同併發症的患者,這套上海醫院精細化管理策略在雷神山醫院得到了應用。

在雷神山醫院感染二科ICU病區,院感組的傅小芳每天要對所有進艙的醫護人員做細緻的檢查。而來自市一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程文紅全程隨隊,擔任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心理治療和康復工作,多途徑識別他們的情緒反應,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幹預,為前線醫患鑄造一套堅實的「心靈鎧甲」。

800多公裡之外的上海抗疫堡壘——上海公衛中心,也成為雷神山上海醫療隊的堅實支柱。藉助遠程會診系統,雷神山上海醫療隊與上海公衛中心危重病人搶救專家組實時溝通,根據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結合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在循環呼吸維持、營養支持、細胞因子風暴的防治上,取得較好的效果。

仁濟醫院醫護團隊在上海公衛中心,主要負責危重症和重症患者治療。 上海仁濟醫院 供圖打出中西醫協同組合拳,海派中醫彰顯神奇魅力在上海方案中,海派中醫療法煥發神奇魅力。

這一療法深入介入到雷神山醫院患者診療全過程,打出了中西醫結合救治的「組合拳」,使得雷神山醫院相關病區實現中西醫結合治療覆蓋率100%。

在雷神山醫院,王振偉教授患者六字訣功法。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供圖有一組數據非常亮眼。彼時,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和中醫醫院共同接管雷神山醫院C5病區,上海市中醫醫院分隊隊長馮其茂介紹,截至3月29日C5病區關倉,該病區共收治114人,出院107人,中醫治療率100%,純中醫治療率為60.7%,實現了病人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的佳績。「我們這次所收治的病人數,出院病人數,純中醫治療率,我們C5病區,在整個雷神山都是排名第一的,我們為這個成績感到驕傲,也感到欣慰。」醫療隊回上海後,馮其茂回顧馳援雷神山醫院的經歷時說。

不僅治療上成績亮眼,在雷神山醫院緊張的救治期間,上海中醫團隊更有許多創新和突破。比如,依靠綜合治療手段對患者實施「一人一策」精準治療,開展針灸、功法、穴位貼敷、耳穴埋豆、中藥香薰、情志調攝、音樂療法等非藥物療法。

在雷神醫院進駐不久,上海中醫專家團隊發現患者深部痰液引流不暢的問題,為患者應用腹部按壓提壓術,增強腹部壓力,促進痰液引流。同時,針對呼吸衰竭的問題,隊員在既往獲得上海市衛健委針灸治療老年咳喘病適宜技術基礎上,適時使用針灸等技術,減少不必要的呼吸機待機時間,這讓許多患者的呼吸功能得以改善。

嶽陽醫院的針灸術深受患者認可。每天都有病人追著問「醫生,今天什麼時候打針灸啊?」在C7病區,嶽陽醫院醫師龔亞斌說,海派中醫療效顯著,針灸具有扶正祛邪、調節情志、寬胸理氣等功效,對患者失眠、焦慮、胃腸不適、偏頭痛等都有不錯效果。

還有一種冥想療法或稱音樂療法,對患者心理治療非常管用。龍華醫院急診科主任方邦江介紹,每天通過一段音樂和安靜地冥想,病患身心得以調整身心,免疫力隨之提升,獲得良好治療效果。這種冥想療法,後來還在上海各支醫療隊之間流傳和應用。

極致呵護生命,讓人文醫學走進病房

短短不到2個月,雷神山上海醫療隊遞交一份滿意的成績單:累計收治病人數525名,其中重症及以上病例194例。對每個生命報以極致呵護,這是上海醫療隊員們的承諾,也付諸了實踐。

馳援雷神山的上海第八批醫療隊送別最後一批患者。 高翔 圖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總領隊、仁濟醫院副院長張繼東回憶,有一名57歲武漢患者老錢剛入院時,高熱近40℃、心率在140次/分以上、呼吸窘迫,機械通氣純氧吸入條件下氧飽和度也只能勉強達到95%,收縮壓已降至70mmHg以下,在鬼門關前已經數次徘徊。為了挽救他的生命,醫護團隊使出渾身解數:氣管切開、啟動冰毯控制患者的體溫,並為他開展一系列抗病毒結合呼吸支持和全身多臟器保護的治療,包括ECMO治療。醫療隊員們每天輪班堅守在他的床邊,觀察著他的變化……大家笑稱「治療的精細程度堪比照顧熊貓」,最終這名患者歷經48天與病魔作戰,重獲新生。

仁濟醫院「尖刀連」ECMO團隊,於3月12日為老錢(患者)實施了ECMO治療。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仁濟醫院 供圖儘管記不住救過他的每一張醫護人員的臉,但患者老錢不忘感恩,在今年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來臨前夕,他為救治過他的上海醫療隊員們送去了節日祝福。在雷神山醫院,上海醫療隊員們視患者如親人,關懷無處不在。他們拿出自己的食品、日用品等物資贈與患者,還在病區設置了愛心牆,為治癒出院的患者贈送卡通畫,拿出紙筆與無法說話的患者溝通,傾聽他們的需求。

由於治療需要,病房24小時有醫護人員在崗,走廊的燈24小時開著,患者在病房內經常分不清白天黑夜,這樣很可能會引起病人生物鐘紊亂,不利於病情恢復,也容易帶來煩躁、焦慮甚至失眠。來自市一醫院的護理團隊數十位護士利用休息時間,用符合醫用規範標準的面料為患者親手縫製了眼罩,並按規定休息時間指導患者使用。

一系列結合臨床需求衍生設計出的臨床創新——5G無線聽診器、體外膈肌起搏器、正壓振動通氣設備、小艙式多功能操作防護罩、咽拭子採集保護裝置,都出自雷神山醫院裡上海醫療隊員們的一份用心和細心,這些創新設備源自患者需求,也在防疫中發揮出強大作用,提高了臨床診療的效率和效果,醫療隊員們最終把這些設備都留在了雷神山醫院。

走過寒冬迎來暖春,踏上回家的路,上海醫療隊員們回想起一個接一個患者治癒出院,病區裡的床位逐漸空了出來,直到清空封艙,大家喜悅而又不舍。在這裡,醫療隊員們收穫了成長禮,多了一份擔當與堅韌。在支援雷神山醫院期間,229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67名同志火線入黨,這些新鮮血液加入黨的組織,更加激發起全體隊員的鬥志。

79歲患者金老先生用軍禮致敬上海醫生樊民。 張豔 圖「我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釋放出自己的微光,就可以聚集成大大的火炬,照亮整個世界。」來自上海市一醫院吳衛青臨別雷神山醫院時這樣說。這句話也被很多醫療隊員們寫進自己的抗疫日記,代表了所有643名馳援雷神山醫院的上海「白衣戰士」的心聲。今後,他們將繼續踐行醫者使命,護佑人民健康。(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中建一局三公司:雷神山醫院是這樣建成的|武漢|劉記偉|雷神山醫院|...
    中建一局三公司青年突擊隊在雷神山醫院項目施工中。 劉記偉攝經過10多個晝夜的連續奮戰,武漢雷神山醫院於2月8日實現交付使用並接收首批患者入住。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是一場與病魔的生死競速,飽含著無數人的艱苦付出。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這兩座特殊的醫院也是中國抗疫戰場的標誌性陣地,詮釋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更多人作為抗疫「戰地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是武漢戰疫的重要戰場,共設近2600張床位。4月11日,陸、海軍援鄂軍醫撤離火神山醫院,圓滿完成醫療救助任務。雷神山醫院來自全國9個省、286家醫院、16支醫療隊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也已全部撤離返程。一扇扇病房門貼著封條,偌大的病區空蕩蕩……4月14日凌晨,在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胡小交、段梅與另外4名醫護人員在ICU裡照顧最後4名患者,度過他們在雷神山醫院的最後一夜。
  • 中宣部授予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時代楷模」稱號!致敬,嶽陽...
    中宣部授予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時代楷模」稱號! 中宣部近日授予包括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在內的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
  • ...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時代楷模」稱號,讓我們看看龍醫人...
    中宣部授予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時代楷模」稱號,讓我們看看龍醫人閃動的身影 2020-09-24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嶽陽醫院組最強中醫天團開赴雷神山!
    上海派出最強中醫戰隊出徵武漢雷神山了!為我們奪取抗擊新冠疫情的最後勝利又增加了一份信心!2月15日下午5點,由四家上海最強中醫醫院組建的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122名隊員從上海虹橋機場出發,前往武漢雷神山醫院,全力支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療救治工作。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二、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有力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發生後,全國上下緊急行動,依託強大綜合國力,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漢市抗擊疫情。
  • 對話上海五院援鄂英雄施勁東
    有一種勇敢,叫「捨棄小家,顧全大家」有一種堅決,叫「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有一種奉獻,叫「白衣執甲,決戰疫線」有一種無私,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看著每一名平安歸來的援鄂醫護人員
  • 【曙光·新聞】中宣部授予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時代楷模...
    近日,中宣部向全社會發布了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等1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褒揚他們是「抗疫英雄」,號召全社會向他們學習,上海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就在其中。曙光醫院支援雷神山醫院醫療隊今年2月15日,我院30名醫務人員他們臨危受命,隨上海市第七批援鄂醫療隊(上海國家中醫醫療隊)出徵武漢雷神山醫院。這支援鄂醫療隊由8名醫生,22名護士組成,多是來自醫院各相關科室的精英骨幹。
  • 他們為雷神山醫院建設者築個「家」
    武漢是新冠肺炎病毒暴發和蔓延的核心區域,然初期公眾對新冠肺炎病毒相關信息了解十分有限甚至空白。那是2020年1月26日9點許,黃開庭先後接到了武漢市江夏區建管局和高新區管委會電話,準備在江夏區再建一座雷神山新冠肺炎救治醫院,因時間緊、建設人員眾多,急需徵用建設工人的宿舍。他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又是廣二建的經理,因工作原因時常要到君蘭半島項目,故對當地的地理位置很熟,規劃建設的雷神山醫院距我們君蘭半島項目直線距離約200米,是建設工人生活休息的理想場所。
  • 雷神山醫院門前唱響《聽我說謝謝你》
    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4月5日下午15時,雷神山醫院門前,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的18名女隊員齊聲唱起了歌曲《聽我說謝謝你》,領隊洪洋將一面印有「滬漢攜手當克毒先鋒,熱情服務作抗疫後盾」的錦旗送到江夏公交公司三分公司經理周天訪手中,感謝903車隊駕駛員師傅們連日來為醫療隊提供了耐心、細緻、周到的通勤保障服務。
  • 設計主創成員廣州分享雷神山醫院建設的「日與夜」
    幾乎同時,在廣州市國家檔案館,「同心戰『疫』 共克時艱——廣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展」開幕。一幕幕前方拼搏,後方鼎力支援的場景,如廣州醫療隊駐守雷神山醫院的那些日日夜夜,重現眼前,令人動容。從2月20日至4月9日,第四批國家援助湖北中醫醫療隊廣東隊、廣東援助湖北第二十二批醫療隊兩支廣東醫療隊曾在雷神山醫院接管包括ICU在內的部分病區,共收治145名患者。由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餘納帶領的第二十二批醫療隊更是堅守到最後,成為雷神山醫院撤離的最後一支外省醫療隊。
  • 1090位白衣天使作別雷神山,他們收到一枚特別的紀念章……
    據了解,首批撤離的隊員來自遼寧、上海、吉林、廣東、山西、河北等地,他們將於今明兩天(30日、31日)陸續返程。送別儀式現場有哪些暖心瞬間?留守雷神山醫院的隊員們還有哪些難關需要攻克?醫務工作者們還收到了雷神山醫院為他們頒發的《抗疫工作證明》和一枚特製的雷神山醫院紀念章。紀念章以黃鶴樓為背景,畫著正馳援武漢的白衣天使們。為了給隊員們留下珍貴的瞬間,雷神山醫院還把一間板房,設計成了「照相屋」「心願屋」,隊員可以在鏡頭下錄製自己想對武漢說的話。
  • 他再次「逆行」轉戰雷神山醫院
    隨著武漢新冠病毒疫情形勢好轉,上海援助湖北醫療隊正有序撤回。其中,來自寶山的援助湖北醫護人員下周就將回到家鄉。在隊友即將返回的同時,寶山區精神衛生中心的三位醫生還將繼續留守。其中,彭四新和施慶兩位醫生在前期圓滿完成方艙醫院心理幹預任務後又再次轉戰雷神山醫院。
  • 中國人的故事|守護者日記:雷神山醫院,功成有我!
    得知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急需用人, 就想著一個人去, 但另一個人肯定不放心, 乾脆我們一起去! 我們倆就一起報了名, 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那些年輕人家裡孩子還小, 我們這些老同志多衝一衝, 年輕人的風險就會少一點。」
  • 最美吊裝人: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的故事
    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故事。「從大年三十到現在,我們吃盒飯、睡車上,24小時待命,根據現場指揮要求,隨時進場施工……」敖文偉在接受《長沙晚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自己正在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操作中聯重科汽車起重機,吊裝剛剛運到的設備;而同一時間,他二哥敖文龍領著隊伍和7臺中聯汽車起重機,正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 武漢雷神山醫院送別首批1090名醫護人員 現場有哪些暖心瞬間?
    央廣網武漢3月30日消息(記者李行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9日),武漢雷神山醫院為即將撤離的首批1090名外省醫療隊隊員送行。據了解,首批撤離的隊員來自遼寧、上海、吉林、廣東、山西、河北等地,他們將於今、明兩天(30日、31日)陸續返程。
  • 級索鎮民營企業京墨家居公司出徵援建武漢雷神山醫院
    2月8日上午,級索鎮民營企業京墨家居有限公司從滕州市高速公路北入口出發,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滕州市政府副市長樊猛,級索鎮黨委書記邢佑文,級索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強,以及級索鎮有關同志到現場送行。在現場,即將出發的京墨家居有限公司43名幹部職工整齊列隊,士氣昂揚,充滿必勝信心。
  • 華山瑞金兩大醫院一夜成軍!上海盡銳出徵,留下的我們都是這座城的...
    半個月前的除夕夜 我們曾為這些先行者淚目 點擊回顧上海首批醫療隊出發!扶危渡厄,醫者擔當!我們等你回家!> 迄今為止,上海已向「前線」派出 醫務人員超過千人 華山醫院:剪斷青絲赴前線
  • 九牧為武漢雷神山醫院支援健康衛浴
    2020年1月31日,央視新聞報導稱:武漢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宿舍主體結構基本完工,已進入水電的安裝程序。視頻中,每間宿舍配備有獨立的衛浴空間,洗手臺、蹲便器、花灑等設備一應俱全,看起來乾淨而舒適。直播連線的央視記者評價道,能夠在幾天之內隔離出這樣的衛浴空間,十分不易。主動請纓挑起的這份重擔的,正是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