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2020-12-27 央廣網

「武漢雷神山醫院,休艙!」4月15日上午,武漢雷神山醫院正式關閉,結束了它在此次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特殊使命。武漢火神山醫院也在同一天關閉。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兩座被稱為「奇蹟」的醫院,在武漢疫情最危急的時刻火速建成,兩個月裡救治數千病患,最終迎來關門時刻。「奇蹟」背後,是建設者不辭辛勞、晝夜奮戰,是白衣戰士逆行出徵、守護平安。這兩座特殊的醫院也是中國抗疫戰場的標誌性陣地,詮釋著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更多人

作為抗疫「戰地醫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是武漢戰疫的重要戰場,共設近2600張床位。

疫情暴發之初,不斷增加的確診人數與連連告急的醫院床位讓救治病患陷入困局。根據2003年抗擊「非典」的經驗,新建集中收治患者的醫院能夠迅速扭轉被動局面。1月23日,武漢市決定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一所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火神山醫院。兩天後,武漢市決定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

白天,設備轟鳴、車輛川流;夜晚,火花四濺、亮如白晝。透過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遠景鏡頭,千萬網友見證了兩座醫院分別在10天內平地拔起。

中建三局三公司項目經理方翔從事土木建築行業多年,接到任務後第一反應是:「這怎麼可能?!」按照常規流程,3萬多平方米建築量的項目,至少兩年才能完成,即使搭建臨時建築也至少要1個月。

然而,疫情不等人,在火神山和雷神山,一切都是以小時甚至分鐘計算: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60餘人的團隊連續奮戰60小時拿出施工圖;中建三局第一時間停掉武漢市在建的五個項目,調動所有能調到的人員、設備、資源投入火神山醫院建設;國家電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打破常規,緊跟施工方,僅用5天時間就完成全面送電。

「特殊時期,我也得啟動超長待機模式,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日均3萬步、電話200多個、睡眠4小時,這是中建集團武漢火神山醫院項目B區土建指揮長孫志凌在建設火神山醫院中全力衝鋒的日常。

孫志凌連續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次,是36個小時將100多個貨櫃吊裝至指定施工區域,為移交市政部門開挖路面做準備。協調配送、集散、吊裝,施工進度極其緊張,孫志凌一刻不敢放鬆。然而,距離移交時間還剩8小時的時候,一個大問題橫亙眼前——緊急徵調來的貨櫃來自三個不同的供應商,其中11個無法正常吊裝到位,直接影響交付使用。

「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更多人,耽誤不起。」孫志凌和工人們當機立斷,將這11個貨櫃全部拆散,再根據預留尺寸重新改造拼裝。忙了一通宵,最後一個貨櫃落穩,現場發出一片歡呼。

難以置信的中國速度背後,正是像孫志凌一樣的建設者們與疫情競速,與時間賽跑:數萬工人日夜鏖戰,數千臺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同時作業,上一個單位剛完成場地鋪沙,下一個單位馬上進場鋪防滲膜,後面鋪設活動板房基腳的單位還在催促……

農曆臘月二十九晚上9點,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科教文衛事業部紀委副書記孫燕芳剛從武漢回到汕頭老家,就收到建設火神山醫院的消息。「我第一反應就是必須儘快回去。」辦手續、填單子、協調人員、說明情況……經過多方聯繫,正月初三上午,孫燕芳終於拿到返漢通行證,立刻奔赴1280公裡外的火神山,次日清晨7點就來到「戰場」。「工地開工,我一刻也不想耽誤。作為一名黨員和紀檢幹部,能為火神山醫院的建設出一份力,我覺得很有意義、很踏實。」

面對急難險重的疫情任務,和孫燕芳一樣,中建二局華東公司湖北分公司紀檢委員姚樹青收到援建消息後,立刻開始一家家聯繫、一點點籌集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資。當晚,他帶領由紀檢幹部組成的監督護航隊和價值80餘萬元的應急物資投身雷神山一線。

既做「戰鬥員」,又做「監督員」。姚樹青說,要把紀律挺在前面,協助做好上千名員工的生活保障和通勤運送工作,順利完成援建任務,「關鍵時刻,黨員幹部就應該衝在最前面。」

高水平設計與科技運用,是兩座醫院高效建設、運行的「硬核」實力支撐。火神山醫院建設採用了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和裝配式建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大大縮短工期;周密的通風系統與負壓病房設計確保空氣無毒排出;地基基底用HDPE防滲膜進行全覆蓋,阻隔地上構築物與地下水和土壤,不給病毒汙染留下任何可乘之機;量身打造的遠程視頻會議系統分別連接指揮會議室和主管方會場,為遠程視頻會議及醫療會診打下了基礎。

能守最後一班崗、見證雷神山醫院的關閉很幸運

4月14日上午,四輛救護車駛出武漢雷神山醫院大門,載著最後四名患者駛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這四名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均轉陰,因有其他併發症和基礎疾病,將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繼續接受綜合治療。

從1月27日開工到2月8日收治首批患者,再到4月14日患者清零、4月15日關閉,運行了67天的雷神山醫院共收治2011名新冠肺炎病人,1900多名康復。4月15日,平穩運行73個日夜的火神山醫院也正式關閉,累計2900多名患者治癒出院。

在雷神山醫院,病人有「兩多」,一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多,超過病人總數的一半;二是老人多,55%的患者在60歲以上,其中90歲以上的老人有12名。在「兩多」的情況下,雷神山醫院的病亡率控制在約2.3%。「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醫學救治成績。」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說。

這一來之不易的成績背後是數千名本地醫護人員和各地援鄂醫療隊員日夜奮戰、不計生死的拼搏奉獻。4月11日,陸、海軍援鄂軍醫撤離火神山醫院,圓滿完成醫療救助任務。雷神山醫院來自全國9個省、286家醫院、16支醫療隊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也已全部撤離返程。

一扇扇病房門貼著封條,偌大的病區空蕩蕩……4月14日凌晨,在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胡小交、段梅與另外4名醫護人員在ICU裡照顧最後4名患者,度過他們在雷神山醫院的最後一夜。

「我是2月14號來的,今天是4月14號,整整兩個月。」回憶起最困難的時候,胡小交指向病房中那些閒置的病床和機器,「6名醫護要照料14名重症病人,其中兩個人還要使用ECMO救治,一晚上我們忙得暈頭轉向。」

困難的時刻已成過往。「雖然很辛苦,但被選到這裡來感覺很幸運,能守最後一班崗、見證雷神山醫院的關閉很幸運。」段梅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3000多名醫護人員共同奮戰的場景,在通往雷神山醫院ICU病房的醫務通道兩側留下了痕跡。白色牆壁上,白衣戰士們的一幅幅畫作溫暖人心:陝西省心理醫療隊留下了一幅《秦鄂同心》,兵馬俑模樣的小戰士戴著口罩,卻無法擋住堅毅必勝的目光。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巴士車停靠在雷神山醫院站牌旁,司機向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說:請大家保護好自己,感謝你們來救我們武漢。一座六邊形錦州古塔的圖畫旁標明「錦州古塔」,右邊是「錦州二院」標誌,左邊是醫護人員的簡筆畫形象,還寫著「熱乾麵挺住,燒烤來了」……

胡小交和段梅翻開一本文件夾,裡面夾著患者們出院前留下的感謝信,信中寫道:「現在我們感覺醫患之間親如一家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你們兩個多月沒回家了,舍小家,顧大家,守護我們這些患者……你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醫護人員能順利展開救治工作、免除後顧之憂,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維護保障人員功不可沒。他們全天候響應院方和醫護人員需求,確保醫院正常運轉。

從2月8日進駐到現在,39歲的鄧新祥始終堅守在火神山醫院。他是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的水電工,在火神山醫院負責排查水電問題、進行線路改造等維保工作,經常要進「紅區」——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重症隔離病區。

「一次維修完已經是夜裡3點多了,很累,值夜班的護士長看到我扶著門框快睡著了,就拍拍我肩膀說,『醫院有了你們,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地救人,你們也是英雄』。」鄧新祥說,當時他的眼睛就模糊了,「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奇蹟背後的中國密碼

4月11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關閉前將把重症、危重症患者轉運到湖北省內四家優質的綜合型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醫院經消殺後備用,不會馬上拆除,會保留一段時間。

據雷神山醫院醫務管理部主任李錕介紹,患者「清零」後,最後留守雷神山醫院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護人員也全部撤回,後續工作將交由武漢市東湖醫院負責。

「之所以要找東湖醫院接手管理,是因為現在世界範圍內疫情仍然嚴峻,國內不能掉以輕心。雷神山醫院肯定是要備著的,所以需要一所綜合醫院過來管理它。」李錕說。

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完成現階段使命,但醫院建設和救治過程中的經驗仍在助力全球戰疫。4月6日,兩座韓國版「火神山」負壓隔離醫院在韓國聞慶正式投入使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醫院由中國企業遠大集團完成設計製造,國內建造完畢後海運到韓國進行組裝。3月8日籤訂項目合同,3月21日完成預組裝和裝箱,3月27日運抵韓國,4月2日交付……遠大集團項目負責公司完成設計、生產、運輸、建造、安裝、調試等所有流程僅用了23天。

「韓國醫院之所以會找中國企業為他們建負壓隔離病房醫院,一方面是基於中國快速建起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是中國企業在工廠化建築上長期積累的創新技術。」據遠大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共分為兩期執行,一期就是此次赴韓交付的兩棟可增層負壓隔離病房,這是中國在國際上交付並投入使用的第一個負壓隔離病房。

除韓國外,不少國家也計劃建造國外版「火神山醫院」,並向中國諮詢設計方案。

「十天建成醫院,估計很多國家做不到。」武漢火神山醫院設計單位、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肖偉認為,由於各國設計標準、規範、材料工藝不一樣,國情和管理方式不一樣,中國經驗不一定能完全在其他國家複製,「建成火神山醫院是舉全國之力的中國力量和擔當,這種精神是很多國家難以複製的。」

據媒體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美軍將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世紀互聯體育場,改建為臨時野戰醫院。然而,由於收治病例為零,該醫院在開放3天後就宣布關閉。

「找我們諮詢方案的國家,很少有計劃建造像火神山那樣有1000多個床位的大型醫院,一般是兩三百個床位。也許我們將來會做一個聯合體,參與國外防疫醫院的設計工作。」肖偉說,火神山醫院的相關圖紙可以免費公開,也很樂意將中國的智慧以及相關設計、施工、建築材料等資源與世界共享。

有一種勝利叫「關門大吉」。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是武漢抗疫的「橋頭堡」,兩座醫院實現患者清零、先後關閉,意味著武漢重症患者救治任務的進一步緩解、中國本土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不斷鞏固,也意味著武漢又向著全面復甦邁進一步。

17年前的春天,「非典」突如其來。生死攸關之際,北京小湯山醫院7天建成,收治了全國七分之一的「非典」患者,治癒率達99%,1383名醫護人員「零感染」,被世衛組織稱為「奇蹟」。17年後的今天,武漢兩座「小湯山」——火神山、雷神山,為救治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立下汗馬功勞,也同樣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醫院運行「零事故」、醫療廢棄物「零汙染」、重症患者低死亡率的「奇蹟」。

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與團結抗爭精神是「奇蹟」背後的「中國密碼」。前有數千醫院建設者集結武漢、平地起火雷,後有1400名軍隊醫護人員增兵火神山、打響「搶修、搶建、快收」突擊戰,全國9個省、286家醫院、16支醫療隊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進駐雷神山,去病魔、佑華夏。如今,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已不僅是兩座特殊時期的特殊醫院,更是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不放棄每一個生命、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名患者的見證。

病毒終將被戰勝,而火神山醫院與雷神山醫院所承載和凝聚的中國精神,將繼續鼓舞中國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鬥志與信心。

相關焦點

  • 「兩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中建三局承擔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來源:經濟日報2月2日、6日,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交付以來,「兩山醫院」實現高效運轉。截至4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達2766名,截至4月4日,雷神山醫院患者不足70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轉,但在「兩山醫院」裡,忙碌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 踐行初心使命 奮力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集團黨組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義無反顧地扛起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生命高於一切,疫情就是命令。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醫療支援行動中的一個縮影。當時,正值武漢疫情最嚴峻時期和春節假期,工人休假、工廠停工、武漢封城,給人員組織、物資採購、設施設備調配帶來極大困難。
  • 北科大課題組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排風設計
    光明網訊 記者從北京科技大學方面獲悉,該校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許鎮帶領5名研究生組成課題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導的抗疫醫院排風環境汙染快速分析的聯合科技攻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排風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 建證戰疫: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
    完成火神山醫院2號樓搶建任務後,他請纓加入維保團隊,在醫院首批患者入住當天就進入汙染區檢修設備,成為第一個進入汙染區的維保人員,也是截至目前進入火神山醫院汙染區次數最多的維保人員。家在武漢江夏的中建三局一公司員工楊衛星和侄子楊旭、外甥程曉天留下了。他們一起參加雷神山醫院建設,又決定共同加入維保組繼續戰鬥,「我們家就在江夏,這是家門口的戰鬥,我們必須堅守到最後。」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今昔航拍對比 網友:願永遠關門大吉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今昔航拍對比 網友:願永遠關門大吉 2020-10-27 17:36:04  來源:北京青年報
  • 詮釋「中國速度」——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15日正式關閉
    而荼毒人類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懼怕高溫,火神正好能驅瘟神,於是「火神山」之名應運而生。  至於雷神山,也是對應著中國民俗文化的傳說:雷神是懲罰罪惡之神。凡有違背人倫法理且犯下不可饒恕罪責者,則將遭受五雷轟頂而斃亡。這便是「雷神山」一名的來歷。
  • 雷神山寶寶和火神山寶寶的故事
    4月14日,隨著最後一批患者轉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患者清零。15日,雷神山醫院正式休艙。 網友關心的「火雷寶寶」們名字定了。 兩個月過去了,雷神山醫院患者清零勝利關閉。 4月15日上午10點,雷神山醫院正式宣布關閉備用。兩個多月的堅守,只為這一刻的到來。王鵬抱著寶寶看著窗外萬物復甦,城市逐漸熱鬧,他感嘆,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火神山寶寶--劉銘燦 父親是中國建築深裝武漢分公司經理劉鋮。
  • 火神山雷神山建設中的民企身影(十四)
    寶業建工、山河集團等省內建築企業組織參與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寶業建工拆除企業現有施工現場活動板房,支援火神山臨時醫療用房建設。2月2日,山河集團接到雷神山醫院「醫療隔離區」急缺貨櫃隔斷工人的消息後,迅速組織20餘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工人奔赴雷神山。華中數控安排精兵強將,除夕夜火速出擊,趕赴火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安裝「紅外熱成像智能體溫檢測系統」。
  • 科創新動力丨科技支撐創造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奇蹟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用10多天時間先後建成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大規模改建16座方艙醫院」,並向為這次抗疫鬥爭作出重大貢獻的廣大工程建設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天馬醫療顯示屏不缺席
    春節期間,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為我們打下了一劑強心針,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現實的問題——醫療設備和資源不夠怎麼辦?這時我們陸續收到醫療領域的客戶發來的求助函。天馬深耕中小尺寸領域36年,並且是醫療顯示領域的領先企業,此時正是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刻!
  • 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LOGO的中華文化精髓和周易玄機
    今天,洛書來說說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LOGO設計是如何展現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 武漢雷神山醫院標誌設計元素和故事 (整個標識LOGO就是一個雷神盾牌)
  • 最美吊裝人:火神山、雷神山建設者的故事
    「從大年三十到現在,我們吃盒飯、睡車上,24小時待命,根據現場指揮要求,隨時進場施工……」敖文偉在接受《長沙晚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自己正在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操作中聯重科汽車起重機,吊裝剛剛運到的設備;而同一時間,他二哥敖文龍領著隊伍和7臺中聯汽車起重機,正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 中建一局三公司:雷神山醫院是這樣建成的|武漢|劉記偉|雷神山醫院|...
    中建一局三公司青年突擊隊在雷神山醫院項目施工中。 劉記偉攝經過10多個晝夜的連續奮戰,武漢雷神山醫院於2月8日實現交付使用並接收首批患者入住。雷神山醫院的建設是一場與病魔的生死競速,飽含著無數人的艱苦付出。
  • 我在武漢援建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我自豪!|馬彩利|武漢|武漢...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一個原本普通的裝修工人也成為了一位勇敢無畏的逆行者來自臨海杜橋的馬彩利在封城後的武漢,率領團隊全力投入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援建工作馬彩利:臨海建設者,在武漢有一支自己的工程隊
  • 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 千萬網友二十四小時「雲監工」 杭州...
    都市快報訊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兩所醫院正在爭分奪秒建造中,預計將於2月5日交付使用。根據最新設計,雷神山醫院總建築面積擴大至約6萬平方米。可能沒有哪一個建築工地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可以說,大家的心情是一致的,都希望把醫院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而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中,我們杭州多家公司亦有貢獻。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關閉,中建集團的3萬多建設工人怎麼樣了
    當晚,中建三局相關人員趕往火神山勘察。 外界得知武漢市政府打算建設火神山醫院是1月23日。1月25日,武漢市政府決定再建一所雷神山醫院。火和雷都是傳統文化中抑制邪惡力量的符號,火能克制病魔、瘟神,雷則能驅除邪惡。
  • 西山居、小米、雲米向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捐獻大量物資 總額達248.57...
    @小米公司官方微博今天發布公告,宣布小米集團、西山居和雲米公司向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捐贈大批物資,總金額248.57萬元。
  • 硬核解讀:火神山+雷神山項目給房企帶來的11點啟示
    本次火神山、雷神山項目,運用現代化管理模式,通過標準化的建築設計以及模數化、工廠化的部品生產,大部分工作在工廠完成,實現建築構部件的通用化和現場施工的裝配化、機械化。  應對本次疫情,火神山、雷神山建設核心是快,這種模式有效降低了火神山這個三邊工程(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管理難度。
  • 馳援火神山、雷神山!獅山門窗行業「隱形冠軍」詮釋大擔當!
    為傳遞正能量,以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企業軟實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日(5月8日)上午,佛山市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會走進了位於獅山的廣東億合門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合門窗」),尋訪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建者,致敬抗疫英雄!先戰火神山,再戰雷神山他們平均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
  • 武漢:「雙廠三水源」連通雷神山醫院生命水脈
    摘要:武漢市水務集團蔡甸自來水公司和水務建設工程公司在經過20個小時的連續施工,提前兩小時打通火神山醫院的供水通道後轉戰雷神山醫院。該集團制定了"雙廠三水源"的供水保障方案,通過三路環狀供水管網確保院區醫療、生活用水安全、質優、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