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合同中的「霸王條款」不得不防

2021-01-18 騰訊網

2018年2月,嚮往陽光和好空氣的王先生在雲南西雙版納買了一套期房。為求牢靠,他選了當地的一家大房企。一年後,當王先生看到完工的現房時,頓時傻眼了,客廳的窗外莫名地多出幾臺大型風機,影響了採光、通風、景觀。之後,煩心之事接踵而來:房間水電不通、道路沒整好、房屋未通過國家規定的驗收、不符合交付條件,甚至連最重要的房間面積、房型都有問題。

更可氣的是,和房企一交涉,他所有訴求被一一打回。無奈之下,王先生找了上海、北京的有關專家。專家們認為這個案例非常典型,因為他籤的這份房產合同,霸王條款比比皆是。

平面圖裡藏貓兒膩

在王先生的主合同裡,附有一張分戶平面圖。仔細查看,會發現哪裡不對勁。原來,圖上沒有標尺寸。房產商這麼做,難道隱藏著什麼特殊用意嗎?翻遍主合同都沒答案,再一查補充合同,那妖孽才現出原形。

補充合同第1條這樣寫道:「雙方同意《商品房屋分戶平面圖》專用於房屋內部功能空間的劃分示意,房屋的建設和交付標準以實際交付現狀為準。」

翻譯過來就是說,平面圖只是向買主示意哪裡是臥室、廚房等這些內部功能,至於這套房的面積和尺寸,就沒買主什麼事了,以開發商實際交付為準,交付給你多大就是多大。

專家表示,這是典型的霸王條款。因為國家法規很明確:此類「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平面圖應當標明詳細尺寸」。如果因沒標尺寸而發生糾紛,開發商需承擔責任。

選好的房型能掉包

王先生說,當時買房時本來想買樓上的,但銷售員特地推薦了帶公共平臺的三樓,說平臺上可以種花草,開一個小門,還可以到平臺上走動。

王先生特地和銷售員核實,得知平臺不會派其他用處,又仔細看了售樓處的沙盤模型,設備層在樓頂,平臺上沒任何設備, 這才放心買了三樓。結果要收房時一看,平臺上有四臺大風機橫在窗外,一臺還緊貼著客廳,窗戶因此開得又高又小,影響了採光、通風和景觀。而這些,在買房時,開發商並未告知。這已經違反了《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合同法中的相關條款,屬於未盡告知義務,侵害了買受人的知情權。

更荒唐的是,決定購房最重要的要素「房型」,也能被狸貓換太子。當時銷售員向王先生推薦的是G3戶型,12房號,樓書上的總平面圖和說明顯示,面積約41平方米,數字為12的房號,就是G3房型。如此確定,房型為何會出問題呢?

筆者仔細查看樓書,終於在最後一頁的底部,發現了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本資料僅作參考使用,不具有要約或承諾效應,相關內容以政府最終批准文件和雙方籤署的合同為準。」

翻譯過來就是說,購房時,你看到的所有這些樓書、沙盤模型都是不作數的,只以合同為準。而合同呢,如前所述:「以實際交付現狀為準。」這一句話,就讓你選好的房型白選了。拿到更差的房型、面積不對,窗外有風機遮擋,你都得接受。如此霸道的條款著實令人膽寒。

期房的樓書、沙盤模型等廣告宣傳品包含了平面示意圖、戶型介紹和對應的面積、編號,是買家決定購房的重要因素。根據最高法《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情形,此類廣告宣傳品即使未載入合同,也應視為合同內容。開發商如在宣傳品或沙盤模型中做了誤導,就應承擔責任。

補充合同中的陷阱

王先生回憶說,通知收房時,小區道路、綠化沒整修好,屋內水電不通,消防上也不符合國家強制規範,完全不符合收房條件。但開發商卻說,今冬下雨太多,影響了施工進度,還用合同中的不可抗力等條款來搪塞。

開發商通常靠借貸資金建房,有的戰線鋪得很開,資金鍊一緊張,工期就會拖後,無法按時交房,有誠信的房企會支付賠償,無誠信的就會事先想好各種對策,逃避賠償。

翻開王先生的補充合同,果然,第12到14條都是為逃避延期交房責任而特設的,比如免責的情形有:「因市政配套而導致的工期延誤,包括停水、停電等情況造成無法正常施的;因惡劣氣候條件,如大雨、暴雨或六級以上大風等造成無法正常施工的……」

專家指出,這些情形遠遠超出了合同法規定的不可抗力的範圍。《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30條規定: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因不可抗力或者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及時告知買受人。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設計調整、氣候變化等原因不屬於不可抗力範圍,出賣人延期交房的,應視為違約。

偷換概念的把戲

偷換概念是一些無良開發商慣用的伎倆。那麼,他們是怎麼操作的呢?

還是來看看王先生的補充合同。「第7條: 本協議雙方同意,原合同第七條中的驗收合格並符合合同約定是指單體建築物經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四個單位及甲方共同驗收合格,房屋取得上述五個單位驗收籤章的,即視為已具備交付條件。」

乍一看,沒毛病!聽說只要「五個單位」驗收合格,就能放心收房了。但你哪裡知道,這又是在玩偷換概念的把戲。

原來,通常所說的五個單位驗收是指《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中規定的由政府部門組織的工程質量監督、規劃、消防、人防、環保方面的驗收,不通過就不符合交付使用條件。而且,業主即使收了房,具備了辦理房產證的條件,也會因開發商未通過政府驗收而辦不下產權證。對此,專家建議業主追究開發商延期交房和延遲辦理房產證的雙重責任。

在王先生的合同中,還有小區公共區域的處分權和收益全歸甲方、物業費要一次性交足一年等多條霸王條款。這些內容分別穿插在主合同和補充合同的不同條款裡,還故意打亂了次序,普通人如果不花大量時間梳理分析,又不熟悉國家有關法規,就很容易掉進陷阱裡。

加大違法成本有助於根治霸王條款

其實,早在2006年,國家就發文加強對商品房銷售合同格式條款的監管力度。《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出臺後,原工商總局又在2012年部署了針對「霸王條款」的專項整治,房地產是重點之一。在此期間,大部分省份都相繼出臺了地方性的有關監管法規,而一線城市,經過多年反覆整治,已取得不錯的成果。

然而,2017年、2018年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連續創下歷史新高。伴隨著熱銷,房產合同中的「霸王條款」再次沉渣泛起。而且,這次是幾百個三四五六線城市、上千個縣城的房價普遍上漲。和一線大城市不同,一些地方對合同違法的監管整治力度還未跟上。另一方面,由於房地產合同專業性強,牽涉的法規多,普通購房人尤其是新手,要一眼識破還真有難度。

法律專家指出,遏制霸王條款,首先要靠監管部門充分履行職責,依法採用行政幹預手段,約束開發商的不法經營行為。此外,建立「黑名單」制度,加大企業的違法成本更有助於根治這一頑症。

近兩年,接著之前的銷售高峰又迎來了交房高峰,所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次把房產合同中的霸王條款列入了專項整治範圍。然而,再得力的措施沒有消費者的努力也難以見效。

從王先生的案例中可以發現霸王條款的共性:或剝奪了買方的公平選擇權、知情權;或減免了開發商的責任和義務;或違反法規,任意擴大了開發商的權限;或排除、剝奪了消費者的權利;或權利義務不對等,任意加重了消費者的責任。是開發商利用自身強勢地位制定的不公平的格式條款,並非買方真實意思的表達。合同法第40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如果和現行法律法規相違背的,更是無效條款。

對此,有同樣遭遇的買房人應當向當地政府和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投訴,不但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可為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出一份力。

相關焦點

  • 北京房產律師:購房合同中未被釋明的格式條款無效
    H公司在籤訂房產合同過程中,沒有表明自己是中介的身份,並未給購房者提供任何中介服務,沒有主動就本次房產買賣糾紛主動聯繫購房者。在原告通過網絡查詢的方式聯繫到H公司負責人時,才承認房子被抵押。原告多次聯繫,要求其歸還13萬元,均被拒絕。
  • 不滿合同條款,西安高新芳華遭購房者投訴
    幾天後,傅先生在與開發商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傅先生發現合同部分條款對買方有些不公平。合同第十二條關於逾期交付責任的約定中,有關於「出賣人應按照本合同約定的期限向買受人交付房屋,但為了保障該商品房的交付質量,買受人同意給予出賣人90日的交付延展期,即出賣人在交付延展期內交房的,亦不視為出賣人逾期交房」、「買受人不解除合同的,出賣人自交房延展期屆滿後次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交房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但該違約金最高不超過買受人已付購房款的1%」的約定。
  • 清平華府現「霸王合同」:房貸辦理不成將收74萬元違約金?
    然而,隨後在業主微信群交流時,才發現補充協議中部分條款內容完全屬於「霸王條款」。由於目前正值年底,銀行放貸放款額度不足,在30天內取得銀行貸款,在大多數購房辦理放貸過程中,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購房合同籤訂30日後,若房貸業務辦理不成功,根據購房面積大小,該小區已籤約的購房者需要每天支付338-740元不等的違約金。
  • [投訴] 河北保定涿州市潤卓天倫灣無預售證 退房遭遇霸王條款
    本人在2018年9月,在河北保定市涿州市天倫灣S4-1購房,首付交了44萬元,收了電商費5萬。購房後得知該棟樓沒有預售證,開發商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直到現在也未取得預售證,也為施工。和開發商協商退款,開發商要我上交購房合同原件,籤署退房協議也不給我們,還要求我籤房款收條,然後3個月後給退房款。對於開發商提出的霸王條款,我們沒有任何保障。希望能得到有關部門的幫助。
  • 中烹協「叫板」工商部門 霸王條款「霸」得有理?
    然而,這項直指餐飲行業「霸王條款」的新規出臺後,卻遭到代表餐飲行業訴求的中國烹飪協會的「反彈」,並請求國家工商總局糾正北京市工商局對「餐飲行業6種不公平格式條款」的不當處理。一項旨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舉措,為何引來這麼多爭議?餐飲行業這些「潛規則」,是否存在不公平? 「禁止自帶酒水」是否屬於霸王條款?
  • 「開瓶費」都屬「霸王條款」嗎?
    法院對這起消費者陳小姐訴「碼頭故事」火鍋店案是如是判定的:一是認定「原告與被告之間形成的餐飲服務合同有關開瓶費部分的約定無效,被告應退還原告開瓶費30元」;二是法院以被告收取原告包間費時侵犯了原告的知情權為由,判決被告應退還原告包間費50元。     據媒體報導,原告是因為看到了一則關於最高人民法院答覆某媒體書面採訪的報導,而獲得了把就餐的店家告上法庭的信心。
  • 如何設計近乎完美的買賣合同條款?
    作者:萍陽,畢業於國內知名法學院,專注於公司管理與風險防控;轉自:法務之家「買賣合同」可謂是「王中之王」,不僅是《民法典》之合同編中濃重的一筆,也同樣是公司經營過程中最常遇見的合同類型之一了。那麼,買賣合同的條款應當如何設計才能更加全面,將風險降到最低呢?
  • 從《著作權法》的角度,漫談閱文「霸王條款」 第一條、第二條、第...
    委託作品「霸王條款」第一條、第二條——委託作品委託作品是指受託人根據委託人的委託而創作的作品。《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 合同的主要條款包括哪些內容
    不管是我們是在購房、商品買賣,還是進行其他事宜的時候,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損害,是會和對方籤訂書面合同的,從而在法律上得到保護。那麼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合同的主要條款包括哪些內容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到你。
  • 籤購房合同要注意什麼?這些問題千萬不能忽視
    【聊城房產超市網】8月20日訊    買房是中國人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購房合同是買房和維權的重要憑證,籤訂購房合同時,面對可能存在的購房合同 陷阱,我們如何識破?又該怎樣應對呢?房產超市網編輯為大家講解籤購房合同時的注意事項。
  • 愛彼迎Airbnb沒入住不退款,被指「霸王條款」|在線投訴
    #每日投訴#投訴對象:airbnb投訴標題:愛彼迎Airbnb沒入住不退款,霸王條款他們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我認為愛彼迎和名宿方存在不合理的霸王條款。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條規定: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強調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應遵循上述原則。
  • 網文界集體炸鍋:閱文「新合同」被指霸王條款,唐家三少、土豆等...
    文丨三言財經,作者丨尼古拉斯距離吳文輝等高管團隊集體辭職換帥不足10天,閱文近日又因「新合同大改」、「霸王條款」、「全面免費」而引發不小的爭議,一度登上熱搜。網文界的作者們,包括多位網文大神紛紛站出表態。
  • 影院不讓帶外食 ,並非都是霸王條款
    對此,消協相關人士表示,影院的做法屬「霸王條款」,如果市民發現這類情況,可以撥打「12315」投訴。(7月20日《現代快報》)作為消費者,筆者同樣也對影院禁止觀眾外帶食品的霸道行為感到憤慨。但情緒歸情緒,法律歸法律。筆者以為,影院不讓帶外食,這究竟是不是「霸王條款」,是否就應被認定為無效,並不能一概而論。
  • 起點籤約霸王條款何時休?如何避免網絡文學版權被平臺輕易拿走
    其中,主要的爭議點在於新版籤約合同中明確了平臺和作者之間的「聘請」關係,且平臺無需為這種聘請關係向籤約作者提供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權益保障,說白了就是聘請你幹活但不會支付像模像樣的報酬(事後如果效益好,才會給你點分成),而且「被聘請方」在被聘請期間創作的小說版權歸聘請方所有(這版權拿的簡直如同綠林打劫)。
  • ——你是有權向這些「霸王條款」說不的!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最經常會在買東西的時候碰到,比如買的商品正在做活動,促銷價,在結帳的時候售貨員總會多說一句「這是特價商品,概不退換哦」!而絕大部分人對此也沒覺得哪裡不對,即使買回去後發現商品有問題,也只是自認倒黴,吃了啞巴虧也不敢跟商家理論。其實,這些都屬於商家的「霸王條款」!
  • 勞動監察幫您識破那些「霸王條款」
    近日,青島市勞動保障監察局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帶薪年休假「霸王條款」進行了梳理解讀。  什麼是帶薪年休假?  國務院頒布的《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以下簡稱《年休假條例》)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
  • 坑坑坑,滬上一紙預售合同都是「霸王坑」?!買房,你要小心了
    然而,合同第10條寫道:甲方承諾在___年___月___日前辦理房地產初始登記手續,取得新建商品房房地產權證(大產證)合同條款這句表述中的待填日期是空白。這等於說開發商不承諾取得大產證的期限,也就意味著業主能否順利辦出小產證可能面臨隱患。開發商若遲遲不辦大產證,業主的小產證將勢必難產,利益受損。
  • 憑購房合同是否可以遷戶口?用購房合同遷戶口需注意什麼?
    那麼,憑著購房合同可以遷戶口嗎? 另一個前提:是購買合同必須是從開發商籤署的購買合同。此外,詢問開發商是否已表示將購買合同交給房管局備案,如果有記錄,則可以遷戶進入。 不能進入戶口登記不與開發商籤訂,或者開發商沒有與開發商籤訂的購房合同發送到房管局,或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提交,不能進入戶籍登記。
  • 練習生蔡徐坤未成年背負8000萬違約金,起訴前公司霸王條款
    昨日,《偶像練習生》的人氣選手蔡徐坤起訴前公司霸王條款的事情被曝光,一時間很多網友都開始紛紛關注,「蔡徐坤起訴前公司」也被推上了熱搜。
  • 新江蘇調查|霸王條款「兩頭吃」,自如房屋租賃不「自如」
    ▲關於違約部分的合同細則針對引起戶主強烈不滿的「解約後反而多賠錢」問題,李振華解釋稱,並不是強制業主賠款,首先是協商。如果雙方實在協商無果,就按照合同條款,自如賠付戶主2個月的房屋預期收益,裝潢和折舊費也要同步計算。「這些在合同的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辦法中都明確規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