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一個自我封閉的時代裡,我們都是「精神病患者」

2020-12-18 週遊世界電影

傑昆.菲尼克斯憑藉在《小丑》中扭動「靈魂」的表演,獲得了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項「殊榮」對於菲尼克斯而言實至名歸,為了扮演好這個角色,他自虐式的減肥了47斤,為了演好小丑的笑聲,他還做了許多病態笑容背後的心理分析。當這個被全新打造的小丑形象,被重新定義的小丑起源被搬上銀幕後,影迷們並沒有因為之前的小丑故事而感到有絲毫的違和感。「小丑」作為蝙蝠俠系列中的經典反派,曾被多次搬上大銀幕。在1989年,好萊塢傳奇巨星傑克.尼克爾森在蒂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中飾演了「小丑」這一角色,當時小丑的形象雖然已經初具雛形,但是還非常的臉譜化,舞臺化。到了2008年,天才演員希斯.萊傑在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對小丑這一角色進行了顛覆性的再塑造,並獲得了次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這部影片,一度被稱為漫改電影藝術造詣上的天花板。

而如今《小丑》這部影片的上映,無意將天花板的高度又進一步提升了。託德.菲利普斯創作的這部影片,看似選擇的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反派視角,其實那隻他對觀眾釋放的煙霧彈。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這部完全被創新的故事中,小丑是沒有明確對手的。這和以往的漫改電影中正邪對立的故事設定,有著極大的背景不同。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刻意模糊了正義和邪惡,榮耀和恥辱的界限,整部影片的故事氛圍,就像影片開頭時交代的那樣,發生在一個毫無秩序和價值體系錯亂的社會環境中。

和《蝙蝠俠:黑暗騎士》正義難以伸張的故事主題明顯不同的是,在《小丑》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小丑被所謂的正義無情的斥責時,卻無法感受到那份正義的真誠與合理。這才是整部影片主要體現的核心話題,每個人都看似在真誠的和小丑對話,那些社會工作者、同事、甚至脫口秀大明星。但是沒有一個人,用一份真誠的態度,去傾聽小丑的內心聲音。而這種無效的溝通,將小丑孤立為一個掙扎在社會角落裡的精神病患者,在這樣的氛圍中,他承受著靈魂孤獨和社會冷漠的雙重折磨。

小丑拼盡全力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夾縫裡找尋屬於自己的榮耀和價值,他渴望著有絲毫機會能夠重新確立自我的生命價值。他甚至強烈的希望自己是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他渴望找尋到到自己被社會遺棄的悲慘命運。然而現實無情地證明了他的人生不是一場悲劇,而是一場充滿了被世人嘲諷的「喜劇」。這種極致的命運反差和靈魂扭曲,被傑昆.菲尼克斯富有張力的肢體語言演繹得淋漓盡致,在他癲狂的妝容中,銀幕前的觀眾倒吸一口來自人性深處的涼氣,我們終於看到了那個不被認可靈魂的釋放,釋放出的一朵「邪惡之花」。

造成這個結局的核心動力,並不僅僅來自於成為「小丑」之前的亞瑟本人。作為一個富有夢想的平凡人,滑稽演員亞瑟最大的渴望無非是通過自己的表演博得觀眾會心一笑。作為精神病患者的亞瑟,他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表現得小心翼翼。一方面他顧及自己的形象,一方面他在乎周遭人群的眼光。然而他一再的退讓、容忍、謙卑並沒有換來他所期待的善意,身邊的人對待亞瑟是冷嘲熱諷,社會人士對待亞瑟是一種偽善應付,而另有一群人更是將戲弄亞瑟當作是生活中的消遣。即便是這樣,亞瑟依然渴求著,找到一個對自己現狀合乎邏輯的解釋。

不幸的是,亞瑟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他的養母因為精神錯亂,而把亞瑟幻想成是她和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亞瑟看似找到了一個能夠敵視這個世界最好的理由,這個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值得尊重的大人物,竟然有如此不堪的過往。而更有趣的是,自己這個社會底層,從不被人關注的小人物,竟然也可以和社會上流扯上血緣關係。這次機緣看似可以解開亞瑟的心病,而充滿不幸和可悲的是,這些僅僅是來自他精神病養母的一廂情願。

而這些輪番的打擊之下,掩藏的是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亞瑟試圖通過周邊人找到和整個社會的共鳴,然而在光影中那個瘋狂的哥譚市,早已經沒有了基於尊重溝通的契機。上流人物看似文質彬彬,卻冷若冰霜,下層人物更是已經變成了一群無序的狂徒。整個銀幕上的世界裡,各種層級的群體之間,均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上流人物文質彬彬,道貌岸然的拒人千裡之外,下層群體自我麻痺,狂躁的不可一世。更有趣的是,那些所謂的慈善工作者,只顧著例行公事,卻絲毫無法聆聽到亞瑟的內在渴求。

當一個個社會中的個體,都陷入到自我封閉中的狀態時,社會中的矛盾得不到有效的疏導,而亞瑟這樣原本的無害者,因為得不到最基本的關懷,看不到絲毫的希望,甚至他不能以一個最恰當的方式,得到一個告誡,認識一個真相。最終亞瑟逐漸在一個自我封閉的環境裡,被醞釀為一個情緒的奴隸。

亞瑟的異變,來自於整個社會並不恰如其分地表達。回顧整部影片,我們會發現,亞瑟一直在得到真相,關於他不是一個搞笑天才的真相,關於他不是託馬斯.韋恩私生子的真相,關於他並沒有和同一樓棟中的單身媽媽戀愛的真相,關於他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的真相。然而正是這些真相,最終無情地將亞瑟推向了社會的另一端。這源於亞瑟獲取真相時,沒有任何人考慮過亞瑟的處境,認真傾聽過亞瑟內心深處的聲音。人們只是自顧自的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一個固有的視角,審視著眼前的「小丑」和「精神病患者」亞瑟。

在這些眼神的逼視中,在所謂正義的拷問中,在那些真相的嘲諷中。亞瑟軀體內的靈魂在失去了外界的呼應之後,慢慢的消融,取而代之,是那個癲狂的小丑。

當世界的個體之間,都將自己封閉在自我的世界裡時,我們都帶著一種固有的眼神和態度與這個世界互動,未免不會漏掉亞瑟這樣被社會遺棄的「精神病患者」。而如果都生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裡,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一個得不到呼應的「精神病患者」呢?最終我們被湮滅的是積極向上的夢想,我們被喚醒的是內心深處已經畸變的靈魂。

邪惡的小丑,來自於被社會遺棄的亞瑟,而亞瑟的夢想僅僅是讓世人會心的一笑。而這其中,僅僅是我們精緻的利己主義在作祟,在一個自我封閉的世界裡,其實我們都是一個個孤獨的「精神病患者」。在傑昆.菲尼克斯充滿張力的肢體語言中,我們看到了一個邪惡的小丑,一個封閉的時代,一群瘋狂的靈魂。最終讓觀醉心於此的,也許僅僅是悲傷的弦樂,小丑嘶啞地一笑。

相關焦點

  • 《小丑》萬字終極解析,一個精神病患者從受害者到惡魔的自白
    傑昆.菲尼克斯入魔級的表演,伴隨著低沉呻吟般的大提琴電影原聲配樂,在好幾場殘忍的暴力戲中,真實到我都不忍直視,甚至讓人造成有些反胃和反感,當然在這裡完全是對菲尼克斯表演的褒義讚美,他完全把靈魂交給了角色,給觀眾體驗了什麼叫病入骨髓的精神病患者。
  • 我們都是《精神病》裡的文鋼太:是小丑、是膽小鬼、也是偽善者
    在由金秀賢、徐睿知、吳正世和樸珪瑛領銜主演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金秀賢飾演一個極具悲劇的角色文鋼太,他看似心地善良又溫和,對任何事總是逆來順受,沒有希望也沒有夢想地活著。文鋼太人生的唯一精神支柱是他患有自閉症的哥哥文尚泰,直到有著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氣童話作家高文英的出現和介入,他才漸漸地學會釋放自我!
  • 豆瓣9.0神片《小丑》:懂得反抗,才能活出自我、找到自我價值
    這部電影無論是從欣賞電影作品的層次來看,還是從功利性教育意義的層次來看,都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作品。 01 精神病、小丑,不幸的人生觸底反彈 漫改電影,從DC家的《蝙蝠俠》三部曲到漫威家的《復仇者聯盟》,一貫秉承的是娛樂觀眾的目的,動作片式的、犯罪片的一種表現方式。
  • 精神病患者在醫院封閉治療3個月後懷孕,院方回應
    「張朋父母都是務農,他自己現在也是靠打工和種地為生,家裡條件特別不好,但是現在娶親彩禮要的都高,很多人都是幾十萬,高娜家要的彩禮少,20多萬就能把婚禮辦下來。」石先生說,但這也並不是沒有代價的,「高娜的精神狀況不太好,看上去就不太像正常人,但是我們當時想著家都在鄉下,又實在拿不多更多錢了,也就沒有太在意,想著能過日子就行。」
  • 《小丑》影評:因為這是一個冷漠的世界
    小丑演員亞瑟,被唯一的親人,母親稱為「快樂」,貧窮中與母為伴的艱難生存,又患有精神疾病,感覺自己是一個沒有存在的人。尋求存在感的一個人的一生在「扮演」的角色中,從小丑到殺人犯,從精神病患者到具有良知的認知者,從個體行為到整體社會影響者之間的輻射,貫穿著整部影片,以一種特殊的心理挖掘意識來針對當今現實社會的深刻解析。哪裡有快樂呢?主人公面對母親的願望祝福,申明我從沒有過快樂。
  • 小丑的起源,我們從來都看不清
    女老大俱樂部裡的脫口秀表演者,這是致敬小丑可能為脫口秀藝人的設定;馬戲團小男孩的母親被殺害,最終揭開他就是兇手,而其中有精神病問題,還會瘋狂地大笑,就是致敬漫畫與諾蘭電影裡小丑起源可能跟他父母有關的設定;一個搶劫團夥,只要戴上紅頭套最後一定會死於非命,最後一個金髮男孩撿到這頭罩,暗示著他往後可能是小丑的留白,則是致敬小丑跟紅頭套關連的設定。
  • 《小丑》的《地久天長》:一個都不寬恕
    小丑:一個都不寬恕(包括自己)。 三和大神:我啥也不想做(包括犯罪)。 單聊《小丑》會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但是想和國內獲獎很多的《地久天長》做對比,就感覺很魔幻,還有點搞笑。 《小丑》為什麼成為小丑的鋪墊,是私生子被親父拋棄和被後爸虐待,再加上社會的不斷陷害,失業和切斷藥品供應,精神病發作後才成了小丑,從大開殺戒到一呼百應,以及最後的肆無忌憚,這裡面還有一個看似合理的邏輯,那就是小丑本是精神病。
  • 電影《小丑》:一個精神病患者是怎樣詮釋人生的?
    電影《小丑》講述溼冷無望的哥譚市,卑微的亞瑟·弗蘭克靠扮演小丑生活著。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亞瑟深記母親的教誨,無論遭受怎樣的挫折都笑對人生,卻因此讓自己背負著莫大的壓力,瀕臨崩潰。,什麼民主、平等、博愛,都是狗屁,他說你們連好笑與否都規定好了,我偏不,我自己決定是不是好笑,即使是謀殺,我覺得可笑,它就是好笑。
  • 極其恐怖休閒獨立遊戲《精神病患者模擬器》專題上線
    遊戲目的是對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進行諮詢,通過藥物和集中精神療法等方法對患者進行合適的治療,引導其病情好轉。     遊戲中的患者包括「縱火癖」、「性依存」以及「反社會者」等各種各樣的病情,另外還有認為玩家是邪惡組織的間諜而暴走的患者,需要根據情況來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  成為一名精神科醫生感覺如何?
  • 《小丑》:患有精神病最大的悲哀是,別人總希望你「裝沒病」
    然而現實中,鄰居根本和他不熟,富蘭克林在節目裡嘲笑他,甚至將他當做玩物,邀請他上節目。很難想像人在這種極端條件下還會保持理智,更何況是亞瑟這樣一位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卻還被迫停藥的底層人物。一切從他槍殺那三個精英開始,就都變了。在殺人之後,亞瑟十分恐慌,他跑去了廁所,卻又冷靜了下來。在我看來,此刻的亞瑟其實是「小丑」。
  • 小丑還不夠變態?影史上十大最變態的精神病患者
    有關精神病題材的電影數不勝數,《致命ID》《搏擊俱樂部》《飛越瘋人院》《美麗心靈》《21克》《驚魂記》《穆赫蘭道》《秘窗》等等;類型也眾多,犯罪、勵志、傳記、喜劇等等。那我們就開始絮叨絮叨電影中出現過的精神病患者這一形象。
  • 熱播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對精神病患者的偏見也是一種「惡」
    當一個人犯罪,家人雖然毫不知情,但是在得知事情發生以後,就盡心盡力的去給受害者家屬道歉、賠償,也一直都自我反省在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哪裡不對。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給他們一點善意?就像李媽媽在視頻裡說的那句:「天底下沒有哪個爸爸媽媽願意花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 原來我們都有「精神病」!不信你對照看看……
    換言之,我們自己、家人或朋友,都可能跟精神病扯上關係。輕性精神病,常見的有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疑病症等。倘若在封閉的空間當中產生恐慌,他們會因為無法逃離這樣的情況而感到恐懼。如在電梯中,或封閉的小房間中,易產生呼吸不暢,並出現焦慮的情況。
  • 世人皆無過,請善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小丑」
    《小丑》是一部充滿負能量的電影,它不會給我們任何商業大片能夠帶給我們的那種愉悅感,相反,它甚至會讓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產生壓抑感、不適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小丑》這部電影追求的是一種獨特的信仰和藝術價值,它在認真的講述一個精神病患者從發病到自我救贖的過程。
  • 【小丑】影評:堅持自我,才是最難的
    【小丑】影評:堅持自我,才是最難的文/senmor一直忙於生計,疏落了這部國外呼聲很高的DC電影【小丑】。當92屆奧斯卡頒布了最佳男主角就是【小丑】的主演華金·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時,我才開始在某一個安靜的夜晚,靜靜的看完。
  • 當一個老實人被逼成「暴力狂」:《小丑》如何成為了小丑?
    每個人都對別人大呼小叫,沒有一個人有禮貌,沒有人在意另一個人是什麼樣。」」你們把一個被社會拋棄的精神病患者當作垃圾一般對待,你會得到什麼呢?你會得到你應得的」。「再講個笑話,怎麼樣?」然後他舉起了槍。小丑以能量巨大的破壞力,發起了一場過於瘋狂血腥的復仇。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也許我們都有「精神病」,但我們會成長
    現實中,每個人都有「精神病」雖然心理問題看起來有點「無病呻吟」,但它就像病毒一樣會,不停蠶食我們的精神細胞,折磨著我們。於是,我們看到吳昕在電視上哭訴被自己全網黑、節目被拿掉的事,有人因為生活壓力跳河輕生,有人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背負著怨恨,有人因為缺乏安全最後傷害了最親近的人、結束了一段感情……因為我們只是普通人,所以在人生這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上,我們也會受傷,成為一個「輕度神經病患者
  • 哥譚鎮又有新惡魔,惡魔的內心也不完整,心理學看電影《小丑》!
    小丑如何變成小丑。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了,小丑他之前的生活是怎樣的。在他變得瘋狂之前,他也過著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生活,但是因為生活逐漸落魄,讓他覺得這個社會怎麼樣都是不公平,內心的壓抑和痛苦沒有人知曉,讓他覺得這個社會一點都不美好,由此產生了瘋狂破壞的想法。他的這種行為具有強烈的攻擊性,在心理學分析中,這種攻擊性的源頭情緒壓抑得太久。
  • 今日電影 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患者》基本上屬於前一種類型,「瑪麗蓮是被誰殺死的」這個懸念在全片中居於主導地位。當然,為了效果逼真,導演是不太願意用道具的,某些裸體鏡頭是女主角珍妮特·利不願意演的,所以用了一個女替身演員。作為精神病患者,作為心理上遭受過嚴重創傷的人,他們的內心是如此脆弱。
  • 《小丑》,關於小丑角色的觀後感.
    本人認為最符合小丑故事線的是第一部小丑電影,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小丑。小丑氣質最好的是西斯萊傑版本的小丑。傑昆版的小丑亞瑟可能是最要命的小丑。解釋一下,我們先看一下對小丑的設定,第一部《蝙蝠俠》對小丑的設定是:小丑,智商極高,情緒不穩定,精通化學。這個設定也是最符合漫畫裡小丑的那一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