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尋劍》首映 回溯「紅色電波之父」革命人生

2020-11-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紀錄片《尋劍》首映式活動現場。張鈴寧軒攝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寧德6月28日電 (葉茂 張鈴寧軒)28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暨紀錄片《尋劍》首映式活動在福建寧德市舉行,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先輩的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全力打造閩東紅色新名片。

&nbsp&nbsp&nbsp&nbsp「豐碑永鑄後人仰,秉志共圖華夏興。」寧德市蕉城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必良表示,蔡威是蕉城這片紅色土地孕育出來的技偵英雄,為紅軍長徵勝利、中華民族獨立、中國人民解放做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啟動《尋劍》紀錄片首映儀式。葉茂 攝

&nbsp&nbsp&nbsp&nbsp蔡威,寧德市蕉城區人,1907年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蘇區根據地,他與其他幾位同事一起,開創了紅四方面軍的無線電通信和技術偵察工作,曾任電臺臺長、方面軍司令部二局局長、紅軍總司令部二局局長等職。

&nbsp&nbsp&nbsp&nbsp期間,蔡威獲取了國民黨軍隊的大量秘密情報,為配合紅軍的長徵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朱德、徐向前、陳昌浩等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和褒獎,被譽為「紅軍中的活菩薩」。1936年9月22日,就在三路紅軍即將勝利會師之時,蔡威不幸病逝於甘肅岷縣朱爾坪鎮,年僅29歲。

&nbsp&nbsp&nbsp&nbsp紀錄片《尋劍》,由中共蕉城區委、區政府出品,寧德市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蕉城區融媒體中心、蕉城區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蔡威事跡展陳館和寧德蔡威研究會籌劃和拍攝,於2019年12月圓滿殺青。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圖為觀看《尋劍》紀錄片。葉茂 攝

&nbsp&nbsp&nbsp&nbsp該紀錄片輾轉北京、上海、陝北、福建福州等地,歷經9個月拍攝和製作,通過嚴謹客觀地採訪蔡威生前革命戰友、黨史研究人員、蔡威後代等關鍵人物,帶領觀眾回溯「無名英雄」蔡威短暫而曲折的革命人生。

&nbsp&nbsp&nbsp&nbsp何必良表示,紀錄片《尋劍》再現了蔡威同志短暫而曲折的革命歷程,是學習蔡威精神、傳承蕉城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要以這部片子播出為契機,動員全區上下以蔡威同志為榜樣,化蔡威精神為力量,為全方位推動蕉城高質量發展超越注入強勁動力。

&nbsp&nbsp&nbsp&nbsp為挖掘蔡威的人格魅力、文化內涵,蕉城區近年來積極推進「蔡威·五個一軍民文化融合」精品工程,即一塊牌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一本書、一部影視作品、一座展陳館、一座公園。(完)

相關焦點

  • 李白 |永不消逝的紅色電波
    1926年, 李白積極參加了當地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 燒地契、罰錢糧、站崗放哨, 成為革命骨幹, 並於當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風起雲湧的大革命使得熱血青年李白為之嚮往。1927年9月, 正當中國革命處於嚴重挫折之際, 李白毅然參加了毛澤東領導的湘贛秋收起義。1931年,在紅四軍任職的李白被選派參加了無線電訓練班,從此,他與紅色無線電通訊事業結緣。
  •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
    看紅色紀錄片,聽紅色革命故事——來賓市《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傳承紅色基因 2020-06-2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紅色堡壘》解密「中央特科」隱秘往事
    紀錄片《紅色堡壘》解密「中央特科」隱秘往事 2017年12月01日 11:05 來源:中國藝術報 作者:趙志偉 字號 內容摘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史上,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它成立於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由周恩來直接領導
  • 抗聯文化紀錄片《抗日名將王德泰》白山首映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抗聯文化紀錄片《抗日名將王德泰》白山首映&nbsp&nbsp&nbsp&nbsp由白山市江源區融媒體中心創作的反映民族獨立、抵禦外侮的抗聯文化紀錄片——《抗日名將王德泰》,8月30日晚在白山市江源區政府廣場首映
  • 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福建武平首映
    國際在線城建頻道消息:為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鬥爭精神,緬懷劉亞樓將軍,激勵廣大人民凝心聚力、奮力譜寫老區蘇區強縣富民發展新篇章,11月23日,紀錄片《一代名將劉亞樓》在新中國開國上將、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將軍誕辰110周年之際於福建武平首映。
  • 點評《紅色搖籃》這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電視劇
    作為80後的我,更加比較喜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基本我每年都會反覆觀看幾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成為喜歡,就是反反覆覆觀看也不感覺膩,反而每看一遍都要一個新的感受;一個新的認識,對了裡面的人物又有一個新的認知,仿佛也感覺無論看多少遍,都也無法對人物的認知到底,這也正應了每年都要反覆去觀看紅色電視劇的原因;比如說我前面有篇《長徵》電視劇介紹和點評。今天咱就再說說另外一部也是比較經典的紅色電視劇---《紅色搖籃》。
  • ...答案藏在紅軍後代陳德啟教授的長篇歷史小說和紅色革命紀錄片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楊小燕 通訊員 馬澤一陳德啟一行到光山白雀園祭拜陳德啟在蘇維埃紀念館接受記者採訪社會各界助力紅色革命歷史紀錄片《青山忠魂》的拍攝紅色革命歷史紀錄片《青山忠魂》共分《紅色檔案》、《一片丹心》、《忠誠之路》、《信仰》、《信念》五集,分別講述了陳初陽、王子春、蔡仲美、袁漢銘、詹谷堂等五位固始籍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預計2021年6月全部攝製完成,該劇由中共固始縣委宣傳部、天福集團(中州區域)三畝方田工作室等單位聯合打造,並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建黨獻禮的作品。
  • CNEX 」網羅人生「年度主題影展正式開跑 優質紀錄片下月齊聚臺北
    這次的影展主題為「網羅人生」,同時包括了四大單元:【網絡總動員】 、【數碼黑社會】、【和平方程式】與【唱起愛的歌】,緊扣「網絡與人生」核心。以影展主題「網絡與人生」為主軸,本單元探討網絡與人、社會群體,以至於時代之間的關係。
  • 演繹京劇淨角啟迪民族正氣 回溯紅色足跡重溫光輝歷程
    演繹京劇淨角啟迪民族正氣 回溯紅色足跡重溫光輝歷程——我中心第八批託管藏品鑑定入庫工作順利完成        2016
  • 聽老軍人講述革命故事 傳承軍隊紅色基因
    聽老軍人講述革命故事 傳承軍隊紅色基因 ——北京市東城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光明網訊(記者 李伯璽)鞏固軍民團結,傳承紅色基因。
  • 尋天涯海角,觀浮世圖景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展映單元片單
    尋天涯海角,觀浮世圖景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展映單元片單 2020-11-17 1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豆瓣評分9.5,上海歌舞團傾力打造紅色精品《永不消逝的電波》要來...
    燕山巍巍,黃河滔滔,大江東去,長河無聲,電波不絕,信念永存。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革命烈士李白為原型,講述了「李俠」和「蘭芬」假扮夫妻,攜手共度12年潛伏生涯的故事。以總編導韓真、周莉亞,作曲楊帆,服裝設計陽東霖為代表的主創團隊,以及由青年舞蹈家王佳俊、朱潔靜、侯騰飛、王景領銜的上海歌舞團演職員隊伍,是一群年輕的80、90後,一次次查閱革命先輩們珍貴的歷史資料、一次次赴上海紅色教育場館採風,革命先輩們的崇高信仰、堅定信念和無畏犧牲
  • 電波傳遞|永不消逝的英雄「再現」西安
    李白烈士是被黨中央從陝西派到上海執行秘密任務,架起了這道「永不消逝的電波」, 為人民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奉獻。該舞劇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融入藝術元素,通過舞劇的獨特表現形式,對紅色經典進行全新演繹,切合當下審美,再現為我黨民族解放事業而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西安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進行全國巡演的首站。
  •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202封珍貴電報手稿首次展出
    近日,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香山革命紀念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檔案館、北京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香山革命紀念館承辦的「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
  • 尋天涯海角,觀浮世圖景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展映片單
    追隨這六部紀錄片的真實影像,我們從歐亞大陸漂流至夏威夷小島,靜觀人生百態悉數上演。無論國家、種族;無論社會、個體,從導演到舞者,再到工人,土著居民……浮世圖景中是微觀視角下的個體現狀,亦即是繁華社會中折射出的宏觀一角。在鏡頭之後,景框之中,不難領略到導演充滿人文關懷的社會反思。
  • 毛澤東200餘封電報手稿展出 從「紅色電波」中再讀歷史
    【解說】12月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大批量地集中公開展覽展示毛澤東電報手稿,尚屬首次。【解說】專題展位於香山革命紀念館一層專題展廳,面積1000餘平方米。
  • 大悟開拍革命歷史紀錄片《大別山上紅旗飄》
    經過精心策劃和充分準備,由大悟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大悟縣融媒體中心聯合攝製的革命歷史紀錄片《大別山上紅旗飄》,近日在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正式開機。,緬懷革命先烈,拍攝相關視頻素材,了解紅二十五軍大悟籍英烈的革命事跡。
  • 《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 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原標題:毛澤東的上海足跡,《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往事,建黨主題紀錄片集中播出 「七一」到來之際,一批建黨主題紅色文化紀錄片將亮相螢屏。隨後的紀錄片《信仰之源》,回溯了《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傳播過程,展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守信仰、不斷奮鬥的歷程,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力量。
  • 《永不消失的電波》永不褪色的記憶
    由上海歌舞團傾情演藝的紅色經典舞劇《永不消失的電波》,又一次把我們帶回到60年前上海那個白色恐怖、血雨腥風,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年輕的藝術家用唯美的舞蹈、震撼的音樂、現代的廣電,藝術地真實再現了李俠、蘭芳夫婦等中共上海地下黨,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和相知相愛、伉儷情深的鐵骨柔情。
  • 難忘《永不消逝的電波》《大幕開啟》倪萍眼中常含淚水
    跨越了七十載時空,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在《大幕開啟》的舞臺上被再次演繹,「永不消逝的電波」在觀眾心中久久迴響。9月27日晚19:30,《大幕開啟》第二期即將播出,本期節目聚焦我國首部諜戰題材舞臺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觀眾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與主持人張蕾、劇情講述人倪萍、劇目主創、特約嘉賓一同體驗臺前幕後的故事,感受劇中革命先輩傳遞出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