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農村,這些年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大家的衣食住行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就拿住的來說吧,十年前,大家住的還是低矮的磚瓦房,還有的是土坯房,短短的三五年間就大換樣,幾乎家家住進了三層的大樓房,家用電器應有盡有。還有出行,當年每次去城都要繞上一大圈,並且坑坑窪窪的,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難行。而現在呢,自從村村通道路實行後,為大家節省了許多時間的同時,大家也因此都買上了汽車。
特別飲食方面,之前大家一日三餐,粗茶淡飯,現在頓頓白米白面,雞鴨魚肉的綜合性飲食,當下更是講究飲食的健康和營養。什麼該吃,怎麼吃,都有所講究,比如說在農村吃狗肉時,就講究講究「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啥意思?有沒有道理?今天咱們就來討論下。
在民間有句俗話「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可以看出來,狗肉之香。在古代,狗一直被列為六畜之一。我國畜養狗可追溯到遠古遊牧時代,是人們的看家護院的最得力的祝壽,同時也是肉食的來源之一,到了漢代,狗肉便成了人們最愛的一種肉類。
直到現在,人們對狗雖然蠻有感情的,但卻並不忌諱吃狗肉,有的人還格外喜歡它。一是狗肉味道美,素有「香肉」的暱稱:二是狗肉營養高,那麼什麼是優質狗肉呢?在農村人們就根據狗肉味道,口感的不同把狗肉分成四個等級「一黑二黃三花四白」。分別是黑色的狗,黃色的狗,白色,黑色,黃色三種顏色摻雜的花狗,白色的狗。
其實這是在古代人們認為,食物也會因為其不同的顏色,能增加和減少你的食慾,而白色給人的感覺是潔淨、新鮮,但是卻平淡無味。還有就是自古以來辦喪事都是用白色,白狗的顏色和孝布的顏色是一樣的,於是人們把白色視為死亡的象徵,不吉利。所以說白色是最低等的。
而花色,摻雜了黑色,白色,黃色三種顏色,顏色太多,給人的感覺有點亂,味道兒也有點混淆。 黃狗可說是最常見的,其顏色最讓人垂涎三尺。
而黑狗則為最佳,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封建社會,人們都比較迷信,有些人認為病因不明的病是由於妖邪之氣引起的,因此就有採取各種闢邪的方法來驅趕病,而大家也認為黑狗最具有功效。久而久之,在民間人們也覺得黑狗能治百病。所以說是上等。
其實,這是視覺上的錯覺和迷信上的說法。總之,狗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我們不應厚此薄彼,那麼對此你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