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俄羅斯一部現實諷刺類型電影。在四大歐洲電影節之一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斬獲唐吉訶德獎之特別提名獎等多個獎項。
迪馬,一個普通的管道工,一個三觀很正直的人,他的夢想是成為建築工程師,並為此而努力著。和老爸老媽老婆孩子一家五口拮据的生活著。
一天晚上迪馬接到同事的求助電話,一棟舊樓的水管爆裂,迪馬趕到後一眼看出,水管爆裂是因為大樓的整體結構位移了,樓內的裂痕觸目驚心。可自己的上級,工程師出去玩了。迪馬回到家,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經過反覆測算之後,他突然意識到:這棟樓很快就會倒塌!800多條人命啊,不能死在自己手裡,他的良知和正義感使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定去找市長反映此事。
他打聽到了女市長正在舉辦生日聚會,孤身闖入。迪馬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歡樂。市政府官員緊急開會公關,市長想做最後的挽救,派出消防局長和房地產商去考察了危樓之後,帶回了同樣的勘察結論:危樓隨時會倒.
可是,在利益面前,誰來背鍋?因為之前的維修基金已經被貪汙殆盡了。
接下來就是官員之間的互相爭吵,互相推諉,誰都不希望承擔這個罪責。原本看似有希望的緊急救援,最後不得不演變成政治鬥爭。
市長必須做出抉擇,她最終選擇了「乾淨利落、免除後患」的方法:殺掉知情人,燒毀所有證據,讓那棟危樓裡的人們自生自滅!。
一輛車把最初去考察危樓的那些人帶到生僻的橋下,危樓的房地產商馬上知道了他們的用意,女市長要殺人滅口,將所有責任推到他們兩人身上,罪大惡極的房地產商臨死之前做了個善舉,他替迪馬求了情,讓警察(殺手)放了這個無辜的人。迪馬死裡逃生,代價就是離開這個城市,從此不再提起這件事。
他倉皇地跑回家,接上了老婆孩子準備逃跑。但在逃跑的路上,發現大樓的居民並沒有被疏散,他才知道政府根本不想救這些人,他不顧家人反對留下來,自己要去救那800多個居民。
迪馬潛入大樓,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逃離,愚夫精神在此達到高峰。所有人在半夢半醒中被恐懼趕下了樓,他們和迪馬一起站在樓下看著晨曦中的危樓,迪馬的臉上洋溢著微笑。而疏散的群眾並沒有感謝他,人們聚集在樓下,看著大樓仍舊無事,大家反而紛紛指責並毆打迪馬。一陣拳打腳踢,民眾全部返回危樓,只留下主角迪馬一個人蜷曲著身體,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地上。
影片的最後,導演並沒有告訴我們樓有沒有倒塌,可是我們都心知肚明,人性已經倒塌,政治已經倒塌,信任已經倒塌。這正是高明的所在。
《危樓愚夫》以危樓來諷喻俄羅斯社會,反思人性、批判現實,是一部讓人絕望的電影。可這樣一部電影能公開上映,又是俄羅斯社會的希望!
危樓還在,人心卻在一夜間傾倒。
危樓的裂縫,或許能彌補。
人心的裂縫,卻怎麼癒合?
這就是生活中現實的反映,沒有同情,沒有悲傷。
我們也在思考,到底誰才是愚夫?看似是在說維修工是「愚夫」,可是實際上,他是唯一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