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愚夫》:危的不只是樓,還有人性!誰才是真正的愚夫?

2020-11-25 老韓新視界

這是俄羅斯一部現實諷刺類型電影。在四大歐洲電影節之一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斬獲唐吉訶德獎之特別提名獎等多個獎項。

迪馬,一個普通的管道工,一個三觀很正直的人,他的夢想是成為建築工程師,並為此而努力著。和老爸老媽老婆孩子一家五口拮据的生活著。

一天晚上迪馬接到同事的求助電話,一棟舊樓的水管爆裂,迪馬趕到後一眼看出,水管爆裂是因為大樓的整體結構位移了,樓內的裂痕觸目驚心。可自己的上級,工程師出去玩了。迪馬回到家,輾轉反側,徹夜難眠,經過反覆測算之後,他突然意識到:這棟樓很快就會倒塌!800多條人命啊,不能死在自己手裡,他的良知和正義感使他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定去找市長反映此事。

他打聽到了女市長正在舉辦生日聚會,孤身闖入。迪馬的到來,打破了這裡的歡樂。市政府官員緊急開會公關,市長想做最後的挽救,派出消防局長和房地產商去考察了危樓之後,帶回了同樣的勘察結論:危樓隨時會倒.

可是,在利益面前,誰來背鍋?因為之前的維修基金已經被貪汙殆盡了。

接下來就是官員之間的互相爭吵,互相推諉,誰都不希望承擔這個罪責。原本看似有希望的緊急救援,最後不得不演變成政治鬥爭。

市長必須做出抉擇,她最終選擇了「乾淨利落、免除後患」的方法:殺掉知情人,燒毀所有證據,讓那棟危樓裡的人們自生自滅!。

一輛車把最初去考察危樓的那些人帶到生僻的橋下,危樓的房地產商馬上知道了他們的用意,女市長要殺人滅口,將所有責任推到他們兩人身上,罪大惡極的房地產商臨死之前做了個善舉,他替迪馬求了情,讓警察(殺手)放了這個無辜的人。迪馬死裡逃生,代價就是離開這個城市,從此不再提起這件事。

他倉皇地跑回家,接上了老婆孩子準備逃跑。但在逃跑的路上,發現大樓的居民並沒有被疏散,他才知道政府根本不想救這些人,他不顧家人反對留下來,自己要去救那800多個居民。

迪馬潛入大樓,挨家挨戶地敲門讓他們逃離,愚夫精神在此達到高峰。所有人在半夢半醒中被恐懼趕下了樓,他們和迪馬一起站在樓下看著晨曦中的危樓,迪馬的臉上洋溢著微笑。而疏散的群眾並沒有感謝他,人們聚集在樓下,看著大樓仍舊無事,大家反而紛紛指責並毆打迪馬。一陣拳打腳踢,民眾全部返回危樓,只留下主角迪馬一個人蜷曲著身體,孤零零地躺在冰冷的地上。

影片的最後,導演並沒有告訴我們樓有沒有倒塌,可是我們都心知肚明,人性已經倒塌,政治已經倒塌,信任已經倒塌。這正是高明的所在。

《危樓愚夫》以危樓來諷喻俄羅斯社會,反思人性、批判現實,是一部讓人絕望的電影。可這樣一部電影能公開上映,又是俄羅斯社會的希望!

危樓還在,人心卻在一夜間傾倒。

危樓的裂縫,或許能彌補。

人心的裂縫,卻怎麼癒合?

這就是生活中現實的反映,沒有同情,沒有悲傷。

我們也在思考,到底誰才是愚夫?看似是在說維修工是「愚夫」,可是實際上,他是唯一清醒的人!

相關焦點

  • 《危樓愚夫》:危樓將傾,而愚夫不知
    危樓將傾,而愚夫不知——《危樓愚夫》觀後感疫情洶湧,只能閉門看片,朋友推薦了
  • 《危樓愚夫》: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危樓愚夫》劇照大禹2014年,尤裡·貝科夫身兼編劇和導演的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因其「通過關注人類自身的苦難、失敗以及希望,來揭示人性神秘的深度同時又擁有藝術價值」,在四大歐洲電影節之一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斬獲唐吉訶德獎之特別提名獎等多個獎項
  • 讓思想飛起來|《危樓愚夫》影評
    在影片--《危樓愚夫》中,這束光用來形容主人公實在再恰當不過了。就是他這樣一個小小的人物,以及一棟危樓,影射了太多,太多。。。誰才是真正的愚夫?  主角季馬,為別人的事操碎了心,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闖入官場與官員作鬥爭,不惜弄個妻離子散也要堅持己見,甚至還經歷了一次生死線上的徘徊,都依舊沒能改變他幼稚的初心。
  • 《危樓愚夫》:權力和無知的故事外殼下寓意著對社會對人性的思索
    01、隱喻內涵:將情感隱含在敘事之中,形象地闡釋了人性的陰暗複雜和社會的腐敗電影運用隱喻的手法,將現實和畫面很好地融合,由具體意象探尋到抽象出來的深層含義,以喚起觀眾的反思。而下面講到的「愚夫」和「危樓」,正是其中兩個典型的隱喻符號:①愚夫:愚夫不愚,而真正「愚」的是無知的民眾迪馬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作為管道工,他不是沒有知識和才能。
  • 《危樓愚夫》一部民族自黑電影:這世界,既不溫柔,也不正確
    原本他應該帶著妻兒一走了之,但良心的譴責讓他駕車回到危樓,一個接著一個地敲開了危樓裡的人們的房門,在把他們疏散到樓下的廣場上。天寒地凍,驚恐的人們發現危樓沒有倒塌,於是他們遷怒於迪馬,認為是他惡作劇了人們,一頓拳腳相加,迪馬倒在了冰冷的地面上……導演用俯拍鏡頭展現這個孤獨的勇者,反思意識達到極致。事到如今,那棟樓塌不塌已經不重要了,你叫不醒裝睡的人。
  • 危樓愚夫的故事
    樓都要塌了,手下們卻在撕逼到底誰該負責任?忍受不了這一幫蠢貨,女市長終於發話:事件得不到解決,這裡誰也別想脫了干係。      若要救人,擺在眼前的矛盾有兩個:一是這些人都需要被安置,可是這座城市沒有多餘的安置住房,更沒有2億6千萬安置資金。
  • 提供一幅社會諷刺漫畫,俄電影《危樓愚夫》: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中文片名裡交待了情境(危樓),不禁讓人想到《孟子·盡心上》中的那句話:「……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後世人大多將其總結為一種做人的勸勉之道,大意是說:在覺察到身處危險時應馬上離開,或者在預感到危險時便要防患於未然。顯然,主人公不知「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道理,所以甚是貼切地冠以「危樓愚夫」之名。
  • 《危樓愚夫》:我們活得像動物,死得像動物
    儘管知道氛圍不對,尼基丁還是連夜來到酒店向市長坦陳公寓樓的一切。市長聽後立馬召集了消防、醫療、公安、房屋維修等各部門的領導,命令所有人立刻行動前去疏散群眾。事實上,真正的矛盾從這開始爆發,在危機面前,這些政府要員互相撕咬揭發彼此的貪汙腐敗的行為,重量級的故事也徐徐拉開。
  • 《一個勺子》和《危樓愚夫》
    2部不同國家的,同樣不太出名的電影《一個勺子》和《危樓愚夫》在2015年同時上映了。《一個勺子》影片改編自河北作家胡學文的中篇小說《奔跑的月光》。故事中愣頭愣腦的「勺子」,它拷問了中國當下人心中的慌亂和我們正在發出碎裂之聲的價值觀基礎。
  • 《危樓愚夫》:他人的命運與我無關?
    可是在一個大家都靠不講道義和毫無廉恥的手段致富的社會裡,誰會尊重夢想和努力呢?連母親都嘲笑他是一個傻瓜。迪馬確實是一個「傻瓜」,一個「孤獨的傻瓜」!有天晚上,迪馬接到同事的求助電話,一棟舊樓的水管爆裂。迪馬趕到後一眼看出,水管爆裂是因為大樓的整體結構位移了,樓內的裂痕觸目驚心,他跑到樓外,裂痕同樣觸目驚心,那肉眼可見的裂痕已經貫穿上下!
  • 《危樓愚夫》群眾不需要真相,白痴不值得拯救
    貝科夫的影片《危樓愚夫》。俄羅斯這個國家也可以拍攝出如此尖銳的影片,大出我的意料之外。這部影片我一直忍著沒有提前獲知劇情,觀看的過程中也逐漸明白了「危樓愚夫」這個漢譯篇名的含義。影片講述了一個平凡正直的水管工為解救820位住在一幢隨時可能坍塌的危樓中的居民的故事。主人公尼基丁是一名普通的管道修理工,他和父親為人正直,從未乾過偷盜之事,但母親、妻兒都不理解他的價值觀與處世態度。
  • 《危樓愚夫》:一部關於「解刨社會黑暗」的電影
    危樓愚夫《危樓愚夫》稱得上是一部「解刨社會黑暗」的電影,這部作品描述了某位施工人員馬,在一次偶然出行時觀察到一座瀕危倒塌的大樓。這棟大樓隨時都有可能會倒下,何況裡面還有好幾百人。底層小人物引發的大矛盾影片中的迪馬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當地居民,他的生活也並不是一帆風順,雖然迪馬主動與政府溝通了危樓事件,但帶給他的卻是不理會甚至險些被殺。
  • 《危樓愚夫》——愚昧者的樂土,是殉道士的墓園
    悲劇經久不衰的秘訣在於,它的精神內核從未改變過,但我們從來沒有真正認識過它。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像是一個悲劇寓言,以極其現實直白的視角切入了一個可能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的真實故事,把許多一直糾纏人類的道德困境擺到了桌面上,引人深省。故事講述了房管處維修工迪馬維修爆裂水管時,偶然發現這棟樓整體移位,牆體開裂,很可能會倒塌。
  • 電影《危樓愚夫》,故事只源於一個普通人!
    最後樓還是塌了,沒有人走出來。電影不會預言未來。但人會重複做著並不新鮮的蠢事。只說電影——《危樓愚夫》Дурак01那棟樓一棟岌岌可危的樓。聳立了幾十年的老樓。裂的是承重牆,但沒有人注意到。為什麼樓會開裂?
  • 俄電影《危樓愚夫》故事梗概及影評
    溫柔而正確的人總是難以生存,因為這世界,既不溫柔,也不正確。俄羅斯影片《危樓愚夫》講述了一名水管工在發現一棟居民樓即將倒塌的24小時內與各方周旋,遭遇重重阻礙的故事,折射出俄羅斯社會不同層面的問題。該片榮獲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唐吉訶德獎特別提名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 危樓愚夫,講一個痛苦的寓言故事
    今天看完了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故事很簡單,但是寓意很深。官員不作為,監守自盜,上賄下賂,粉飾太平,整個國家都沉浸在貪汙腐敗中。當得知危樓即將坍塌時,互相推卸責任,為保住自己,殺掉相關局內人,毀屍滅跡,當作什麼都沒發生過。八百個老百姓的死活對於當局者來說,只是個阿拉伯數字而已,他們壓根在乎這些人的死活,他們只在乎這個數字是否會對自己的地位和錢財造成的損失。
  • 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的隱喻符號透視
    《危樓愚夫》片名中文翻譯十分精彩、切題。危樓即危險快倒塌的樓房;愚夫即蠢貨、傻瓜。片名體現的是一個人始終與有約四十年歷史的危樓糾結在一起,豈不是愚蠢,但其深刻含義在於愚夫的「愚拙」和「捨棄自我」精神,而這兩種精神源於俄羅斯民族深厚的文化傳統。羅斯的宗教源於基督教,在基督教的舊約中「愚拙」是「為了基督的愚」[3],苦修的人被譽為「聖愚」。
  • 《危樓愚夫》-無知者的天堂,烈士的墓地
    電影:《危樓愚夫》類型:繪圖導演:尤裡,貝科夫主演:阿特尤姆·拜斯特羅夫,娜塔莉亞蘇爾科娃,尤裡·tex瑞洛上映時間:20(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獎項:第67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天主教人道主義精神獎悲劇是生命的有價值和東西的毀滅
  • 跟著達達看電影:《危樓愚夫》!
    他問兩個負責該樓的物業人員:這個已經存在了四十年的大樓難道就沒有修繕過麼?那個人淡定地告訴他:撥下來的維修費每次都只是塗一塗牆的顏色,剩下的都塞進了自己的腰包。尼基丁接著又問:難道消防部門也不來檢查嗎?那個人笑著告訴他:消防那邊早已經打理好了,每年過來只是走走過場。
  • 豆瓣8.4分電影《危樓愚夫》,專業影評人叫好的一部優秀神劇
    《危樓愚夫》這部電影絕對是一伶本人近幾年看過非常好的一部影片,絕對值得看很多遍的好電影。電影以小人物為主線,男主人公季馬,一位學過的建築知識的管道工,去勘察時發現大樓豆腐渣工程即將在24小時內倒塌,他預感到這座樓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