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魚雷的威力要大於反艦飛彈?水不可壓縮,魚雷也更重

2020-11-19 騰訊網

1941年11月13日,德國海軍u-81號u艇向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發射4枚魚雷,一枚魚雷命中,魚雷在皇家方舟號的右舷開了一個大口子,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當場沉沒。

環太平洋-2016演習中作為靶船的佩裡級護衛艦Thach號在被一發魚叉反艦飛彈擊中之後啥反應都沒有。

那麼為什麼一發魚雷就能夠擊沉一艘軍艦,而一枚反艦飛彈打到軍艦上面,就跟撓痒痒似的,什麼效果都沒有呢?

為什麼同等威力的魚雷大於反艦飛彈?

反艦飛彈攻擊的是戰艦的上層建築與艦體,而魚雷攻擊的是戰艦脆弱的水線以下部位。艦體可以在水線以上布置裝甲,但是全世界在戰艦的水下部分布置裝甲的軍艦有幾艘?絕大多數戰艦水下防禦所依賴的,不過就是通過TDS削弱魚雷殺傷能力,通過細分隔艙減小中雷後的損失,僅此而已。

並且空氣可以壓縮,而液體不可以壓縮,這也就意味著魚雷在爆炸時能夠充分利用水作為介質,將爆炸時候的衝擊波傳遞給被擊中的艦船,甚至於沒有打中,在附近炸了也能得元氣大傷。而且現代的重型魚雷一個比一個缺德,攻擊的是軍艦脆弱的龍骨部位。在龍骨以下那麼一炸,就算你水線以上一點問題都沒有,軍艦也報廢了!

(這個動態圖能夠非常生動的說明,水不可壓縮。)

但是反艦飛彈呢?別說反艦飛彈沒有命中了,如果反艦飛彈命中的是戰艦的非必要艙室,劇烈的衝擊波會在空氣中迅速衰減,軍艦除了破相以外影響不大。

實際上哪怕是被開了同樣大的口子,水線以下被開個洞的危險程度,也遠大於水線以上被開個洞的危險程度。水線以上開個洞就是破相或者損失一部分戰鬥力,只要沒有倒黴的彈藥庫被引爆,那麼軍艦就能在水上浮著。但是水線一下開個洞?打算進幾百噸水?如果防雷隔艙做的不好的話,被一發魚雷幹掉的機率可是相當大的!進了大量的水之後會導致什麼後果?我想就不用說了吧。

戰鬥部尺寸問題

現在艦艇的裝甲往往是非常薄弱,甚至沒有裝甲,這就導致反艦飛彈的戰鬥部並不需要有多重,也不需要有多大,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重傷現代驅護艦,直接後果就是驅護艦為假想敵的常規反艦飛彈全重往往在一噸左右。

而潛艇的打擊目標往往為軍艦的龍骨部分,因為潛艇的魚雷雖然有限,並且潛艇的攻擊不成功的後果非常的慘重,所以必須追求更大口徑的魚雷,哪怕是美國這種向來忽略反艦火力的國家魚雷口徑也有533毫米!採用610甚至650毫米口徑魚雷的國家也不在少數!

第2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海軍所採用的610毫米的93式氧氣魚雷。長九米,口徑610毫米,重量2.7噸,最大射程20千米,裝藥量490公斤

美國所用的魚叉反艦飛彈有多大呢?長4.63米,直徑0.34米,翼展0.914米。戰鬥部重量221公斤,總重1.1噸。

戰鬥部重量的差距有多大?200多公斤的差距是那麼容易好彌補的?

戰時狀態與和平年代,戰鬥部是實心還是空心?

不管是大膽一雷沉,皇家方舟一雷沒,亦或者是大鳳一雷漏,發生的條件那都是戰爭年代,在戰爭年代所有艦艇都在追求更大的殺傷,所以根本不存在打空包彈的情況。

但是和平年代呢,要知道和平年代各國的軍費的投入是非常的謹慎的。絕大多數的軍事演習都是模擬發射,實彈演習是少數,一般情況下演戲能打個廢舊貨輪什麼的都是燒高香了,要是能打退役軍艦,那鼻涕泡都得樂的冒出來,因此在能夠將退役軍艦作為靶標的時候,你可能用那種裝滿了炸藥的飛彈去直接幹掉嗎?不可能!對於海軍而言,幾發飛彈能擊沉一艘軍艦,各國心裡都有數,飛彈的具體損傷效果,所以。軍事演習中的戰鬥部,要麼是減小當量,要麼就是水泥坨子,儘可能的靶船多發揮一下餘熱。

魚雷的戰時狀態,對於反艦飛彈的和平年代,效果不一樣是必然的。

小結

不同殺生方式的武器相對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同級別的武器進行對比,533毫米的魚雷去對比533毫米的反艦飛彈,而不是拿610毫米的魚雷和直徑只有0.34米的魚叉相比!只有在控制變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出更為客觀的結論。

魚雷的威力高於反艦飛彈是因為魚雷攻擊的是軍艦脆弱的水下,並且液體不可壓縮,導致同等重量的炸藥在爆炸時,在水下的殺傷力要大於在空氣中的殺傷力。

相關焦點

  • 為何魚雷威力這麼大?多枚飛彈炸不沉,卻被一發魚雷攔腰斬斷
    如果這個數據還不夠直觀,那麼2018年美軍在環太平洋舉辦的軍演就讓你看到了魚雷的威力。據記載,美軍當時將一艘排水量5000多噸的「拉辛號」登陸艦駛入海域進行打靶測試練習,同時參加演習的還有日軍。當時美軍最先使用NSM反艦飛彈對其發起了攻擊,然而登陸艦毫無反應,日軍見此躍躍欲試,也向其連射了4枚12岸艦飛彈,然而讓兩國驚奇的是,軍艦依舊不見沉,美軍無奈只好向它發射了一枚MK-48重型魚雷,這時海面傳來一聲巨響,「拉辛號」被攔腰斬斷,沉入深海。看到這裡,估計網友也好奇,為什麼那麼多枚飛彈都抵不上一枚魚雷呢?
  • 魚雷如何擊中目標?一枚重型魚雷,真能把大型艦艇炸成兩截?
    魚雷是怎麼工作的?他到底是有線的好?還是無線的好呢?戰鬥機能超音速,卻躲不過飛彈追擊,那魚雷能跟飛彈一樣追著目標跑嗎? 可以說,魚雷的攻擊毀壞效果,飛彈完全不能與其相提並論。
  • 重型魚雷是艦艇的噩夢,為什麼發射後還拖著一根繩子?
    魚雷,是目前潛艇和反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因為海水和空氣不同,傳統的光線、電磁波等等很難穿透海水,所以在其他軍種和兵種特別吃香的"飛彈"在海水中卻派不上什麼用場。而潛艇至今為止,雖然也加裝有多種型號的潛射反艦飛彈、巡航飛彈甚至是戰略彈道飛彈,但是潛艇用於反潛的武器,依然是魚雷。
  • 魚雷成了擺設,打不過更逃不掉
    之所以說驅逐艦是潛水艇的剋星,是因為驅逐艦的作戰規模遠大於潛水艇,有多艘驅逐艦組成的反潛作戰隊伍,要對大片海域進行地毯式搜索,這就會讓潛艇無處遁形,遭到打擊。驅逐艦的航速遠超過潛水艇,甚至潛水艇裝備的魚雷,打不過也躲不過驅逐艦的攻擊,潛艇的動力系統就註定它在水下航行速度很慢,跑得快了就會有噪音產生,從而就會被定位,因此驅逐艦就成了效率最高的反潛平臺。
  • 魚雷具有諸多優點,為何能研製出來的國家很少?動力問題難解決
    如今,航母是海戰主角,一艘航母想要發揮最大作戰能力,只有搭載艦載機,而武器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在飛機還沒有登上航母的時候,主力艦主要依靠大炮給敵人造成重大打擊,所以,那時火炮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場海戰的勝負,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類又研發了魚雷。
  • 中國新型「飛彈」魚雷10,揭開反潛反隱身新篇章
    ,水裡的快剪,它被稱為能直接剪斷潛艇的利器,特別是重型魚雷不必與艦體真正接觸,在艦體周圍爆炸,就能形成巨大的真空壓縮力將潛艇擠爆。     美國將軍亨德裡克斯曾說:中途島戰役期間,美國「約克敦」號航母實際上是被日本潛艇發射的魚雷幹掉的;雖然,現在反艦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大行其道,但是,航母面臨的最致命威脅
  • 被鄰國潛艇圍困,美國卻不賣魚雷,要造國產魚雷破局
    該魚雷由土耳其Roketsan公司研製,Roketsan公司的發言人指出,這種國產魚雷「將保護土耳其的海上區域,以及土耳其有利益的水域」。圖片:土耳其「虎鯨」魚雷。「虎鯨」魚雷是一種多用途反潛魚雷,可以掛載在反潛巡邏機上,也可以用軍艦上的324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管來發射。
  • 魚10重型魚雷與MK48MOD7對比,誰更強?
    在某大黑魚的魚雷艙中,淺藍色的被認為是YJ18B先進潛射飛彈;而上面架子上,彈體大部分呈現黑色,有紅色環的。大概就是傳聞已久的魚10先進魚雷!在當今世界,魚雷的技術研發難度和保密程度,往往比反艦飛彈還要高!二戰以後,在先進魚雷的研發上,美蘇長期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 俄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岸邊遊客落荒而逃,印軍看後心有餘悸
    其實俄軍潛艇這種空放魚雷的方式叫做魚雷管測試,或魚雷管排空作業。由於魚雷或飛彈在魚雷發射的過程中,都會與海水進行接觸,容易造成海水倒灌潛艇的事故,所以現代國家發射魚雷多採用平衡水壓的方式來發射魚雷。而平衡水壓的方法,各國潛艇都有所不同。
  • 印軍再現魔幻作風:天價引進美國反潛機,每架只買飛彈魚雷各一枚
    這次的軍售合同主要是P-8I「海神」反潛巡邏機的配套武器,包括10枚AGM-84L「魚叉」Block II反艦飛彈以及16枚MK54輕型魚雷。 這批機載飛彈和魚雷總價值約1.55億美元,其中波音公司的「魚叉」飛彈單價為920萬美元,雷神公司的MK54輕型魚雷單價約400萬美元。
  • 驅逐艦隻有一門近防炮,如何應對反艦飛彈或者火箭彈的死角攻擊?
    垂直發射的防空飛彈,可是沒有盲區的。在發現反艦飛彈以後,戰艦會第一時間根據飛彈的來襲方向調整航向,將自身的航向調整大於飛彈航向垂直讓自身的防空火力發揮達到最大化。那麼軍艦調整一下自己的航向很難嗎?所以在這種狀態下,如果軍艦被火箭彈或者反艦飛彈襲擊死角方向的話,那麼軍艦確實很難反應過來,但是火箭炮或者反艦飛彈,這倆都不是什麼輕巧的東西,你是怎麼把這玩意兒運送到軍港附近的?很明顯將潛艇送到軍港裡的難度,要比將火箭炮轟的反艦飛彈送到軍港裡的難度更低。你都能把反艦飛彈或者火箭彈送進去了,為什麼不乾脆使用魚雷呢?
  • 被美稱為「末日魚雷」的俄制「波塞冬」核魚雷,威力有多大?
    也就是說,普遍情況下,美軍航母艦隊的防禦範圍要大於進攻範圍,畢竟航母艦隊過於昂貴,即便是美國也經不起損失。正常情況下,美軍航母艦隊會有數艘飛彈驅逐艦為其護航,水下也會有2-3艘攻擊型核潛艇,空中則由E-2「鷹眼」預警機負責警戒。如到高風險海域執行任務,飛彈驅逐艦的數量會增至4-5艘,潛艇數量也會再增加2艘左右。因此,要想幹掉一支像「尼米茲」級這樣的航母艦隊,並非易事,一般國家還真做不到。
  • 印度掉到軍購陷阱裡,先買反潛機沒便宜啥,再購反潛魚雷又被坑
    印度為世界上最大的軍火輸入國,以前主要依賴於俄式裝備,現在越來越多的偏向美國採購,在2020年4月的時候又傳出一個新消息,印度又向美國採購一批軍火,這回採購的主要為印度引進的P-8A反潛機的配套機載武器系統,包括:魚叉反艦飛彈以及MK54反潛魚雷。
  • 核潛艇帶40枚,常規潛艇僅帶20枚,為什麼現代潛艇魚雷裝這麼少
    二戰之後,各國都對潛艇的威力深有感觸,所以紛紛大力研發自己的潛艇。隨著核動力潛艇的出現,潛艇這種武器已經從配角搖身一變成主角。令人奇怪的是,魚雷這種反艦利器,並沒有因為潛艇地位提升而得到重視。現代核潛艇搭載的魚雷不超過40枚,而常規動力潛艇搭載魚雷不超過20枚!考慮到現代潛艇有多達8根發射管,40枚魚雷也只夠發射5次而已。那麼為什麼現代潛艇攜帶的魚雷如此少呢?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鷹擊八號飛彈與試驗033G1型潛艇潛艇一直以來是我國海軍的裝備重點,但是配備的武器系統卻十分單一,長期以來配備的都是直航式魚雷,而且性能比較落後。自主研製的自導式魚雷還處於技術瓶頸期,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未能實際配備部隊使用。
  • 美國的MK-48mod6魚雷強在哪?怎麼防
    其實吧,武器好用即可,名字真不重要,我國魚雷叫魚X,X是阿拉伯數字,升級一回加一,好記也好區別。美國有各種MK魚雷,如最早的MK-14、16、46等,今天要講的MK-48,還有在研究發展的MK-50、60等,而這些魚雷不斷改進升級,就在後面加數字,比如MK-48-4型,就是一款典型的魚雷。美國所有型號魚雷加一起有近五十種。
  • 魚雷的動力系統有幾種?是如何發展的,有什麼優缺點?
    它專門攻擊艦艇薄弱的水下部分,一枚重型魚雷就能將3000噸大型軍艦攔腰折斷,成了各國海軍既避之不及,又趨之若鶩的殺手鐧。1、最早的魚雷使用壓縮空氣發動機,驅動螺旋槳前進,速度很慢,射程很短,只有640米。此後,魚雷動力系統經過了數代發展。2、20世紀初,魚雷進入熱動力時代。熱動力魚雷採用開式、半開式或閉式循環發動機,將化學能源通過燃燒轉化成機械能。
  • 韓國魚雷發展概況
    」反潛飛彈,韓國稱其是世界上第二款垂直發射的反潛飛彈,性能超越了「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紅鯊」反潛飛彈(上)和「藍鯊」魚雷「藍鯊」輕型反潛魚雷是世界上第二款採用鋁氧化銀海水電池的魚雷,但是在列裝「紅鯊」反潛飛彈之後,因為入水姿態控制,出現了電池無法正常工作的問題,所以從2017年開始,LIG Nex1開始嘗試用鋰離子聚合物電池替換鋁氧化銀海水電池
  • 穿浪而行,從魚雷艇到飛彈艇,淺述戰後海上自衛隊攻擊型快艇發展史
    水翼狀態下的PG-01型飛彈艇 PG-01型飛彈艇總共有三塊水翼,呈前一後二布置。 PG-01型飛彈艇的武備核心為艇尾的兩枚SSM-1B反艦飛彈,該型反艦飛彈屬於日本第二代國產反艦飛彈,帶有部分美國「捕鯨叉」反艦飛彈技術。在使用時,既可以由飛彈艇自帶的OPS-18-3型對海搜索雷達進行引導,也可以由數據鏈中的其他作戰平臺對飛彈進行引導。
  • 面對核動力魚雷和飛彈,川普特使:移動的車諾比
    為此俄羅斯必須要採取一些"具有性價比"的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裝備水平,他們自然走上了發展非對稱武器的道路。(攜帶"匕首"飛彈的米格-31K)在2018年年初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布的國情諮文中,就提到了他們正在發展6款殺手鐧武器,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海燕"核動力巡航飛彈以及"波塞冬"核動力無人潛航器(除此之外還有"匕首"高超音速飛彈以及"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等裝備,不過相比於之前提到的兩款沒那麼"暴力"),俄國人發展這兩款武器的思維依然是"保證相互毀滅",要知道在俄羅斯的核武器使用規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