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13日,德國海軍u-81號u艇向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發射4枚魚雷,一枚魚雷命中,魚雷在皇家方舟號的右舷開了一個大口子,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當場沉沒。
環太平洋-2016演習中作為靶船的佩裡級護衛艦Thach號在被一發魚叉反艦飛彈擊中之後啥反應都沒有。
那麼為什麼一發魚雷就能夠擊沉一艘軍艦,而一枚反艦飛彈打到軍艦上面,就跟撓痒痒似的,什麼效果都沒有呢?
為什麼同等威力的魚雷大於反艦飛彈?
反艦飛彈攻擊的是戰艦的上層建築與艦體,而魚雷攻擊的是戰艦脆弱的水線以下部位。艦體可以在水線以上布置裝甲,但是全世界在戰艦的水下部分布置裝甲的軍艦有幾艘?絕大多數戰艦水下防禦所依賴的,不過就是通過TDS削弱魚雷殺傷能力,通過細分隔艙減小中雷後的損失,僅此而已。
並且空氣可以壓縮,而液體不可以壓縮,這也就意味著魚雷在爆炸時能夠充分利用水作為介質,將爆炸時候的衝擊波傳遞給被擊中的艦船,甚至於沒有打中,在附近炸了也能得元氣大傷。而且現代的重型魚雷一個比一個缺德,攻擊的是軍艦脆弱的龍骨部位。在龍骨以下那麼一炸,就算你水線以上一點問題都沒有,軍艦也報廢了!
(這個動態圖能夠非常生動的說明,水不可壓縮。)
但是反艦飛彈呢?別說反艦飛彈沒有命中了,如果反艦飛彈命中的是戰艦的非必要艙室,劇烈的衝擊波會在空氣中迅速衰減,軍艦除了破相以外影響不大。
實際上哪怕是被開了同樣大的口子,水線以下被開個洞的危險程度,也遠大於水線以上被開個洞的危險程度。水線以上開個洞就是破相或者損失一部分戰鬥力,只要沒有倒黴的彈藥庫被引爆,那麼軍艦就能在水上浮著。但是水線一下開個洞?打算進幾百噸水?如果防雷隔艙做的不好的話,被一發魚雷幹掉的機率可是相當大的!進了大量的水之後會導致什麼後果?我想就不用說了吧。
戰鬥部尺寸問題
現在艦艇的裝甲往往是非常薄弱,甚至沒有裝甲,這就導致反艦飛彈的戰鬥部並不需要有多重,也不需要有多大,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重傷現代驅護艦,直接後果就是驅護艦為假想敵的常規反艦飛彈全重往往在一噸左右。
而潛艇的打擊目標往往為軍艦的龍骨部分,因為潛艇的魚雷雖然有限,並且潛艇的攻擊不成功的後果非常的慘重,所以必須追求更大口徑的魚雷,哪怕是美國這種向來忽略反艦火力的國家魚雷口徑也有533毫米!採用610甚至650毫米口徑魚雷的國家也不在少數!
第2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海軍所採用的610毫米的93式氧氣魚雷。長九米,口徑610毫米,重量2.7噸,最大射程20千米,裝藥量490公斤
美國所用的魚叉反艦飛彈有多大呢?長4.63米,直徑0.34米,翼展0.914米。戰鬥部重量221公斤,總重1.1噸。
戰鬥部重量的差距有多大?200多公斤的差距是那麼容易好彌補的?
戰時狀態與和平年代,戰鬥部是實心還是空心?
不管是大膽一雷沉,皇家方舟一雷沒,亦或者是大鳳一雷漏,發生的條件那都是戰爭年代,在戰爭年代所有艦艇都在追求更大的殺傷,所以根本不存在打空包彈的情況。
但是和平年代呢,要知道和平年代各國的軍費的投入是非常的謹慎的。絕大多數的軍事演習都是模擬發射,實彈演習是少數,一般情況下演戲能打個廢舊貨輪什麼的都是燒高香了,要是能打退役軍艦,那鼻涕泡都得樂的冒出來,因此在能夠將退役軍艦作為靶標的時候,你可能用那種裝滿了炸藥的飛彈去直接幹掉嗎?不可能!對於海軍而言,幾發飛彈能擊沉一艘軍艦,各國心裡都有數,飛彈的具體損傷效果,所以。軍事演習中的戰鬥部,要麼是減小當量,要麼就是水泥坨子,儘可能的靶船多發揮一下餘熱。
魚雷的戰時狀態,對於反艦飛彈的和平年代,效果不一樣是必然的。
小結
不同殺生方式的武器相對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同級別的武器進行對比,533毫米的魚雷去對比533毫米的反艦飛彈,而不是拿610毫米的魚雷和直徑只有0.34米的魚叉相比!只有在控制變量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得出更為客觀的結論。
魚雷的威力高於反艦飛彈是因為魚雷攻擊的是軍艦脆弱的水下,並且液體不可壓縮,導致同等重量的炸藥在爆炸時,在水下的殺傷力要大於在空氣中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