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社交需求長期穩定存在,社交形式則不斷隨著新技術改變。FaceBook、QQ、微信,以及抖音、快手都隨著社交技術、形式的改變快速崛起。那麼,社交賽道未來還有哪些變革的機會呢?AR 也許是一個答案。
幾年前,Instagram 基於人臉識別技術設置了 AR 濾鏡功能,可以將各類設計與用戶表情疊加;Snapchat 更進一步,推出了AR開發工具 Lens Studio,用戶可以將圖片等直接添加到真實的場景中。
AR 將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屬性,正在給社交軟體帶來越來越大的想像空間,Snaappy 就是不想錯過這個機會的一家創業公司。Snaappy 將傳統社交與AR技術結合,上線了AR社交應用「Snaappy」。用戶可以在線編輯文字、語音、GIF、表情以及視頻,並可將編輯內容添加到任何現實場景中,實時記錄和分享。
與其他AR社交應用不同,為了豐富用戶的社交內容和表現方式,Snaappy自創了內容IP。其核心形象「Snaappy」是一頭頑皮可愛的藍色小熊。除了「Snaappy」,公司還設計了近十個IP,包括美麗的「Lola」、女性用戶的代表「Snaappa」、高冷的貓咪「Scott」等等,每個用戶都可以在Snaappy當中找到可代表他/她的形象。
除此之外,平臺研發了專門的AR視頻編輯器,用戶通過編輯器在線完成內容製作,並實時加入到現實場景中。過程中,用戶還可以在內容上嵌入文字、照片、視頻來傳達信息。
AR視頻編輯器
Snaappy 的 CEO Gal 認為:在AR技術發展初期,內容數量比質量更重要。他表示與20到30個逼真、高等級的AR體驗相比,6000萬個簡單的AR應用對用戶來說更有吸引力。Snaappy在編輯器裡內置了數百個3D模型,超過2500萬張圖片以及超過1200萬個GIF動圖。平臺也與第三方公司展開了內容製作上的合作並且每周都會有內容更新。
虛擬3D形象:Snaappy/Snaappa/Lola
Snaappy的用戶不需要購買AR眼鏡,甚至不需要兼容AR的手機即可隨時在線編輯、觀看AR視頻。公司也開發了與短視頻平臺類似的AR視頻流。用戶將製作好的內容一鍵分享到視頻流平臺,平臺集中展示所有AR視頻。Gal 表示,這樣可以讓用戶在其創意範圍內最大限度參與到AR內容的製作,也可以實現AR UGC內容的快速聚集和傳播。
Snaappy本身也是一款即時通訊社交軟體,用戶可以與朋友在線即時溝通並分享AR視頻內容。除了線上社交,公司還基於SLAM技術推出了類似POKEMON GO的線下社交互動模式。Snaappy將虛擬3D形象與真實地圖結合,用戶搜索地圖即可發現在特定位置的虛擬信息。通過該類虛擬信息用戶可以跟朋友或者陌生人產生線下互動。
社交是遊戲的天然入口,Snaappy也基於其社交平臺和3D虛擬內容布局了AR遊戲。遊戲採用了其社交應用中的3D形象,通過AR技術讓玩家在遊戲中體驗線上線下的強交互。
社交賽道在頭部玩家已經佔據巨大流量的情況下,還是否存在創業公司突圍的機會呢?公司CEO Gal認為Snaappy的機會就存在於與AR內容的深度結合。目前大多數社交軟體只是看好AR的技術前景,並不了解現階段用戶對於AR功能的基本需求。據Gal介紹,公司在研究社交產品、用戶行為分析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能深入理解AR技術如何應用在社交領域,以及用戶會如何使用這一工具。
此外,公司也同意,在社交領域僅靠產品和玩法是很難取得成功的,通過各種渠道有效觸達用戶同樣重要。海外市場,Snaappy通過應用市場搜索優化、應用市場推薦以及品牌方合作等方式進行產品推廣,目前已經在東歐、中東和亞洲落地,用戶量近300萬。中國作為社交應用用戶總量達9.6億的巨大市場也是Snaappy接下來重點發力的對象。公司的App「Snaappy」已在中國各應用商店上架,計劃2020年通過付費廣告、開發線上線下AR活動等來開拓國內市場。CEO 將中國的目標用戶定位為:
18-35歲的網際網路用戶;對社交、短視頻、遊戲、娛樂等感興趣;主要來自1-2線城市。作為AR社交軟體,AR廣告和應用內購是Snaappy主要收入來源。公司會在3D形象設計中會加上IP軟廣,也會為品牌方定製AR廣告,其基於地理信息的應用還可直接向用戶發送線下營銷活動。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及總裁Mike Sutovsky曾是Group LB(一家專門從事國土安全的公司)的創始人兼執行長,CEO Gal Shvebish在移動應用領域有多年行業經驗。目前Snaappy已經在中國將其應用本土化,並會在華建立團隊進行市場推廣。
公司正在尋求與國內資本市場合作的機會,希望籌措資金進行中國市場的開拓。此外,Snaappy也在尋找B端廣告行業的合作機會,計劃將其AR視頻編輯器的功能在國內短視頻廣告領域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