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拉西亞演奏巴赫《第六號帕蒂塔》
默裡·佩拉西亞
(Murray Perahia 1947-)
出生於美國紐約
他在1972年的「利茲鋼琴比賽中」
獲得一等獎
當時與他同時參賽的還有
席夫與內田光子
佩拉西亞,是現今巴赫鍵盤作品
最好的詮釋者之一
除了佩拉西亞、還有古爾德、席夫
安吉拉·休伊特等等
今天,是巴赫逝世的紀念日,
我們就來聽聽大師們指尖下的
巴赫鍵盤作品。
01
巴赫初級鋼琴曲
如果從難易程度來說的話,《巴赫初級鋼琴曲》可以說是一本復調鋼琴音樂的入門教材,這本教材收錄了28首小巧精緻的復調小曲。據說是巴赫為妻子安娜而寫的練習小曲。
就算是練習小曲,巴赫大師出手必是精品,這套作品中的每一首作品都非常有特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中有小步舞曲、波洛涅茲舞曲、進行曲、吉格舞曲等,這些舞曲每首都有自己的旋律以及節奏上的特點。
我們馬上來看兩首
具體作品
◆《G大調小步舞曲》
(選自《巴赫初級鋼琴曲集》)3級
這首作品大家一定不陌生,《巴赫初級鋼琴曲》是學琴必練作品。這首作品旋律優美流暢,節奏也並不複雜。主旋律由右手演奏,左手同樣以對位的形式與右手構成雙聲部的旋律線條,兩個聲部相映成輝。
◆《波洛涅茲舞曲》
(選自《巴赫初級鋼琴曲集》)3級
這首《波洛涅茲》舞曲,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巴赫在這裡用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節奏型,來體現「波洛涅茲」舞曲的節奏特點。
比如開頭的附點,以及第二小節的後16分音符,另外,16分音符與8分音符的頻繁轉換也是這首曲子的一個特點。與《小步舞曲》的溫婉動人相比,這首《波洛涅茲舞曲》就顯得比較活潑逗趣。
02
巴赫創意曲
巴赫《創意曲》是巴赫系列的鍵盤類作品中的一部,相對於他的《十二平均律》和《哥德堡變奏曲》來說難度不算大,屬於巴赫鍵盤類作品中的「中低端款」,通篇採用二聲部賦格形式寫作,適合中級水平的鋼琴學習者。
巴赫的《創意曲》相對於難度更高的那些「高端款」,似乎更偏重於音樂的流動性和即興性,這套作品的創作意圖其實是給他的兒子們的鋼琴教材,同時也可以通過它學習創作賦格曲的邏輯。
◆ 古爾德 演奏
《F大調創意曲》第八首 BWV758
古爾德演奏
既然這部作品,是巴赫給兒子的教材,那在創作這些作品的時候,巴赫一定考慮到了手指的技術練習部分。比如,16分音符的快速跑動,下鍵的清晰度,跳音的靈活運用以及二聲部賦格寫作手法的清晰呈現。
03
巴赫鋼琴組曲
組曲是一種古老的器樂套曲形式。巴洛克時期的組曲由一些帶有強烈舞蹈風格的小曲組合而成。
有些舞曲是組曲中必選的,有些則是可選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傳統模式固定下來便形成了巴洛克時期組曲特有的結構。巴赫生活的時代,組曲已經在歐洲非常盛行並完善。巴赫寫過兩套組曲,《英國組曲》與《法國組曲》,這些組曲中,就包含許多舞曲,比如阿拉芒德、庫朗特、薩拉班德等。
下面我們看一首
法國組曲中的作品
◆古爾德 演奏《薩拉班德舞曲》
(選自《巴赫法國組曲》8級
古爾德演奏
薩拉班德舞曲,是巴洛克組曲中比較常見的。薩拉班德是一種源於西班牙地區的舞曲,它的節奏性比較強,多以3拍子為主。
這首作品,相比《鋼琴初級鋼琴曲》,明顯複雜了許多。大家是否可以看出,這首作品是由三個聲部構成的呢?右手兩個聲部複雜的交織在一起,左手是一個比較清晰的低音線條。由於巴赫的「組曲」以及算是巴赫賦格作品中的中高級作品了,難度不小,可能會出現在7-8級左右的考級曲目中。
04
平均律鋼琴曲集
《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巴赫最著名也可以說,是巴赫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鍵盤類作品。這部作品不僅是巴赫鍵盤作品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在音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巴赫用這部作品進一步鞏固和確立了十二平均律的體系,這對於後世創作的影響之大,直到現在,許多音樂創作依然建立在24個大小調的和聲體系中。
這套作品的每一首都由一首前奏曲與一首賦格曲組成。前奏曲比賦格稍稍自由。《平均律鋼琴曲集》的賦格演奏起來難度相當大,一般不會納入業餘鋼琴考級的範圍之中。因為它的演奏難度太大,聲部極為複雜。
◆ 席夫在逍遙音樂節 演奏
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
除了佩拉西亞,席夫也非常擅長演奏巴赫鋼琴作品,席夫理性細膩的演奏風格與恰到好處的平衡感,與巴赫鋼琴作品中嚴密的邏輯相得益彰。在BBC逍遙音樂節中的一次演出中,席夫一口氣演奏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冊的全部作品。喜歡巴赫的盆友,慢慢欣賞吧!
05
哥德堡變奏曲
《哥德堡變奏曲》相比《平均律鋼琴曲集》而言,更多的是在哲學層面上的提升,如果說後者是巴赫調性的確立與鞏固,更加具有教學意義。
《哥德堡變奏曲》則更多的體現了巴赫自己對生命的思考與對於創作的進一步深化。同樣也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哥德堡變奏曲》更像是巴赫與上帝的一場對話。他的思想內涵更加深刻。
◆ 佩拉西亞 演奏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部分
彈奏過這套作品的鋼琴家不勝枚舉,讓我們來聽一聽佩拉西亞是如何演繹這部作品的。
06
半音階幻想與賦格
巴赫的《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是一部欣賞價值極高的鋼琴作品。它融入了巴赫當時比較成熟的創作技術,使得作品能夠從形式上完美的承載了作曲家心中豐富的燦爛奪目想像力以及創造性。
放到現在來看,這部作品從多個方面,都有很其深厚的歷史意義。它融合了巴洛克時期的幻想曲體裁,這個體裁來源於義大利,是一種器樂作品特有的體裁,指的是一種較少遵循某些曲式結構,而是讓作曲家比較自由、即興去創作音樂。
◆ 席夫 演奏
巴赫《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
巴赫的這部《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在開始就用了許多自由多變的和弦,琶音式的炫麗和聲,把音樂的色彩感發揮到了極致!
令人產生了天馬行空的想像。緊接著的賦格雖然把即興的成分拉回來不少,不過整體上,這首曲子是屬於巴赫想像力的巔峰之作~
來源:橄欖古典音樂
版權聲明:
文中文字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還想聽哪位歌手的音樂,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讓我們不斷帶來更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