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電視購物梟雄們的那些事

2021-02-06 銳公司

「要麼在飛速中成長,要麼在飛速中墜毀。」這恰為電視購物行業作了最為生動,也最為遺憾的註腳。模式無罪。其背後,是一代中國電視購物人的野心、探索和迷惘,功過任評說。

當紅韓國明星李敏鎬代言好記星的廣告在電視上鋪天蓋地,又一次為這個英語學習機品牌掙來了足夠的知名度與話題性。

熟悉電視廣告的人都會記得,9年前,好記星廣告覆蓋了中央電視臺以及全國26家衛視,造就其當年第一季度超5億元的銷售額。

9年後,曾憑藉「電視直銷模式」聲名鵲起的一批民營電視購物企業和操盤人,如今流雲四散。

電視購物原本應是中小企業成長的最佳模式之一,卻因客觀上的體制因素和主觀上的盲目追求暴利,使得這個在國外備受肯定,又在國內屢創品牌奇蹟的無店鋪零售模式,「成就」了一批「千夫所指」的企業和產品,同時成為了中國式營銷的「原罪」之一。

——模式無罪。其背後,是一代中國電視購物人的野心、探索和迷惘,功過任評說。

一代宗師

2000年,此時楊東傑與人合夥創立的橡果國際瀕臨倒閉。橡果國際採取的是風行了幾乎整個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購物模式,即「尋找產品-製作廣告短片-在電視臺租時段播放-通過電話訂購銷售」的電視直銷模式。

1992年國內第一個電視購物節目誕生之後,一大批電視購物企業迅速崛起,其市場規模在六年內達到200億元。但草莽江湖,亂象叢生,後來消費者熟悉的「電視購物式欺騙」——誇張的宣傳、劣質高價的產品、「不存在」的售後……造成了嚴重的行業信譽危機,2000年全國電視購物企業從1000家銳減至300家,市場規模也萎縮至40億元左右。

楊東傑創業才兩年便遭此「橫禍」,當然心有不甘,欲邀電視購物老將胡煜君出山力挽狂瀾。

胡煜君曾參與創建、運營了中國最早也最大的電視直銷公司帝威斯,又在電視購物「名牌」哈慈集團擔任過總經理。1998年橡果國際成立時,胡煜君就已把帝威斯的銷售額做到了2.6億元。雖暫別江湖,但在其麾下的何成虹、林漫、胡國輝等電視購物幹將中仍是一呼百應。楊東傑拿出自己的一半股份力邀胡入主橡果。

自帝威斯時代便培養起來的一套電視整合營銷操作流程,被胡煜君帶領的團隊玩得風生水起。從發掘合適的產品、市場調查、賣點包裝、廣告製作,直到媒體監測,在全國範圍內針對性投放廣告。這種營銷導向使得橡果的電視直銷廣告可以獲得最優化的效果。

胡煜君帶領他們和團隊,通過購物短片與超女廣告、名人代言的結合,造就了好記星和背背佳在2005年家喻戶曉的知名度。

胡煜君經歷過電視購物江湖的大動蕩,深知消費者不信任「看得見摸不著」的產品和售後,且當時的物流環境也很難完成大量包裹的遞送,於是他開創性地為橡果國際增加了地面分銷渠道。電視直銷成為產品前期推廣的利器,銷售則可以兼顧電視直銷和傳統分銷,這可令電視廣告以最低的成本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為此,胡親自到全國30多個地區「拜碼頭」,以贈送股份的方式,讓經銷商們在地方電視臺和其銷售渠道上也採取「電視直銷+地面分銷」的模式。不出幾年,橡果的電視購物廣告和零售網點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和縣級城市,零售網點多達2.5萬個。

自此,橡果推出的產品瞬間便可燎原江湖。到2007年橡果在紐交所上市,其市值已達到了4.63億美元。

胡煜君雖非中國電視購物開山始祖,但他卻把第二波電視購物的浪潮引向了更為本土化、實用化的方向。中國電視購物企業開始尋求更接地氣的創新路徑,而不是盲目模仿國外——全球最大的電視購物公司美國QVC一來可掌控電視頻道,二來強調物流配送,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國情。

這也是2007年胡煜君被主流媒體評為「影響中國的十大創業家」之一的原因。至今有電視購物人提到他,都忍不住稱讚「有他才有橡果的輝煌」。

少壯當立

胡煜君率領橡果「一劍平江湖」,佔據了中國電視購物18%的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老大。可剛登「光明頂」,跟隨者便接踵而至。

2006年,風雲突變。國家發文禁止豐胸、減肥、增高、藥品、醫療器械等「黑五類」電視購物節目的播出。「八月禁令」是「黑五類」的死局,卻成為電子類商品的生機。早在當年4月,產品類別本就不局限於「黑五類」的橡果便推出了商務通隱形手機,開闢了國產手機銷售的新渠道。

心思活絡的蔣德才幾乎是立即就跟進了。

蔣德才是何人?

此人做保健品營銷起家,是「蒙派」營銷的高手(指保健品營銷的內蒙古軍團所用的營銷方式,主要特色是大規模投放廣告、價格戰、資金快速滾動等)。他曾為橡果國際、安必信等老牌電視購物企業供貨。2006年他「自立門戶」,建立了電視購物企業摩能國際,並迅速從保健品全面過渡到了手機。

蔣德才把自己擅長的保健品「蒙銷」戰略在手機上也發揮得淋漓盡致。

「蒙銷」戰略一手要抓的是規模銷售、快速滾動:庫存控制在3天的銷售量,廣告投放要在1天內「見效」,產品是否繼續銷售的判斷周期只有3天,而投入的資金必須在45天完成「回收」。

另一手要硬的是低成本、價格戰:蔣德才主要選取國產手機品牌,瞄準二三線市場,還以降價等手段消化訂單。

左右開弓,摩能國際在短短兩年中便做到了20多億元的銷售額,甚至一舉超越了橡果國際,成為當年的「手機電購王」。

「自立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為趙立新,他與胡煜君同是電視直銷老將。緊跟著橡果上市的步伐,七星也迅速在2007年借殼香港藍頓國際上市,成為行業內唯一兩家上市公司之一。

上市後七星購物很快報虧,首要原因便是電視臺租用時段的費用逐年攀升,年均增長幅度達30%。趙立新不願受制於電視臺,他「自立門戶」的思路是「自創電視臺」——網絡視頻購物。

以七星購物投資入股的方式,趙立新建立了上海七星網絡購物有限公司。並非僅僅是把電視購物短片放上網,趙立新非常有創意地把視頻軟體和電話呼叫中心組合成一個系統,開發了一種網絡視頻呼叫系統的技術。「我想把視頻對話、網絡對話、電話呼叫,甚至是下訂單和庫存信息即時顯示等功能都集中在一個平臺上。」

與之對應,趙立新還組織了全新的導購團隊——由年輕女性通過視頻向消費者答疑,甚至是展示、推銷產品。趙立新把這個全新的職業稱之為「購物寶貝」。這種「美女經濟」與互動性極強的導購模式,比電視購物原本單向性的主持人解說或推銷,甚至是電話溝通,都更加鮮活,更有「說服力」。

搭建起了集網絡、電視和線下分銷於一體的「空對空對地七星陣」後,2008年,七星一改銷售走低的態勢,銷售額達到10多億元。

「橡果派」與「自立派」雖身處同一市場,但各有側重,倒也相安無事、各領風騷。然而拳腳打下的江山沒有規則可講,更強的勢力正在醞釀。

圍攻「光明頂」

「八月禁令」不僅讓「自立派」找到了生機,政策同時規定允許電視臺申請專業購物頻道,「廣電派」從此勢如破竹。

「廣電派」採取的是「家庭購物頻道」模式,由電視臺自己組織貨源、或自己生產產品、拍攝短片,在自己的頻道播出,更由自己的公司銷售。產品也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甚至還有多家電視臺合縱連橫。

早在2003年,廣電派便以吸引外援的方式開始在區域江湖冒頭。廣東電視臺與韓國現代集團合作推出了「現代家庭購物頻道」,2004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與韓國CJ家庭購物頻道共同投資成立了「東方CJ購物頻道」;2006年湖南衛視創辦「快樂購物頻道」,是第一家「拿牌」的數位電視購物頻道;同年央視也開播「CCTV中視購物」;接下來,各種新興電視購物頻道紛紛亮相。

2007年,橡果雖然以17%的市場份額保持領先優勢,但快樂購和東方CJ就已分居二三位,力壓「自立派」。到2008年,快樂購已與橡果「平分秋色」。橡果遭遇了成立10年來首度淨虧,全年淨運營損失1.4億多元。而快樂購的當年利潤卻有5000萬元。

胡煜君總結認為,當時橡果大多數自有品牌都是走的電視直銷產品「新、奇、特」和高毛利的老路,除好記星、背背佳之外都很快進入品牌老化期,而各項成本一路飆升,又遇上「自立派」和「廣電派」來分食市場,自然江山不穩。

更為重要的是,還有一波力量在動搖行業根基。這波力量雜糅了各方來客,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以聲嘶力竭吼出了「史上最強廣告人」稱號的「演繹派」代表侯興祖。

「侯總」在大陸出名前,其實是中國臺灣一家叫做「勞斯丹頓」手錶的經理人,曾在中國臺灣東森購物的節目中,以廠商嘉賓的身份成為主持人之一。他的主持風格就是拍桌狂吼,以癲狂姿態刺激觀眾衝動消費。這也是中國臺灣電視購物界的一貫風格。

後來他們的節目做到了內地,這種比原本的誇張廣告更為「浮誇」的演技頓時讓觀眾耳目一新,居然一度引領了電視購物的收視率高潮。

如今回看,「侯總」起家的勞斯丹頓品牌脫不了山寨嫌疑,產品不見得合格,其價格也是虛高無度,宣傳的誇張程度更是佔盡了電視購物「劣質高價、虛假宣傳、不做售後」三大罪。但頗為諷刺的是,「侯氏演繹」成為了廣大電視購物企業的「標杆」,為了賺錢,大大小小的電視購物企業無所不用其極。

從央視曝光「波麗寶」,到2007年「藏秘排油」減肥茶和鍋王「胡師傅」無煙紫砂鍋的虛假廣告被曝光,電視購物的信譽度已跌至谷底。有業內人士坦承,哪怕是正統的「橡果派」或「自立派」,甚至是「廣電派」,「在起家的時候多少都打過擦邊球。」

曾有媒體爆出「橡果派」的「防水倉」構架:其旗下擁有大量品牌,多數產品為代理。電視廣告中只打產品品牌,鮮少出現橡果國際的標識或字樣,「一旦出了事,就可以馬上撇清。」「自立派」的趙立新則是「狡兔三窟」,註冊有多個公司,產品品牌也變來變去,「這個不行那個上。」不過其最終也因「公爵王手機」廣告不實被大量投訴,不得不公開道歉。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評價太陽神的失敗,說中國保健品市場無論是消費心理還是同業競爭都處於一種非正常狀態,企業往往可以藉此撈到充滿暴利色彩的第一桶金。但一個企業要真正成長壯大,就必須從這種環境中抽離,達到一種正常的、穩健的發展。保健品行業如此,電視購物行業也是如此。

蔣德才曾為摩能國際的快速發展喊出企業「要麼在飛速中成長,要麼在飛速中墜毀」的口號,這恰為電視購物行業作了最為生動,也最為遺憾的註腳。

下落

2014年,好記星廣告重登銀屏,勾起電視購物人的集體懷舊。昔日梟雄今何在?

武林盟主「橡果派」的各位早已分道揚鑣。2010年,胡煜君退位,楊東傑接下了CEO的職位。雙方並未表明原因,但或與橡果自2007年至今的持續虧損有關。

而當年投奔胡煜君的好記星、背背佳創始人杜國楹和蔣宇飛也相繼開始「離場」。他們在2010年將精力投向了「E人E本」,其經營模式被人評價為「流著橡果國際與好記星的電視購物血液」。但在2012年「E人E本」放棄了電視購物渠道,全力走實體渠道。

更「陡」的轉身來自2014年,橡果國際的聯合創始人、現董事長美國人羅伯特·羅徹高調宣布橡果國際將要投資酒店業。這更加真切地讓人感受到了橡果派在電視購物江湖的大勢已去。

「自立派」們同樣各奔前程。2010年,蔣德才受「煤老闆」盧洪波邀請一起創辦尼彩手機時,摩能國際早已虧損多時,「手機電購王」失落江湖。憑著以往在保健品營銷的經驗,以及蔣德才在電視購物行業積攢下來的資源,尼彩手機飛速席捲全國市場。但到2012年底,一向對打廣告出手闊綽的盧洪波居然反思說:野蠻廣告轟炸並沒有取得理想效果。如今,尼彩手機的電視廣告如同其曾遍布全國的工廠店一樣,不知去向。

趙立新自「公爵王手機」事件之後,便與七星購物「相忘於江湖」。而七星購物下屬全資子公司在2013年底獲得了香港放債人牌照,試圖在香港從事放債業務來尋求「另一收入來源」。今年年初其又改名「七星控股」,似乎正在逐步從電視購物行業脫離。

而「演繹派」的幫眾們,大都「賺一把便跑了」,留下電視購物遭受千夫所指的罵名。

「廣電派」由於其「官方認證」的背景,成為電視購物的主流。不過「廣電派」出身的原中視購物總經理劉一濱卻「恨鐵不成鋼」:家庭購物頻道仍然存在著行業「通病」,一方面佔押供貨商的貨款和庫存損耗,這並不能讓供貨商得到良性發展;另一方面,很多電視購物廣告仍然借鑑「侯式演繹」。

從客觀上來看,民營電視購物企業「大敗局」,敗於無法掌握電視臺資源的體制問題,更敗於規則缺失下的「集體失格」。

到如今,媒體環境已改變,網際網路越來越傾向於視頻化,這為曾經的電視購物模式帶來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如劉一濱說的,「實際上,電視購物最有價值的部分是背後搭建起來的商業體系,如今電視廣告的價值正被其他新媒體衝擊,這一體系的重要性才真正開始顯露。」而電視購物的這幫營銷人其實是對無店鋪營銷、零售理解得最深刻的一幫人。

種種「退隱」或許是一種「潛伏」?江湖寂寞太久,新王何時現身?

《商界》2014年8月刊「本刊特稿」,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電視購物主持人揭秘「咆哮經濟」
    電視購物最吸引人之處,就是主持人聲嘶力竭地叫賣。這些主持人如何讓電視購物變成一項「咆哮經濟」?曾在電視購物節目擔任主持人的林躍(化名)透露了其工作的內幕——電視購物重要的不是產品的質量、功效,而是如何想方設法把東西賣出去。  「這些商品究竟質量怎麼樣,我也不知道。」
  • 廣電總局整治電視購物,「橡果國際」們要涼了?
    數年的野蠻擴張過去,電視購物賽道隨著強監管來臨而變得逐漸平靜,我們很難再聽到侯總們「只要998」的嘶吼。曾經被各大電視購物頻道洗腦的少年們長大成人,也慢慢學會了在B站鬼畜區嘲笑「八心八箭」和老人鞋。電視購物,似乎已經被時代所拋棄。
  • 製片人揭秘《一代梟雄》:孫紅雷對這劇做了啥
    近日,搜狐娛樂獨家採訪了該片的製作人馬思竑,她向記者揭秘了一代梟雄的製作背後點點滴滴,一直外界認為孫紅雷是監製,其實他一開始就只是籤了演員協議,但是三年沒有拍電視劇,孫紅雷把《一代梟雄》當做自己孩子,所以也負責起監製的工作,而錢只是拿演員的酬勞。  一、最關心:監製孫紅雷對這劇做了啥  1.修劇本!
  • 《電視購物翻車特輯》
    特別是電視購物賣的商品,主持人還像模像樣的做示範。但是,這種誇張的電視購物也並不一定總是「得手」,他們也有翻車的時候,翻的就像個喜劇表演現場一樣。最喜歡在電視購物節目上表演「喜劇」的就是韓國人。韓國電視購物現場完全可以改名叫韓國電視購物翻車現場,這種翻車不一定全是因為推銷員的業務有問題,也可能是意外因素。比如自己狗狗給的驚喜。當推銷寵物攝像頭的推銷員,打開手機裡的軟體看家裡的情況的時候,發現了狗狗的秘密。
  • 觀察 | 意想不到的電視購物
    習以為常的網絡購物、如火如荼的社交電商、此起彼伏的新零售革命……零售業態的迅速變化,已經改變或者顛覆了我們許多認知:那些情緒高昂、聲嘶力竭、甚至手舞足蹈像趕鴨子一樣推薦你搶著買東西的電視購物節目,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只是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裡或者B站的鬼畜視頻中,是不折不扣的落後產物。
  • D 韓娛|「愛豆不賣肉,真·賣肉」...出演電視購物的藝人們
    最近nh的電視購物裡出現了很多驚喜的嘉賓,電視購物不再是只看見主持人和廠家們不停動的嘴巴,追星小夥伴們可能都會愛上電視購物。
  • 電視購物主持人不為人知的心酸
    最後因為同學聚會上的一個偶然契機進入了電視購物行業,不管怎麼說,算是回到了屏幕前。  說實話,一開始的心理落差是很大的,當了那麼多年的風光主播,怎麼就變成一個電視推銷員了?幹了兩年,現在我已經想通了:主持人首先是個「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尤其是現在的社會,有光環的職業太多了,有光環的人也太多了,你要看褪去光環你還剩下什麼。
  • 直播電商,真的只是「電視購物」嗎?
    直播電商,真的只是「電視購物」嗎?2000年,電視購物方興未艾,杜瑞勇和夥伴通過給各個電視購物公司供貨,做供應鏈生意獲得了第一桶金。這桶金成就了後來的惠買集團。截止2016年,惠買集團運營了國內7個電視購物頻道,市場份額約佔行業的20%。
  • 電視購物的中國式原罪:大多企業賺一把就跑
    電視直銷成為產品前期推廣的利器,銷售則可以兼顧電視直銷和傳統分銷,這可令電視廣告以最低的成本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為此,胡親自到全國30多個地區「拜碼頭」,以贈送股份的方式,讓經銷商們在地方電視臺和其銷售渠道上也採取「電視直銷+地面分銷」的模式。從此,經銷商便與橡果歃血為盟,共同進退。不出幾年,橡果的電視購物廣告和零售網點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和縣級城市,零售網點多達2.5萬個。
  • 揭秘土豆圈裡那些事
  • 廣電總局整治電視購物,日入500萬的橡果國際們要涼了?
    數年的野蠻擴張過去,電視購物賽道隨著強監管來臨而變得逐漸平靜,我們很難再聽到侯總們「只要998」的嘶吼。曾經被各大電視購物頻道洗腦的少年們長大成人,也慢慢學會了在B站鬼畜區嘲笑「八心八箭」和老人鞋。電視購物,似乎已經被時代所拋棄。
  • 關注丨意想不到的電視購物
    習以為常的網絡購物、如火如荼的社交電商、此起彼伏的新零售革命……零售業態的迅速變化,已經改變或者顛覆了我們許多認知:那些情緒高昂、聲嘶力竭、甚至手舞足蹈像趕鴨子一樣推薦你搶著買東西的電視購物節目,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只是停留在童年的記憶裡或者B站的鬼畜視頻中,是不折不扣的落後產物。
  • 香港電影中的梟雄們
    一個白道中人再怎麼強硬有野心,也不能叫「梟雄」,這個詞已經深深的與黑社會綁定在一起。梟雄電影的創作者主要表現兩個時期,一是民國上海灘,租界的存在讓那裡成為魚龍混雜之地。二就是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經過了五十年代的恢復,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一飛沖天,位列亞洲四小龍,生機勃勃財富聚集的地方,自然就會有黑道勢力想要搶奪,一時間梟雄並起,誕生了許多現在看來很傳奇的血色故事。
  • 電視購物之秋
    「電視購物」顯然是伴隨著電視的出現而逐漸蔓延至全球的零售業革命。自從1982年全球第一家電視購物公司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成立以後,「無店面」行銷成為電商模式的前身,浩浩蕩蕩地衝擊著傳統市場行銷方式。1993年,臺灣有線電視合法化,從以往的老三臺,增加了20到50個頻道。1992年,臺灣首家電視購物頻道——無線快買正式運營,伴隨著電信、法制監督等配套設施逐步健全,電視購物日益發展。
  • 關於海南三亞離島免稅店購物的那些事
    2020年9月的三亞國際免稅城,賓客如雲,來購物的人絡繹不絕。資料顯示,2020年7—8月,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55.8億元,日均銷售額近1億元。關於離島免稅,我們需要知道的那些事。目前的離島免稅政策,是指對年滿16周歲、選擇乘飛機、火車、輪船離島(不包括離境)旅客實行限值、限量、限品種免進口稅購物,在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免稅商店內或經批准的網上銷售窗口付款,在機場、火車站、港口碼頭指定區域提貨離島的稅收優惠政策。
  • 阿里推淘寶電視:矛頭直指電視購物
    上周四,阿里與海爾合作的「淘寶」智能電視在世園會首度曝光,預計最快本周正式發布,這是繼愛奇藝與TCL合作推網際網路電視後的又一案例,而據最新消息,優酷可能也要推出自己的網際網路電視了。與其它網際網路電視和智能電視不同,淘寶電視不僅僅是軟體+硬體的合作,還將輸出個性化內容:「淘寶式」電視購物。
  • 1986年的動作片電視連續劇《一代梟雄》連環畫第一集
    十集電視連續劇《一代梟雄》是1986年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合拍的動作片,該劇講述了一個根據發生在舊上海的真人真事而改編的故事。武藝高強的莫榮貞攜妹妹淑貞從山東來到上海。他們舉目無親,結識了流浪兒小山東;一場意外,兄妹失散,莫榮貞只得違悖心願當了一名地下拳手。他為人正直,得罪了黑上社會的白爺;在一場追殺中,他遇上了歌女小鳳,並通過她認識了心胸坦蕩的運輸界代表譚四。
  • 【100種酷職業 Vol.2】電視購物主持人?難道不都是騙子嗎?
    他的職業其實很常見,又很神秘,同時也很有爭議性——電視購物臺主持人。很多人一定會想:電視購物臺主持人?難道不就是那些在電視裡嘶聲力竭賣鍍金手機、八星八箭、神奇內衣的騙子嗎?今天,U妹就帶你一起揭秘這位職業的電視購物臺主持人,在普遍的大眾誤解背後,那些真實的生活與思考。
  •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全部停播!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2月25日通報,針對監看發現部分電視購物頻道播出的收藏類購物節目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廣電總局近期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目前,涉及19個購物頻道有違規問題的23檔收藏類購物節目已全部停播,同時停止了相關違規商品銷售。
  • 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營銷傳播理念的建構
    關鍵詞:電視購物;主持人;營銷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09-0060-02 電視購物節目主持人是主持人隊伍中的新成員,在電視購物節目中負責串聯節目、推介商品,在商品和觀眾(消費者)需求間搭建橋梁,促成即時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