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世紀壇24節氣與創新實驗室階段展在京舉行

2021-01-08 今資訊

1月7日至1月10日,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主辦,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承辦的「24節氣與創新實驗室階段成果展暨袁小樓新書《生》發布會」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舉行。

一元復始,生生不息。此次活動以「生」為主題,展出由袁小樓先生創作的水油融合創新作品《24節氣花卉》及《山水四季》、《秋山》、《豆蔻》等自然潑彩實驗作品,其創作的專著《生》也將同時呈現。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作為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舞臺之一,對推動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發揮了一定作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創新藝術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作為中國文化藝術重要的孵化基地,旨在進行藝術創作領域的創新性研究和實驗,並以將創新研究成果轉化為具有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效統一的實用型科研項目為重要目標。

多年來,實驗室通過梳理研究中西方繪畫發展史,並對各類型繪畫顏料的進行屬性分析實驗,通過科學論證和實驗,把中國繪畫的水性顏料與西方繪畫的油性顏料進行融合,生發質變出全新材料的全新畫種,實現了水油的充分融合,不僅打破了水油不相融的業界認知,同時也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繪畫框架和理念,創新了一個全新的視覺審美空間。水油顏料相融的成果被定項為實驗室首個創新成果納入重點課題範疇。該成果的研創者袁小樓先生的相關理論和學術成果及創新藝術品也受到業界的進一步關注,他也是受邀首批入駐實驗室的中國藝術家。

在辛丑初始,新舊交替之際,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中心創新藝術實驗室以《生》——「一元復始,生生不息」為主題單元,結合實驗室創新成果,共同構成主題加系列成果展,給到訪的各界參觀者以全新的藝術震撼。該成果展即是實驗室庚子年年終總結的匯報,也是辛丑年伊始其全新啟程的一次展覽。展覽期間8號下午3點,屆時也將舉辦袁小樓新書《生》的發布會(賀斌/文)。

相關焦點

  • 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今日在中華世紀壇...
    20201217 | 美育新視點第1545期12月16日,「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在中華世紀壇開幕,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執行館長冀鵬程主持了本次開幕式。成功舉辦了多次國內外社會美育論壇,為了真實呈現中國美術教育近年來發展的成果,此次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以「2020·表情」優秀作品展、社會美育論壇以及美博會等方式,多維度地呈現社會美育的各個板塊。特別是美博會作為一種創新模式,將社會美術教育機構相關課程和教學成果、大眾兒童讀物、美育文創衍生品等全方位展示出來,讓觀者全面了解相關社會美育工作近些年的成長和成果。
  • 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圓滿落幕
    」在中華世紀壇舉行。供圖   2020年12月16日至20日,「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在中華世紀壇舉行。本屆美育大會以「美育在新時代全教育場景中的任務與使命」為主題,大會邀請了兩百多家以美育為主要特色的中外教育機構,共同圍繞本屆主題,在跨學科知識工具的支撐下,展開學術探討、課件課程發布、工作坊展示。
  • 拉斐爾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36幅代表作數位化創新呈現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活動之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以國際領先的收藏級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大師的36幅代表作品,其中每一幅都具有個案研究的價值。展覽充分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對文化遺產進行創造性轉化、使用和活化傳播,使得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無法移動的珍品能夠以全新的形式匯聚一堂。這對作品和觀眾而言,都是一場「不可能的相遇」。
  • 中華世紀壇X天成語言藝術「三國志線上特展」開幕!
    中華文明的千年傳承,在這個春節,一次又一次治癒我們的心靈,為我們帶來溫暖與希望;中華文明跨越國界的傳播力與影響力,也令我們對傳統文化更加堅定、更加自信。可曾渴望透過玻璃櫥窗,聆聽文物輕聲講述的故事,在歷史場合尋找中華文化之根? 疫情當前,首次與天成語言藝術中心合作的中華世紀壇深明大義,將原定於1月23日起開幕的年度大展「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暫停,著實給翹首以盼的歷史文化愛好者們帶來了小小遺憾。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中華世紀壇開幕[組圖]
    中國網訊   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主辦,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公司RAICom公司、北京文澤時代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提供學術支持的「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於2020年12月12日下午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12月12日,觀眾在中華世紀壇觀看展覽。當日,「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通過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當日,「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通過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12月12日,觀眾點擊展覽現場的電子屏幕,深入了解拉斐爾畫作的細節。
  • 主持人楊陽與演員霍青現身北京中華世紀壇
    網易娛樂8月15日報導 詩意中國——中華世紀壇中秋國際原創詩會」2015年9月7日晚在中華世紀壇廣場舉行。,本場詩會美女主持楊陽一身大紅色民族晚禮服,長髮披肩如水般優雅,與著名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國家一級演員霍青搭檔默契,楊陽充滿民族色彩舉手投足間充滿民族知性之美,和演員霍青還現場即興吟詩一首,讓在場所有觀眾為之呼喚,來自德國、法國、美國、伊朗、葡萄牙、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30餘位詩人27日晚在北京的中華世紀壇匯聚一堂,以吟誦這種古老的形式慶祝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 暑期去中華世紀壇充電 七大紀實展覽從1978走向2018
    第二屆北京紀實影像周展覽8月3日-5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其中主題包含「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紀實影像大事記展」、「2017年度優秀國產紀錄片展」、「2022相約北京冬奧題材紀實影像展」、「同心同夢文化幫扶紀實影像展」,展覽同時招募了20餘家紀實影像製作企業和10餘家拍攝器材企業,多種題材、多種方式的紀實行業展覽將與市民大眾充分互動。
  • 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開幕啦!200多家中外教育機構齊聚一堂
    12月16日至21日,200多家以美育為主要特色的中外教育機構參齊聚中華世紀壇,參加在這裡舉行的「中華世紀壇美育大會暨第二屆社會美育國際藝術節」,他們聚會的主題是「美育在新時代全教育場景中的任務與使命」。
  • 2020浙企中科行(北京)科技創新合作對接活動在京舉行 
    12月16-17日,2020浙企中科行(北京)科技創新合作對接活動在京舉行,來自浙江科技主管部門、高校院所和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   自1995年浙江省與中科院籤署科技合作協議以來,省院合作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從項目合作、人才引進,到載體建設、實施產業化項目,雙方合作的機制不斷完善、領域不斷拓展、成效日益凸顯。今年,新一輪的省院戰略合作協議續籤完成,未來浙江與中科院的科技合作渠道會更加深入、更加廣闊。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2020年12月19日 16: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長沙訊 12月19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行。
  • 2020浙企中科行(北京站)科技創新合作對接活動在京舉行
    12月16-17日,2020浙企中科行(北京站)科技創新合作對接活動在京舉行,30多位來自浙江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對接活動。  浙江省科技廳合作處負責人在16日上午舉行的啟動儀式上表示:此次浙企中科行(北京站)科技創新合作對接活動,既是中科院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介中科院科技成果的一次盛會。
  •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 「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一)
    2020年1月23日至6月28日「三國志」文化主題特展在中華世紀壇展出。
  • 「京九條」支持紀錄片高質量發展
    昨天,第四屆北京紀實影像周政策起草說明及提案發布會在中華世紀壇舉行。發布會上,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就《關於支持北京紀錄片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起草情況進行說明。楊爍介紹,這一次研究起草的若干政策,從紀錄片題材規劃、推薦評優、扶持獎勵、推廣展映、節展活動、交流合作、引導服務、保障機制、人才培育九個方面,對紀錄片行業和產業貫通發展構築起政策支撐(簡稱「京九條」),有助於推動北京紀錄片以更高質量、更高水準講述好中國故事,展現好「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承載起「國家相冊」新時代責任和擔當。
  •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京舉行:密切同胞情感增進民族認同
    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京舉行:密切同胞情感增進民族認同 24日上午,「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文圖片均為中國臺灣網 尹賽楠 攝24日上午,「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 世紀壇展出拉斐爾代表作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活動之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昨天在中華世紀壇開幕。「該展通過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大師的36幅代表作品,其中每一幅都具有個案研究的價值。
  • 首屆中華禮服設計方案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首屆中華禮服設計方案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深入挖掘中華傳統婚禮服文化內涵 2017年12月03日 21: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唐紅麗 字號 內容摘要:會議以「中式婚服設計方案」為主題,旨在深入挖掘中華傳統婚禮服的文化價值
  • 戴納移動式方艙核酸檢測實驗室亮相第十屆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本屆展會規模共計六個館,展出總面積超過 60000 平方米,吸引來自超30個國家及地區的 1200多家國內外優質展商、36000多名觀眾共襄盛會。據遲海鵬介紹,戴納公司始終堅持以創新服務科研的理念,專注於不斷提高和完善實驗室的工藝設計、裝配式實驗室建設以及實驗室智慧化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申請208項相關國家專利,其中155項為發明專利,並於2018年獲得第一個亞洲實驗室國際卓越獎。同時正在研發關於智慧實驗室的技術。
  • ...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展現中華風採,講述中國故事
    遇見中國,通過一幅圖、一段文字、一段情景模擬等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文明的獨特風採,講述獨特的中國故事。「遇見中國」數字科技藝術特展通過創新數位化開發與傳播和表現形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數位化呈現,有效推動了中國文化和科技產品「走出去」。
  • 大廚林述巍 把24節氣烹出「24味」
    橙皮茶香豬爽肉《中餐廳》第三、第四季主廚林述巍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團-京版梅爾杜蒙(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出版,書中記錄了林述巍在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轉中尋找優質食材,將中西方飲食文化融會貫通製作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創意美食的故事,同時還介紹了每一道美食背後不為人知的暖心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