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廚林述巍 把24節氣烹出「24味」

2021-01-07 青瞳視角

橙皮茶香豬爽肉

《中餐廳》第三、第四季主廚林述巍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團-京版梅爾杜蒙(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出版,書中記錄了林述巍在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轉中尋找優質食材,將中西方飲食文化融會貫通製作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創意美食的故事,同時還介紹了每一道美食背後不為人知的暖心回憶。

把中國的特色文化引入菜品之中,是林述巍的看家本領,也是他一直致力在做的事情。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創造出既美味可口,又飽含思想、充滿意味的菜品。他在《中餐廳》節目中展現出國人大廚風範以及對傳統文化、食材的領悟及掌控,他將形、意、神注入到「茉莉豆花雞」「旭日東升」「國泰民安」等構思新穎、寓意深刻的菜式中,做成了中華美食文化裡的一道道美麗風景。

他有著近30年的廚師生涯,不管是粵菜、閩菜還是川菜,都能信手拈來。在新書《林大廚的24味》中,他結合中國24個傳統節氣,獨具匠心研發出24道節氣專屬菜餚。

將24節氣做成不同菜品

北青報:很多觀眾和讀者是從《中餐廳》認識你,錄製《中餐廳》給你的廚藝人生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林述巍:我覺得我的責任更重了。以前在廚房更多的是想怎麼設計好菜單和做好管理工作,以及如何帶好自己的團隊,而現在烹飪對於我來說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2019年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一年,我有幸受邀參加了湖南衛視《中餐廳》第三季的錄製。在美麗迷人的義大利陶爾米納度過的一個月,是我畢生難忘的珍貴記憶。節目播出後,我的人生軌跡也因此出現了一些小小的變化,很多朋友通過節目認識我、喜歡我,讓我倍感榮幸,無以為報,所以我希望通過這本書將自己從業30多年來的經歷和對中華廚藝的一些個人拙見,以及後廚工作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讓更多人能夠走進廚房,去體味鍋碗瓢盆、煎炸烹炒這種有趣的廚房生活和人間煙火氣。

北青報:為什麼會寫這樣一本書呢?

林述巍:最開始想到寫書我還是比較謹慎的,但後來我想到,如果能把自己的成長過程,還有以前做菜的故事用書的形式分享給大家,也是很多廚師心中的夢想。於是我決定開始創作。

創作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又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對於食材的重新梳理。這本書叫《林大廚的24味》,我寫的是24節氣。寫作的過程我重新梳理了食材的品質、規格以及它的使用場景,食用的季節性。把食材按照節氣做了調整,讓我重新認識到我們傳統節氣對於食材的重要影響。

24道菜見證30多年廚藝生涯

北青報:這些菜品背後也有你從業以來酸甜苦辣的故事,讀起來確實很有滋味。

林述巍:我14歲入行,在之後的歲月裡,我從家鄉福建廈門出發,走南闖北拜師學藝,從青島到上海、深圳、北京,最後在四川成都定居。這本書裡的24道菜,見證了我30多年廚藝生涯的酸甜苦辣鹹,蘊含了我經歷的一些或感動、或辛酸、或有趣的故事:有父親喝過的茶,母親摘過的地瓜;有我一見鍾情的「榕樹下的女孩」,也有和兩個熊孩子見招拆招的有趣故事……做學徒時被師父劈頭蓋臉地罵過,也走上過人生巔峰得到了世界級的讚美,走過許多地方,舌尖嘗過萬種風味,兜兜轉轉幾十年,我始終還站在我的廚房裡。所謂盛宴和成就,不是一種昂貴的繁華,而是我在工作經歷中體驗到的廚房生活和內心深處最樸實的滿足感。

讓外國人知道中餐也能很好吃

北青報:能否和讀者分享一下拍攝《中餐廳》過程中讓你印象深刻的事?

林述巍: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們通過努力,使得中餐得到外國人高度的認可。這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節目拍攝前期,當我們要去外面攬客的時候,老外聽到Chinese food會有一種疑惑。在他們的傳統印象裡,總會覺得在中餐廳會吃到一些古靈精怪的東西。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心裏面都是挺難受的。我們當時就在想,不管怎麼樣,只要有外國客人來到店裡,進來一個人,我們就要改變一個人對我們中餐傳統的看法和思路——我們要告訴世界,中餐也可以做得很好吃。

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做了很多嘗試。當有一天,整個餐廳得到了客人對菜品認可的時候,我們特別高興。讓我挺意外的是,後來,當地的報紙、電視臺也來報導了中餐廳,很多人都跑來我們中餐廳來訂婚宴、訂生日宴。節目結束之前,還有幾位米其林大廚跑來和我交流,學習中餐。能讓東方的味道能夠真正走入西方人的心裏面,得到他們尊重,這才是我們至高無上的一種榮譽。

北青報:聽說在節目結束之後,因為中餐文化聯結起來的緣分還在繼續?

林述巍:是的。最讓我沒有想到是,當我回到中國以後,義大利陶爾米納的菜市場、餐具店還有開中餐廳飯店的老闆們還和我一直保持聯繫。我們兩三個月就會用視頻聊聊天。中餐廳老闆的兒子安德魯,還跑到中國來學習中文、跟我來學中餐。現在他回到自己的餐廳裡面,在菜單中更新了許多中餐。安德魯從一個對中餐文化並不了解的外國人,到現在能夠用中文跟我交流,確實是很大的飛躍。對了,我要求他,如果要和我講中國菜,就必須用中文,因為我覺得學中餐就應該講中文。他做到了,這讓我非常感動。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攝影/姚偉康 統籌/劉江華

林述巍,現任職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行家主廚大使,成都美食之都促進會副秘書長。曾任G20峰會、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大會和財富全球論壇晚宴等大型峰會及論壇的主廚,湖南衛視青春合伙人經營體驗節目《中餐廳》第三、第四季主廚,湖南衛視《鮮廚100》鮮廚推薦官。

相關焦點

  • 「大廚」林述巍烹出《林大廚的24味》
    日前,「國宴大廚」林述巍首部力作《林大廚的24味》出版。
  • 「國宴大廚」林述巍首部力作《林大廚的24味》出版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 近日,中餐廳第三、第四季嘉賓林述巍的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由北京出版集團出版發行。該書歷時400多天精心打磨製作,書中的每一道珍饈以及每一張圖片都經過反複製作、挑選,力爭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種食材都能展現出最完美的狀態。
  • 「國宴大廚」林述巍首部力作《林大廚的24味》|與你一起好好吃飯...
    「國宴大廚」林述巍首部力作《林大廚的24味》就是一本關於如何好好吃飯,用心生活的寶典秘籍。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團,京版梅爾杜蒙策劃出版的「國宴大廚」,中餐廳第三、第四季嘉賓林述巍的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上市發行。該書歷時400多天精心打磨製作,書中的每一道珍饈以及每一張圖片都經過反複製作、挑選,力爭做到精益求精,讓每一種食材都能展現出最完美的狀態。
  • 新書《林大廚的24味》:分享「適時而食」的傳統飲食理念
    來源標題:新書《林大廚的24味》:分享「適時而食」的傳統飲食理念「中國傳統的飲食理念是『適時而食』,因節氣選擇食材,現在最適合的當然是大閘蟹。」日前,《中餐廳》第三、第四季主廚、「國宴大廚」林述巍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新書籤售會在北京舉行,林述巍在現場將中國傳統的飲食理念帶到讀者面前。
  • 名人講堂預告|湖南衛視《中餐廳》主廚林述巍先生的訪談活動暨書籍...
    本期名人講堂我們有幸邀請到林述巍林大廚,蒞臨我校舉辦訪談活動和書籍籤售會。林述巍,出生於福建廈門,成都美食之都促進會副秘書長。2020年9月出版烹飪書籍《林大廚的24味》書籍簡介春耕,夏鋤,秋收,冬藏,記四時食事。24道經典菜品,講述24個不一樣的人生經歷。
  • 《中餐廳》主廚出書 林述巍:希望我的經驗能讓更多人走進廚房
    《中餐廳》第三、第四季主廚林述巍首部自傳式美食作品《林大廚的24味》,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團-京版梅爾杜蒙(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策劃出版,書中記錄了林述巍在春、夏、秋、冬的四季流轉中尋找優質食材,將中西方飲食文化融會貫通製作出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創意美食的故事,同時還介紹了每一道美食背後不為人知的暖心回憶。
  • 《中餐廳》林大廚:做自己的男主
    《中餐廳》大家庭團魂十足,其樂融融黃曉明楊紫更是熱心送「團寵」小林哥出道從節目播出的第一期起林述巍大廚大廚們用雙手用心烹飪出的美妙食物就像一道光照亮了餐桌也照亮了生活《林大廚的24味》上市啦這本書見證了林大廚近30年廚藝生涯的酸甜苦辣鹹蘊含了他經歷的
  • 爆火出圈!《中餐廳》林大廚的寶藏菜譜來了
    」的主廚林述巍憑藉出色的廚藝、溫文爾雅的性格、英俊帥氣的外形在節目內外圈粉無數甚至成為不少女性觀眾的擇偶標準——當然,出圈的不只林大廚還有節目的另一大看點——美食這些呈現在《中餐廳》《林大廚的24味》出版上市這本書見證了林大廚近30年廚藝生涯的酸甜苦辣鹹蘊含了他經歷的
  • 場館活動|24節氣傳統文化系列活動——大雪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大雪》 24節氣農事歌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產,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在公曆12月6至8日交節,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並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大的雪。
  • 《中餐廳》林大廚:好好吃飯就是人間至味
    好好吃飯,是大廚林述巍最常掛在嘴邊的四個字。上綜藝《中餐廳》,他叮囑為拍戲瘦到讓人心疼的王俊凱「多吃點、按時吃飯」,在微博上向 120 萬粉絲分享廚藝,他最常叮嚀的也還是這簡簡單單一句:好好吃飯。憑藉驚人的學習能力和毅力,他從一個打雜的臨時工開始,在 24 歲就當上了酒店的行政主廚。他曾遊走於大江南北學習多元化的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期間跟隨香港、英國及馬來西亞各地名廚學習,成就了自己獨特的烹調風格。
  • 牛牛和24節氣的故事
    每逢節氣日,富途牛牛用戶都會收到我們24節氣的節氣閃屏推送的系列壁紙。富途設計通過品牌IP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從用戶角度出發,打造出有溫度有氛圍的節氣問候。以24節氣為一個契機,創作了我們FUTU FAMILY裡的牛牛和他的小夥伴的故事。
  • 24節氣 | 有人把24節氣做成24道菜!哼,又想騙我們吃胖!
    你肯定看過很多關於24節氣的演繹,比如有人拍出很好看的照片,有人設計出很好看的圖案,有人寫成很好看的書……    但是,有一個結果肯定是你沒見過的!把24節氣做成24道菜!  作者翻遍跟節氣相關的資料和各個地區的民俗,並針對不同地域的人群進行採訪,用不同的視角,把我們飯桌上那些與節氣緊密相連、又祖輩相傳的傳家菜整理成輯...不說了,先上菜.
  • 林述巍作為《中餐廳》首席大廚,卻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
    王俊凱是一個十分都頭腦的年輕人,楊紫和他在一起總能讓大家感到十分的放鬆,而黃曉明和大廚師林述巍在一起時,大家就是知道黃曉明又要給林大廚「上課了」。雖然說林述巍是這檔節目唯一的一名素人,但是在節目外的他,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五星級酒店的廚房運營總監。可以說如果不是錄製節目的需要,黃曉明那套「明學」在林大廚那裡其實就是小兒科,畢竟對於酒店餐飲的管理林大廚已經接觸近27年了。
  • 中餐廳3林大廚退出了嗎有沒有走 林述巍職業資料簡介
    中餐廳3節目中,店長黃曉明直言讓大廚林述巍別幹了,之後主廚也換了,不少網友還擔心別人會不會做菜。中餐廳3林述巍不幹了嗎走了嗎?中餐廳3林大廚退出了嗎?  中餐廳3林大廚退出了嗎有沒有走  林述巍林大廚沒有退出,不過確實在黃曉明說林述巍別幹了的下一期,林述巍沒做主廚了,換了別人。
  • 人間至味:《中餐廳》林大廚喊你一起好好吃飯啦
    他又繼續向來自奧地利、英國的大廚學習西式料理。憑藉驚人的學習能力和毅力,他從一個打雜的臨時工開始,在 24 歲就當上了酒店的行政主廚。他曾遊走於大江南北學習多元化的烹飪技藝和飲食文化,期間跟隨香港、英國及馬來西亞各地名廚學習,成就了自己獨特的烹調風格。
  • 《中餐廳4》請了兩位大廚?我卻覺得,張亮就是林述巍的「幫廚」
    《中餐廳4》第一期播出之後,雙大廚模式已經引起爭議,林述巍還是大廚,而張亮卻變成了幫廚了作為芒果的門面綜藝,《中餐廳》第四季從節目錄製開始就備受矚目,不管是現場的生圖還是宣傳片,熱搜根本就沒斷過。雖然嘉賓陣容是一如既往的強大,但不可否認,今年的陣容同樣抱有了新鮮點和新意,要說這季和往常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新推出的「雙大廚模式」,由張亮和林述巍兩位共同掌勺。節目組在第一期,就很好的給每位嘉賓找到了標籤和話題。
  • 《中餐廳3》大廚林述巍:無心出道,只想傳揚中國味道
    主廚林述巍作為中餐廳的靈魂人物,經由他出手的菜點都充分展現了東方美食的奇妙「魔力」,他對傳揚中華美食的堅持不僅感染了合伙人,也讓廣大觀眾為之動容。9月26日,林述巍接受了媒體採訪,他分享了與合伙人黃曉明、秦海璐、王俊凱、楊紫、仝卓、王鶴棣之間的趣事,暢聊中餐廳經營期間的感想。
  • 24節氣,洩漏了99%的人不知道的運氣秘密
    古人早就把生活的秘密藏在了24節氣裡,就等你來發現了。許多人都知道24節氣,也知道要順應節氣來養生,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什麼還是覺得缺點什麼?作為大家熟識的中國第五大發明:24節氣,其實洩露了99% 的人不知道的健康和運氣的秘密。戴天履地人為貴,順則吉祥逆則悖。聰明的古人早就發現,人的生命有著與24節氣變遷一樣的節律。
  • 24節氣專欄-驚蟄
    01驚蟄節氣#驚蟄時節#,是24節氣中第3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二候:倉庚鳴驚蟄後五日,倉庚就是黃鸝鳥,黃鸝最早感陽春之氣,嚶其鳴,求其友,鳥出而鳴啼,春暖花開之慶也。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乾燥,人也容易口乾舌燥,易感春寒。這時候吃個梨,汁水清甜,不僅潤肺止咳、滋陰清熱,更讓人感受到春天的鮮甜。
  • 同樣是大廚,張亮林述巍的做菜狀態差距大!專業性一看便知!
    跟上期節目對比,慶幸的是這次居然來了個兩個大廚,那就是第一季的元老張亮和上一季的國宴大廚林述巍!我們知道,這兩位都是頂級大廚,要說現在的差距,那就是林述巍依然在廚師這個行業裡混稱行業標杆,張亮則是因為身材面貌優秀轉型做了模特,如今兩人因戲結緣,還被安排到了一個節目組做菜,這難免對讓人對比,轉型之後的張亮會不會老業務不熟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