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麥路人》

2020-11-18 中國電力網

也談《麥路人》

發布時間: 2020-10-28 03:14:09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李莉

  愛哭的我很奇怪在看這一部電影時,少見的,除在個別情節掉了點兒金豆豆,並沒有痛徹心扉的淚流滿面。倒不是我成熟了,堅強了。--怎麼說呢。它,於我,有點兒特殊,暫時還沒有消化整理出情緒。

  當忽然看到各類影評對這部影片的貶大於褒時,在這個夜深人靜的時候,感性的我不由冷靜下來,整理情緒,提起筆來述述我眼中的這部獲得了第39屆香港金像獎10項提名的《麥路人》。

  一改港片的鬧騰和搞笑,遠離了義氣的江湖和百怪的情愛。這部影片選擇了當下最難表現亦是最容易出彩的主題——底層社會問題的展現。僅是不同於《小時代》之類的富足生活下精神世界的影片主題這一點已是吸引了我。當下的影視界,能拍日常你我他的真實生活太少了,不知是不是藝術都偏向於展示美好呢?

  從喧鬧誇張到細膩刻畫,港片的這個轉型,跨度很是有點大。也許正是我的這個初認識,所以整個影片給我的感覺還是很值得圈點。如同影片開篇,鏡頭對高樓大廈仰拍特寫的定格裡四周冰冷鋼筋水泥土澆灌的幾何線條牆壁中留白的那片澄淨天空一樣高遠;還有影片前半部分的黑白默片,鏡頭緩緩地呈流線感的圓潤和絲滑記錄生活的真實平常,無對白,無誇張,無感,只是平和純美地展現。甚至於後半部分含刻意為之的經典臺詞的特寫畫面,就瞬間的構圖和語言的設計都是不錯的。專業影評家說的此片「力度深度」不足和「不走心」是存在的。影片的確帶給觀者的深入感動欠了些,卻仍是驚喜甚多。影片中這樣細膩而有意味的鏡頭美感和深意還是很有些的,灰調中的美感,細心的觀者可以慢慢捕捉和體會。

  或許是局限於影片長度,或許導演這部處女作想要表達的太多,觀影時會有一種「堆積苦難」的生硬和突兀。可為什麼人們在觀影中跟隨著「給你100萬,2個星期花完就可以繼承1000萬的劇設」鏡頭瘋狂投入?而質疑生活的苦難為何全落在了郭富城為首的這群「麥路人」身上呢?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於美好幸運如此,於苦難艱辛亦是如此。也許導演正是想通過集中突顯苦難來展現生活的艱難和不容易呢。

  再談一談影片中的人物刻畫:

  「媽媽」梁慧妍是失去丈夫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的中年婦女。失子的婆婆為了麻醉自己踏上了「賭」這條不歸路。此時,內疚的從結婚便不被承認的兒媳「媽媽」,扛下了為婆婆還債的艱辛打工路。一邊獨自撫養女兒,一邊為婆婆還債。對婆婆,她以讓自己安心的方式替逝世的丈夫行孝(這算不算是一種自私?);對女兒,她這位母親……

  主角「阿博」是郭富城扮演的,他是落魄的金融才俊,曾經叱吒風雲的雜誌封面人物,如今的麥路人(在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裡借宿過夜的群體)。對同路人,高端過的他跌落在社會最底層,著一身西裝,以他領略過的眼界、見識和技能教授身邊同伴在現有條件下獲得最大的利益。對自己的母親、妹妹,他這位男人……

  影片中的苦雖沒有感動我,但是影片中折射出的「責任感」和「擔當」卻深深地撞擊了我。我從來沒有如此深刻地意識到接受當下的自己也是一種擔當和勇敢,是對他人的負責和尊重。直面生活,擁抱生活,無論遇到了什麼樣的遭遇,撇開自我的情緒,真摯而果敢地迎合著它,朝前踏實而堅定地邁步。

  惟放下自我,無我地扛起責任,才能贏得真正的自我。

  接受當下的自己,接受自己的模樣,自己的處境,與自己和解,讓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境高度切合、融為一體,朝著蔚藍潔淨的天空一點一點地靠近。日積月累,歲月才會在歷史的長河裡記錄下你曾努力過的美好和自我展現的動人瞬間。

  郭富城扮演的「阿博」,如果能勇敢面對落魄的自己,並以欠債者的身份和家人共度每一天,會不會更接近天空和快樂?

  劉雅瑟扮演的「媽媽」,盡所能的定期探望婆婆,有計劃地儲蓄,養育女兒,而不是陷入愚孝的還債泥潭深淵。希望不是在前面嗎?錯已犯,疚何用!更重要的難道不是攜手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嗎?

  他們讓我想起了有爭議的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一位欠債者——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及他還未開拍的「真還傳」:2020年9月23日晚,羅永浩助陣《脫口秀大會》總決賽,現場透露其始於2018年年底的6個億債務已還清4個億。

  隨遇而安。命運會降臨什麼永遠無法預知?你我所能決定的只是如何去努力爭取。

  手牽手,我們一起堅定地走下去。朝前方,無所畏懼。

  也談《麥路人》的我,以梁靜茹的一首積極向上《勇氣》結束我的文感。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

  別人怎麼說我不理

  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

  我願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

  我知道,一切不容易

  我的心,一直溫習說服自己

  最怕你忽然說要放棄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

  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

  我的愛就有意義

  我們都需要勇氣

  去相信會在一起

  人潮擁擠我能感覺你

  放在我手心裡,你的真心

  終於做了這個決定

  別人怎麼說我不理

  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

  我願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

  我知道,一切不容易

  我的心,一直溫習說服自己

  最怕你忽然說要放棄

  愛真的需要勇氣

  來面對流言蜚語

  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

  我的愛就有意義

  我們都需要勇氣

  去相信會在一起

  人潮擁擠我能感覺你

  放在我手心裡你的真心

  如果我的堅強任性

  會不小心傷害了你

  你能不能溫柔提醒

  我雖然心太急,更害怕錯過你

  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

  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

  我的愛就有意義

  我們都需要勇氣

  去相信會在一起

  人潮擁擠我能感覺你

  放在我手心裡,你的真心

中國電力網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麥路人》電影!《麥路人》電影!
    怎麼能辨別我影視投資被騙?
  • 《麥路人》:掙扎與溫情
    麥路人」又被稱作「麥難民」 ,指被迫借宿於24小時營業快餐店內的無家人士。 戲外的觀眾看到夜幕降臨,一個個疲憊的身影匍匐在桌前,與普通食客看似無異,但天亮後觀眾視角窺探到小妹在麥當勞的洗手間刷牙,「麥路人」們心照不宣地離開,這既是「麥路人」之間的默契,也是城市無根人渡人渡己的療愈。
  • 郭富城和楊千嬅也沒撐起的這部《麥路人》,其實真的好暖
    ——魯迅 《而已集》 很多人看完覺得《麥路人》不好看,前半截平鋪直述,講小人物的日常求生,說是後半截全在賣慘、毫無新意。事實上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就是這麼慘,只是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不得不承認電影處理的過程中,人物刻畫不夠紮實,觀眾代入感較差也是影片撲街的一個重要原因。
  • 麥路人
    如果說張曉波的《三十而已》描寫的是白領,社會中間層,那麼這部《麥路人》描繪的則是社會底層的艱難人生,社會打拼,每走一步都艱難困苦,腳印很深,有時候腳都拔不出來。《三十而已》更精緻,《麥路人》更底層。
  • 《麥路人》被速食的苦情
    文/夢裡詩書無家可歸,寄居在麥當勞裡的香港邊緣群像,是《麥路人》預聚焦的現實主義所在。然而電影在一個足夠引人入勝的開篇後,卻並沒能講好一個本自溫暖的故事,其劇情結構的散亂,牽強附會的煽情,使電影在最後給人的感觸僅只是一股自上而下的悲憫。
  • 《麥路人》雅俗不賞
    麥路人 內地1800萬票房,不算優秀搬磚的沒法討論,因為麥路人的確不是給他們看的,每天面對的就是這樣的生活。電影之於他們應該是寶萊塢大歌舞,最好能磕著瓜子玩著牌,偷偷摸一把鄰桌穿著秋褲大嬸的腿,大叫一聲,好!至於麥路人對比紀錄片就是純扯淡了,當下紀錄片都有編劇和剪輯好不好,連直播都要找撰稿。極不喜歡這種欠抽的高高在上,沒窮過可以,但把這種左派現實主義和精緻來對比,不傻即壞。
  • 《麥路人》發布終極海報,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
    近日,由鄭保瑞監製、新晉導演黃慶勳執導,郭富城、楊千嬅領銜主演,萬梓良、張達明、鮑起靜、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演員出演的電影《麥路人》發布終極海報,影片將於9月17日溫暖上映,海報整體色調呈溫暖向 據悉,電影《麥路人
  • 《麥路人》虎頭蛇尾票房遇挫
    聚焦特殊群體 《麥路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有一群人因為無法負擔房租或交通費用而長期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數年前,一場悲劇讓這個群體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中老年婦人在麥當勞逗留近一天後被發現昏迷死亡。電影將鏡頭瞄準這群「麥路人」,粵語諧音「陌路人」。
  • 《麥路人》虎頭蛇尾票房遇挫
    《鄰裡美好的一天》、內地文藝片《通往春天的列車》、港產片《麥路人》等多部小體量新片上映,但《八佰》《花木蘭》和《信條》仍然堅守單日票房前三位。聚焦特殊群體 《麥路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有一群人因為無法負擔房租或交通費用而長期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數年前,一場悲劇讓這個群體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中老年婦人在麥當勞逗留近一天後被發現昏迷死亡。電影將鏡頭瞄準這群「麥路人」,粵語諧音「陌路人」。
  • 《麥路人》拍攝成本是多少?
    由郭富城夥伴楊千嬅主演的新片《麥路人》日前舉行了開機典禮,影片由鄭保瑞操刀監製、黃慶功執導,聚集於香港貧窮線以下的人的境遇,為了更靠近形象,不少藝人忍耐飢餓乃至自毀形象,十分垂青這部實際體裁電影。 《麥路人》講的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晚上露宿在快餐店,這群陌生人漸漸共處後變成了一家人。
  • 《麥路人》看了麥路人,更要珍惜當下
    中午抽空看了麥路人,這部2019年的港片,被剛閉幕的華鼎獎提了名。作為麥路人的帶頭大哥靈魂畫手人生導師男主幫了這個幫那個,剛等到了抱得美人歸的高光時刻,卻罹患肺癌,與愛人人鬼殊途,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為了生存,每個人不甘墮落,奮力與生命抗爭,再看看眼下自己的生活,真的很慶幸,不必為了簞食瓢飲、一粥一飯、半絲半縷思前想後殫精竭慮,工作安穩,家庭幸福,父母安康,子女順心,多好!
  • 《麥路人》在麥記裡浮沉的滄海
    「麥記」是香港人對麥當勞極富市民親切意味的稱呼,「麥路人」粵語中又與「陌路人」同音,直接道出《麥路人》中各個角色之間陌生而親近的微妙聯繫。《麥路人》中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非常具體的個人列傳並在適當的情節點爆發,這些情節點有些相當程度運用了與中聯出品的電影異曲同工的情節劇手法,比如口水祥(張達明)因盜竊被抓走時的一番自我剖白,張達明憑藉此角獲得本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這個角色本身劇作意義上的塑造並不高明。
  • 《麥路人》命運抉擇
    何謂麥路人?如果有去麥當勞吃過夜宵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見過一些麥路人,就是借宿在麥當勞裡的人。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麥路人,卻成了羈絆最深的家人。他們無家可歸,各有各的經歷,各有各的難處,麥路人們絕望不絕情,用笑臉和關愛反嘲著命運。一部很有溫度的作品,一部關注貧窮,關注城市邊緣群體、關注苦難與絕望的影片實屬不易。
  •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麥路人》聚焦底層小人物,一群陌生人相互取暖的暖心故事,據悉,該片是取材於真實的社會事件,那麼,電影麥路人名字有什麼含義?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麥路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據悉,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 即使被生活所「拋棄」,但他們並沒有自我「放逐」,「麥路人」的陌路相逢,是路人,也是家人。
  • 後窗放映 057 | 相依相惜的麥路人
    9月17日將在全國公映的《麥路人》是我一直在期待的電影,影片的靈感取材於這個全世界社會中都存在的悲情實況,「麥路人」指許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挑選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他們相互取暖、互幫互助,從陌生人手中尋回家人的溫暖,共同找回人生應有的夢想。純正的香港電影,自然要看純正的粵語版了。
  • 《麥路人》簡評
    《麥路人》這部片子已經上映了有一個月了。我是在節前才看的。這是一部比較沉重的影片,是一部現實題材的影片,也是一部帶有悲劇色彩的影片,整部影片都有一種陰沉灰暗的色調。《麥路人》有著一個很真切又新鮮的視角,這使它在立意上就有著高人一籌的眼光。影片聚焦在香港底層的貧困人口中,一群沒有固定工作、沒有固定住所,只能選擇在麥當勞快餐店過夜的人們。因為麥當勞24小時的營業時間、不拒絕顧客長時間在店裡逗留的營業方針,從而生成了這樣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們真實地存在於我們身邊,又游離於社會的主流。在香港,他們被稱作「麥路人」,音同粵語發音的「陌路人」。
  • 麥路人曝光海報,並定檔在9月
    麥路人麥路人麥路人麥路人麥路人
  • 《麥路人》的失利再次證明了片名的重要性
    只是,在香港地區頗受好評的《麥路人》,似乎並不對內地觀眾的胃口。根據貓眼數據,《麥路人》上映首日,該片排片量僅有7.4%,首日累計票房達189.35萬,位居日票房榜第五位,票房佔比僅4.1%,被《八佰》《花木蘭》等老片幾倍殺。截至發稿前,該片的累計票房不足500萬,貓眼開分8.7,目前滑落至8.6,豆瓣已從開分8.1一路滑落至6.7。
  • 《麥路人》的失利再次證明了片名的重要性
    只是,在香港地區頗受好評的《麥路人》,似乎並不對內地觀眾的胃口。根據貓眼數據,《麥路人》上映首日,該片排片量僅有7.4%,首日累計票房達189.35萬,位居日票房榜第五位,票房佔比僅4.1%,被《八佰》《花木蘭》等老片幾倍殺。
  • 金像獎獲獎影片《麥路人》正在熱映
    、劉雅瑟、顧定軒、黃悅珈等出演的電影《麥路人》發布定檔預告,郭富城化身「成功學導師」現場教學「生活三十六計」,為眾人排憂解難,影片將於9月17日上映。電影《麥路人》取材於社會真實事件,「麥路人」又被稱為「無家者」,指很多底層勞動者晚上無家可歸,選擇在24小時快餐店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