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歷史的煙霧,想那晚明煙雨朦朧的三月、柳色抽新,華燈初上,輕紗幔繞的畫舫、觥籌交雜、漿聲迴蕩。
1
她是秦淮河畔媚香樓的當紅姑娘。
她是被人稱做「香扇墜」,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豪爽女子。
她與侯方域兩情相悅,為他閉門謝客,車馬蕭條。
她身處朝代更替,不畏強權痛斥侯方域應有氣節,被閹人逼再嫁,跳樓明心,血濺定情扇。
她被嘆道:在那些暖暖軟軟的香風中,居然還是燻出一些硬骨頭。
她是桃花扇主,李香君。
美人紈扇歸何處?任桃花、開遍江皋。——李香君
2
她自小被賣到吳江為婢,妙齡墜入章臺。
她美豔絕代,才氣過人,遂成秦淮名姬。
她曾有良人陳子龍,良人卻死於國難。
她乃秦淮八豔之首,後而錢謙益以正妻之禮迎娶,為側室。
她與夫君恩愛不移,曾有妙聞。錢道,我愛你烏黑頭髮白個肉,她回道,我愛你白頭髮烏個肉。
兵臨城下,她勸夫君殉節,夫君卻道,水太冷,不能下。她欲沉池,卻硬被攔住。
她出盡家財,慰勞抗清義軍,巾幗不讓鬚眉。
她是風骨嶒峻,柳如是。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柳如是
3
她字眉生,居住眉樓。
她通曉文史,工於詩畫,所繪山水天然秀絕,尤其善畫蘭花。
她莊妍靚雅,風度超群。最美是眉眼,男人們恨不得變成砂粒,醉死在那柔柔的波裡。
她豪爽不羈,稱柳如是為弟,她無視禮教,去衣共塌測試他人是否為柳下惠。
她為龔鼎孳洗盡鉛華,改名換姓。得幸他為良人,兩人恩愛非常。
政局變幻,龔鼎孳隨波逐流,做得三朝之臣。她受封於朝廷。
她是一品夫人,顧橫波。
識盡飄零苦,而今始得家。燈蕊知妾喜,轉看兩頭花。——顧橫波
4
她本位崑山歌妓,曾寓居秦淮,因與重大歷史相系,歸於「秦淮八豔」。
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豔,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她本應江南覓豔獻入宮中,奈何美色超群,被外戚嘉定伯所佔。
世事動蕩不安,農民起義,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嘉定伯為吳三桂踐行。
她迷了他的眼,醉了他的魂。起義軍進了京城,被起義軍首領李自成部下所掠。
原本要投降的吳三桂,衝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
吳三桂本欲立其為正妃,她託故辭退,吳三桂別娶。難料正妃悍妒,兩人離心。
她知他要殺她,遂乞削髮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繡佛。
她是傾國紅顏,陳圓圓。
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陳圓圓
5
她名白,一字青蓮,甚愛太白詩句。
那一年,鄉試落第的冒闢疆與她在蘇州半塘相遇,俊美無雙的他猶如吸石般緊緊吸住她的心。
她明明知,他早已屬意吳門名妓陳圓圓,卻還是多次向他表示傾慕,卻被婉拒。
這倒讓人想起韋莊的《思帝鄉》: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待冒闢疆第六次鄉試途經蘇州,重訪陳圓圓時,已是人去樓空,加上再次落第,失落之極。這時,她在柳如是和錢謙益的幫助之下,來到他身邊,結成伉儷。
她以妾的身份進冒家,恭順侍奉公婆,悉心料理多病正室所生的二男一女。
她本愛清淡,卻為君燒制肥美甘甜佳餚。自製「董糖」、「董肉」。
她愛香愛花露更愛他。他重病在身,她不分日夜照料,體質極度虧虛而亡。
他在她靈位之前,會不會想起當年她心意堅定地說,風塵打滾,閱人不少,如蒙公子不棄,妾身算是跟定公子了!
也有傳,她沒死,只是進了宮,成了董鄂妃,也罷,是說紛紜,隨他們去吧……
她是雅致淡秀,董小宛。
無事無情亦非閒,孤心常寄水雲邊。——董小宛
6
她本是官宦之女,因父早亡,零落成泥碾作塵。
她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擅小楷,通文史,善畫蘭。
她是和陳圓圓一併盛傳為「酒壚尋卞賽,花底出陳圓」的賽賽。
如此妙人,到底痴心錯負,江南覓豔嘉定伯選中她與陳圓圓,吳梅村畏懼權貴,在她樓下吹了幾首曲子便悽然離去。
兩年後,她嫁給了一諸侯,因不得意,進奉了自己美貌侍女柔柔,自己乞身下發,當了女道士,依附於七十餘歲的名醫鄭保御。
她為報鄭氏之恩,用三年時間為鄭氏刺舌血書《法華經》。
只是,在她某個寂靜深夜,是否還在等那句承諾,那人的名字是否還在她唇齒吐出,吳梅村……為何負我。
她是長齋繡佛,卞玉京。
記得橫塘秋夜好,玉釵恩重是前生。——卞玉京
7
她出生在世娼之家,在家族歷代名妓中也是佼佼者。
《板橋雜記》曾贊她靜美風流,能度曲,善畫蘭,相知拈韻,能吟詩。但是,她輸就輸在單純太直率。
她的婚禮,在明代南京盛況空前,想的,盡痴了,如此佳人,濃墨重彩有多美。
她的夫君,從不是一個從一而終的人,數月之後依舊走馬於章臺柳巷之間。
清軍南下,他盡要賣了她,她對他道,若賣妾所得不過數百金……若使妾南歸,一月之間當得萬金以報公。
應之,她舊院姊妹幫助下籌集了兩萬兩銀子將朱國弼贖釋。
此刻得了錢財的他又想重歸舊好,她冷笑,當年你用銀子贖我脫籍,如今我也用銀子將你贖回。言罷,便策馬離去。
她被贊愛憎分明,也輸在愛憎分明中。她是一個不會為愛情委曲求全的女子。
離去的她恍若無事,築園亭,結賓客,日與文人騷客相往還,酒酣耳熱,或歌或哭。瀟灑非常。
她是風流女俠,寇白門。
黃土蓋棺心未死,香丸一縷是芳魂。——寇白門
8
她自幼不幸淪落風塵,資首如常人。
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
她繪畫造詣甚高,曹寅曾接連三次為她題詩。《歷代畫史匯傳》中評價她的畫技是「蘭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襲其韻」。
她為人曠達,性望輕俠,常揮金以濟少年。
她居於秦淮聖處,慕名而來之人絡繹不絕。
她與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誼甚篤,他贈她書信皆細細收藏,在他七十大壽,她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宴會上,她重亮歌喉,為相戀三十餘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聽得老淚縱橫。
她歸後一病不起,強撐沐浴以禮佛端坐而逝,年五十七。
三十多年的遺憾……她如此重他,得到的卻是三十多年的思念。或者,她只是在等一個可以依靠著流淚的肩膀,卻一直未曾等到。
在日本東京博物館中,收藏著一幅中國明代的「墨蘭圖」,此畫並非出自名家大師之手,而是她所作,卻被日本人視為珍品。
她是清雅幽蘭,馬湘蘭。
但將竹葉消春恨;應共桃花說舊心。——馬湘蘭
9
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車後總有少年跟隨。
她家先世曾為東晉官,後流落錢塘父母謝世。
她靠積蓄生活,縱情於山水,以詩會友。
冬去春來,鶯飛草長,她乘油壁車遊春,卻見青驄馬受驚,少年摔地。
她與他連連斷橋相會,一個驅車前往,一個騎馬相隨。阮鬱在青松下許諾娶她。奈何少年家世高華,聽從父命,棄她歸家。
題句於過往中流放,哪句被解作無常。被棄之後,她性情更為冷峻孤傲。
她對山水痴戀未變,又遇書生鮑仁,相談甚歡,贈銀百兩,助其上京。
她心有傲骨,不屈不折,被孟浪被判入獄,阮鬱前來營救,並諾娶她為妾。
她冷笑,此處無青松為證。
她年芳十九,病痛纏身,此生夢數場,芳菲歇盡有何妨。
她死後,鮑仁前來,見她已不在,撫棺痛哭。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她是閒寧淡泊,蘇小小。
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蘇小小
10
她本寄名佛門,奈何紅塵戀她。
四歲那年,父親以罪入獄,病死獄中。
她眉目如畫,通體雪豔,海棠不如她解語。
經營妓院的李媼將她收養,並延師教讀,訓練歌舞。
豆蔻之年,她掛牌迎客,名滿汴京。
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孫公子之流、三山五嶽之輩,以一登其門為榮耀。宋江也不遠萬裡,冒死潛入汴京,為的是一親芳澤。
就連宋徽宗也是她的入幕之賓。她見宋徽宗雍容華貴,雅致非常,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
綺宴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戕,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辭,用助嬌饒之態。
曾有詞道,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講得便是她盛極一時的熱鬧非凡。
靖康之難,宋室南渡後,一朝春盡紅顏老。
但她經離亂後,已心緒蕭索,容顏憔悴,僅賣唱度日。
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參加酒會,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縷衫檀板無顏色,一曲當年動帝王。
她是豔壓群芳,李師師。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遍看潁川花滿城,不似師師好。——李師師
11
她乃將門之後,原籍池州。
只因父亡家落,淪落風塵,在京口充當營妓。
後結識韓世忠,感其恩義,以身相許。
韓世忠,虎背熊腰、為人耿介,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勇冠三軍。
她自嫁他,便開始了軍旅生活。
建炎三年,金人再度南侵,韓世忠寡不敵眾,她急中生智帶領中軍,專事守備,並發號令,擊鼓揮旗,指揮韓世忠的前後兩隊,四面截殺。
韓世忠用她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也足以名震華夏,名震夷狄。
她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與金軍數戰於山陽、宿遷皆勝,威名天下。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擊鼓退金兵。
她是巾幗英雄,梁紅玉。
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紅顏摧大敵,鬚眉有愧。——梁紅玉
12
她生於明末,與祖父相依為命。
祖父是正德時有名曲師,她在琴音歌聲中長大,尤能鼓琴清歌,融入曲中,成為紅極金陵的歌女。
但她身世極為悽慘,經常被男子欺負。最後被人牽連入獄,得緣被保釋。
她在如此惴惴不安生活中,幸遇仗義賑貧的王子,兩人傾心慕悅,誰知奇禍從天而降,王子突遭戮殺。
她再一次被迫流浪,後被強人擄去,不知所終。
願來年春日,桃花深埋今生餘恨,奈何卻是天意弄人……
她是身似楊花,頓文。
欲問春光,此日歸何處?無語,亂紅流去,兩岸楊花絮。——頓文
13
她身處開元盛世,是唐宮第一舞人。
她曾在民間獻藝,觀者如山,應邀到宮廷表演,無人能比。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有她,而今才有幸看到草聖的一卷絕妙丹青,讀到詩聖的一首慷慨悲涼的《劍器行》。
世事浮雲,以她盛唐第一的技藝,最終結局卻是流落江湖,絳唇珠袖兩寂寞。
她是舞驚天下,公孫蘭。
昔有佳人公孫氏, 一舞劍器動四方。——公孫蘭
14
她原名幼薇,字慧蘭,生於唐武宗年間。
她五歲誦詩,七歲習作,十一二歲就小有名氣。與溫庭筠保持亦師亦友的關係。
她曾為李億妾室,不料李億原配裴氏善妒,將其趕出門外。
李億暗地把她藏入道觀,卻因裴氏制約,無法前來,最後拋下她,和家小到揚州任官。
她一改以往的潔身自好,收徒充當侍女,盡情放縱起來。一雙玉臂千人枕,半片朱唇萬人嘗。
後來觀中的幾個徒弟漸漸大了,每天耳濡目染繼承了不少她的妖媚本事。
有名綠翹,背著她勾搭她的情人,被其發現,並反唇相譏她迎來送往知多少。
她一氣之下將綠翹殺害埋屍院內,終被客人發現,魂斷刑場。
她是因妒折命,魚玄機。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魚玄機
15
她本是千金女,容姿既麗,通音律,善辯慧,工詩賦。
家父正直,得罪權貴貶謫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從繁華的京城搬到了遙遠的成都。他又因出使南詔染上瘴癘,命喪黃泉。
生計所逼,她十六歲加入樂籍。因才情絕然,聲名鵲起,成為西川節度使韋皋身邊的紅人。
偶然一天,韋皋突發奇想,為她申請作「校書郎」一職。
「校書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寫和典校藏書,雖官階僅從九品,但門檻卻很高,按規定,只有進士出身的人才有資格擔當此職。
大詩人白居易、王昌齡、李商隱、杜牧等都是從這職位做起,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哪一個女子擔任過「校書郎」。
她性亦狂逸,且此時紅得發紫不免有些恃寵而驕,一朝被韋皋發配松州。
松州地處西南邊陲,人煙稀少,兵荒馬亂,她內心恐懼,感觸訴諸筆端,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
韋皋見詩心軟,召其回城都,不久,她脫去樂籍,那一年,她二十歲。
元和四年三月,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久聞薛濤的芳名,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
春心已待久,猶如業火燒其身,她雖比他大了十一歲,卻深深被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兩人流連在錦江邊上,相伴於蜀山青川。
這年七月元稹調離川地,任職洛陽。待他走後,她迷上了信箋,將紙用胭脂染成桃紅,裁成精巧窄箋,用以寫情詩。
但是,元稹沒有回來,他有他的考量。醉裡常聞君夢我,醒後卻知是空歡。
浣花溪旁仍然車馬喧囂,人來人往,她逐漸厭倦了世間的繁華與喧囂,一襲道袍了餘生。
她是驚才絕豔,薛濤。
那堪花滿枝,翻作兩相思。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薛濤
點擊文章上方藍色「周益清」,關注小編。
編輯聲明:文章主體來源網絡,小編整理與編輯。小編公益分享,旨在傳播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