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2020-12-23 迷影咖啡

文 \ 編:木 辛

藍色:戴上氧氣罩,時間,開始逆轉!↓

3.總結:人性與救贖

影迷們翹首以盼的《信條》於9月3日登陸內地,遺憾的是,本片未能如願「救市」:口碑兩極分化、票房不如預期,如果諾蘭重新回到影片上映前,不知他是否會選擇修改劇本或是推遲上映?但正如影片中展現的那樣,回到過去並不會改變未來,我們只能接受註定產生的結果。

《信條》海報

本片在影院復工復產的中國地區上映,被給予厚望,然而票房表現卻被同期的國產戰爭影片《八佰》碾壓。《信條》在全球其他地區的票房表現也不容樂觀,遠比不上諾蘭執導的其他作品,就連製作公司華納兄弟也表示:公司需要就《信條》的票房表現重新評估全球電影市場狀況,此舉將可能導致《神奇女俠2》等影片推遲上映。

對於本片低於預期的表現,福布斯籤約撰稿人Scott Mendelson表示:「《信條》的任務並非獨力拯救電影行業,而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影院活下去。」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當下,許多電影選擇了撤檔——如《黑寡婦》、《007:無暇赴死》;也有些選擇了轉戰線上平臺,如登陸迪士尼+的《花木蘭》、上線愛奇藝的國產大片《徵途》等,都各自找到了在這個特殊時期的生存方式。

數據來源:淘票票實時電影票房

相比於得到暑期加成、受到《八佰》刺激而得以恢復的中國影院來說,失去了新片和觀眾的美國影院卻要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該片只在全美65%的地區上映,紐約州、加州等州的影院幾乎完全關門,索尼影視主席Tony Vinciquerra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信條》選擇在現在這個時候上映是個錯誤!」

《信條》「反轉時空」版海報

在美國以及全球的其他地區,《信條》幾乎是唯一一部上映的大片;然而,該片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是諸多巨人中的一個。可見,本片對於國外影壇的「救市」作用要深遠許多。但是,正因《信條》身上承載著的「救市」責任萬般沉重、諾蘭的光輝耀眼非常、觀眾的期待高懸入雲,等到正片上映之時,極具實驗性的內容、高深的概念、震耳欲聾的配樂,讓許多經歷了疫情、想通過觀影來「爽」一把的觀眾感到雲裡霧裡、大失所望。

本片的另一大缺點:過於依賴配樂營造氛

《信條》雖然披著熵原理、時間鉗形運動的「硬核」外衣,但內核卻仍是維護和平、拯救所愛和堅守正義,諾蘭借片中角色之口告訴觀眾:「不要試著去理解它,感受它。」

諾蘭:別說話,感受它~

拋開玄奧的科學原理、透過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撥開層層的迷霧,經過思考與思維整理後,迎接我們的是人性的溫暖和勇敢的力量,這一由果溯因的觀影歷程,何嘗又不是一次美妙的「熵減」之旅呢?

2.熵減:逆時與博弈

熵(shāng),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用符號S表示,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熵增時,事物、時間都處在正向運動之中,我們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而熵減時,因果逆轉,每個結果都會逐漸倒退回其產生之初。

還未發生的事情即將發生

除此之外,還有「時間鉗形運動」原理,通俗來說,就是從某個時間點,順著別人的來時之路一點點走回去。《信條》中還衍生出了時間鉗形戰術——即正向和反向部隊各自按約定時間出發,各部隊按自己時間線開始作戰,直至旋轉門開始匯合,以此延續過去與未來,像鉗子一樣一開一合構成時間線交匯。

特意設計了一套逆向的打鬥動作

圍繞著這兩個基本原理,《信條》構造出了一個奇異的世界:通過未來技術研製出的旋轉門,人可以進行熵的增減,從而達到「回到過去」的效果。與其他穿越時空電影不同的是,本片裡的「過去」是真正的、時間意義上的倒退,一切事物都是由果溯因,甚至連氧氣也是逆行的,若熵增世界的人不戴上氧氣面罩,便會在熵減的世界裡窒息而死。

在熵減世界裡,人會因爆炸而「凍死」

相比於諾蘭的其他作品來說,《信條》在概念上雖然十分超前,但卻不是最燒腦的一部。為了防止觀眾們產生視聽混淆,諾蘭特意通過色彩對正常的世界與逆時的世界進行了區分——用紅色代表熵增,用藍色代表熵減,這在影片結尾兩隊士兵分頭進行時間鉗形作戰時最為明顯。

男主角的正常時空組佩戴著紅色印章

還有片中角色們進行「時空穿越」的媒介是一臺簡單而直白的時間機器:來自未來科技的「旋轉門」,只要一進一出,便能進行熵增與熵減的無縫轉換。這些設置,很好地照顧了廣大觀眾,幫助影片基於複雜的物理原理構建起一個嚴謹而相對容易理解的故事。但,降低了觀影門檻的《信條》,真的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嗎?

兩支小隊同時進行「時間鉗形作戰」

1.熵增:家庭與冒險

諾蘭總是喜歡通過數個人物之間的愛恨糾葛來表現宏大的主題。《盜夢空間》的背後,是柯布夫婦的相愛相殺、《敦刻爾克》的背後,是平凡士兵的心靈波動、《星際穿越》的背後,是父女的動人親情。這次,《信條》聚焦於時下熱門話題——家暴上,由「爵爺」扮演的反派安德烈對自己的妻子凱特(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飾)懷有極強的控制欲和佔有欲,用強大的勢力和兒子要挾著凱特服從自己。

肯尼思·布拉納飾演的大反派安德烈

特工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 飾)在通過凱特來接近安德烈的過程中,不光要拯救世界,還要拯救這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女子,也許有觀眾覺得:男主角應該舍小家為大家,將拯救人類這一天大的任務與拯救女主角凱特放在一起,是否有些「聖母心」呢?但最後,觀眾們突然得知:拯救「大家」與拯救「小家」重合在了一起,這個家庭的解放,經過層層的「蝴蝶效應」,竟成為了阻止世界毀滅的關鍵!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飾演的女主角凱特

這樣的「反轉」,恰恰體現了諾蘭作品蘊含的人文關懷:人類正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組成的,每個平凡的個體,都各自有著自己廣袤的世界。我們相識的人、接觸的事物,使得人由獨立的集合不斷地產生交匯,最終聚集成為人類社會這一龐大的子集,因此,從一個「小家」中,完全具有反映整個世界的體量。

天地萬物,匯於足下

在逆轉的時空中,男主角一行人需要利用各種物理原理,與反派鬥智鬥勇,在本片中,諾蘭融合了許多特工\諜戰電影的要素,比如精準進行的計劃、天衣無縫的作戰等。此類電影經久不衰的背後,是人們對於智慧勇敢和冒險精神的嚮往,相信觀眾們在理順了《信條》的故事後,會對由羅伯特·帕丁森扮演的男二號尼爾背後悲情、壯烈的色彩驚嘆不已。

羅伯特·帕丁森:嘿嘿,在說俺嗎?
「剛才造型沒凹好,重來~」

融合了家庭、冒險元素的《信條》,其實是十分具有普世性且容易理解的,以正常視角來看,這就是一個融合了硬核科學原理的、英雄拯救世界的傳統故事。

0.序言:期待與彷徨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信條》自預告片發布以來,便吸睛無數,憑藉著逆轉時空的概念、高冷硬核的基調,吊足了影迷們的胃口,當本片定檔九月後,不少影迷擔憂:在缺乏大片上映的全球影市裡,諾蘭要如何殺出重圍呢?

無名男主角(右)與男二號尼爾(左)

新任「蝙蝠俠」羅伯特·帕丁森曾在採訪裡講了一個故事:拍攝《信條》期間,他要參加新版《蝙蝠俠》的試鏡,於是找了一個蹩腳的藉口向諾蘭請假,結果諾蘭一眼就看穿了這個謊言,並小聲問他——你是要去參加新《蝙蝠俠》的試鏡,對不對?思維敏銳的「神導」諾蘭,仿佛看穿了世間萬物,許多粉絲被他神秘、博學、謙遜的氣質所折服,因此,不忍看到這位高高在上的「大神」跌落神壇。

諾蘭式憨笑

遠處的風景使人心曠神怡、未實現的目標令人神往,但有些事情的發生,仿佛是必然的。在這個許多電影選擇「大撤退」的九月,諾蘭攜著《信條》逆流而上,相信在他的心中,因果自有定數。這位滿腦子神機妙算的「大神」,將會在這個「影視寒冬」中,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溫暖呢?

紅色:時間,正常流動!↑

呀!不小心把控制熵增熵減的旋轉門放反了!

- E N D -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

相關焦點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但正如影片中展現的那樣,回到過去並不會改變未來,我們只能接受註定產生的結果。《信條》在全球其他地區的票房表現也不容樂觀,遠比不上諾蘭執導的其他作品,就連製作公司華納兄弟也表示:公司需要就《信條》的票房表現重新評估全球電影市場狀況,此舉將可能導致《神奇女俠2》等影片推遲上映。
  • 《信條》丨前方倒序警告!
    影迷們翹首以盼的《信條》於9月3日登陸內地,遺憾的是,本片未能如願「救市」:口碑兩極分化、票房不如預期,如果諾蘭重新回到影片上映前,不知他是否會選擇修改劇本或是推遲上映?但正如影片中展現的那樣,回到過去並不會改變未來,我們只能接受註定產生的結果。
  • 《信條》首映 諾蘭導演: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新快報記者 聶青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9月3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謎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得更大了,「時間逆轉」,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看完就想二刷」,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清爽」。
  • 當我們看諾蘭電影《信條》時,到底在看什麼?
    諾蘭,全名克里斯多福諾蘭,算是好萊塢一哥,每次新電影上映都會引起全球粉絲的狂歡。不僅是在上映之時,就是在拍攝之初都已經全球矚目,這就是諾蘭的魅力。,燒腦型的,所以大家都會等著諾蘭的電影出來反覆觀看,大家都會說諾蘭的電影不僅燒腦而且燒錢。
  • 諾蘭新片《信條》定檔,智商碾壓警告
    對於《信條》這部號稱在諾蘭作品中耗資僅次於《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燒錢大製作,很多諾蘭影迷已經期待很久了。在豆瓣電影中,已經有超7萬的人標記《信條》為想看,來瞅瞅各位網友給這部電影的標籤,其中、這兩個tag真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 「鬼才」諾蘭新片《信條》究竟燒的什麼腦?
    《敦刻爾克》講了二戰,諾蘭緊接著就講三戰了。如此燒腦最終是導向對冷戰的思考。被福布斯稱為全球商業價值最高的諾蘭新片《信條》巳被期許是2020年全球影院票房的「救命稻草」。該片在我國已定檔9月4日。諾蘭的電影在我國票房不錯,口碑也不錯。他本人在與中國觀眾互動中表示「非常興奮能將《信條》帶給中國觀眾」。他還特意撰寫了一本幕後書《〈信條的秘密〉:走進諾蘭的量子冷戰》,於公映日發售。
  •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是什麼感受?《信條》到底好不好?
    盼星星盼月亮,《信條》終於來了。就國外先解禁的評論來看,本片被認為是諾蘭所有影片中觀影門檻最高的一部。》裡把我們從三維丟進了更高維度,到了《信條》,他乾脆用熵這個概念,給整個時空來了次逆轉。,一類捧上天,一類噴到底。
  • 關於諾蘭的《信條》,預告片究竟說了什麼
    不過這些控制不了的事,我們糾結了也沒用,還是把目光放回影片本身吧!《信條》從立項至今,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如同諾蘭以前的習慣一樣,總是儘可能把謎底放到最後再揭曉。即便前段時間影片官方放出了第二版預告,好像給出了更多信息,但其實又帶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 諾蘭《信條》顛覆感官炸裂登場!
    再加上諾蘭快節奏的剪輯,能否「追趕」得上情節,成為了《信條》對觀眾最大的考驗。不太誇張地說,大部分普通觀眾很難一遍就看懂影片的全部情節。因為如果你真的對這部電影感興趣,想了解它的全部細節,相信我,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不能劇透,你可能很難理解我在說什麼。相信在看這篇影評的你,一定看過至少一支《信條》的預告片,一定注意到預告中有「子彈從牆中飛回槍裡」,「撞翻的汽車跳迴路面繼續行駛」等反常畫面。
  • 諾蘭《信條》映前終極解讀!事關兩個時空的量子冷戰
    在正式上映之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2020年新作《信條》仍然保持著絕對的神秘感。 電影到底要講什麼,外界基本是一無所知。 無法理解,只能感受。 觀眾只能從電影的宣發資料中,尋找關於主題、劇情、世界觀設定的蛛絲馬跡。
  • 諾蘭《信條》映前終極解讀!事關兩個時空的量子冷戰
    在正式上映之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2020年新作《信條》仍然保持著絕對的神秘感。電影到底要講什麼,外界基本是一無所知。布拉納問華盛頓,「你想怎麼死去?」②「信條」與「來世」到底是什麼?「未來有人需要我們,他們需要信條。」
  • 這肯定是諾蘭觀影門檻最高的作品《信條》
    諾蘭喜歡在電影中引入新鮮的概念,用複雜的方式(令人眼花臉亂的多線敘事)講述簡單的故事。從這些特點來說,《信條》依然是典型的諾蘭電影。但這次諾蘭玩得更大,特別大!因為如果你真的對這部電影感興趣,想了解它的全部細節,相信我,這樣做很有必要。因為不能劇透,你可能很難理解我在說什麼。
  • 《信條》這一次,諾蘭改變的是我們觀看一部電影的方式
    當男主角終於說出這句臺詞時,《信條》終於變得圓滿——諾蘭終究是諾蘭,他不滿足於炫技,或者只是講一個複雜的故事,在故事之外,他還想告訴我們更多的東西。那就是:他對當下的這個「沒有信仰,只相信經驗」的世界不滿,他想尋求拯救。而看懂《信條》,便是拯救的第一步。
  • 《信條》到底是不是大爛片|信條;票房;故事結構;諾蘭;爭議;_網易新聞
    上周末,《信條》上映,遭遇了完全兩級的評價。《信條》的爭議為什麼這麼大?它是諾蘭最差的一部電影嗎?一如既往喜歡諾蘭電影的人,覺得這部電影的設定和結構都非常厲害;但是,更多在電影院被電影裡高密度的動作戲,炸得快要耳聾的觀眾,覺得它完全不顧及觀影感受,故事老套沒有新意。到今天,《信條》的豆瓣評分已經跌到7.9,這幾乎是諾蘭唯一一部評分低於8的電影(《失眠症》諾蘭交出了編劇權)。那麼,《信條》的爭議為什麼這麼大?它是諾蘭最差的一部電影嗎?
  • 《信條》:諾蘭的把戲
    在《記憶碎片》、《蝙蝠俠》、《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這些電影中,諾蘭一次又一次的半遮半掩的把他對時間的痴迷埋藏其中,而這一次的《信條》乾脆就不藏了,直截了當的告訴觀眾,時間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 細節控諾蘭和他的TENET:《信條》的膚淺影評
    客觀來說,如果一位影迷的閱片量很大,或是看過的書足夠多,會覺得《信條》沒有什麼新穎之處,甚至非常的cliché。在《信條》裡,諾蘭從片名就開始和觀眾進行文字遊戲,Tenet是電影的關鍵詞,影片中未來建立的組織叫Tenet,影片中主角的暗號是一個雙手交叉的手勢以及Tenet,而最關鍵的則是Tenet是一個回文單詞,和Hannah等等英文單詞一樣正序和倒序拼寫是一樣的。
  • 正在上映《信條》!豆瓣TOP10預定!諾蘭神仙新作口碑已經炸了!
    聽說這是一部特工片,因為諾蘭從小就是007的鐵桿粉絲,早就立志要拍一部特工間諜題材片了。「從小就有這個想法,當我第一次有了拍電影的想法時,我就想拍特工片了」。結果,24年導演生涯,拍完了10部史詩長片,到今年,諾蘭才實現這一願望。作為一部規模宏大、極具野心的類型片、特工電影,《信條》又打破了常規特工片的模式,因為是「諾蘭式」特工片呀!要知道,諾蘭一直是一個玩弄時間的高手,在他的電影裡,我們常常能看到人、物以及時空錯亂。
  • 混沌的《信條》,無所謂的「諾蘭」
    《星際穿越》火熱上映,《信條》更是吊足了人們的口味,沉默三年,諾蘭又玩出了什麼新花樣成為了影迷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終於上映後,有一半影迷已經閉嘴,另外三分之一影迷開始二刷三刷來解構《信條》,還有一些影迷只說:「像做了一場夢,夢裡發生了什麼?
  • ​全方位解析諾蘭最軟科幻電影——《信條》
    《信條》的炫酷觀影體驗】欣賞完《信條》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諾蘭威武。他能夠用一種老少鹹宜的方式把「時間」具象化,把一個簡單的點子用炫酷的敘事表現,這就是諾蘭的魅力。反向流動時間肯定不是什麼新奇點子,但如何表現絕對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裡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電影作品《TENET信條》於9月4日,僅僅兩天時間票房就高達1.7億人民幣的亮眼票房,被視為全球電影產業救星,燒腦劇情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讓人忍不住想進戲院一刷再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