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識丁,做了40多年「食堂阿姨」的三嫂,憑什麼會是香港大學名譽院士?

2021-02-16 百合書院

她一生只會寫五個字,

卻成為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港大「三嫂」

身居社會底層,

從事宿舍保潔員、食堂員工,

這樣一位老人去世,

想必不會引起太多注意。

但就是這樣一位90歲老人,

24日溘然長逝後,

卻引發香港各界懷念追思。

新聞媒體:

香港大學主頁:

永遠懷念您。

港大校長馬斐森:

她為港大留下光輝傳承。

普通民眾:

三嫂,一路走好,

永遠想念您。

日常生活中,有誰會在意我們身邊的保潔員、食堂阿姨?得到整個香港尊重的三嫂,就是其中平凡的一員。

三嫂本名袁蘇妹,原籍廣東東莞,沒上過一天學的她,二戰時為躲避戰亂來到香港,因丈夫家中排行老三而得名。

1957年,29歲的三嫂隨丈夫進入港大,從服務員做起,廚師助理、廚師、宿舍保潔員,最後成為大學堂宿舍的靈魂人物。

從29歲到73歲,整整44年,三嫂的確沒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她十年如一日,做飯、掃地、打掃衛生···

被學生們念茲在茲的,是有人頭暈,她會主動煲藥送粥;

有學生在圖書館學到凌晨,錯過了晚飯,三嫂會一直等,給他們做宵夜。

三嫂做的馬豆糕、

馬拉糕、老火湯、炒河粉···

撐起一屆屆學子苦讀的夜晚。

「三嫂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

這是港大幾十屆學生共同的心聲。

一位40多歲的港大畢業生,

像個孩子般誇耀三嫂的手藝:

「你知道嗎?三嫂做的大西米紅豆沙裡,

西米直徑足有1釐米,好大一顆!」

很少有人知道,

為了將這些「大西米」煮軟,

三嫂要在灶臺前站上2個多小時。

為了讓紅豆沙達到完美,

她只在其中放新鮮的椰汁。

蒸馬豆糕時,

為了讓它「有嚼勁」,

她必須用慢火煲1小時,

「不停地用湯勺攪拌」。

然而到了70年代,因為心臟問題三嫂裝了起搏器,再也無法繼續在廚房工作,這位5個孩子的母親從此轉做清潔工。

遇上學生們在飯堂開派對,每每狂歡到凌晨兩三點,早就過了三嫂的下班時間,但她還是會耐心等到派對結束,再獨自進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汙漬。

那個在凌晨飯堂裡獨自拖地的駝背老人,直到今日,許多學生不想忘記,也「不敢忘記」。

 

小女兒總是記得媽媽「見學生比見家人的時間還多」。儘管竭盡全力工作,三嫂一家生活仍十分拮据。

她不捨得花錢坐巴士,有時竟會提著40隻雞從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學堂。

「我當他們個個都是我的孩子,

有什麼頭暈生病當然要好好照顧。」

她最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

有一天叫不出「孩子」們的名字。

這位操勞了一輩子沒上過一天學的老人,壓根沒想到有天自己會被寫進宿舍之歌裡:「大學堂有三寶,旋轉銅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三嫂站在旋轉銅梯前

她更想不到,2009年,

她會成為香港大學的名譽院士。

這是自1995年港大扮授名譽院士以來,

首次將名譽院士頒給基層員工,

也使得三嫂成為首位平民院士。

沒上過一天學,除了自己的名字和三嫂五個字,目不識丁,也沒有向港大做過巨額捐資,這在當時的香港和內地引起極大的轟動與爭議。

當年的重慶高考,

也以三嫂的故事為材料,

要求考生以「情有獨鍾」為題,

寫一篇作文。

上臺領獎時,她穿著學生們資助定製的紫紅長衫,顫顫巍巍地接過證書。

港大在頒獎詞中稱讚她:「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學生的生命,是港大的靈魂,是當之無愧的香港大學之寶。」

三嫂本人也很驚訝:「我只是普普通通在大學堂煮飯的人,小時候躲日本人才逃到香港來,一輩子沒什麼學歷也沒做什麼貢獻,難為那麼多舊生還記得我,記得三嫂。我知道這個獎是發給對社會有很大貢獻的人,現在發給我,真的很感動很開心。」

這一天同她一起領獎的,是滙豐銀行行政總裁、香港富豪李兆基長子、香港資深大律師郭慶偉。

獲獎後,人們把這個老奶奶稱為港大傳奇,但她更喜歡三嫂這一稱呼。

在當今社會,急功近利、浮躁喧譁的氛圍下,傷害兒童,不尊重底層勞動者的事時有發生,三嫂「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44年默默奉獻的精神太難得。

換個角度,也不是所有的大學,都有港大的氣度,承認這是對高等教育的獨特貢獻,而做出如此舉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者視為「傑出人士」。

或許在頒獎者眼中,

這不是一份卑微的工作,

而是一種生命綻放的方式。

這也應是一個社會的正常狀態,

既有拔尖、高素質的精英教育,

也不缺乏對平凡人生的承認和敬重。

相關焦點

  • 頭條 | 做了44年保潔員,一生只會5個字,她卻成為香港大學院士
    她一生只會寫五個字,卻成為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 做了44年保潔員,一生只會5個字,她卻成為香港大學院士
    日常生活中,有誰會在意我們身邊的保潔員、食堂阿姨?得到整個香港尊重的三嫂,就是其中平凡的一員。儘管竭盡全力工作,三嫂一家生活仍十分拮据。她不捨得花錢坐巴士,有時竟會提著40隻雞從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學堂。
  • 港大歷史上最出人意料的院士,號稱港大之寶的人竟是…
    感謝三嫂為港大作出的貢獻,並且會傳承她的光輝。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官網)不知道港漂們在學校念書的日子裡,會不會注意到學校裡的宿舍保潔員或是食堂工作人員?三嫂就是他們當中的普通一員。這是自95年港大頒授名譽院士以來,首名獲頒名譽院士的基層員工,也是首位平民身份的榮譽院士!
  • 林鄭月娥刪除劍橋大學名譽院士身份
    據香港「東網」等港媒8月15日報導,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特首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
  • 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名銜後,林鄭月娥發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香港多家媒體8月15日報導稱,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
  • 林鄭月娥宣布: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名譽院士頭銜 | 早讀
    儘量避免在陽光直射下外出,防暑降溫工作一定要做好~林鄭月娥宣布退回英國劍橋大學名譽院士頭銜據港媒報導,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5日通知行政會議秘書處,刪除她在行會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
  • 她是港大最出人意料的院士,為同學做飯、掃地,甚至記得男生的每一任女友
    儘管竭盡全力工作,三嫂一家當時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捨得花錢坐巴士,有時竟會提著四十隻雞從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學堂。雖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衛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有時,三嫂會帶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麵包皮,全家人的晚飯就是用熱糖水泡麵包皮。偶爾,豬油拌白米飯也能當一頓晚餐。不過,這些記憶卻在老人頭腦裡慢慢開始模糊。
  • 林鄭發文講述退回劍橋名譽院士身份始末,有句話特別燃!
    香港多家媒體8月15日報導稱,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昨日晚間(15日晚),林鄭月娥在臉書發文證實,她昨天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並解釋了整件事情發生的原因與經過。
  •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丁受聘為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名譽院長
    記者 劉廣輝 通訊員 史豔香 10月12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婦產科重點學科主任、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馬丁教授受聘為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鄭大三附院)名譽院長,聘任儀式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 林鄭主動退回劍橋名譽院士頭銜:「我個人對這些虛名從不看重」
    繼早前表示會主動註銷美國籤證後,這次,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又主動退回了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的名譽院士名銜。 行政會議成員個人利益登記冊截圖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在今年7月發表聲明,表示正考慮褫奪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7年獲頒的榮譽院士名銜。
  • 吃在香港~~的大學食堂
    最多人推薦的是香港大學學生會餐廳,這個餐廳裡還有免費WIFI,所以即使是別的學校的同學們也可以放心大膽地在這裡享受一個下午,打發時光。聽說這裡的燒味飯還曾被評選為香港高校食堂最好吃的叉燒飯……②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134.4公頃全部依山而建,各個學校和書院分布在各個山頭,平面距離看似很近但真正要去其實需要從山下爬到山上,甚至翻過個山頭。
  • 別人家的食堂阿姨|請用一句話評價你的食堂阿姨
    記得上學的時候,我們學校有個大家心照不宣的套路:男生找阿姨打飯,女生找大叔打飯,我們食堂的大叔身體倍棒,手從來不抖,說一聲謝謝叔叔還能再送兩塊肉。但是知道我在大學交了男朋友才發現,身體一向虛弱的食堂阿姨原來是選擇性手抖,每次男朋友去打飯的時候,阿姨都會把才盛的滿滿的才肯罷手,簡直把男朋友當自己的親兒子看待。大媽:小夥子,跟我玩套路,你還是太年輕。
  • 大學食堂飯菜便宜不怕「虧」嗎?食堂阿姨說出原因,我才恍然大悟
    食堂阿姨給出4點原因原因一:每個檔口之間的競爭每一所大學食堂裡的檔口都很多,各式各樣的飯菜種類,而每個檔口之間也是存在競爭的,並他們都是個體經營的。而且一般學校比較大的話,不止有一個食堂,我們學校就有2個,為了吸引更多的學生,飯菜可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價格壓低也是最直接的方式。
  • 82歲港大院士袁蘇妹:在學校辛苦工作44年,一輩子只認識5個字
    時至今日港大依舊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大學堂有三寶,旋轉銅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這個三嫂就是今天要講的袁蘇妹。袁蘇妹是廣東東莞人,之所以被稱為三嫂,是因為她的丈夫在家中行三,隨丈夫來到港大後自然獲得了三嫂的稱呼。
  • 大學食堂打菜叔叔阿姨一個月能賺多少錢?答案你萬萬想不到!
    讀大學的時候,在大學的食堂,我們在點餐區會看到很多叔叔阿姨問你要點什菜,然後告訴你多少錢?這些叔叔阿姨的職業就是在食堂工作的,看上去似乎很輕鬆,每天打打飯,打打菜就行了,專門為學生服務的群體,而且工作的時間只要在中飯的時間和晚飯的時間,那麼,看似輕鬆的職業,這些叔叔阿姨一個月能轉多少錢呢?
  • 瞧瞧別人大學的飯堂 | 城大食堂,憑什麼吸引這麼多人蹭飯?
    雞翅很入味,量很足,價格卻只要外面拉麵店的三分之一左右,很超值了!AC3食堂是歐美同學喜歡來的,因為賣的都是西式的餐品,比如意粉、披薩、焗薯、三明治、牛角包之類。這個食堂的環境也很好,坐在吧檯看著外面的花園和遠處的樓,好解壓呀~比起本科時候,食堂阿姨瘋狂手抖,就為了少給你盛點菜,AC3的阿姨在小小的牛角包裡加了整整兩大勺沙拉,料超足,簡直感人!
  • 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專訪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並作為代表之一受邀參加了慶祝大會。
  • 鄒德慈院士逝世|鄒德慈:我的城市規劃40年
    鄒德慈院士生前參與或主持了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評議及香港新國際機場、上海楊浦大橋等重大項目論證,擔任國務院三峽工程驗收委員會及南水北調工程審查委員會委員,兼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城鄉規劃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保護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深圳和杭州等市城市規劃顧問,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重慶大學和南京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 探營森山健康小鎮「浙江院士之家」 憑什麼吸引40位院士進駐?
    2018年12月,義烏院士之家列為「浙江院士之家」首批8個試點單位之一,並得到了浙江省、金華、義烏各級和眾多院士的大力支持。義烏市按照「立足義烏、輻射金華、服務浙江中西部、協同全省」的定位和「打響品牌、做大平臺、做強服務、助推發展」的要求,以森山健康小鎮為載體,積極打造別樣精彩的「浙江院士之家」,目前,試點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院士集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為什麼食堂阿姨喜歡「手抖」,不願給學生多打菜?都是老闆的鍋
    說到此,就不得不提及為什麼大多數學校食堂寧願把飯菜倒掉?阿姨也不願停止手抖地為學生多打飯菜呢?要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更何況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什麼學校食堂卻把「節約」用在了學生的餐盤上呢?原來食堂阿姨也有食堂阿姨的難處,這麼多年,我們實在錯怪她們了!說起學校食堂的飯菜,其實質量還是挺可以的,除去質量外,價格也是非常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