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丫丫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莫文蔚和張洪量合唱的《廣島之戀》,這首歌的來源以及背後的故事,還有我們都很關心的那個KTV的傳言,到底有沒有那麼懸乎呢?
《廣島之戀》是張洪量作詞作曲與莫文蔚、張洪量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莫文蔚1997年發行的專輯《做自己》中,創作靈感來源於:張洪量在紐約求學期間,為了紀念自己與一個加拿大女孩短暫的異國戀情,寫下這首歌曲。當時他在上電影課時恰巧看到電影《廣島之戀》,因為其講述的故事與自己所作歌曲都是在紀念一段異國戀,所以就拿《廣島之戀》作為這首歌曲的歌名
根據小編的了解,《廣島之戀》這首歌,是以1959年的電影《廣島之戀》做背景而寫的。劇情是這樣的:一個法國女人,在二戰時她18歲,和一個德國佔領軍瘋狂相愛,最後德國兵被打死,她被當作內奸對待;她30歲時,這個時候她是已婚,來到日本廣島拍攝宣傳和平的影片,遇到了一個參加過二戰侵略戰爭的日本男人,就又愛上他了,瘋狂相愛24小時後,分開了,回到各自的家庭繼續過活。
而這篇小說本出自大將瑪格利特杜哈之手,描寫法國女演員艾曼妞麗娃在一九五七年到日本廣島拍攝一部宣傳和平的影片,在回國前邂逅日本男子罔田英次,兩人產生了婚外的熱戀。罔田的出現令艾曼妞回憶起她在戰時於法國小城內韋爾跟一名德國佔領軍的相愛,兩段情的糾纏使她感到困惑。應該是表達失去的痛苦,本來還想好好的去愛,可惜已經已經晚了,只能幻想、回憶過去的沒,至少曾經擁有過。
而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傳言:男女朋友去KTV合唱這首《廣島之戀》第二天肯定分手,這似乎是一個魔咒,嚇得好多深愛的情侶都不敢去嘗試了,不知道你們的周圍有沒有被這首歌整蠱到的朋友,或者你也是其中的一位。
但是小編想說的是,這首歌只是根據電影的背景去改編的,暫且不說這個小說是不是真實的,但是這種行為在現代人的眼裡是真的「越過道德的底線了」,愛情這個話題,亙古不變,人的情感是衝動的,如果僅僅是因為合唱一首歌而分手,那麼我只想說,他們的思想意識裡,根本不存在對方, 因為這是一個讓自己相信不真實的真實,愛情如果果真如此脆弱,或者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我看,這首歌到可以成為一段考驗的感情的試題,若不被歌曲蠱惑那麼愛才是真愛,若真的在那之後就馬上分開,只能說是在給自己找個不愛了的藉口,那麼和那樣的人分手也值了。
最後,希望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別再相信那些謠言了,真摯的感情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