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立蛋」和艾草煮雞蛋的風俗是怎麼來的呢?

2021-01-18 老胡說三農

立蛋,是一種中國節日的食俗,每到春分或端午節的當天中午十二點時,有些「高人」就能夠使雞蛋豎立起來,但「高人」也有失手的時候,也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夠讓雞蛋立起來。

據稱,在漢朝末年的端午節這一天,有位叫信的潑皮去拜會一位叫誠的秀才。快到正午時,誠的夫人做好了飯菜請信吃飯。信是第一次見到誠的夫人,應該對誠的夫人表示尊重。但由於信屬於潑皮一樣的人,再加上誠的夫人年輕貌美,於是,信就隨口對誠的夫人開了一句不雅的玩笑。這讓誠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心裡非常不爽,有心讓信立馬滾蛋。這時,正好桌子上有一隻生雞蛋,誠就隨手將生雞蛋豎立了起來,意思是讓信明白主人不歡迎他了。本來,誠豎立生雞蛋是無意之舉,可誰知雞蛋竟然真的立住了。這種現象讓誠和信都看呆了。於是,他們便分別把豎立雞蛋的過程說了出去。然而,經過許多人試驗,雞蛋是無法豎立起來的。因此,許多人都罵誠和信是騙子。突然,誠想起豎雞蛋那天是端午節的正午,誠感覺豎雞蛋應該與端午節有關。於是,在第二年的端午節,誠又做了一次試驗,果然,雞蛋又豎立起來了。於是,誠對質疑他的人講,只要在端午節的這天中午豎雞蛋,一定能夠將雞蛋豎立起來。大家聽了誠的話後,儘管持半信半疑的態度,但大家都想驗證一下。所以,在又一個端午節到來之時,大家紛紛拿雞蛋做試驗,果然發現雞蛋是能夠豎立起來的。從此以後,端午節就有了豎雞蛋的遊戲。

至於說用艾草煮雞蛋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傳說中的艾草能夠闢邪,一旦吃了艾草煮過的雞蛋後就能夠使自己「邪不上身」了,所以,大家都習慣在端午節時用艾草煮雞蛋。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端午節豎雞蛋屬於一種民間遊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至於說艾草煮雞蛋,其目的也是為了闢邪。至於說有沒有什麼邪氣,估計只有天知道了。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
    導讀:端午節,在農村除了吃粽子,為啥還要「立蛋」和艾草煮雞蛋端午節越來越近了,三天小長假也馬上就要到來,今年的6月25號-6月27號是端午節的三天小長假,端午節來臨,大家又開始一年一度的粽子大狂歡,購買現成的粽子、購買粽子的原料自己回去包的,這幾天是忙得不亦樂乎,粽子味道香濃,可鹹味的也可以甜味的
  • 端午節臺灣愛「立蛋」,要這樣做才叫厲害!
    端午假期,大家都在中午挑戰「立蛋」。一名臺灣網友在《爆料公社》貼文,他附上兩張照片,並表示自己的阿姨超強,端午節就是要「這樣立蛋」才厲害。仔細一看,照片中無數的蛋不只整齊排列,還幾乎每顆都穩穩立著;畫面神奇之程度,把許多人都驚呆了!
  •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而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活動呢?
    端午節的風活動有很多,比如說吃粽子啊,賽龍舟啊,懸艾草啊,佩香囊啊等等等等。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華民族的一項傳統習俗。每年五月初,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繁多。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賽龍舟,相傳起源於春秋時期楚國人因捨不得忠臣屈原投江自盡,許多人爭先恐後划船去追趕拯救,追至洞庭湖時屈原已不見了蹤影。之後每年五月五日人們划龍舟以紀念屈原,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小編翻開日曆2016年6月9日是端午節,可喜可賀的是端午節與周末連放3天。端午節有許多精彩繽紛的習俗活動,有賽龍舟、食粽、掛艾草菖蒲等等。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是什麼?
  • 端午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馬上端午節就要到了,這一期,我們就不講車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咱們都有什麼習俗呢?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深受全國人民的重視。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還講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包粽子,賽龍舟。
  • 端午掛艾草寓意什麼,原來艾草的作用這麼大
    對艾草的利用在民間已由來已久,到端午節了,家家戶戶也要開始掛艾草了。那端午節將艾草掛在門口有什麼寓意呢?艾草具體都有什麼用呢?一起來了解下吧。1、美好祝福艾草是民間常見的一種植物,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將其插在門口,由於艾草是一種比較吉利的植物,將其放在家裡也是家庭成員一種美好的祝福,希望家人幸福和睦,也是寄託出對長輩們的一種愛,所以一直都廣為流傳。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講究?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看完有數了!
    昨天晚上的一場強降雨天氣並沒有將人們割艾草的熱情澆滅,今天一大早媽媽便和鄰居一起去野外割艾草。端午節這一天除了要吃粽子以外,掛艾草這件事情也十分重要,所以每年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插著艾草。那麼端午節為何要掛艾草呢?有什麼講究呢?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呢?
  • 米粒 | 又是一年艾草香
    前幾天下班看見一群人在圍著一個小三輪車買東西,走近時才明白,是人們在從一位農婦那裡買艾草。一看到艾草,我才想起來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也不免買了幾株艾草,希望艾草能驅邪避悔,讓疫情早日結束。聞著艾草的清香,心裡突然感到非常平靜,非常的熟悉,非常的親切,讓人心情舒暢。這縷久違的清香緩緩的把我帶回那無憂快樂的童年。
  • 艾草什麼時候可以收穫,怎麼幹制和貯藏?
    艾草什麼時候收割好,怎麼晾曬和儲藏呢?農村有句俗話,「端午節,收艾葉」。依據農村老中醫說,艾草是在過去物質生活匱乏的年代,即過去古時候,廣大農村,缺醫少藥,這些行走在古代農村民間「郎中」,現在叫中醫,通過長期的臨床實驗,學會了解到許許多多有關中草藥,包括艾草在內的醫物治病的神奇藥效。因此,艾草在那個年代成為農村百姓中非常有用去的「靈丹妙藥」了。艾草在農村什麼時候收穫、加工和貯存嗎?依據農村老中醫的經驗簡述如下,以供參考。
  • 端午節,艾草C位出道,這個小野草也該火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翻開朋友圈,滿屏艾葉飄香,花藝師們終於將我們可愛的艾草推向了C位。
  • 端午節,端午的風俗禁忌你知多少?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周易在線在此提醒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用一些傳統的方法為家人去病消災。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節日,這天伍子胥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五月初五是毒日,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日子。
  • 掛艾草、戴香包、吃粽子,端午節有它獨特的美
    端午,也被稱作端陽,「端」是初始的意思,農曆五月按照十二地支來分是用「午」來表示,午為仲夏農曆五月,火勢最旺。端午節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是仲夏農曆五月中陽氣最旺盛的日子,古人為驅蟲闢邪在端午節這天也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快到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吧!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掛艾草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
  • 端午節掛艾草,原來艾草有這麼多的功效!趕快收藏!
    每至清明端午之際,人們總是將艾草置於家中以「避邪「,乾枯後用於煮水燻蒸小兒止癢去痱子,產婦多用艾草煮水洗澡或燻蒸,發汗排惡露,而艾草的藥用和美食價值也是很高的,用於製作糕點等食物也是為了養生長壽。而艾草獨有的特殊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於避邪,二來用於趕走蚊蟲。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
  • 在荊楚地區農村,農曆三月初三;有用「地米菜」煮雞蛋的風俗
    相傳,在這一天吃上一碗地米草煮雞蛋,既可以交財發運,又可以防止頭痛頭昏病。據說這個風俗因神農而來;在遠古時期荊楚地區,人們因為風吹雨淋,在當時頭痛病很常見。話說三月初三神農路過雲夢澤,見鄉民頭疼難耐,他找來野雞蛋和地米菜,煮給人們充飢。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
  • 端午節,你還會包粽子和縫香包麼?
    香包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端午節的粽子最好吃的還是媽媽的味道,雖然市面上有太多品種的各色粽子,但吃起來都少了一種味道。速凍的粽子少了家的味道,少了媽媽的味道。端午節就該一家人圍在一起包粽子啊,有的包有的看,一邊喝茶一邊嘮嗑。將一些原來的舊故事,很久很久,陳舊的故事,媽媽的媽媽的故事。
  • 她每天吃幼嫩艾草葉, 半個月後身體發生神奇變化
    前一段時刻,我兄弟即是即是吃艾草把自個身上欠好的狀況給吃好了。艾草有許多用途,能夠說艾草全身都是寶。6、現代醫學的藥理研討標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許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按捺和殺傷效果,對呼吸系統疾病有必定的防治效果。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7、艾草泡腳的優點:用艾草水泡腳能有用的祛虛火、寒火,能夠醫治門腔潰瘍、咽喉脹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頭臉部重複發作的與虛火、寒火有關的疾病。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關於端午節手抄報文字內容,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手抄報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有哪些呢?進來一看就全知道了!
    端午節期間通過各種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掛艾草與菖蒲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民間認為艾草還有闢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