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裡,劉昊然和王寶強裸著衝進的那家gay吧還記得嗎。
一進門就傻眼,裡面站著的,是清一色的機車肌肉猛男。
不過這段可不是陳思誠原創,搬的是84年的惡搞喜劇[警察學校]的段子。
©[警察學校],兩個笨小子誤闖gay吧見到的一景
軍帽、墨鏡、大鬍子,皮革、皮鞭、長筒靴,以及發達的胸肌、標準的壯漢身材,再加上重型機車。
活脫脫「芬蘭湯姆」(Tom of Finland)畫筆下走出來的人。
芬蘭湯姆,一個將「皮革猛男」畫出風格,成功改變了上世紀後半葉流行文化的情色藝術家。
最近剛出資源的北歐小清新,[芬蘭的湯姆],就是為這位藝術家作傳的一部電影。
©[芬蘭的湯姆]海報
雖然片子拍的沒那麼惹火,但要想知道這位大師都經歷了什麼才畫出這種,倒也值得一看。
01.
開創者
芬蘭湯姆
作為20世紀歐美世界最著名的情色插畫師之一,他的畫風長這樣:
©芬蘭湯姆的代表畫作
少不了的是健碩的肌肉、龐大的性器官,皮革軍服或水手服、緊身牛仔褲,再加上胯下的哈雷機車。
給了50年代保守的戰後社會一個激靈。
他對皮革和制服的癖好也是遠近聞名了,這緣於他的二戰參軍經歷。
戰時,他是在芬蘭的空軍部隊任職,而防風強韌的皮革是當時空軍的軍服。
©「芬蘭湯姆」原名圖克·拉科松南(Touko Laaksonen)
也是因為戰爭時,他確認了自己的性取向,而戰時對於男性肉體的迷戀,顯得更加隨性和自由。
戰爭結束後,他仍然沉溺在戰時的「男色」裡,長著健碩肌肉的軍人,就成了他的性幻想對象。
©[芬蘭的湯姆],戰後作畫就成了他最大的樂趣
他說:「我很賣力地畫,就是要試圖在畫中表現自豪男人們快樂地雲雨交歡。」
在50年代,仍可能因為同性戀入獄的芬蘭,他沒有藏著掖著,也不是隱晦地畫,而偏要極盡誇張和自信地畫男人的身體。
那些性感的、散發著雄性荷爾蒙氣息的身體。
所以,當57年,芬蘭湯姆的這些畫作第一次登上美國《體壇畫報》封面時,他在美國同志群體中,一炮而紅了。
©芬蘭湯姆的畫作第一次登上美國《體壇畫報》的封面
彼時的美國社會,把同志等同於「娘娘腔」的觀念仍然處於絕對主流位置。
在電影裡,由「娘娘腔」式的同志角色,惡意做作的笑料竟然是很多喜劇幽默的來源。
而這一刻板印象的改變,就要到芬蘭湯姆了。
1951年,馬龍·白蘭度主演的[欲望號街車]上映,銀幕上他那野性十足的硬漢形象連同緊身T恤一起,成為新的性感符號。
©[欲望號街車]中的馬龍·白蘭度
而他更重要的標誌性硬漢形象,是兩年後的[飛車黨]。
馬龍·白蘭度在裡面穿著黑色皮夾克,胯下是黑色機車,斜扣的鴨舌帽、長筒靴、黑色皮手套、和緊身T恤。
這讓他成為風靡一時的反叛形象代表,和飛車黨的硬漢代表。
©[飛車黨]中的馬龍·白蘭度
芬蘭湯姆的畫作到美國時,正是白蘭度掀起的硬漢風潮時期,散發著陽剛氣息的黑色皮革,正成為男人們新的寵兒。
而芬蘭湯姆告訴人們:陰柔≠同志,同志也可以雄壯健美,可以生氣勃勃,可以粗獷性感。
「轟隆隆」一聲巨響,同志歷史上新的一頁翻開了。
02.
當男人身體
成為消費品
三島由紀夫(當然是gay)在《假面自白》裡,寫自己第一次看到裸體的聖塞巴斯蒂安畫時,是這樣的感受:
「我看到那幀畫的一剎那,我整個存在被一種異教式的欣喜所震撼。我的血液在奔騰,我的器官在浮現出怒色。
巨大的、行將脹裂的我的這一部分,前所未有地激烈地等待著我的使用,責怪我的無知,在憤怒地喘息。」
而對於50年代的同志男孩來說,芬蘭湯姆的畫,就承擔起了這一啟蒙作用。
©[芬蘭的湯姆],在美國同志群體中演講時的情景
所以70年代,當他第一次去到美國,在機場迎接他的是數百個身著皮革的「超級男人」。
以這種形象為主題的gay吧、俱樂部,也早已紅火一時,成為地下文化的代表之一。
芬蘭湯姆這才第一次意識到,這些作品對同志群體意味著什麼。
64年,肯尼思·安格拍出了開創MTV形式的實驗電影[天蠍星升起]。
©[天蠍星升起]中的男人
而裡面的男人,有著馬龍·白蘭度式的憂鬱和俊朗,房間裡貼的是詹姆斯·迪恩的海報。
他叼著煙,頭戴斜扣的機車帽,緊身褲顯出他結實又性感的肌肉,身穿黑色的皮革夾克,還有胯下的機車。
流連在同志派對,耳邊是躁動的搖滾音樂。
肯尼思·安格鏡頭下,炫酷的青年文化和芬蘭湯姆畫作裡的同志文化,完美融合。
但拍出更多情色和崇拜意味的,是著名同志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的遺作[霧港水手]。
©[霧港水手]中風流多情的水手奎雷爾
一個名叫奎雷爾的英俊水手,游離在船上不同的男人之間,引得個個為其痴迷,卻又哪個都不愛。
奎雷爾的衣著,本就顯示出了他那擅於賣弄卻又難以徵服的男性魅力:
白色的低胸水手服,露出寬大的胸肌和性感的胸毛,緊身的白色褲子,在昏黃的色調裡顯出致命的誘惑力。
©[霧港水手]中男性的形象
皮革,和皮革下的肌肉,成為情慾的象徵。
甚至發展出了一種延續至今的皮革亞文化(Leather Subculture)。
和BDSM、色情片風格、脫衣舞俱樂部等等聯繫在一起,現在甚至有一年一度皮革族聚會的皮革節存在。
©洛杉磯皮革節一景
但更重要的是,芬蘭湯姆的畫作,給人提供了一個重新審視男人身體的機會。
對同志來說,他們獲得認同感,不再因為自己的身體或對男人身體的幻想而羞恥,然後更加注重身體形象。
對觀眾而言,男人的身體開始作為消費品出現,男人也可以成為被觀賞和性需求的對象。
03.
流行文化
在朋克和金屬樂中復蘇
1975年,倫敦街頭出現了一家叫做「SEX 」的服裝店,出售帶有SM色彩的Bondage(捆綁)和Fetish(戀物)風格的衣服。
常來光顧這家店的幾個街頭渾小子,在店主的主導下,成立了個從T恤上扒來的名字——
性手槍樂隊(Sex Pistols)!
©性手槍樂隊,開啟了70年代後半期的朋克時代
對,這支7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朋克樂隊,他們穿著這家店的衣服,開啟了一個時代。
而被稱為「朋克時尚教母」的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設計的靈感就來自芬蘭湯姆的情色畫。
黑色皮革,轉而成了朋克樂隊憤怒和反叛形象的代言人。
性手槍在舞臺上唱「上帝拯救了女王」,唱「沒有未來」,張狂又不安,自我又危險。
©已成為文化符號的性手槍樂隊貝斯手席德·維瑟斯
粗獷不羈的皮革夾克在口水和激進中,忽然一夜春風,成了最潮流的時尚品。
薇薇安給它加上搭配,鉚釘飾的馬丁靴、撕裂的皮褲或破洞牛仔褲、大金屬鏈、骷髏頭的配飾。
芬蘭湯姆的情色畫,就這樣在朋克文化裡獲得另一種形象。
而有趣的是,由於當時朋克的風頭一時無兩,剛剛沒走多遠的重金屬樂隊不高興了。
早期重金屬的奠基者之一猶大聖徒(Judas Priest)決定,也開始學習朋克,改變外觀。
主唱羅伯·哈爾福德一次去情趣用品店的經歷,讓他直接把SM裝束穿上了舞臺。
©這cos的根本就是芬蘭湯姆的角色吧!
反而,誤打誤撞,黑色皮衣幾乎成了後來重金屬樂隊的標配之一。
如果說,芬蘭湯姆之前在同志群體中的流行還只是地下文化,那麼,藉由朋克和重金屬樂隊的推廣——
芬蘭湯姆的風格終於開始邁入主流社會,成為70年代最重要的青年文化一景。
摩託車手、朋克青年、重金屬樂迷,甚至美國軍警文化,連同黑人反叛力量的黑豹黨...
都成了黑色皮革的擁躉。
©芬蘭為紀念他推出的主題郵票
在設計上,聖羅蘭、香奈兒、範思哲等等高端品牌都開始將黑色皮革元素引入他們的時裝設計中。
顛覆傳統的反叛,性感又具挑釁性,芬蘭湯姆以你想不到的方式在影響著而今的你我。
【推薦閱讀】
蜜桃初成熟 | 長安夢 | 操禿 | 生而為人 | 童顏巨乳 | 星戰8 | 刺青簡史 | 折虐電影 | 性教育 | 蹦迪 | 無問西東 | 惡魔人 | 夢中人 | 英版斷背山 | 跨物種 | 神秘巨星 | 小品喜劇 | 臉啊臉 | 雙性戀 | 養幼女 | 長得美 | 作為演員的蜘蛛 | 男人這東西 | 女人這東西 | 日常尷尬 | 鐵雨 | 話癆 | 忌日快樂 | 掰彎 | 披頭四 | 畸形秀 | 和平飯店 |這篇挺浪的 | 大衛·鮑伊 | 女人上廁所 | 穿什麼搞定劉易斯 | 決鬥 | 對紅寶書誤讀 | 西遊記女兒國 | 窺淫癖 | 與神同行 | 國產劇無窮人 | 死在浴室 | 飯桌上的中產 | 麥當勞電影 | 睡愛豆物語 | 職場女性不生氣 | 奧斯卡和終極宅男 | 大佛普拉斯 | 金錢世界 | 畸戀 | 門物語 | 戀愛迴旋 | 毛澤東與黑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