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演員能讓陳可辛一條過,而鞏俐做到了!什麼叫實力?這才是!
《奪冠》上映後,讓更多人了解到了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僅僅為了奪得冠軍的衝勁,更是承載了一代人的期望。體育項目這麼多,中國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項目也不只有女排這一項,那為什么女排精神會受到如此的關注?答案都在描述在《奪冠》之中。
中國女排曾站在巔峰,也曾跌入過谷底。中國女排在成立初期,訓練環境非常艱苦,與國外的訓練環境相比,中國女排僅僅有一個訓練場地而已。國外是用計算機精密計算,並且制定嚴謹的訓練計劃,而中國女排的隊員,依靠的就是夜以繼日的高強度訓練,還有流血不流淚的韌勁。
陳可辛導演開始沒有想過要拍攝中國女排這個題材,而經過了解之後,這麼好的題材竟然沒有導演去選擇。不過陳可辛導演不想把它拍成模仿秀,除了總教練郎平、陳忠和等人是由專業演員出演,其他運動員都是本人出演。陳可辛導演幾乎還原了當年賽場上的鏡頭,不僅中國女排的隊員是本人飾演,就連對手都是百分百還原。不得不說陳可辛導演對這些外國的球員真的很殘忍。
而鞏俐能飾演郎平這個角色,也多虧了黃渤的勸說。郎平是中國女排的傳奇人物,她自己是隊員的時候,站在了最高的領獎臺上,她是教練時,讓自己帶領的隊員們也站在了最高的領獎臺上。而鞏俐,她也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傳奇人物,她是唯一一個可以被稱為「皇」的演員,這足以證明她的實力。
不管是拍攝什麼角色,鞏俐都會非常用心對待。她對郎平的性格進行過很系統的分析,鞏俐飾演的郎平不僅僅是模仿,她只是抓住了郎平人物性格的精髓所在,鞏俐賦予了郎平不為外人所知的情感,讓郎平不僅僅是「鐵榔頭」,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
導演陳可辛透露,他們在拍攝整部電影中,「郎平」最重要的感情戲時,鞏俐的表現證明了她寶刀未老。足足三頁紙的臺詞,鞏俐一氣呵成,中間不僅沒有停頓,而且感情非常飽滿。陳可辛導演說,他沒有拍攝過一條就過的鏡頭,而鞏俐卻做到了。
鞏俐不愧為鞏皇,三頁紙的臺詞,面對冰冷的攝像機,鞏俐展現出了什麼叫做專業,什麼才叫實力。現在的某些年輕演員,不僅自己不看劇本,甚至念臺詞都是用數字代替,什麼12345678,真以為拍戲是唱林子祥的《數字人生》。鞏俐的個性很「張狂」,但是她有狂的資本。
讀臺詞是演員的一項基本功,連臺詞都背不下來,怎麼能稱之為演員。現在做演員的門檻說高很高,但是說低也真的很低。希望年輕的演員能多向這些老一輩演員學習,賺錢當然重要,最起碼也要有一些職業道德!你們覺得呢?
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不要忘記點讚、轉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