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這部電影作為講述中國女排奪冠的一部電影,從拍攝初期就受到了很大的矚目,而後期的宣傳也是卯足了勁,所以自《奪冠》上映以來,票房就一路飆升。票房喜人,而它的口碑也位列排行榜一位,關於《奪冠》的熱搜也一直沒有斷過,因為它真的是一部值得大家進入電影院細細品味的佳作。
自《奪冠》上映以來便好評如潮,大家議論的點有很多,然而其中要數鞏俐最讓人驚豔。鞏俐飾演女排教練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人物,郎平的戲份有多重大家可想而知。不過鞏俐成功hold住了這個角色,並且演出了獨一無二的精彩。
《奪冠》中有很多精彩片段,但是令導演陳可辛最嘆為觀止的是鞏俐的一場戲,整部戲的重點都包含在了這場戲裡,就連陳可辛都稱自己這輩子從未拍過這樣的戲。明明有足足3頁臺詞的戲,鞏俐卻一條過,實力驚人到令人咋舌。
其實臺詞只是演戲中的基本功,演戲的靈魂是對人物的理解,知道拿捏輕重,多不得少不得,只有剛剛好才能叫做完美。鞏俐不愧是"鞏皇",她的實力足以叫現在很多自稱為演員的藝人羞愧,若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員,天賦和努力一樣都不能少。
在選角的時候,陳可辛表示在他的心中,鞏俐是飾演郎平的唯一人選,因為放眼整個娛樂圈,能夠演出郎平過人的身高和強大氣場的人幾乎不存在。對應郎平在體育界的地位和經歷,或許只有鞏俐才能配得上這份霸氣。然而當陳可辛向她邀戲時,鞏俐卻足足拒絕了3次。
原來一開始,鞏俐知道中國女排對於中國人的意義所在,也知道郎平在體育界的地位,所以她很擔心自己演不好,因而十分猶豫。而且電影的拍攝時間很短,鞏俐此前對排球的了解少之又少,所以她覺得自己會拖大家的後腿。不過鞏俐最後依然選擇了出演這部電影,一切都源於一次她對郎指導和女排姑娘們的採訪,當她看到她們談到排球時眼裡的堅定和淚光時,鞏俐動容了,她覺得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應該讓更多人看到,於是她當即決定出演郎平一角。
外貌可以模仿,但是一個人的精氣神是無法複製的,然而鞏俐卻做到了,只因為鞏俐是娛樂圈中的另一個郎平。她們二人身上都有一種堅持,一個是對排球,而另一個則是對演戲,只要堅定了信念,就會朝著這個方向毫不猶豫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