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辦財經研究院建議進一步深化稅制改革 降低企業稅費水平

2020-12-28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朱寶琛

12月13日,聯辦財經研究院舉辦2020年度研究成果發布會,發布《減稅降費問題研究》等三份研究報告。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著重就我國減稅降費等問題,作了相關信息披露和解讀。

《減稅降費問題研究》是國務院研究室的選題,由國家高端智庫立項,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委託的重點課題。聯辦財經研究院在此課題的研究中取得如下成果。

一是研究院多年堅持的「降低宏觀稅負」的建議在2016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決議中成為國家新時期財稅戰略之一。多年來,「提高」「穩定」和「降低」宏觀稅負在學術界存在著激烈的爭論。實踐證明,「降低宏觀稅負」的建議符合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

二是提出全新的宏觀稅負水平高低的判斷標準,應綜合考慮國家安全水平、居民生活福利保障水平、企業競爭力水平和社會管理成本四個因素。而學術界許多專家採用的用政府收入佔經濟總量的比重與其他國家作比較是不能作為宏觀稅負水平高低的判斷依據的。

三是研究院認為,根據上述研究結論,與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企業的稅制競爭力仍然嚴重不足,必須進一步深化稅制改革,降低企業稅費水平,使我國企業可以在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上與發達國家企業競爭。相應地,要繼續執行中央關於降低宏觀稅負水平的戰略政策。

四是要提高居民生活福利保障水平。但是,提高此項水平應主要依靠國有資本和農民的承包地、宅基地資源,不能再採用增加企業稅費負擔的辦法。

五是研究院對減稅降費的紅利分享做了深入分析。數據證明,首先,紅利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分享是不均衡的,部分紅利為消費者分享,這也是一些企業獲得感不強的原因之一。同時,企業與企業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紅利分享也是不均衡的,這是由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分布格局不同所決定的。

六是針對如何提高我國企業稅制競爭力的問題,提出進一步降低宏觀稅負、深化減稅降費需要區分「實際減稅」和「推遲納稅時間」兩類措施。比如降低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降低增值稅基本稅率等屬於「實際減稅」,應該在一般預算收支平衡中以安排。而留抵退稅改退稅、提高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率等屬於「推遲納稅時間」,應該以發行中央、地方政府專項國債來安排。這樣不但可以減輕當期一般預算收支壓力,還可以減少一般預算支出。

七是提高居民生活福利保障水平的問題,研究院認為應該以實現全國統籌的全民統一的社保體系為主要目標。今年可以建立劃轉10%的國有資產、以省級統籌的城鎮居民社保體系。明年應該啟動全國統籌的城鎮居民社保體系建設。同時,應允許農民在城鎮落戶後,以其所擁有的承包地、宅基地交付國有資產以計入城鎮居民社保體系,未來形成沒有城鎮居民和農民差別的社保體系。

(編輯 孫倩)

相關焦點

  • 降低個稅?李旭紅:結構性調整,以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為主線
    時代財經:2020年以來,針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黨中央、國務院陸續部署出臺了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主要聚焦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減輕企業社保費負擔、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穩外貿擴內需等方面。2021年是否會延續這樣的稅收優惠?
  • 稅制改革向何處去?從企業為主轉向個人為重
    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完善直接稅制度並逐步提高其比重」,這意味著我國稅收將從企業負擔為主逐步轉向個人負擔為重。
  • 雲南深化「放管服」改革 2021年底前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
    雲南網訊(記者 朱丹)日前(11月27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雲南省貫徹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細化任務,對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再落實再部署再督促。
  • 江西財經大學成功舉辦《中國稅制》課程建設線上分享會
    3月22日,由教育部財政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江西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國稅制》課程團隊承辦的「財政學類專業骨幹課程教學分享會」成功舉辦。
  • 今日財經觀察:姚餘棟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統一稅率 房地產調控大幕...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提出,為保持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可將勞動最高邊際稅率一下降到35%;另外,可以將累進稅制改為20%的統一稅制。 更多資訊,就在今日財經 3.姚餘棟:建議提高個稅起徵點 要點:28日訊,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建議降低個稅稅率,提高個稅起徵點。稱可將勞動最高邊際稅率從45%一次性降到35%,同時將累進稅制改為20%的單一稅制。
  • 「十四五」規劃定調銀行業深化改革如何走好下一步_深度_中國金融...
    下一步,中小銀行改革將向何處去?《金融時報》記者採訪多位業內專家了解到,「十四五」期間,中小銀行改革三大動向值得關注——兼併重組加速;支持政策加碼;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可以預見,中小銀行改革將步入更廣更深的層次。中小金融機構面臨整合,經營效率、競爭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將進一步提升。
  • 企業家走進天津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現場談問題提建議...
    天津電氣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國興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賽威傳動(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天津藝點意創科技有限公司、博奧賽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國威有限公司……企業家們有的來自駐津央企,有的來自市屬國企,有的來自外資企業,有的來自民營企業。都在天津深耕多年,都對天津懷有深厚感情,話說起來也是直言不諱。
  • 卸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後,王志民回京履新
    今日,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更新領導信息顯示,十九屆中央委員王志民已回京工作,出任該院副院長(正部長級),他此前為香港中聯辦主任。2006年,王志民赴香港中聯辦工作,任副秘書長兼青年工作部部長,2008年擔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2015年4月,王志民北上進京,出任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次年7月南下澳門,擔任澳門中聯辦主任。
  • 曾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
    深化中小銀行改革的一些建議  中小銀行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亟須啟動新一輪的改革來加以應對。將中小銀行的資本補充和體制機制改革相結合,在夯實中小銀行風險抵補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完善銀行公司治理、優化經營機制、提升競爭能力,為地方中小銀行經營效率提升、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更為良好的基礎。
  • 放大「特斯拉效應」,上海明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點
    4月30日,上海市政府對外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今年的《工作要點》從八個方面對深化「放管服」的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更大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著力加強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大力支持重點區域改革創新,強化對改革的支撐保障。
  • 鐵路深化改革讓各項「化學反應」造福於民
    「京滬高鐵公司今年1月成功上市,其他一些國鐵企業上市工作進展順利。」「規範上市公司管理,提升鐵路資產資本化股權化證券化水平。」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介紹了鐵路過去一年多在推動改革方面取得新成效及下一步的深化改革方向。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 中航工業打造航空製造技術國家隊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成立
    中航工業黨組副書記、總經理譚瑞松,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吳獻東、李本正,中國工程院院士關橋、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志強為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揭牌。成立大會由中航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本正主持。譚瑞松在講話中指出,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加快孕育,《中國製造2025》提出製造強國戰略,中央深化軍事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強軍戰略,都對國防科技工業創新轉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 財經早報:電影行業有望加速回暖;央視315曝光黑心企業
    財經早報,由百家號與金融界聯合推出,每天3分鐘,縱覽全球財經資訊。2020.7.17周五#今日要聞#1.國資委:將持續加大金融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項目的監管力度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6日表示,下半年,國務院國資委在指導央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力有序地做好重大項目的落實落地。
  •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 改革...
    「接訴即辦」是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的深化延伸, 是首都基層治理的改革創新,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生動實踐。為進一步深化「接訴即辦」改革,現提出如下意見。
  • 星創名企活動:網際網路時代小微企業發展的對策及建議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微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為我國經濟領域改革平穩、順利開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小微企業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民收入、增強國民幸福感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是,由於小微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發展的步伐較為緩慢。
  • 林毅夫:應通過三方面的結構性改革提高收入水平,從而提高國內循環...
    12月18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在2020騰訊風雲演講年會上,圍繞「結構性改革與新發展格局」進行了主題演講。林毅夫認為,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有短期的原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國際貿易受挫,在這種狀況下,依靠國內的循環經濟就至關重要。
  • 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 強化債券市場法制化建設
    關鍵詞:  打擊逃廢債  ⊙記者 黃紫豪 範子萌 ○編輯 黃蕾   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關於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債券市場基礎制度等方面,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了最新定調。  匯率方面,會議指出,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