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打擊逃廢債
⊙記者 黃紫豪 範子萌 ○編輯 黃蕾
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關於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債券市場基礎制度等方面,近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了最新定調。
匯率方面,會議指出,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當前國際經濟社會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正在攀升,美元可能長期走弱。對人民幣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機遇在於,人民幣多年來積累的幣值穩定信譽,可以吸引更多經濟主體使用人民幣,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挑戰在於,人民幣匯率走勢取決於多種因素。」連平表示,平衡機遇與挑戰的關鍵就在於,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如何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國際金融專家趙慶明表示,利率匯率市場化一直處於進行時,是循序漸進、逐漸深化的過程。未來,在外匯市場中,行政化的或者技術性的幹預手段,使用的頻率和力度會或將減小。市場本身的力量將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從而不斷拓展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深度。
債券市場方面,會議提出「完善債券市場法制」「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目前市場擔心債券市場會出現故意違約行為,具體表現為:一是通過財務造假來發債,二是把資產轉移到其他實體後宣布違約,這是典型的逃廢債行為,並非貨幣緊縮所引起的反應,屬於擾亂債券市場運行的不法行為。」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此次會議關於債券的表述,將有利於規範債券市場行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表示,完善債券市場基礎制度,是債券市場運行的基礎。債券違約,是能力問題,不應該是意願問題,不應在制度上存在策略性違約的激勵。
「中央的及時表態釋放出強烈信號,即企業要對自己的風險負責,既要防止投資者的道德風險,也要防止企業的道德風險。而且未來要強化債券市場的法制化建設,明確以合同法、破產法、擔保法等一系列法律為依據,規範行為,強化法治,使得信用債市場能夠發揮直接融資市場的功能。」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