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稱,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榕樹下,於8月25日正式關閉了伺服器。」
這則毫不起眼的新聞,很快淹沒在了網際網路中。
一個文學網站倒閉了,絕不是什麼大事,甚至榕樹下這個名字,不少95後、00後都會感到陌生。
但仍不乏網友追憶起自己的「網文時代」,因為在2000年前後,網絡文學正盛時,它也曾枝繁葉茂,是時代的弄潮兒。
而今天,就像作家王湛在微博上感慨的那樣,榕樹下只是「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輝煌
目前,榕樹下除了網站首頁,其餘頁面都是「暫時不可訪問」的狀態。而在首頁的夾縫裡,一則「全站進行維護」公告,還是2017年發布的。
但在創建之初,榕樹下和它的作者們,在網際網路寫作的世界裡,是真正的風頭無兩。
1997年,美籍華人朱威廉來到國內創業,在工作之外,他創立了榕樹下,而他的理由很簡單,人們都在追求金錢,「但我們還是需要為精神的追求留一點的空間。」
△ 榕樹下早年頁面
他的想法也確實實現了,無數人開始在榕樹下寫作、投稿,抒發情感,記錄生活。而這些人中,有許多熟悉的名字。
當時一個名叫勵婕的女孩,加入了榕樹下的編輯部,後來她也出版了自己作品《告別薇安》等等,現在她已經從安妮寶貝改名慶山,但仍在繼續寫作。
△ 封面上還有「網絡文叢」字樣
後來有人在網上回憶起舊事,說當時和安妮寶貝一起排排坐審韓寒、安意如等人稿子的,還有一個叫陳萬寧的,他後來投身編劇行業,筆名寧財神,寫了《武林外傳》和《龍門鏢局》。
還有當時寫了《迷失在網絡中的愛情》的「李尋歡」,也是榕樹下的一員,而他現在以本名路金波經營著果麥文化,做著仍舊與文字相關的出版行業。
榕樹下走出的作家不止這些,懸疑作家蔡駿,他的第一篇小說《天寶大球場的陷落》是2000年在榕樹下發表的;
今何在的《悟空傳》,曾是榕樹下舉辦的網文大賽中的「最佳小說獎」和「最佳人氣小說獎」;
當然還有無數個有寫作夢想,或者只是想抒發生活感觸的普通人……
網絡文學是個性化的,有人的文字訴說了都市生活的迷惘,有人的文字記錄了青春期的煩惱,有人的文字是跌宕起伏的懸疑、恐怖故事……
但無論是寫的人還是看的人,他們重複枯燥的生活裡,都因此多了一些鮮活的空氣。
再也追趕不上的浪潮
但再多的盛名作家和上百萬的用戶,也沒能擋住榕樹下的一路顛簸。
紙質出版、電臺合作、品牌合作,各種變現方式榕樹下嘗試了不少,但都不掙錢。
2002年,迫於無奈,朱威廉把榕樹下以1000萬美元賣給全球傳媒巨頭貝塔斯曼,然而紙書市場的沒落,讓貝斯塔曼也自顧不暇。
2006年,榕樹下被轉手賣給了歡樂傳媒,後者希望能把網站上的小說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2009年,已經擁有起點和紅袖的盛大文學收購了榕樹下,但此時它已經風光不再了,用戶流失,作者也紛紛轉戰其他平臺。
再後來,儘管一次次「改版升級」「重新定位」,榕樹下的聲音越來越小。
△ 現在的榕樹下首頁
直到2010年,榕樹下被《新周刊》評為「年度最有價值網站(文學類)」,但此時這個獎項,已經像是一份對過往榮耀的紀念了。
就在榕樹下不斷輾轉易主的時候,網際網路正發生著改變,人人網、開心網這樣的社交網站開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各路APP湧現,從通訊聊天到精神娛樂一應俱全,還有電商平臺的興起,網購開始熱鬧非凡……
而發源於網際網路的榕樹下,錯過了網際網路的一波又一波浪潮。
現在翻閱榕樹下早年的微博,常常能看到普通讀者對它的一句祝福:祝枝繁葉茂,越辦越好。
可惜的是,如今這棵樹的倒下,甚至都不能再激起什麼回聲。
普通人在懷念什麼
在信息檢索極其便捷的今天,我在搜索欄裡敲下「榕樹下」,只能找到它寥寥幾條新動態。
曾經被供上神壇的文學網站,如今人們對它的懷念聲音都很微弱。畢竟,它已經消失了太久,2000年前後人人想要寫東西的網文時代,也已經離我們太遠。
但我還是找了一些普通人的回憶。
豆友 @蚊人歿客 說,曾經上小學的時候整天泡在榕樹下的,後來上了初中、高中,父母不讓玩電腦了,就把那些小時候喜歡上的網站、論壇都忘了,後來上了大學,也只顧著玩遊戲,偶然有一天新聞說榕樹下被收購了,驚愕地去看,突然就覺得特別悲傷。
更年輕一點的@Eidolon 回憶起自己初中時,曾被老師鼓勵著,在榕樹下發表自己的散文,現在回看,只是一些青春期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最近聽到「閉站」的消息,她並沒有太多的感傷,「確實這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吧,「選擇」多了之後純文學性的內容就沒那麼吸引人。」
初中的我,也曾懷著對文字的認真打開過榕樹下,那時我覺得它好像有一種「神聖的文學的光」,上面的每個作者、每個網友,都那麼可愛。但現在對照著時間線才知道,那時榕樹下就已經在衰落了,年輕的我只是摸到了一個尾巴。
如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純粹而大眾的文學交流平臺,也很難找到那麼多一腔文學夢的普通人。榕樹下滿足了每一個想要認真表達的年輕人對「文學」的想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寫下自己的文字。
而如今長篇報導落寞,思想表達式微,人們更喜歡用15s、用140字吃瓜的氛圍下,我們懷念這樣一個網站,或許並不是懷念它本身,而是懷念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一個真誠交流、大膽表達的環境。
部分資料參考自:
1.好奇心日報,《「榕樹下」如何開啟一個網文時代,又如何走向沒落?|網絡文學20年》,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4533.html
2.江南的酒館故事,《榕樹下作者今安在》,https://www.douban.com/note/704195042/
3.榕樹下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rongshuxia
#聊幾句#
你知道榕樹下嗎?
你接觸的「網絡文學」,是在什麼平臺上?
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編輯 = Cellur
一個回不去的網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