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網站鼻祖榕樹下停運,一個回不去的網文時代

2020-12-24 騰訊網

「有消息稱,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榕樹下,於8月25日正式關閉了伺服器。」

這則毫不起眼的新聞,很快淹沒在了網際網路中。

一個文學網站倒閉了,絕不是什麼大事,甚至榕樹下這個名字,不少95後、00後都會感到陌生。

但仍不乏網友追憶起自己的「網文時代」,因為在2000年前後,網絡文學正盛時,它也曾枝繁葉茂,是時代的弄潮兒。

而今天,就像作家王湛在微博上感慨的那樣,榕樹下只是「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輝煌

目前,榕樹下除了網站首頁,其餘頁面都是「暫時不可訪問」的狀態。而在首頁的夾縫裡,一則「全站進行維護」公告,還是2017年發布的。

但在創建之初,榕樹下和它的作者們,在網際網路寫作的世界裡,是真正的風頭無兩

1997年,美籍華人朱威廉來到國內創業,在工作之外,他創立了榕樹下,而他的理由很簡單,人們都在追求金錢,「但我們還是需要為精神的追求留一點的空間。」

△ 榕樹下早年頁面

他的想法也確實實現了,無數人開始在榕樹下寫作、投稿,抒發情感,記錄生活。而這些人中,有許多熟悉的名字。

當時一個名叫勵婕的女孩,加入了榕樹下的編輯部,後來她也出版了自己作品《告別薇安》等等,現在她已經從安妮寶貝改名慶山,但仍在繼續寫作。

△ 封面上還有「網絡文叢」字樣

後來有人在網上回憶起舊事,說當時和安妮寶貝一起排排坐審韓寒、安意如等人稿子的,還有一個叫陳萬寧的,他後來投身編劇行業,筆名寧財神,寫了《武林外傳》和《龍門鏢局》。

還有當時寫了《迷失在網絡中的愛情》的「李尋歡」,也是榕樹下的一員,而他現在以本名路金波經營著果麥文化,做著仍舊與文字相關的出版行業。

榕樹下走出的作家不止這些,懸疑作家蔡駿,他的第一篇小說《天寶大球場的陷落》是2000年在榕樹下發表的;

今何在的《悟空傳》,曾是榕樹下舉辦的網文大賽中的「最佳小說獎」和「最佳人氣小說獎」;

當然還有無數個有寫作夢想,或者只是想抒發生活感觸的普通人……

網絡文學是個性化的,有人的文字訴說了都市生活的迷惘,有人的文字記錄了青春期的煩惱,有人的文字是跌宕起伏的懸疑、恐怖故事……

但無論是寫的人還是看的人,他們重複枯燥的生活裡,都因此多了一些鮮活的空氣

再也追趕不上的浪潮

但再多的盛名作家和上百萬的用戶,也沒能擋住榕樹下的一路顛簸。

紙質出版、電臺合作、品牌合作,各種變現方式榕樹下嘗試了不少,但都不掙錢

2002年,迫於無奈,朱威廉把榕樹下以1000萬美元賣給全球傳媒巨頭貝塔斯曼,然而紙書市場的沒落,讓貝斯塔曼也自顧不暇。

2006年,榕樹下被轉手賣給了歡樂傳媒,後者希望能把網站上的小說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2009年,已經擁有起點和紅袖的盛大文學收購了榕樹下,但此時它已經風光不再了,用戶流失,作者也紛紛轉戰其他平臺。

再後來,儘管一次次「改版升級」「重新定位」,榕樹下的聲音越來越小。

△ 現在的榕樹下首頁

直到2010年,榕樹下被《新周刊》評為「年度最有價值網站(文學類)」,但此時這個獎項,已經像是一份對過往榮耀的紀念了。

就在榕樹下不斷輾轉易主的時候,網際網路正發生著改變,人人網、開心網這樣的社交網站開始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各路APP湧現,從通訊聊天到精神娛樂一應俱全,還有電商平臺的興起,網購開始熱鬧非凡……

而發源於網際網路的榕樹下,錯過了網際網路的一波又一波浪潮。

現在翻閱榕樹下早年的微博,常常能看到普通讀者對它的一句祝福:祝枝繁葉茂,越辦越好。

可惜的是,如今這棵樹的倒下,甚至都不能再激起什麼回聲。

普通人在懷念什麼

在信息檢索極其便捷的今天,我在搜索欄裡敲下「榕樹下」,只能找到它寥寥幾條新動態。

曾經被供上神壇的文學網站,如今人們對它的懷念聲音都很微弱。畢竟,它已經消失了太久,2000年前後人人想要寫東西的網文時代,也已經離我們太遠。

但我還是找了一些普通人的回憶

豆友 @蚊人歿客 說,曾經上小學的時候整天泡在榕樹下的,後來上了初中、高中,父母不讓玩電腦了,就把那些小時候喜歡上的網站、論壇都忘了,後來上了大學,也只顧著玩遊戲,偶然有一天新聞說榕樹下被收購了,驚愕地去看,突然就覺得特別悲傷。

更年輕一點的@Eidolon 回憶起自己初中時,曾被老師鼓勵著,在榕樹下發表自己的散文,現在回看,只是一些青春期的為賦新詞強說愁。最近聽到「閉站」的消息,她並沒有太多的感傷,「確實這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吧,「選擇」多了之後純文學性的內容就沒那麼吸引人。」

初中的我,也曾懷著對文字的認真打開過榕樹下,那時我覺得它好像有一種「神聖的文學的光」,上面的每個作者、每個網友,都那麼可愛。但現在對照著時間線才知道,那時榕樹下就已經在衰落了,年輕的我只是摸到了一個尾巴。

如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純粹而大眾的文學交流平臺,也很難找到那麼多一腔文學夢的普通人。榕樹下滿足了每一個想要認真表達的年輕人對「文學」的想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寫下自己的文字。

而如今長篇報導落寞,思想表達式微,人們更喜歡用15s、用140字吃瓜的氛圍下,我們懷念這樣一個網站,或許並不是懷念它本身,而是懷念在網際網路世界裡,一個真誠交流、大膽表達的環境

部分資料參考自:

1.好奇心日報,《「榕樹下」如何開啟一個網文時代,又如何走向沒落?|網絡文學20年》,http://www.qdaily.com/articles/44533.html

2.江南的酒館故事,《榕樹下作者今安在》,https://www.douban.com/note/704195042/

3.榕樹下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rongshuxia

#聊幾句#

你知道榕樹下嗎?

你接觸的「網絡文學」,是在什麼平臺上?

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編輯 = Cellur

一個回不去的網文時代

相關焦點

  • 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被傳關閉,安妮寶貝、寧財神都曾是...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8月28日,有消息稱,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榕樹下」正式關閉了伺服器。作家王湛在他的微博發文稱,「榕樹下死了,享年23歲。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這家成立於1997年的網文網站,是國內最早、名氣甚大的文學類網站之一,使好多愛好文學的人好夢成真。將「榕樹下」稱為華語網絡文學網站鼻祖,一點也不為過。該消息傳出,引發很多人關注。
  • 榕樹下,一個網絡文學網站的死亡
    近日傳來消息,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即將關站,目前它的網站仍能訪問,但首頁的文章條目點進去,二級頁面顯示
  • 「榕樹下」卒於2020,一代文學青年夢碎
    作為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的輝煌曾在千禧年達到頂峰,匯聚了無數懷揣文學夢的寫手和讀者,旗下曾走出安妮寶貝、寧財神、李尋歡等知名網絡作家。曾經的樂園消失了,不少在榕樹下發表過作品的文學青年心生感慨。吳承欣在這個網站發表過10萬字的校園小說,榕樹下終結得太突然,他甚至來不及備份。
  • 華文網站榕樹下關停!作家陳村:榕樹下已經成為徹底的傳說
    當年追看網文的你,還記得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嗎?一條「卒!榕樹下享年23歲」的微信消息,從昨天起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這家被稱為「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級別的網站,在8月25日正式關閉了伺服器。王湛稱:「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1997年下半年,誕生了兩個都被收購且能活到現在的網站:「貓撲」、「榕樹下」。
  • 網絡文學20年,無人再識榕樹下
    寧財神被安排坐在水泥榕樹下,主職是網站設計,同時寫小說。數月後,他對面來了兩個新同事。一個是網站主編,網名李尋歡,江湖傳言稱,當時2000萬網民,有1500萬看過他小說。一個是北郵博士,真名邢育森。他的小說和四大名著一起被壓入盜版盤四處販賣。數年後,他被寫入《武林外傳》,化身邢捕頭。
  • 「榕樹下」無法訪問,一代人的網文青春即將結束了麼?
    記者 | 李晨18月25日,有消息傳出,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榕樹下」正式關閉了伺服器。作家王湛在其微博中寫到:「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 那年新概念,那年榕樹下
    記得當年的中國第一文學網站嗎?這家被譽為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學網站,在經歷了流量流失後,昔日的文學盛景早已不再。榕樹下的故事好像黃粱一夢。如今人們以金錢衡量成敗,那個文以載道的年代無法追回。00後根本不識榕樹下,90後關於榕樹下似乎只剩下了聽說。
  • 中文原創作品網「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
    圖說:第11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 網絡圖  榕樹下全球中文原創作品網源於1997年12月25日美籍華人朱威廉創作的一個個人主頁,使文學通過網絡這一快捷的載體真正變成了大眾的文學,使許多愛好文學的人好夢成真。
  • 媒·問題|為什麼網文不等於網絡文學?
    自2016年起,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團隊對網絡文學發展史資料進行了系統的挖掘和整理工作,研究成果正陸續推出(目前已出版《創始者說:網絡文學網站創始人訪談錄》,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8月)。在梳理史料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真問題,形成一些新見解,雖不成熟,但期求教。
  • 榕樹下,走向沒落用了十幾年
    瀏覽幾家網站,發現網絡文學的鼻祖——榕樹下居然還能打開,心中陣陣驚喜,首頁只能說有內容,但已凋零,與智能推薦大潮、流媒體、瀑布流等完全無關。進而發現,榕樹下只有門臉,沒有文章,只有頻道,沒有內容——榕樹下已經「人去樓空」,只有懸掛在門市的牌匾沒有摘下,也只剩下LOGO供大家回憶。
  •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揭秘榕樹下的三年發展之路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日前揭秘榕樹下三年發展之路。      2009年10月,盛大文學收購榕樹下。這家中國最老牌的文學網站成為盛大文學文學版圖的重要一員,與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等網站一起,構成中國網絡文學新的景觀。
  • 00後已經不記得,它捧紅了多少網文作家
    2000年1月22日,由榕樹下編輯部主辦的首屆網絡文學頒獎大會在上海商城劇院舉行。1000多位參會者擠滿了整個大廳,他們手裡幾乎人人都拿著一片作為請柬的葉子,葉子的上面寫著這麼一句:請收下這片樹葉,它生長于欣欣向榮的國際網際網路,那密密的紋路交織著7000篇年輕的希望。 那正是文學網站榕樹下的「黃金時代」。
  • 網絡文學走上比傻之路
    去年,參加一次會議,其間與一名網絡作家同住一個房間。之後我了解到,網絡上的那些小說(或者說故事),比如說《山村X醫》《山村XX傻子》一類的網文已經成為文壇新寵。我覺得很有意思。這個時代,終於不再遮遮掩掩,讓所謂「下裡巴人」(真正的下裡巴人似乎也不是這個樣子)登上舞臺的中心了。
  • 23年終要關站,「榕樹下」曾是一代人逝去的青春
    出品|三言財經走過23年,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終究還是沒有逃脫關站的命運。8月25日,有消息稱榕樹下正式關閉伺服器。目前,榕樹下網站仍能訪問,但是二級頁則顯示「全站系統升級中,暫時不可訪問」。
  • 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華文網站榕樹下關停|文藝周報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關閉伺服器,故宮文華殿9月舉辦蘇軾書畫特展,諾獎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遭白俄羅斯國家調查員傳喚,費蘭特新作《成人的謊言生活》出版……# 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近日,女詩人餘秀華在微博上給歌手李健寫的情詩引發討論。
  • 《創始者說》:繪就一張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地圖
    毋庸諱言,《創始者說》中的網站創始人們在文學網站這條道路上各有勝負。但採訪的時候,他們大多已經人過中年,創業時的恩怨情仇盡皆遠去。面對採訪,創業者們可以抱著與自己過往和解的態度,將早年經歷一一道來,既不美化,也不遮掩,為讀者提供寶貴的研究素材。
  • 放過《誅仙》,心疼那些年熬夜追過的網絡小說
    在中國網絡文學界活躍了16年,《誅仙》已經是一個古早IP,但仍有一群人對它心懷期待。而以《誅仙》為引往前回溯,也可以看到這20多年,中國青少年與網絡文學共生的悠悠歲月,網絡文學日漸走向工業化流水線的簡短小史。1997年,富二代朱威廉有一個夢想,「讓平凡人執起筆來」,他拿著千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文學寫作網絡平臺,「榕樹下」。
  • 走向末路的「榕樹下」:經手四家公司,未找到盈利點,曾打懷舊牌
    網絡空間內,「網絡」和「文學」間的化學反應蓬勃發生,第一代網絡寫手置身其中,揮灑著對新興媒介的熱忱。校內BBS的文學版塊成為吳承欣的一塊自留地,同學們從各種門戶網站轉載來的文學作品打開了他對網絡文學的最初認知。「榕樹下」是這些作品的來源之一。
  • 《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紛紛開播,是時候回顧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了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說、網文被改編成電視劇或網劇。如果將1997年年底文學網站「榕樹下」的建立視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開端,到2017年已經整整20年。與此同時,網文的主流讀者群也經歷了三次代際更迭:從「70後」到「80後」到「九千歲」(「90後」和「00後」)。「媒介融合」和「時代更迭」既可以作為梳理2017年網絡文學走勢的關鍵詞,也可以視為網絡文學發展20年的成熟標誌。我們通過《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典文集》和《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好文集》一起回顧中國網絡文學這二十年來的發展。
  • 中國網絡文學大事年表 之二
    9 月,「讀寫網」正式運行,宣布「計劃向作者支付網絡刊載的稿酬」,但讀寫網支付給作者的稿費過低:一個會員看某部會員A級授權作品一個月,則網站支付作者5分錢;一個會員看某部會員B級授權作品一個月,則網站支付作者8分錢。即使有1000個讀者,一月下來作者收入也就80元,積極性自然不高。而且由於該網運營存在問題,一直沒有發展到足夠大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