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20年,無人再識榕樹下

2021-01-20 摩登中產

北島說,那夢已長成參天大樹,像墨汁滲入地圖,意義回到原處。

1997年,期貨市場崩盤,22歲的寧財神被甩下過山車,300萬資產蕩然無存。

他在北京騎單車、放風箏、曬太陽,遇心儀女孩,囊中羞澀,便自製雜誌討歡心。

拍照設計他都會,唯文章從小不愛寫,硬著頭皮動筆後,竟一發不可收拾。

此後,他混跡榕樹下,投稿寫小說,虛空中慢慢蝕出蟲洞,通向新世界。

1999年年底,他去榕樹下應聘。榕樹下總部在上海靜安區建京大廈內,樓前滿是法國梧桐。

他推開辦公室門,室內正中是一棵水泥澆築的大榕樹,榕樹枝繁葉茂,遮蔽天花板。

一屋子人有說有笑,桌上除了電腦就是零食。桌旁紙箱養著兩隻胖荷蘭鼠,一隻在啃蘋果,一隻在打盹。

寧財神被安排坐在水泥榕樹下,主職是網站設計,同時寫小說。

數月後,他對面來了兩個新同事。

一個是網站主編,網名李尋歡,江湖傳言稱,當時2000萬網民,有1500萬看過他小說。

一個是北郵博士,真名邢育森。他的小說和四大名著一起被壓入盜版盤四處販賣。數年後,他被寫入《武林外傳》,化身邢捕頭。

後來,還來了個二十歲出頭的寧波女孩,名叫勵婕,網友更喜歡喊她安妮寶貝。

眾人領導是上海作家陳村。那年陳村四十多歲,按照網絡風潮,起名不管部部長。

1999年秋天,榕樹下在南京西路一劇院舉辦首屆網絡原創文學大賽。

陳村刷臉,請來王安憶、賈平凹、餘華、阿城和王朔做評委,大廳擠進上千人,聲勢浩大。

王朔說:從此後,每一個才子都不會被體制埋沒。

那一屆最佳小說獎得主是尚愛蘭。獎品之一是帶家屬遊千島湖。

遊玩當天,尚愛蘭的女兒異常活潑,拿著彈弓一路蹦跳。

作家們湊過去逗她:你叫什麼名字?

小姑娘把頭一扭:蔣方舟。

第二屆最佳小說得主是一個叫曾雨的年輕人。

他出生在江西南昌,取《滕王閣序》「樓中帝子今何在」,筆名今何在。

今何在高中時常寫劇本給同學喻恩泰演,多年後,喻恩泰成了《武林外傳》的呂秀才。

所有的故事都在虛空中的榕樹上交錯延展,而種下那棵樹的主人名叫朱威廉。

朱威廉同樣是傳奇人物。他是美籍華人,1994年回國創辦聯美廣告公司,幾年後,公司賣給海外集團,賣了1240萬美元。

1997年聖誕節,他創辦榕樹下,最開始只是個人主頁,後來開始接受投稿。

第一家網絡文學網站在混沌中誕生。

榕樹下訪客翻倍增長。因為流量太大,網絡供應商找到朱威廉:

你知道一天有多少人來看你的網站麼?獨立IP訪問突破10萬。

那已是90年代尾聲,文學還留有最後的榮光,只是一切正漸漸冷寂。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停在1995年,《白鹿原》和《廢都》出版於1993年,而王朔在1992年的《許爺》之後,整個九十年代都沒再寫小說。

1999年8月,榕樹下正式成立公司。

一個時代的傾訴,聲音漸低,最後化為幾道伏筆,寫在新世界的起始。

那幾年,朱威廉喜歡開一輛紅色敞篷跑車,帶陳村兜風,那車當時上海僅有一臺。

他車速極快,陳村常被晃得頭暈目眩。

紅色跑車從建京大廈出發,一路向西,路過新貴樓群,路過飛簷鬥拱的城隍廟。

香菸從城隍廟嫋嫋升空, 最後散入蜃樓般的夜色中。

一同散盡的還有文學的神聖。新世界中,人人都可以是作家。

朱威廉在招聘中說:不要再把文學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不要覺得深奧看不懂的才是真正的文學。

他仿佛聽到了未來吹來的長風。

榕樹下最輝煌時有450萬註冊用戶,每日投稿量5000篇左右,另有300多萬篇存稿。

五屆網絡文學大賽,最多一屆,參賽稿件有30萬篇。

2000年,安妮寶貝出版《告別薇安》,一舉成名。

海藻般的長髮,白色棉布裙子,光腳穿球鞋的女孩,成為一代人記憶。

當時17歲的郭敬明,特意跑到榕樹下辦公室,就為看一眼安妮寶貝模樣。

後來,他也在榕樹下寫文,並出版了《左手倒映,右手年華》。

千禧年後,朱威廉帶團隊到全國高校巡講,千人會場常被學生們擠得水洩不通。

小女生們哭喊著網絡作家名字,把朱威廉震住了,「比現在的小鮮肉火多了!」。

朱威廉去上海圖書館做報告,常能遇見丁磊和張朝陽。大家相互點頭致意,丁磊還問他要不要收購163郵箱。

春風得意中,朱威廉將所有可調動資金,全部投入榕樹下。

寧財神和李尋歡當時月薪兩萬。

朱威廉給寧財神租了棟花園洋房,一個月提供一張往返北京機票。

兩年內,榕樹下快速擴張,員工突破200人,並在北京、廣州、重慶等地設立分公司,辦公室均位於黃金地段的五星級寫字樓內。

總部前臺小姐工作幾年後,在上海買了四套房,看到朱威廉就勸:

朱總啊,你買個樓啊。公司一天發出的工資可以買多少房子啊。

朱威廉不屑一顧。他創辦榕樹下的初衷就是消解商業時代的浮躁。

他選擇用商業的方式對抗商業。

榕樹下的員工愛這個烏託邦式的公司。上班像回家,辦公室從來都是笑聲。

有員工感冒,不讓上班,非要來。到了周末,公司一堆人自覺上班,改標點能改到深夜。

現阿里巴巴員工蔡偉,當年是榕樹下編輯。

榕樹下改變了我的人生,我老婆知道,我的銀行卡密碼到現在都是榕樹下的字母縮寫。享受那個時候。

直到很多年後,眾人還記得千禧之夜,公司花10萬包下金茂大廈86樓主席套房,舉辦年會。

煙花從黃浦江岸躥起,炸開,如夢如幻,然後墜入濃濃黑暗中。

2001年,朱威廉對外稱,榕樹下每月營收已達400萬。

然而,實際營收每月不過幾萬或十幾萬。

朱威廉接觸了十多家投資機構,然而所有希望終結於一個電話。

2001年9月11日,朱威廉回家路上接到陳村電話,「不得了,世貿大樓倒了」。

海外談判被迫取消,境外資本盡數撤退,還在繼續燒錢的榕樹下像在自焚。

聯合出版、紙質出版、電臺合作、品牌合作……各種我們能嘗試過的商業化手段我們都嘗試過了,就是不賺錢。

一切都太超前了。

安妮寶貝的書,在網上已經很受歡迎,但出版社還是猶豫。後來風靡的《悟空傳》,被出版社直接退貨。

想做電子收費閱讀,安妮寶貝帶頭成立e-magazine小組。但支付寶還沒誕生的年代,沒有在線渠道,收費只能通過郵局。

如果當時有人給我一個收費系統,我就跪下來嗑三個響頭。

所有出路都被堵死了。朱威廉數了數手頭的現金,榕樹下僅能支撐半年。

2002年,榕樹下易主。

邢育森跑去寫《家有兒女》,寧財神開了家廣告公司。

李尋歡恢復本名路金波,出書《粉墨謝場》宣告李尋歡時代結束。

陳村發文《告別榕樹》,文中說:網文自有它的生命力,網站也自有它的命運。

而榕樹下則不斷被轉手,貝塔斯曼、歡樂傳媒、盛大文學,枝葉不斷掉落,最後風化為灰。

榕樹下易主一年後,起點中文網正式商業化,讀者訂閱小說,每千字收費2分。

那些小說越寫越長,動輒以百萬為單位。小說《從零開始》連載了11年,字數超2000萬。

文學不再是奢侈品,不再是日用品,終成消費品,有批量的套路,有定製的價格。

無人再識榕樹下。

朱威廉將網絡小說的讀者群體,稱為玄幻小夥。

這是他期待已久人人可以執筆的時代,但一切在他想像之外。

2006年,路金波在博客上恭喜寧財神走紅,恭喜安妮寶貝《蓮花》登暢銷榜首,恭喜韓寒出唱片。

一切都繁花似錦,奔跑向前,然而他還是忍不住回了下頭:

總之大家為了好玩,去寫東西,然後像股友那樣瞄準點擊率和每一個回帖的日子,卻是再也不會回來了。

2016年,朱威廉在上海香港廣場開了一家叫相約榕樹下的餐廳。開業時火爆異常,一年後停業。

這些年,他賣掉了所有跑車,換成了經久耐用的越野車,近幾年唯一一張罰單是因買水果路邊停車。

他從咖啡改飲淡茶,與人約會從不遲到,不再相信自己無所不能,而且終於明白時代的力量。

他說榕樹下如黃粱一夢:

「我不喜歡這個時代。所有事情變得唾手可得」。

他做了軟體榕書,說要「給文字安一個家」。

在當下,這註定小眾且冷門,軟體APP評分只有64個,然而他不以為意。

2017年末,榕樹下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中,陳村說:最好的網文時代已經過去。

而朱威廉說:一切都是圓圈。最好的時代還沒到來。

相關焦點

  • 榕樹下,一個網絡文學網站的死亡
    近日傳來消息,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即將關站,目前它的網站仍能訪問,但首頁的文章條目點進去,二級頁面顯示
  • 網絡文學網站鼻祖榕樹下停運,一個回不去的網文時代
    但仍不乏網友追憶起自己的「網文時代」,因為在2000年前後,網絡文學正盛時,它也曾枝繁葉茂,是時代的弄潮兒。而今天,就像作家王湛在微博上感慨的那樣,榕樹下只是「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 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被傳關閉,安妮寶貝、寧財神都曾是...
    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這家成立於1997年的網文網站,是國內最早、名氣甚大的文學類網站之一,使好多愛好文學的人好夢成真。將「榕樹下」稱為華語網絡文學網站鼻祖,一點也不為過。該消息傳出,引發很多人關注。
  • 「榕樹下」卒於2020,一代文學青年夢碎
    【撰文/郝佳 統籌/趙三軍】創辦了23年之久的榕樹下終究沒能撐過2020年,近日正式關站。作為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的輝煌曾在千禧年達到頂峰,匯聚了無數懷揣文學夢的寫手和讀者,旗下曾走出安妮寶貝、寧財神、李尋歡等知名網絡作家。曾經的樂園消失了,不少在榕樹下發表過作品的文學青年心生感慨。
  • 榕樹下,走向沒落用了十幾年
    瀏覽幾家網站,發現網絡文學的鼻祖——榕樹下居然還能打開,心中陣陣驚喜,首頁只能說有內容,但已凋零,與智能推薦大潮、流媒體、瀑布流等完全無關。進而發現,榕樹下只有門臉,沒有文章,只有頻道,沒有內容——榕樹下已經「人去樓空」,只有懸掛在門市的牌匾沒有摘下,也只剩下LOGO供大家回憶。
  •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揭秘榕樹下的三年發展之路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日前揭秘榕樹下三年發展之路。      2009年10月,盛大文學收購榕樹下。這家中國最老牌的文學網站成為盛大文學文學版圖的重要一員,與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等網站一起,構成中國網絡文學新的景觀。
  • 「榕樹下」團隊時隔20年再創業,「榕書」能否成為新一代用戶的原創...
    創辦於1997年的「榕樹下」是國內成立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原創文學作品網站,走出了一批如韓寒、慕容雪村、寧財神、李尋歡、安妮寶貝、郭敬明等知名作家,之後幾經轉手賣給了盛大文學。20年後,創始人朱威廉再次創業,與當初的團隊一起成立了新的原創文學作品平臺「榕書」。 朱威廉告訴36氪,重新進入原創文學領域,是因為「現代社會缺少培育文學作品的土壤」。
  • 華文網站榕樹下關停!作家陳村:榕樹下已經成為徹底的傳說
    當年追看網文的你,還記得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嗎?一條「卒!榕樹下享年23歲」的微信消息,從昨天起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這家被稱為「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級別的網站,在8月25日正式關閉了伺服器。王湛稱:「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1997年下半年,誕生了兩個都被收購且能活到現在的網站:「貓撲」、「榕樹下」。
  • 那年新概念,那年榕樹下
    記得當年的中國第一文學網站嗎?這家被譽為影響了一代人的文學網站,在經歷了流量流失後,昔日的文學盛景早已不再。榕樹下的故事好像黃粱一夢。如今人們以金錢衡量成敗,那個文以載道的年代無法追回。00後根本不識榕樹下,90後關於榕樹下似乎只剩下了聽說。
  • 23年終要關站,「榕樹下」曾是一代人逝去的青春
    出品|三言財經走過23年,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終究還是沒有逃脫關站的命運。8月25日,有消息稱榕樹下正式關閉伺服器。目前,榕樹下網站仍能訪問,但是二級頁則顯示「全站系統升級中,暫時不可訪問」。
  • 中文原創作品網「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
    圖說:第11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 網絡圖  榕樹下全球中文原創作品網源於1997年12月25日美籍華人朱威廉創作的一個個人主頁,使文學通過網絡這一快捷的載體真正變成了大眾的文學,使許多愛好文學的人好夢成真。
  • 網絡文學走上比傻之路
    文|馮磊2008年,我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為《網絡文學的前途與使命》。那篇短文最初貼在天涯社區的博客上,再後來發在《文學報》上。為此,有人曾到我的博客上去理論。我沒有回應。再後來,我的天涯博客也主動關了。所謂文學與寫作,與我的距離也越來越遠。
  • 「榕樹下」無法訪問,一代人的網文青春即將結束了麼?
    作家王湛在其微博中寫到:「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 走向末路的「榕樹下」:經手四家公司,未找到盈利點,曾打懷舊牌
    作家王湛感懷它,說這是「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張海鋒對此則並不感到意外。這個見證過「榕樹下」早期鼎盛與末日黃昏的VIP作者,早已察覺到種種衰落的跡象。從1999年朱威廉創建的網絡公司始,「榕樹下」一路輾轉過多家中、外資企業。貝塔斯曼、歡樂傳媒、盛大文學、閱文集團都是它曾短暫停靠的站點。
  • 魔都文藝新地標,8090的集體回憶「榕樹下」開餐廳啦!
    朱威廉,中國最大網絡文學網站「榕樹下」創始人安妮寶貝、韓寒、寧財神都在他這起步80、90後的青春都和他有關,或寫或讀如今卻和傅月良先生一起下海「賣鴨」△英國BBC評選出的中國Best50廚師之一他們開了一家餐廳版「榕樹下」
  • 《陳情令》《九州縹緲錄》紛紛開播,是時候回顧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了
    這部劇其實也是改編自2015年開始在晉江文學城連載的小說《魔道祖師》。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說、網文被改編成電視劇或網劇。如果將1997年年底文學網站「榕樹下」的建立視為中國網絡文學的開端,到2017年已經整整20年。
  • 陳璽話劇《榕樹下》劇本創作分享沙龍舉行
    他表示,自己在20世紀80年代就南下廣東,在這裡工作生活30餘年,見證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社會變遷。而東莞也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中國改革開放一個精彩而生動的縮影。據介紹,劇本《榕樹下》已經發表在國內文學核心期刊《中國作家》(影視版)2020年第二期頭條,得到國內眾多專家的高度認可與廣為關注。劇本《榕樹下》主要講述富農子弟錦堂六十年代末逃港,幫父親打理「德昌行」服裝公司的故事。
  • 放過《誅仙》,心疼那些年熬夜追過的網絡小說
    在中國網絡文學界活躍了16年,《誅仙》已經是一個古早IP,但仍有一群人對它心懷期待。而以《誅仙》為引往前回溯,也可以看到這20多年,中國青少年與網絡文學共生的悠悠歲月,網絡文學日漸走向工業化流水線的簡短小史。1997年,富二代朱威廉有一個夢想,「讓平凡人執起筆來」,他拿著千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創辦了中國第一個文學寫作網絡平臺,「榕樹下」。
  • 2010:網絡文學的主旋律化
    如果說當年的網絡文學寫手需要通過網絡平臺尋找「婆家」,來尋求傳統文學的認可,那麼今天的網絡文學作者隊伍的壯大與日漸成熟,已使得這一風向標逐漸轉向。回望2010年的網絡文學,如火如荼的表象下,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根本變化。是網絡文學真正具有藝術水準上的提升,還是商業運作的必然結果?前些年作家劉震雲曾幽默地批評網絡文學,稱其文字距離文學還有23公裡。
  • 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年度獎項結果揭曉
    網絡文學誕生已有20年,橙瓜網絡文學獎評選也已舉辦到第四屆。作為網絡文學行業唯一一家第三方綜合性服務交流平臺,橙瓜一直在致力於為網絡文學行業服務,推動行業積極健康的發展。在網絡文學20年這個階段性歷史節點,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獎暨見證·網絡文學20年評選有著特別的意義。中國網絡文學被人評價為「世界四大文化奇觀」之一,這樣的成績無疑是輝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