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原創作品網「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

2021-01-20 東方網

  原標題:「榕樹下」為何倒在了付費閱讀成趨勢的前夕?

圖說:第11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 網絡圖

  榕樹下全球中文原創作品網源於1997年12月25日美籍華人朱威廉創作的一個個人主頁,使文學通過網絡這一快捷的載體真正變成了大眾的文學,使許多愛好文學的人好夢成真。2002年2月5日,「榕樹下」作價千萬美元轉給貝塔斯曼公司,當天16:30,李尋歡從前方打來電話,協議籤字。作家陳村隨即在論壇的「躺著讀書」版塊貼出早已寫完的《告別榕樹》。「我相信,網文自有它的生命力,網站自有它的命運,網民的集體意志才是榕樹的根基……」12月1日晚上,在陝西北路600號,第11期陝西北路網文講壇,朱威廉、作家陳村、「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研究者李強就「榕樹下」當年帶來的網文熱潮進行了回顧,對後來的淡出進行了總結。今年也是中國大陸網絡文學誕生20周年,陝西北路600號的「北路時間」啟用,定位為網絡作家們的一個家園。

圖說:當年的「榕樹下」 網絡圖

圖說:如今的「榕樹下」 網絡截圖

  曾是一種精神力量

  如果說「榕樹下」改變了人們的精神世界,並不為過,安妮寶貝、韓寒、郭敬明、慕容雪村、寧財神、路金波等,均為其當年用戶。已成為一個傳說的當年「榕樹下」的創始人、CEO朱威廉談起往事,為何做「榕樹下」,那是對「生活、感受、隨想」的堅持,「當年的想法就是讓普通人也執起筆來,讓平凡的人不再平凡」。「榕樹下」當年每月幾乎有上百萬資金的打入,在同類IP訪問量中,停留時間最長的網站,遠勝新浪,搜狐。「每天可以收到數以千計的投稿,這不僅僅是代表一篇文章,也是一種精神和力量。」朱威廉嘆息,2000年的時候,「榕樹下」耗資近百萬,向作者買下版權之後才把作品上網,那時尚未有任何電子支付渠道,稿費都是通過郵局電匯給作者。也許晚10年誕生,「榕樹下」就不是這樣的命運。2005年,貝塔斯曼以500萬美元將「榕樹下」轉給歡樂傳媒,2009年盛大文學收購「榕樹下」,曾經被朱威廉認為「不那麼高級的遊戲玩家」把「榕樹下」納入了麾下。

  「榕樹下」以網絡文學為起點,李強談到最先的網絡文學和今天的網文的區別,談中國網際網路興起大潮中網絡文學的突起,並以家人式的「伴隨感」來看待今天的網文。「網際網路把讀書人帶多了,現在所有的變現方式都出現了,付費閱讀系統也興起了,但是『榕樹下』,卻沒有了。該發生的好事發生了一些,不該發生的事,全部都發生了。」

圖說:首屆網絡原創文學獎作品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網絡圖

  文學青年和故事群眾

  文學,是「榕樹下」的根基,當年他們也曾經嘗試過各種線下的活動,「榕樹下」的藝術總監、作家陳村談到榕樹下網站的文化,當年一線作家們對網絡文學的支持,往日的一些花絮。「榕樹下」首屆大賽獲獎作品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當時的評委王朔說:「網絡為人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表達自我的機會,使每一個才子都不會被體制埋沒,今後的偉大「傳統」作家就將出在這其中。」

  時光逝去,現在,幾乎人人都離不開網際網路生存,在網上看流行小說的人群與當年上「榕樹下」的那些人早已天壤之別,李強認為把他們稱作「故事群眾」。2003年10月,中國第一個原創網絡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通過VIP會員制,開啟了在線付費閱讀制度,從而奠定了網絡文學的基礎商業模式。在支付寶等網絡支付還沒興起的年代,大多數VIP會員就是通過手機充值撐起了中國網絡文學江湖野蠻生長的頭幾年。VIP會員付費閱讀價格是每千字2~3分錢,其中每千字作者可拿到1分錢的稿費。這也網上流行小說動輒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寫作越寫越長的原因。(新民晚報記者徐翌晟)

圖說:榕樹下首屆網絡文學大賽頒獎典禮請柬 網絡圖

  【馬上評】榕樹的種子長成什麼樣?

  曾經,筆者也流連於「榕樹下」,因為寫作的趣味而與「榕樹下」的眾多作者有過交集,對於漸行漸遠的過去,我仍然懷念最初在「榕樹下」單純清澈,又充滿機會的感覺。可惜,榕樹倒在了付費閱讀成為趨勢與習慣的黎明前夕。

  從免費走向付費,網民習慣也是需要培養的。中國網民真正意義上的付費體驗應該說起源於網絡文學網站,據調查,付費閱讀仍然是網絡文學平臺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如今還出現了針對個人的具備極大隨意性的「打賞」機制,有人因為一篇微信文章獲賞10萬以上。

  可見,當年「榕樹下」種下的「平凡人寫作」的種子並沒有在時間的長河裡淹沒,它也會慢慢發芽,只是長成文學的模樣,抑或長成了商業的模式,都是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的選擇。(徐佳和)

相關焦點

  • 「榕樹下」卒於2020,一代文學青年夢碎
    她最初在榕樹下寫文章,也是因為網站選擇匱乏,文學領域的網站就更少了。榕樹下的文藝氣息激發了飛花的寫作熱情,她陸續在這個平臺發表了幾十篇作品,題材包括歷史、奇幻、現代等等,以中短篇為主。她表示,2000年左右集結在榕樹下的寫手們,其文章的文學性、藝術性都很高:「我們這一代作者寫網文的時候,也還是有一種純文學的情節,基本上是用寫純文學的那種態度在寫網文,不像現在的網文。」2001年,頂著「網絡文學才女」光環的飛花赴美國發展,一度淡出文壇好幾年,但在異國他鄉依然靈感不減,構思了好幾部作品。
  • 從0到付費收入60億,三家公司上市,網文江湖那些年那些事
    次年,博庫網倒閉,網絡閱讀付費的第一次嘗試宣告失敗。隨著大批文學平臺的倒閉,變現,成為了最網文最首要的問題。榕樹下以及其他很多網站都依靠出版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但是網文寫手在紙質書市場上並沒有競爭優勢。付費閱讀與網文作者職業化(2002~2010)除了已經倒閉的博庫網,2002年開始運行的讀寫網是第一個實行收費的網文平臺,並發布了「為推動原創文學的發展,本網計劃向作者支付網絡刊載的稿酬,歡迎原創作品加入」的聲明。通過簡訊代收費,讀寫網經歷了一段滋潤的日子。
  •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揭秘榕樹下的三年發展之路
    榕樹下總經理張恩超日前揭秘榕樹下三年發展之路。      2009年10月,盛大文學收購榕樹下。這家中國最老牌的文學網站成為盛大文學文學版圖的重要一員,與起點中文網、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等網站一起,構成中國網絡文學新的景觀。
  • 「榕樹下」團隊時隔20年再創業,「榕書」能否成為新一代用戶的原創...
    創辦於1997年的「榕樹下」是國內成立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原創文學作品網站,走出了一批如韓寒、慕容雪村、寧財神、李尋歡、安妮寶貝、郭敬明等知名作家,之後幾經轉手賣給了盛大文學。20年後,創始人朱威廉再次創業,與當初的團隊一起成立了新的原創文學作品平臺「榕書」。 朱威廉告訴36氪,重新進入原創文學領域,是因為「現代社會缺少培育文學作品的土壤」。
  • 走向末路的「榕樹下」:經手四家公司,未找到盈利點,曾打懷舊牌
    被認為是中國網絡文學網站鼻祖的「榕樹下」,創建於1997年,最初是美籍華人朱威廉的個人主頁。隨後幾年,主頁訪問量與投稿量一路飆增,朱威廉個人之力無法應對如此量級的訪問。1999年8月,榕樹下計算機有限公司成立。公開資料顯示,從1997年建站,到2001年8月底,「榕樹下」登載原創作品近62萬篇(部),達到6億多字。
  • 榕樹下,一個網絡文學網站的死亡
    這個誕生於1997年底的文學網站,不知不覺中見證了整個中文網絡的崛起和發展。你還記得嗎,2000年第一波網絡泡沫破裂、2003年博客寫作的興起、2005年以豆瓣為代表的web2.0時代到來,再到2009年微博等碎片化閱讀、2011年微信公眾號誕生……榕樹下全程在場,但也全程「缺席」。
  • 23年終要關站,「榕樹下」曾是一代人逝去的青春
    出品|三言財經走過23年,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榕樹下」終究還是沒有逃脫關站的命運。8月25日,有消息稱榕樹下正式關閉伺服器。目前,榕樹下網站仍能訪問,但是二級頁則顯示「全站系統升級中,暫時不可訪問」。
  • 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你怎麼看
    本作品由作家(明)吳承恩授權起點中文網製作發行,你怎麼看 澎湃新聞記者 瀋河西 2017-11-06 17:59 來源:澎湃新聞
  • 「榕樹下」無法訪問,一代人的網文青春即將結束了麼?
    記者 | 李晨18月25日,有消息傳出,華語網文網站界鼻祖「榕樹下」正式關閉了伺服器。作家王湛在其微博中寫到:「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
  • 榕樹下,走向沒落用了十幾年
    瀏覽幾家網站,發現網絡文學的鼻祖——榕樹下居然還能打開,心中陣陣驚喜,首頁只能說有內容,但已凋零,與智能推薦大潮、流媒體、瀑布流等完全無關。進而發現,榕樹下只有門臉,沒有文章,只有頻道,沒有內容——榕樹下已經「人去樓空」,只有懸掛在門市的牌匾沒有摘下,也只剩下LOGO供大家回憶。
  • 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達293億元 中文在線領跑數字音頻布局
    受疫情影響,居家在線閱讀需求的增加,預計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將達372.1億元,環比增長27.1%。截止2020年上半年,數字閱讀內容儲備量排名前三的網文平臺分別是閱文集團、中文在線以及掌閱科技。在原創網站數量儲備量方面,排名前三的網文網站分別為起點中文網、17K小說網(包含四月天小說網)以及晉江文學城,三大網站原創網文儲量均超過200萬。
  • 網絡文學20年,無人再識榕樹下
    1999年秋天,榕樹下在南京西路一劇院舉辦首屆網絡原創文學大賽。陳村刷臉,請來王安憶、賈平凹、餘華、阿城和王朔做評委,大廳擠進上千人,聲勢浩大。王朔說:從此後,每一個才子都不會被體制埋沒。那一屆最佳小說獎得主是尚愛蘭。獎品之一是帶家屬遊千島湖。遊玩當天,尚愛蘭的女兒異常活潑,拿著彈弓一路蹦跳。
  • 那年新概念,那年榕樹下
    提倡新思維、新表達和真體驗的新概念,選出的作品,讓很多人驚呼原來作文還可以這樣寫啊!回憶如潮水,奔流到那個青澀的中學時代。1997年「榕樹下」網站誕生,屬於一代網絡文學青年的集體記憶,就此展開。但在今天,這一切煙消雲散。見慣了蚊子血,白月光就覺得特別金貴。那時候,榕樹下論壇討論氛圍,非常好,從精神世界上來說,是往來無白丁。
  • 中文在線構建IP一體化開發產業鏈 17K小說網升級推進超級IP戰略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中文在線以IP一體化開發為核心,構建泛娛樂新生態,並以數字出版為基礎,構建在線教育生態,這樣的雙生態格局,正在推動公司業務邁上新臺階。其中,在原創網絡作品方面,據了解,中文在線擁有包括17K小說網、湯圓創作、四月天文學網等多家原創網際網路文學平臺。
  • 2億人在知乎追網文,付費閱讀的「知乎方案」真香了嗎?丨網文專題
    開設專欄、付費閱讀、IP運營,知乎的手已經伸向了網文行業。 在這種創作方式下湧現了《宮牆柳》《行止晚》《洗鉛華》等代表作品,收錄在知乎「鹽選專欄」裡的文學區域,需要讀者付費閱讀。 這讓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社區平臺,知乎獨有的創作環境和方式:論壇氛圍為網文創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作者與讀者互動進行文學創作。
  • 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各個平臺開始規模化提供翻譯作品,海外讀者有了更加便捷的閱讀渠道。網文出海中期時代,作品的規模化翻譯是典型特徵。僅停留在將中國網文翻譯階段,並不能體現網文出海的生命力。到了網文出海後期,平臺開始籤約海外原創作者。同時將中國網文IP改編的影視化作品輸出到海外。
  • 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被傳關閉,安妮寶貝、寧財神都曾是...
    當詢問「榕樹下是否徹底關閉?」客服的人工回復是,不清楚情況, 「等核實後再回覆你。」對於很多習慣刷小視頻的年輕一代來說,或許「榕樹下」是比較陌生的名字。但對於很多喜愛文學、熱衷閱讀的80後,「榕樹下」曾經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網站。1997年下半年,誕生了兩個都被收購且能活到現在的網站:「貓撲」、「榕樹下」。
  • 付費聽書用戶規模性增長 三方打造有聲書合作新模式
    著名有聲書演播藝術家艾寶良(左)、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政府與公共文化事業部總經理劉涵(中)、喜馬拉雅FM副總裁姜峰(右)中文在線數字出版集團政府與公共文化事業部總經理劉涵、喜馬拉雅FM副總裁姜峰、著名有聲書演播藝術家艾寶良共同出席了籤約儀式。據悉,此次籤約是中文在線攜手大師級演播者與優秀的發行平臺開拓網際網路有聲書付費新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
  • 華文網站榕樹下關停!作家陳村:榕樹下已經成為徹底的傳說
    王湛稱:「榕樹下,這個華語網絡文學的鼻祖網站,於2020年8月25日,正式關閉伺服器,成為了網絡文學作者酒局上酩酊大醉時偶爾回憶起的一縷青煙。1997年下半年,誕生了兩個都被收購且能活到現在的網站:「貓撲」、「榕樹下」。
  • 5家網文公司2019:閱文年收入83億,掌閱18億,免費閱讀衝擊兇猛
    2015.12-2020.3網絡文學用戶規模及使用率國內網文市場在用戶數方面已經進入了增長瓶頸期,網文公司要通過獲取更多的新增付費用戶來提振網文付費業務,會越來越困難。再加上近兩年免費網絡小說對付費市場的衝擊,網文公司的付費率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