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的「化妝品」是如何製造的?肥皂是用什麼製作的呢?

2020-12-23 挖史人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錄了大量的日常使用的護膚、護髮、美容等方面的化妝品配方和製作方法。本章在系統閱讀、整理古代化妝品文獻的基礎上,以每類化妝品的功效為脈絡,對該類化妝品的核心製作技藝進行總結,同時選取古代典型的面脂、香澤和胭脂等化妝品進行模擬實驗研究,探討古代化妝品的製作工藝流程,展現古代人們的聰明才智與古代化妝品的博大精深。

古代人們較早使用淘米水清潔面部。《禮記·內則》記載「三日具沐,其間面垢,燂潘請靧」。其中的「潘」,《春秋左傳註疏》卷五十九中指出「潘,米汁。」以淘米水洗面,不僅可去汙漬,還具有潤白皮膚的作用,這種簡單易行的美容方法至今仍被一些女性使用。

但古代發展較為成熟的清潔類化妝品是澡豆、面藥。它們被用於手部、面部的清潔,功能類似於今日的洗面奶、洗手液。這些化妝品配方在古代的《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方》、《太平聖惠方》、《御藥院方》、《瑞竹堂經驗方》、《普濟方》、《魯府禁方》等書中都有大量的記載。

如令人皮膚光白膩潤的面藥、澡豆方,「治面黑不淨,澡豆洗手面方。白鮮皮、土瓜根(一兩,一本用甜瓜子)、白梅肉(三七枚)、大棗(三十枚)、麝香(二兩)、雞子白(七枚)、豬頤(三具)、杏人(三十枚)、白檀香、白朮、丁子香(各三兩,一本用細辛)、冬瓜仁(五合)、面(三升)。上二十味,先以豬胰和面,曝幹,然後合諸藥搗末,又以白豆屑二升為散。旦用洗手面,十日色白如雪,三十日如凝脂,神驗。(《千金翼》無白僵蠶、芎藭、白附子、大棗,有桂心三兩)。」

又如具有抗皺、延年功效的面藥、澡豆配方,「《延年》:澡豆洗手面藥豆屑方。白茯苓、土瓜根、商陸根、萎蕤、白朮、芎藭、白芷、栝樓、藁本、桃仁(各六兩, 去皮)、皂莢(五挺,去皮子)、豆屑(二升)、豬胰(三具,曝幹)、豬蹄(四具,治如食法,爛煮取汁)、面(一鬥)。上十五味,取豬蹄汁拌諸藥等,曝幹,搗散,以作澡豆洗手面,妙。」此外,古代還有去粉刺、面皴及面上諸疾的澡豆、面藥的配方。

通過研讀上述文獻,我們了解到,古代人們所使用的澡豆、面藥等清潔類化妝品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講究。不僅具有基本的去汙功能,還具有美白、潤膚,去斑、去粉刺等功效。

所使用的原料,以具有天然去汙能力的豬胰、皂莢等為潔膚的基本原料,同時添加白芷、白朮、阿膠、豬蹄汁、糯米、雞子白、紅棗、白附子、白茯苓、白芨等具有天然美容功效的原料,再添加沉香、麝香、雞舌香、零陵香等天然香料以增加化妝品的香味,提升人們使用時的愉悅感。

製作方法較為簡單,通常是把搭配好的原料捶搗、過篩,製作成細膩的粉狀使用。

古代用於面部的清潔類化妝品還有肥皂。古代肥皂的製作配方,如「香肥皂。藿香、甘松、朝腦、細辛(各一兩),豬胰、白芷(各一兩)、肥皂(去皮弦子,半斤)。上俱為末,搗熟棗一兩,為膏和丸,如幹少加煮棗汁,丸如彈子大,曬收用。」又如「肥皂方。專治粉刺、花斑、雀子斑,及面上黑靨,皮膚燥癢。此藥去垢潤肌駐顏。如年高得之,轉老色如童子,似玉之光潤,乃奇方也。角子糯肥皂(一斤十二兩,去核)、真排草(一兩五錢,如鐵線者佳),綠升麻(四兩)、白及(五錢)…糯米(半升,另研)、綠豆(五錢,另研)、天花粉(五錢)、白丁香(二錢半)、杏仁(一兩五錢,去皮,研如泥)、豬胰子(五個,另研)、甘菊花(五錢)、紅棗肉(去皮、核,一兩五錢)、零陵香(五錢)、五大片腦、藿香(各錢)、廣木香(三兩)、宮粉(一兩半)、梅桂(七錢)、南桂花(一兩半)。上為末,加蜂蜜半斤,金酒一鍾,量末均調,得所搗為丸,龍眼大。照常洗面,潤開搽臉。久用斑滯自消,面如玉色。」

古代香皂所具有的功能與以上所說的化妝品基本相同,原料的使用也基本相似。在製作方法上,是在制好的細膩的粉狀化妝品的基礎上加入蜂蜜、紅糖水等原料粘合成丸狀或錠狀,曬乾收藏使用。

相關焦點

  • 古代的肥皂 製作篇
    上期我們主要介紹了一些主要的肥皂製作材料。那麼肥皂的具體製作方法又有哪些呢?先從澡豆開始,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翼方》就提到好幾種澡豆的做法。其中一種就以白豆粉為主料,加入青木香、甘松香、白檀香、麝香、丁香五種香料,加入白僵蠶、白朮等多種中草藥,最後添加了雞蛋清和豬胰。
  • 中國古代的女人用什麼化妝品?
    但是,值得深究的是:在古代,女人到底用的是什麼化妝品?是如何製作的呢?關於米粉的製作方法,在《齊民要術》裡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曬,曬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由於這種製作方法簡單,所以在民間廣泛流傳,直到唐宋時期,人們製作米粉,仍然採用這種方法。
  • 古人沒有肥皂,也沒有洗衣粉,他們洗衣服用的是什麼呢?
    現在人們洗衣服的時候,用的是洗衣粉或者肥皂,品牌很多,各式各樣。洗衣粉是一種鹼性的合成劑。他最早是由德國的漢高於1907年用硼酸鹽和矽酸鹽製作而成。而古人沒有肥皂,也沒有洗衣粉,那他們洗衣服用的是什麼呢?
  • 化妝品是現代女孩子必備,氣質的體現,古代女子用什麼化妝品呢?
    古代女子已用什麼化妝品呢?現在化妝品已成為女孩子的日常必備,而且化妝已經衍生為一種禮節。在去重大正式場合的時候,化妝既是對他人的尊重,也能提高自己的氣質。化妝不僅僅是女孩子的一種小技能,同時也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文化。那麼,我們不禁疑惑,古人要化妝嗎?他們用什麼化妝品化妝呢?
  •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代沒有那麼多的化妝品,她們怎麼保養的呢
    自古以來,女性對美的追求就沒有改變,例如,現在被大家指責的「化妝術」可以讓非常醜陋的妹妹成為女神一樣的人物,因此,各種各樣的化妝品陸續被製作,但是,今天愛美是女性的天性,古代沒有那麼多化妝品,如何護膚的呢?
  • 穿越者必備知識系列之在古代做肥皂
    各位如果回到古代,就會發現各位洗澡是沒有沐浴露洗髮水這些玩意兒的,對於愛乾淨的朋友們來說這個是難以忍受的。但是只有胰子,這還是富人們用的東西,如果是普通家庭就只能是用皂角,再窮一些的只能是乾洗了,啥都沒有。
  • 古代的女人們用什麼化妝品?除了山寨和國產,也用進口化妝品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愛美之心自古有之,上到王公貴族的小姐太太,下到平民百姓家的女人,也是用化妝品的。當然,有錢人家用的是高檔貨,也有韓國原裝進口貨,當然還有楚國進口的,齊國進口的,秦國進口,西域進口的,波斯國進口的等等。窮人家的女人大多只能用些山寨貨了,沒有正規生產廠家,或者乾脆就地取材,自己製作了。
  • 【經驗】扒一扒古代妹紙用什麼化妝品
    古代女性當然會敷粉、上胭脂,《韓非子·顯學篇》中就出現了「脂澤粉黛」一詞。不過農業社會自給自足,連化妝品也不例外。粉白黛黑施芳澤先說妝粉。面子大工程,古代也是看臉的。古人擦的粉材料多選自「米粉」,吃貨醒來,不是大街小巷裡買的桂林米粉啦,應該理解成「米的粉末」。
  • 古代女子的化妝品都是些什麼?這些配方你敢試試嗎?
    畢竟嘛,人也是生物,潛意識當中,為了繁衍後代,和其它生物一樣,都是想讓自己受到異性的青睞,外表比較直觀,但是品德容易隱藏,所以打扮好自己就變成了主流,而在這裡女性則是最為普遍。 現代的女性打扮,也就那樣,或許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是古代女性是什麼打扮的呢?今天我就帶大家說叨說叨。
  • 古代女子化妝品有哪些?不比現在的大牌差,製作口紅需要30種植物
    化妝品是女人偽裝自己的絕佳武器。不僅在古代大受歡迎,在現代同樣是。如今,化妝品已成為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必備。在古代會是這樣麼?是的。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代亦然。可以說,中國女性是人類最早學會化妝的群體之一。
  • 不鏽鋼肥皂原理,不鏽鋼肥皂怎麼用?
    不鏽鋼肥皂原理-不鏽鋼肥皂怎麼用?不鏽鋼肥皂原理不鏽鋼材料經特殊打磨的磨砂表面與物體摩擦,釋放出來的鐵離子跟異味分子結合達到祛味的效果。現在來看看不鏽鋼肥皂原理吧?不鏽鋼香皂通常要「一半投入水中,一半暴露於空氣中」。初次使用時,需5小時—6小時等待才能正常工作。有效使用時間可維持3至5年。據了解,不鏽鋼肥皂的發明是無意間的靈感?
  • 古代女子都有哪些化妝品?效果如何?胭脂、石黛、鉛粉樣樣齊全
    其實在古代時也有不少「顏值至上」的例子,所以古人雖然沒有我們現代這樣化妝的條件,但是各種化妝品也是層出不窮。從古代女子「對鏡貼花黃」到現代梳妝檯上的瓶瓶罐罐,化妝品也隨著時代在不斷的發展創新。中國化妝的開端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漢唐時期尤為盛行。「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古人是如何化妝的。
  • 《金瓶梅》中提到的糖肥皂,究竟是什麼小吃?肥皂竟然可以吃?
    隨後三人飲酒,僕人擺上果盤,應伯爵已經把衣梅吃到了嘴裡,仍然不知道是什麼,西門慶讓他猜,他居然以為是糖肥皂!這是肥皂,不能吃大家讀到這裡可能會覺得奇怪:這應伯爵也太土包子了吧?怎麼能吃的東西當成肥皂呢?肥皂能吃嗎?糖肥皂又是什麼東西?
  • 外媒:日本教授用肥皂泡代替蜜蜂給果樹授粉
    新華社北京6月22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根據一項研究,針對前所未有的蜜蜂減少導致的危險,可通過無人機投放的肥皂泡給果樹授粉。在帶著3歲的兒子去公園玩吹泡泡期間,日本學者想到了使用肥皂泡的辦法。都英次郎和研究共同作者楊希(音)用顯微鏡分析了肥皂泡,確認它可以運送花粉。專家們隨後測試了市面上出售的可以製造泡泡的五種產品,尤其是用於化妝品行業的月桂醯胺丙基甜菜鹼。研究人員使用泡泡機將這些含有花粉粒的泡泡發射到梨樹園中。
  • 洗衣粉是現代才有的,那麼古人是用什麼來洗衣服的呢?
    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些都是現代工業合成的生活用品,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這些東西,那麼古人是怎麼洗衣服的呢?難道就是用木棍敲打一下嗎?我們不能低估古人的智慧,其實並非你想的那樣。在我國古代,類似於我們現代用的洗衣粉性質的產物出現的還是比較早的,最早的能夠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人們就能夠製造並使用「鉀肥皂」了,《考工記》中有提到: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搖之蜃。
  •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
    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女人如何化妝?當時哪種妝容最流行?自古以來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別是對女性而言用化妝品打扮自己從來都人生是大事。女性出門之前都會經過一份精心打扮,希望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女性化妝之後自己的心情也會更好。在化妝品的精心點綴之下,會讓人增加生活自信,也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
  • 肥皂的鹼性會腐蝕皮膚嗎?
    好多人私下問我,網上好多評論說肥皂是鹼性的,它會燒皮膚,就這個問題,我也翻閱了很多的歷史資料。發現在我國古代先秦時期,肥皂還沒製造出來的時候,女子就用洗米的水,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淘米水來清洗面部,為什麼淘米水可以清潔皮膚呢?
  • 都用什麼來清潔身體呢?辦法真是太多了真厲害
    在現如今,可能兩三天不洗澡,就會渾身難受,可是在古代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東西沒那麼發達,他們是如何清潔自己,洗澡洗頭的呢?會不會幹脆不洗澡了呢?在古代的河邊,常常能看到大家在洗澡,他們大多數沒什麼錢的人,都會把泥土抹在身上抹在頭髮上,然後再用清水衝乾淨,這樣能洗的很乾淨的,這就是最早的沐浴露了吧,當手上身上被血漬或者是油汙汙染之後,也可以用泥土來清潔,現在也常常有人用泥土來清潔身上的汽油呢,非常好用。
  • 用生命在美容?為了美,古代女性有多拼?狠勁不輸現代!
    當翻開古籍,慢慢地攀著時間隧道返回千百年前,你會發現:同現代女性相比,古代女性的愛美之心更為泛濫。她們,在用生命美容!一:敷鉛粉:我們都知道「一白遮三醜」,古人,當然也明白。其中「粉黛」,指的就是古代女性的化妝品。初級階段的「粉」,一般由大米製成。但有些膨脹的姑娘們顯然對「米粉」這種材料不太滿意,因為米粉上臉後,效果並不太好,這主要表現在妝感非常厚重,一點也不自然。更要命的是「米粉」非常容易脫落。脫妝後斑駁的臉面,比不化妝還醜。
  • 教你如何在家製作甘油肥皂,學會了就再也不用去超市買了!
    或許大部分人可能認為製作手工肥皂很麻煩,特別是需要處理鹼液的製作時候,但製作甘油手工皂則無需耗費太多時間。你可以利用空閒時間來研究製作具有功能性的甘油肥皂,放在家中自用或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接下來一起來學習製作基礎甘油肥皂的方法吧。製作步驟:第1步:準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