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遊敦煌 不為遠方,只為一念

2020-11-17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冬春遊敦煌

  不為遠方,只為一念

  冬日鳴沙山·月牙泉。(資料圖) 王斌銀 攝

  冬日月牙泉。(資料圖) 王斌銀 攝

  冬日莫高窟。(資料圖) 王斌銀 攝

  飛天輕舞、梵音輕彈、鳴沙月泉千年之戀……敦煌的冬天很特別,是西出陽關的蕭瑟和黃沙落雪的斑駁,是縈繞千年的歷史和空寂無人的石窟。

  冬日的敦煌散去了熱浪與躁動,多了一份凜冽、一份沉寂,給人別樣的感受。隨著絲路遊熱度飆升,敦煌成為各地遊客心嚮往之的熱門旅遊目的地。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敦煌接待遊客40.8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84%。長假過後,敦煌旅遊熱度不減,鳴沙山下駝隊連綿,莫高窟一票難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冬季遊敦煌,靜品敦煌獨特的靜謐,不為遠方,只為一念。

  為什麼要在冬天去敦煌?

  冬日的敦煌,天空藍得勾人心魂,陽光懶懶地照著,將整個城市渲染得一片光亮。隨意走在街頭,厚重的歷史氣息散發著誘人的光芒,也許只有在嚴冬來到敦煌,你才能體味出敦煌別樣的神聖帶給你的心靈震撼。

  冬日的敦煌,如一方世外桃源,獨自美麗,更適合一次深度之旅:看石窟,了解敦煌文化的魅力,從敦煌藝術中找尋自我;鳴沙山白雪覆蓋,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出晶瑩的光芒,將藍與白的美演繹到了極致。你可以暢快地在沙海雪原上飛奔跳躍,獨享冬日大漠的日光浴專場;還可以走進戈壁沙漠,看被白雪裝飾過的胡楊靜靜矗立,不卑不亢;在玉門關聆聽當年商隊的駝鈴和著大漠的低吟;在雅丹國家地質公園追憶昔日絲綢之路上的無限榮光;行駛在茫茫戈壁,感受震撼人心的蒼涼與悲愴;還可以什麼都不做,獨自待在一個角落裡,細品遠方……

  敦煌的冬天冷不冷?

  冬天來敦煌冷不冷?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敦煌的冬季稱得上溫暖的日光浴,若能遇上雪花漫舞,各種色彩繪出完美的冬季敦煌原色。敦煌氣溫一般在-14℃至5℃,室內溫度在20℃左右,早晚溫差大,晚上,你可以窩在有暖氣的房間裡品茗聊天。

  更重要的是,冬天來敦煌,你無需在莫高窟區排浩浩蕩蕩的長隊,可以隨意避開人群拍美照,還可以靜靜駐足欣賞與思考。

  敦煌有哪些美食?

  驢肉黃面:「驢肉」和「黃面」其實是兩道分開的菜,一盤單獨的驢肉再配上主食黃面。黃面黃亮柔韌,香菇末、驢肉丁、水豆腐等做成的臊子,澆在黃面上,成為當地市民和遊客喜愛的敦煌特色美食。

  杏皮水:用當地李廣杏幹古法熬製,是敦煌當地特色飲品,傳統的味道吸引著遊客的味蕾。

  胡楊燜餅: 攤開的麵皮蓋在煮好的羊排、雞肉上,讓麵皮吸收湯汁,餅皮勁道,肉香四溢,令遊客念念不忘。

  冬天遊敦煌有哪些優惠?

  冬天來敦煌,性價比很高。為進一步豐富冬春旅遊供給,打造冬春旅遊品牌,激活冬春旅遊市場,拉動文化旅遊市場消費,促進旅遊業快速全面提升,日前,敦煌市推出多項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和旅遊產品,其中莫高窟執行半價優惠政策,還將增開4個夏秋季不開放的洞窟,遊客可以遊覽的洞窟達到12個。

  冬春旅遊季期間(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敦煌市策劃推出以「惠遊敦煌,文化自信冬春之旅」為主題的惠享冬春五大主題產品以及惠企獎勵補貼政策。其中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國家5A級景區鳴沙山·月牙泉、4A級景區雅丹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面向全國遊客實行門票半價優惠政策。甘肅省居民持本人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可免門票參觀鳴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質公園、玉門關。凡全國各類院校來敦煌的教師和學生(含研究生),憑相關證件給予教師或學生同行「1+1」免門票參觀鳴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質公園和玉門關。2020年臘月二十三至2021年正月十五期間,前來敦煌的遊客,均可免門票參觀鳴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質公園和玉門關。對於在冬春旅遊季期間,前往敦煌採風、踩線、節目拍攝,舉辦畫展、攝影展等團隊,可免門票參觀鳴沙山·月牙泉、雅丹世界地質公園、玉門關、陽關、敦煌古城。

  冬春遊五大新玩法

  文化敦煌·研學遊:以敦煌研究院莫高學堂、敦煌文化學院、敦煌博物館、陽關博物館等為主體,推出具有敦煌文化地域特色的研學課程,滿足不同研學群體需求。

  年味敦煌·民俗遊:在元旦、春節、元宵節等節日期間,集中開展鳴鐘祈福迎新年、社火表演慶新年、張燈結彩扮新年、民俗文化巡遊過大年、非遺展演賀新年、元宵節會鬧新年等具有濃鬱敦煌民俗特色的「年味」旅遊產品,勾起廣大遊客的春節文化獨家記憶。

  團建敦煌·會獎遊:以敦煌國際會展中心、敦煌凱萊國際酒店、華夏大酒店、敦煌賓館等提供優質高效、優惠舒適的會務會展服務為基礎,推出突顯「文化朝聖」「大漠風情」「兩關懷古」等獨家定製會議團建產品。

  健康敦煌·戶外遊:推出以「絲路古道」「陽關古道」為主的精品戶外運動線路,舉辦「千人走戈壁」「汽車越野」「自行車騎行」等戶外賽事活動,開啟盡享大漠風光、挑戰自我的修心之旅。

  靜謐敦煌·休閒遊:推出享冬日暖陽、看大漠飄雪、觀最美日出(落)、賞鄉村景色、探尋「詩中的遠方」、感知純樸民風民俗等獨具敦煌特色的靜謐敦煌愜意遊,舉辦登鳴沙山迎新年曙光、麗人行敦煌服體驗、「舌尖上的敦煌」美食大賽等活動。

  敦煌旅遊經典線路:

  D1: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沙州夜市

  D2:敦煌——莫高窟——大型室內情景體驗劇《又見敦煌》

  D3:敦煌——敦煌古城陽關——玉門關、漢長城——雅丹國家地質公園

  首席記者 荊雯

相關焦點

  • 【美景敦煌】冬季來敦煌,帶你去看靜美敦煌雪景
    為進一步豐富冬春旅遊供給,打造冬春旅遊品牌,激活冬春旅遊市場,拉動文化旅遊市場消費,促進旅遊業快速全面提升,敦煌市推出多項冬春季旅遊優惠政策和旅遊產品,其中莫高窟執行半價優惠政策,還將增開4個夏秋季不開放的洞窟,遊客可以遊覽的洞窟達到12個。
  • 林長華|遠方不遠,一念之間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一直以來總有一種衝動:去遠方!那時,住在農村裡覺得鄉裡的集市好遠啊,不知道要長到幾歲才能去。因為那時交通不便,要走一段山路才能坐上去鄉裡的車,我們小孩只有等到能獨自走完這段路時父母才會帶我們去,要不,時不時要大人背著怕錯過了趕集的時間,又會使大人體力不支。當終於被準許趕集了,立即被集市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後來,去的次數多了,趕集就對我沒什麼吸引力了。但是一顆嚮往遠方的種子就這樣萌芽了。常常想:比鄉裡更遠的地方會是怎麼樣?
  • 2.5天武功山遊記|一念遠方,一念天堂
    武功山行 我熱愛著武功山,因為這裡有我想要的詩和遠方,愛與夢想。 早已來過不下二十次,在草甸深處看過星空日出的美景,在古寺道觀中聆聽歷史的聲音,在飄著雪花的溫泉裡感受美好,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本源。
  • 這本書為敦煌「守護神」常書鴻立傳:沒法不為他一生所歌哭所涕泣
    「在面對敦煌的735個洞窟、2000座彩塑、45000平方米壁畫時,你沒法不心靈震顫。在深入地了解了這位『守護神』的『九十春秋』後,你也沒法不為他的一生所歌哭所涕泣。」2021年1月12日,葉文玲長篇報告文學《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專家一同懷念這位用一生守護敦煌的藝術家。《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 葉文玲 浙江人民出版社常書鴻,與張大千、徐悲鴻同時代的著名畫家。
  • 激情冬春遊 相約金張掖
    據悉,張掖市立足推進文化旅遊業發展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以「激情冬春遊·相約金張掖」為主題,充分挖掘暢享祁連冰雪、邂逅雪落丹霞、品鑑絲路文化、體驗民俗風情、觀賞溼地候鳥、傳承紅色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冬春季旅遊項目,重點開發紅色經典勵志遊、神奇地貌觀光遊、祁連冰雪體驗遊等特色活動,豐富冬春季旅遊市場供給;舉辦張掖冬春季旅遊啟動儀式系列宣傳活動、2020年張掖祁連山冰雪運動嘉年華、「一元遊張掖
  •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遠赴敦煌實景拍攝 三上三危山,只為講好幾代...
    滬劇電影《敦煌女兒》在敦煌實景拍攝。 劉海發攝  「數十年,如痴如醉守瑰寶,熬過了,家庭崩離孤與寂,一轉眼,鬢已成霜白髮舞,莫高窟,已重過我命,融進血脈裡。」滬劇婉轉動人的唱腔在大漠響起,脫胎於同名滬劇的電影《敦煌女兒》日前結束了在敦煌的實景拍攝,轉場前往橫店。該片以「敦煌女兒」樊錦詩為原型,將獻禮建黨100周年。  正式開拍前,主角樊錦詩的扮演者、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與幾位演員在常書鴻和段文杰的墓碑前三鞠躬,以表敬意。
  • 書訊丨《此生只為守敦煌》紀念常書鴻:「若有來生,我還是要守護...
    但自從在巴黎見到伯希和的《敦煌石窟圖錄》後,他的命運便與敦煌緊緊聯繫在一起。從那以後的半個世紀,敦煌,讓他嘗盡人世甜苦,而他,讓敦煌守住了舉世聞名的炫彩奪目。近日出版的《此生只為守敦煌:常書鴻傳》讓我們再度憶起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長、被譽為「敦煌守護神」的藝術家——常書鴻。
  • 「九零後」插畫師陳夢楚:我為敦煌畫繪本
    原標題:我為敦煌畫繪本陳夢楚臨摹敦煌壁畫。陳夢楚供圖陳夢楚供圖在敦煌莫高窟,有一隻白色小狗,每天都會繞著窟區巡邏,用自己的腳丫丈量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養它的張爺爺退休回城,把它帶走了,它卻自己走回20多公裡外的莫高窟,從此再也不離開。這是莫高窟「巡山大王」樂樂的故事。在「90後」插畫師陳夢楚的筆下,樂樂的形象活潑可愛,而透過樂樂的視角,莫高窟的春夏秋冬,也格外美麗動人。
  • 敦煌》發布會為敦煌助力...
    千年敦煌榮光「重現」,敦煌探索團為敦煌點讚  發布會現場,觀眾們同主持人雅琴一起,以第一視角「穿越」回到古代的體「懸泉客棧」的生活。除還原的懸泉置外,身著古裝的沙蔥餅攤主曹大爺、精心熬製神仙粥的店家……以高度還原的方式讓觀眾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古敦煌文化的魅力。
  • 敦煌》開啟體驗日活動,以綜藝為載體做敦煌「有緣人」
    「重現」,敦煌探索團為敦煌點讚  發布會現場,觀眾們同主持人雅琴一起,以第一視角「穿越」回到古代的體「懸泉客棧」的生活。敦煌》正式上線之後,在敦煌探索團的帶領下一定能給廣大觀眾帶來一個不一樣的敦煌。敦煌》應運而生。  作為國內首檔聚焦敦煌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用極富趣味性、更具象化、場景化的方式將千年敦煌文化呈現給當代年輕人。以現代綜藝為載體將傳統文化重新激活,用年輕人更喜歡的沉浸式表達方式將敦煌文化傳遞給更多人。同時,敦煌探索團四位成員所展現出來的綜藝感、文化感,青春朝氣等特質也進一步契合了「以青春之力,重現歷史榮光」的節目初衷。
  • 敦煌故事,甘肅之聲 ——譚盾為深圳音樂廳帶來原汁原味的「敦煌...
    現場很多觀眾是衝著敦煌來的——  「我是很多年前跟師兄好友穿過千裡戈壁到過敦煌,被震撼過,昨晚看了譚盾大師的曠世巨作,透過音樂又仿佛看到了那一幕幕古老壁畫,再一次被震撼了,再一次感受到了愛、善、平等、安詳和寧靜,整個人都被幸福和溫暖包裹著,一次前所未有的體驗,為譚盾大師點讚!感謝音樂家們帶來的視聽盛宴!感恩!」
  • 一念永恆:白小純怕死原因揭曉,結果令人心疼,慫只為「活下去」
    《一念永恆》這部作品在小說中有著很高的人氣,因此在它改編成動漫時,一度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且還有傳言說,它會成為繼《鬥羅大陸》之後的又一部神作,其實光看故事內容,《一念永恆》無疑是一部好作品,但動漫版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箇中原因我們不多做討論了,今天要說的是對於白小純成為史上最「慫」男主的看法。
  • 為敦煌續史留史:樊錦詩與百年敦煌學
    人們親切地稱她為「敦煌的女兒」。她是我國文物有效保護的科學探索者和實踐者,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斷代。她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 敦煌:百善孝為先 天天母親節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樹正氣新風,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敦煌市醫療保障局婦聯舉辦了「百善孝為先」感恩活動。活動共分為感恩祝福、感恩朗讀、感恩互動三個環節。伴隨著一曲感人至深的《感恩的心》背景音樂拉開了活動序幕,大家每個人暢談了「百善孝為先」學習心得,紛紛表示將發揚傳統文化精華,感恩父母,力盡孝道。
  • 以敦煌文化為媒 謀美育教育之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的要求,這是黨的文件第一次對美育作出重要部署,為高校做好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西北師大的美育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思路。作為距離敦煌石窟最近的百年學府,西北師範大學在敦煌藝術研究、教學、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有著堅實的基礎,在培養敦煌藝術教學與創作專門人才的同時,不斷推進敦煌藝術品牌建設。
  • 在橫店影視城只待一夜,樊錦詩又趕回敦煌
    「最後幾天拍我和丈夫彭金章為孩子爭執的一場戲,小朋友哭得氣喘籲籲,我們都不敢把他放在床上。」她在橫店只待了一夜,探班後,馬上趕飛機回敦煌繼續工作。孩子的哭聲,瞬間將樊錦詩帶回52年前。1968年11月,樊錦詩在莫高窟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我原本打算去彭金章教書的武漢生小孩,武漢條件好,結果沒走成。老彭挑著擔子來看我,裝滿婆婆從河北帶給我的雞蛋、紅棗、小米。他到了莫高窟,才知道我已經在醫院。我們什麼都沒有準備,小孩沒有衣服,光著屁股,裹著大人穿的棉衣。」
  • 寂寞沙洲 敦煌
    哈嘍小夥伴們,這裡是小生小生說旅遊,又跟大家見面了,小生今天帶大家了解寂寞沙洲、西涼國故城——敦煌。敦為大,煌為盛,是敦煌。這個絲綢之路必經城市,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壁畫而出名,因月牙泉而出名,因石窟而出名。
  • 一念為魔,一念成佛,我買了兩顆ZOMO大聖鍵帽所想所囈
    於是我開始考慮至尊寶如果執意不戴上金箍,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故事發生。記得當年有一本《悟空傳》(作者:今何在),這本書把孫悟空定位成了一個悲劇英雄,全書描寫了悟空和唐僧等人和命運抗爭的一些內容,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許能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感悟。
  • 電影《一念天堂》: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本文由幹活好幸福的獨家原創,輕點上方的關注,防止自己迷路~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電影《一念天堂》: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沈騰是一名優秀的喜劇演員,自從他在春晚上演的小品之後,便在全國紅了起來。知名度直線提升。
  • 《敦煌煥醒計劃之敦煌藏畫》圓滿收官 揭國寶級文物修復全過程
    《敦煌藏畫》Vlog由中國文物報社、敦煌市委宣傳部、敦煌博物館、敦煌畫院等提供相關支持,「國風音樂美少年」霍尊全程參與,以「修復」為方向切口,獨特視角展現不一樣的敦煌文化,並最終以橫、豎屏兩種形態面世。《敦煌藏畫》不僅在內容上將潮味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出有趣味又有格調的嶄新形態vlog,在形式上更是率馬以驥打開了短視頻節目新格局。